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176章

宋仕妖娆-第176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胜者储君,败者王爷

,。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如今不是三个女人,三个男人之间的戏却更大。

看见自己的三弟到来,赵愭的脸色有点精彩,不过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也许从前几日,赵惇让殿前司都虞候和临安府打击瓦子筑义平庄开始,尽管只是为了李凤娘出气,但也意味着,这也许翻开了争储之战的序章。

毕竟没人知道,为李凤娘出气的同时,赵惇是否也有其他打算。

如果说那是争储的序章,那么今日先后拜访李凤梧,或者就是序章的延续。

只是不管怎样,李凤梧都摸不清楚两个皇子的意图。

看见恭王殿下两夫妻到了,李凤梧只能郁闷的带着一众人下阶行礼迎接,赵惇扯起笑容,只是论他怎么笑,总是给人神经质的感觉。

很是寒碜人。

邓王赵愭站在阶上,大咧咧的道:“三弟也静极思动了么。”

赵惇哈哈一笑,“听说大哥邀请李探花赏秋色,李探花之才小弟仰慕久矣,你我兄弟二人又甚少携手出游,便不请自来,还请大哥不要见怪。”

赵愭眯缝着眼笑了笑,脸上也看不出他心思来。

“如此,那便同去钱塘观潮罢!”

说完双手背负,意气风华的带着钱氏登上马车。

马夫扬鞭,向着钱塘江方向驶去。

等赵愭上了马车,赵惇才带着李凤娘上马车,之后才是李凤梧一行人。

只是李凤娘总感觉眉心在跳。

那李凤娘上马车之前,避开了赵惇和王府亲兵的视线,狠狠的剜了自己一眼。

这女人不怀好意!

李凤梧猛然惊醒,对李巨鹿说道:“小心着些,尤其是观潮时刻,千万不要远离我和玉儿、唤儿。”

观潮时候,如果李凤娘使坏,让人将自己或者弥勒、唤儿撞进大潮之中,事后在说成是意外,那才是冤死到姥姥家了。

三辆马车,加上两座王府的亲兵,浩浩荡荡竟有一两百人。

这阵容走过临安大城小巷,纵然是见惯了达官富贾的临安人,也骚动了一阵。

马车里,朱唤儿气嘟嘟的看着李凤梧。

看得李凤梧莫名其妙,“又在生哪门子闷气?”

朱唤儿拉着耶律弥勒的手,很是不爽的道:“玉儿姐姐,你刚才发现没有?”

耶律弥勒脸色倒是平常,笑了笑,“嗯呢。”

李凤梧恍然大悟,嘴硬道:“还不是那日在城门,你被撞后惹出的事。”

朱唤儿人精着呢,“可能嘛……就那点事,过个一月两月估计她自己都不记得了,刚才那神情可像是‘新怨’呢。”

新怨两字格外加重了语气。

李凤梧咳嗽一声,没来由的想起那也老汉推车的暧昧情景来。

话说,人|妻啊,又是十分女神,确实让人向往。

于是装作没听见。

朱唤儿于是丢了个和李凤娘相同的眼神剜了李凤梧一眼。

马车里一时间有些尴尬。

安静了十几息,朱唤儿忽然有些疑惑,“我怎的觉得这种眼神有点像女子得知某个男子不喜欢自己,然后因此怨恨,油然而生的嗔怒呢?”

李凤梧咳嗽一声,“你想多了,不看看她是谁。”

朱唤儿哦了一声。

耶律弥勒依然平和,谨慎的保有着小妾的身份和态度。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

在前往盐官镇的官道上,不仅有不少临安的达官富贾,也有数的小康百姓,或乘坐马车,或坐轿,抑或是三五成群从游,不慌不忙的向着目的地行去。

从临安到盐官镇,足足百里。

今日去,大概只能看夜潮,然后明日上午再观潮,下午返回临安,若是速度够快,还能够在入夜之前进入临安城。

当然,有两位皇子在,就算城门关闭,也不用担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此次还不到八月十八,距离中秋也尚有几日,所以看不到最为壮观的大潮,不过此次观潮,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没人在乎是不是最为壮观的大潮了。

