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06章

宋仕妖娆-第206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笑了笑,没有说话。

宗平走后,李凤梧将李巨鹿唤进来,“吩咐人备好热水,洗漱了准备歇着。”

李巨鹿不知晓玉观音和小官人之间的交谈,还以为自家小官人不挑食了,今夜要把那舞娘就地正法,是以爽快的大大咧咧的应了一声跑出去。

李凤梧等了一会,没等来热水,倒是兀的听见李巨鹿的怒喝:“你这小娘皮咋嫩的不听话,让你端下热水又怎么了!”

旋即又是巨鹿奈的呵斥:“哭哭哭,哭什么哭啊,又不是要你命。”

有些愕然,很少见到巨鹿对女子发怒啊。

起身,来到玉观音的房间,便见玉观音惊恐的蜷缩在蚊帐下,抽泣声,显然是被李巨鹿吓得不敢发声。

“怎么了?”

李巨鹿回头,“小官人,这小娘皮不愿意去为你备热水。”

李凤梧有些意外。

按说国宾馆有奴仆的,巨鹿为何偏偏要找玉观音,旋即猛然醒悟过来,忍不住乐了,难怪玉观音这么恐惧。

对她笑道:“别怕,不是你想的那样,是巨鹿会意了,那什么,你就听巨鹿的,今夜就委屈你备下热水罢。”

李巨鹿挠挠脑袋,会意了么?

本以为玉观音会顺从,岂料这女子竟然摇头,声如蚊泣:“使君,我不能做此事。”

李凤梧又有些意外,“为什么?”

玉观音抬起头,去掉了妆,倒是显得清秀了许多,“我跳孔雀舞八年,从选入国公府起,便从不曾做过任何家事。”

“这是为什么呢?”

“会影响手形。”

“这……”

李凤梧言以对甚至有点哭笑不得,转念一想好像确实很有道理,孔雀舞之美不仅在于舞姿和孔雀开屏,更在手掌和手腕配合下的描形。

印象中杨丽萍也是如此。

所以一门绝艺的养成,还真是用资源堆出来的。

得了,这玉观音今后还得专门找人伺候着,这哪里是养了个家姬,纯粹是养了个大爷嘛。

奈的叹口气,“得了,我知晓了,感情我是请了个大爷回来养着……而且只能看。”

玉观音吓了一跳,眼泪又哗啦啦下来了。

李凤梧哈哈一笑,对李巨鹿道:“去找其他人吧,随便叫人把她的热水也备好,嗯,去找人说,要找个人专门来服侍这位大娘,不能让她做任何家务事,也不能沾冷水什么的。”

传统艺术不能丢,还得大力保护。

干脆以后在大宋办个舞蹈培训班得了,抢了教坊司——在大宋就是云韶府的饭碗。

李巨鹿嘀咕着出去了。

和李凤梧一样的想法,还真的请了个大娘回来啊。

李凤梧乐呵呵的看了一眼玉观音,“大娘,那你就准备歇着了,小的先行告退?”说完退出房间,准备歇着去了。

房间里传来玉观音忍俊不禁的噗嗤声。

所以说女人啊……上一刻可以梨花带雨,下一刻就能笑靥如花。

距离春节尚有四天。

使团当然不会在大理发霉四天,这四天要办的事情多了去,不过李凤梧和王之望只有一个任务,在见皇帝段正兴之前,先搞定高寿昌。

至于和大理礼部的交流,全数交给了柳子承和钱象祖。

反正普通商贸对于滇马而言,都只是锦上添花,这两人也清楚,这是大家的共同差事,只有将差事办好了,才是个人恩怨。

因此钱象祖和柳子承这几日忙成狗,每日不是在喝酒谈判的桌子上,就是在喝酒谈判的路上——甚至于还得和大理的儒士名人交流学问。

交流学问这一项,对于大宋汉族正统而言,哪怕是钱象祖这个没中举的读书人,都能将大理那些知名儒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一时间柳子承和钱象祖在大理好评如潮。