除去路上闲话不谈。

临安到盐官镇足足百里,官道上多有驿站。

按照宋制,二十里有歇马亭、递铺,六十里有驿馆。

按说大家是应该去驿馆解决中午伙食问题,不过在赵惇,也或者是说李凤娘坚持下,队列在临安、盐官镇之间的一座小镇上落脚。

然后在吃饭上又起了争执。

赵愭旨意要去最好的酒楼——当然,这个最好的酒楼在临安连三流都算不上。

赵惇则听了李凤娘的意见,要去苍蝇馆子吃特色的民间菜式。

其实这是两位皇子的较劲了。

根本毫争执的意义,毕竟苍蝇馆子有的民间菜式,那座酒楼里也能做出。

不过李凤娘的理由很充足,未嫁入临安之时,最喜欢便装出游的她也最喜吃小食店。

赵惇看似体恤娘子,实际上也有算盘——想看看李凤梧到底和谁亲近一点。

李凤梧若是在酒楼,那就说明亲近赵愭多于赵惇,反之同理。

这种局势,李凤梧很有些猝不及防。

这两货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自己怎么一转眼成了香饽饽,当初自己初入临安,这两货恨不得分分钟搞死自己,现在又忽然大献殷勤,总觉得阴谋的很。

最后折中,李凤梧哪也没去。

借口长途跋涉,身体不是很好,让李巨鹿买了酒水饭菜回马车。

大家各吃各的。

在李巨鹿买回饭菜酒水后,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柳子承在恭王府的队伍中!

李凤梧瞬间有些头绪了,也许这才是原因。

赵愭拜访自己,根本没怀什么好心,此举大概是让临安朝野看看,我赵愭礼贤下士,就算是有过节的人,我也能放得下身段去重新结交。

当然,他并不是真的想和自己结交,而是做个样子给今科进士们看看。

我就是你们眼中礼贤下士,胸怀宽广的主子,赶紧来勾搭我啊!

而赵惇的反应也很直接。

带着柳子承,这是为后面的西辽使团接待使一事做铺垫,万一其后柳子承若是被自己坑了,赵惇一脉的人,大可说在出游之中柳子承不小心得罪了自己。

如此,便成了自己因公报私,柳子承就是辜娃娃。

赵惇此举,一者是为保护柳子承做铺垫,一者也是给附和他的势力看,你看看我为了柳子承,愿意不计前嫌的讨好李凤梧。

这样的主子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你们可要好好珍惜。

当然,这也许只是最表面的原因。

更深层的原因,大概要慢慢揭晓。

反正不管怎么说,宋金两国和议之后,虽然官家不说立储,但在朝野上下,立储已是不可阻挡的大势,若战事,最多能拖个三五年。

而这三五年,就是三位皇子各自斗法的最后时间!

胜者储君,败者王爷。m。。

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云动,剑振其背

,。

已知晓肯定是追不上白日大潮。

是以下午越发悠闲。

皇子出行本是大阵仗,不过如今国事初定,临安附近更是治安良好,是以恭王和邓王各带了一标王府亲兵,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奴仆丫鬟,整个队伍约莫两百人。

两百人的队伍,相比其他前往盐官镇的游人来说,已是蔚为壮观了。

不少达官富贾亦在前往盐官镇。

大抵是知道两位皇子的。

因此对队伍后来那个档次明显差了好几档,但同样被十来个王府亲兵拱卫的马车,多了一份好奇,是何等神仙的人物,需要两位皇子如此重视?

邓王和恭王这一出,确实让临安朝野炸开了锅。

心涉及争储之臣,便兴高采烈的看热闹,已经或即将被卷入争储之事的大臣,则分外紧张,都觉得今日之事不同寻常。

也许这两日的钱塘大潮,是要席卷大宋天下的大潮。

两位皇子——或者说三位皇子,将在这一场大潮中显露出真面目。

究竟谁才是值得扶龙之人?