而王之望和李凤梧两人看似清闲,其实压力山大,每日起来洗漱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碰头之后,听取随使团前来大理的礼部官员的消息,商量着今日怎么整。

留给两人的时间本来就不多。

第一天,使团专门负责专项事宜的官员回报,投名刺于中国公府,回话中国公今日上午皇宫面圣,下午天龙寺礼佛。

这就是不见李凤梧和王之望的意思。

第二天,回报高寿昌礼佛时偶染风寒,身体有漾,今日不见客。

第三天,中国公身体好转,卧床,闭门不见客。

这下可愁苦了王之望。

明天就是春节,到时候上午面见大理皇帝段正兴贺春,下午宴席,晚上各回各家,之后第三天,正月初三那天,大理方面将会有重要人物和李凤梧王之望总结商贸诸事。

也就是说春节后第二天,使团的事情就要办完,办完之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你要是想在大理玩个十天半个月,只要大宋天子没意见,大理这边也是举双手欢迎的。

所以留给两人的时间,除去春节一天,便只有两天了。

王之望忍不住长叹,这高寿昌还真尼玛傲娇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 苍山洱海见段誉

王之望坐立不安。

李凤梧却惬意的多,接连两天碰壁后,李凤梧已猜出了高寿昌的意思。

第一日宴席上,高寿昌说了句国公府大门随时为使团敞开,现在却忽然搞闭门不见客这一套,明显就是在熬。

时间越紧迫,大理这边的筹码越充分。

从这方面看,高家虽然世代都在专权,但还是一心为着大理的国家利益。

高家是权臣,但不是奸臣。

李凤梧对此也淡定的很,稍微点拨了一下王之望,这位老臣便惊觉过来,不由得暗叹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也难怪这小子能成为天子宠臣。

自己这种老臣,因为急于立功,一时都看出这里面的门道。

他一个未及冠的少年,竟然门清。

高中探花的大宋雏凤,名不虚传呐。

而其后李凤梧的交代,更是让王之望感到后生可畏。

李凤梧的安排,依然是由礼部官员每日去国公府投名刺求见,就连春节那日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让驻扎在大理城外的神卫军每日操练展示军威。

最重要的一点,透过使团人员散出消息,让大理的迎送使和那些儒士知晓,大宋边境大军的调动。

===小说=。==《

甚至连宋挥玉斧这个典故也给拿了出来。

说当今大宋天子夜读史书,忽然叹了一句,“玉斧尚需存否?”

这就是告诉大理君臣,大宋天子对两国交好很满意,但你们要是做的不满意,那么就不会再保持宋挥玉斧的风范和节操。

当然,夸大其词了。

说的川陕、夔州路十万大军齐聚成都府路和乌蒙部两地。

不过人么……口口相传,很快变成了边境三十万大军云集,全是如强过使团护卫十倍,从宋金大战中胜出的百战雄师。

李凤梧相信这些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高寿昌耳里,也会传进段正兴耳里。

至于自己么。

没必要死守着高寿昌。

不见高寿昌,还有个人要见,高观音隆啊。

高寿昌真要不识趣,大宋万千有能力甚至有动机扶持高观音隆提前起兵,将高寿昌赶下台,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最终之计。

官家赵昚郑重的叮嘱过自己,一定要明确高寿昌的态度后,再去见高观音隆。

根据高寿昌的做法,选择对高观音隆的态度。

不能违反顺序。

李凤梧当然知晓这其中的曲折,因此高寿昌不见自己和王之望,也不急,难道来一次彩云之南,纵然是寒冬腊月,那也得去看看苍山洱海不是?

对于苍山洱海,李凤梧有一个比深刻的印象。

说起彩云之南,有两个地方是法绕过去的——丽江和苍山洱海。

丽江,是一个艳遇城市。

不过如今的丽江,估计艳遇不了,就是一个小城市而已,当然,得益于地理位置和人文以及建筑风格,丽江依然是一座美丽妖娆的地方。

只是没有艳遇罢了。

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便是苍山洱海。

李凤梧没去过苍山洱海,对苍山洱海的印象停留在一款游戏里,一款女多男少的游戏,一款充满了勾搭和被勾搭的游戏,《剑网三》,里面就有个地图,苍山洱海,在李凤梧丰富的网游生涯中,那是他见过的制作得最为精良的地图。

没有之一。

其精美华丽堪称游戏制作的巅峰,再加上古装的大侠美女,真是个美得不像话的地方。

事实上游戏里的苍山洱海也是情侣约会的地方。

既然来到大理,不去苍山洱海玩玩,那真是对不起自己。

是以春节前一日,李凤梧轻装,带了李巨鹿……当然得有个向导,于是玉观音被强行拉了去,做家务不行,导游总没问题吧。

苍山洱海距离大理城并不远,徒步半个小时。

马车代步的话,一刻钟多一些。

第一站,自然是著名的天龙寺……不过如今并不叫天龙寺,而是叫崇圣寺。

崇圣寺建于南诏时期,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大理古城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算上之后,大理皇室中有九位皇帝在崇圣寺出家。

提起崇圣寺,后世仅知崇圣寺三塔,但其实有五大重器。

除三塔外,尚有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

李凤梧也不清楚,都是听玉观音所说。

不过到了崇圣寺外,遇见个麻烦事情:有上一代大理皇帝在这里出家,大理世代皇家寺院,护卫重重,段誉修行的大殿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啊。

李凤梧深感懊恼。

草草看了三圣金像,雨铜观音像,建极大钟等重器后,打算看一下三塔便去洱海之畔。

不过巧不成书嘛。

在千寻塔下,李凤梧正在风骚的卖弄文采,打算吟诗作赋一篇,刚念得一句:“塔影倒水月,静澜枯波……”

这是要起一篇恢弘大赋的节奏啊。

李巨鹿是个粗人,不懂。

玉观音略读诗书,只能略懂。

但突兀的有苍老声音从踏后传来,“如今上国之文风,已从古文而过,利落至此了么?”

古文运动自唐朝韩愈柳宗元开始,到宋朝王安石、欧阳修落下千秋功德,那些绕口、意义深奥难懂的骈体文大有销声匿迹之兆。

是以李凤梧吟的这一句,已经非常的简单易懂。

稍微懂大宋文化变迁的人都知晓,已经完全没有了古文的痕迹,更没有什么太学体骈体文的影子。

但在大理,却只有上层人士或者读书人知晓。

下里巴人又怎么能知晓千里之外的大宋文化轨迹。

说的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汉语,让人深刻怀疑,这就是位宋人,走出来的却是位老僧,精神抖擞满面红润。

老僧身后有一怒目金刚。

其身材不输李巨鹿,纵是佛衣遮体,戒疤印头,也难掩其气势,比之玩蛇弹琵琶拿伞的四大天王真不遑多让。

绝对是个狠角色。

老僧虽然已上了年岁,但从其轮廓不难看出,年轻时候是个不输宗平的俊美男子。

僧衣在寒风中飘摆。

只是就这么站在塔下,李凤梧却感觉有种很熟悉的气势,这股气势,自己只在两人身上见过,赵昚和高寿昌。

甚至高寿昌的气势都要稍逊许多。

高寿昌身上的气势,那是一种极致的官势。

而此人身上的气势,比高寿昌更为深远,但又逊色于赵昚,只是此人身上还多了一股恬淡和看破红尘的拘束。

见人知情。

今日今时的大理崇圣寺,谁堪此风采?

此人是谁,答案呼之欲出。

第一百七十七章 观音不观音

段誉犹在,语嫣何处?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或是巨侠郭靖,或是大侠萧峰,或是情侠张忌,当然,也有人喜欢李寻欢,喜欢谢三少爷,甚至于萧秋水、元十三限等等。

李凤梧心中也有个武侠梦。

尤其是见过李巨鹿和宗平的身手后,越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还存在高人的。

若是当今时代,谁为翘楚。

一是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纪的张三丰。

还有一个,便是大理皇帝段誉。

然而武侠终究是武侠,张三丰神龙见首不见尾,李凤梧在这个年代,很少听见张三丰的消息,估摸着这位天人并非1070年生人,而是1247年。

而段誉就在自己眼前。

只是这个老僧,怎么都没法和电视里踏着凌波微步荡漾留六脉神剑耍帅的武林高手联系起来,更别说那倾国倾城的祸水王语嫣了。

都是故事啊。

“李檀越?”

老僧笑着出声,看见发呆的李凤梧,很有些自己当年的影子啊。

李凤梧猛然惊醒,恭谨的行礼,“晚生李凤梧,见过……见过……”

怎么称呼是个问题。

~~~小~说~。~~《 曾经的大理皇帝,如今的老僧,怎么称呼都有点冒然。

“老衲广弘。”

这便是只有佛家身份,而大理上皇的意思了。

“晚生李凤梧,见过大师。”心中略略有些吃惊,段誉直接叫出了自己姓,显然虽然在崇圣寺出家,对大理局势还是了然于指掌。

段誉呵呵一笑,“李使君多礼。”

称呼从李檀越到李使君,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显然并非意外的在这里偶遇,而是知晓自己来了崇圣寺,故意来此相见。

李凤梧不清楚大理这位太上皇在想什么,有什么企图,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话。

一为大理太上皇,一为大宋使团正使,两人之间当然不会有什么默契,在某方面来说,甚至应该是敌对的关系。

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国家利益至上。

段誉扫望崇圣寺三塔,满脸的褶皱透着平淡娴静,“崇圣三塔,佛音谛响,于倒影间最为神韵,若能于湖畔厢房燃香,品茶,赏波光潋影,方是幸事。”

继高寿昌后,李凤梧又一次受宠若惊,做出请的手势,“大师请。”

湖边确实有厢房。

段誉也没有推辞,和李凤梧并肩走向湖边厢房。

怒目金刚和李巨鹿一左一右,各自拱卫,只是两人的眼角余光激烈碰撞,若是玄乎一点,那就真的是火星四溅,各自手痒的紧。

最后则是亦步亦趋的玉观音。

厢房内早有香炉,檀香缭绕里,佛家气息洋溢。

李凤梧暗暗蹙了蹙眉头。

这一切都早已安排,显然自己一到崇圣寺,段誉就已经知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这货毕竟是当过三十九年皇帝的人。

论心机和手段,恐怕赵昚都不如他,但也只是可能。

毕竟他这三十九年,都被高家掣肘。

所以……历史上的大理段家,真是个悲剧得不能再悲剧的皇室了。

相反,在天龙八部里悲剧得不能再悲剧的慕容世家,却比大理段家辉煌多了,四个燕国加上北周,这才是中国五千年的第一世家。

什么清河崔氏和之相比都是渣渣。

落座之后,段誉双目平和,看不出丝毫感情的道:“粗茶,比不上使君自临安带来的莲心,请尝尝。”

李凤梧一听莲心,心中猛然一振。

看了一眼身后的玉观音。

这女子便低着头,不敢和自己对视。

临安莲心,使团抵达大理,高寿昌将玉观音赠送给自己后,在国宾馆书房里,自己曾拿出来品茶过,而且从临安出发,直到大理,这期间都没有拿出来。

段誉如何知晓?

当时李巨鹿临去找宗平之前,仔细检查过国宾馆内自己那个院子,绝对不可能有人监视偷听,那么段誉如何知晓自己带来了临安莲心?

只有一种可能。

玉观音是段誉——严格来说,应该叫段正严的人。

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在小说里被改成段誉。

高寿昌从小养在府上的舞娘,竟然是段誉的棋子,这其中的事情就值得自己揣摩了。

果然,当了三十九年皇帝的人,不可能没有一点手段。

段正严依然在笑,云淡风轻看不出丝毫感情的笑,声音如老树枯禅,又如古井明月,“李使君不用责怪玉观音,她本来就身不由己。”

玉观音自小被选入高府,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