不翘首以待。

青云街左相府,汤思退在丫鬟的伺候下写着墨迹,片刻后大气的将笔扔在地上。

负手仰望,笑而声。

宣纸上,仅有一个字。

杀!

力透纸背。

距离相府不远的张府,如今的刑部右侍郎张杓在自家院子里赏秋菊。

没有去看粲然绽放的花朵。

而是死死盯着一朵白色的雏菊。

许久后伸出手,将那朵雏菊折断,转身走出院子,来到偏院祭祀房,焚香,跪在祖宗灵牌前,面目虔诚。

片刻后起身,望向四川方向。

良久一声长叹。

父亲,若是您知晓,愿你勿怪,孩儿并没有做,一切都是为了张族百年兴盛。

愿您长命百岁,亲眼目睹我张族超越钱家,成为大宋第一望族!

大内皇宫,正在和魏杞商议礼部一些政事的赵昚,听闻匆匆赶来皇城司知合门事龙大渊的汇禀后,许久没有出声。

魏杞和龙大渊惴惴不安。

赵昚知晓,如此大张旗鼓的同去盐官镇观潮,就注定了李凤梧的安全。

但为什么总感觉两个儿子不会如此老实。

而且也觉得奇怪。

李凤梧目前对他俩还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何至于两人要放下之间的芥蒂,联手对付李凤梧?

不过,论怎么说,李凤梧都是自己青睐的未来肱骨之臣。

不容有失。

心中微微有些恼怒,李凤梧你这小子也太大胆了,真以为一个李巨鹿就能护住你周全,而且还有耶律弥勒在身边。

思忖片刻,招手,让谢盛堂欺身过来。

低声在他耳旁说了几句。

谢盛堂领命匆匆而去。

魏杞和龙大渊面面相觑,总觉得官家的态度有些难以揣摩,难道两位皇子真敢对李凤梧下手不成,这似乎也太不可能了。

赵昚对龙大渊和魏杞道:“魏卿家还有什么事?”

魏杞立即行礼,“臣事,先行告退。”

待魏杞退出垂拱殿,赵昚问了几句龙大渊,便让他去办事。

看着空荡荡的垂拱殿,赵昚原本死板着的脸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笑容,倒是要看看庆王府的反应,是否真如流言所说。

至于李凤梧的安危么……

怎么看惇儿和愭儿都不会出如此昏招。

不过以防万一,赵昚还是辛苦了年迈的谢盛堂,领着十余位大内高手,骑着快马出临安,风驰电掣的前往盐官镇。

根本不需要谢盛堂做什么。

他作为内侍左都知,又是官家身边最为宠信的宦官,他往那一站,便代表着官家的意思。

如果谢盛堂在场,李凤梧都能出事,那只能说两位皇子作大死。

庆王府。

赵恺坐在书房里,很有些烦躁。

那个令李巨鹿都感到的忌惮的护卫安静的立在门口。

李凤梧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不会不知道,给赵愭和赵惇这么好的机会,很有可能回不来临安。

他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又或者说,他是故意以身犯险,引诱赵愭和赵惇出昏招?

但这也太不合算了吧。

就算赵愭和赵惇因此事被父皇责备甚至惩罚,但你李凤梧丢的是命啊。

在自己看来,就算赵愭和赵惇降为郡王,所得到的回报也不如你李凤梧的一条命!

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思来想去,倏然起身,“秦川,召一标亲兵,我要去盐官镇观潮!”

立在门口的东方秦川挑了挑眉头,“恐怕不妥。”

赵恺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就算有皇城司的人盯着,此刻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不放心他。”

东方秦川略略动容,还是阻拦,比自信的道:“殿下不用去,也须动用王府亲兵,我去一趟,况且,他身边尚有李巨鹿!”

有自己和李巨鹿,只要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两位殿下的王府亲兵不会一拥而上,足以保住任何人周全。

就算真的彻底撕破脸皮,李巨鹿和自己,也足以护着李凤梧杀出重围。

赵恺犹豫了下,“有把握吗?”

东方秦川微微弯腰,执的竟然是军礼:“若李少监有失,属下提头相见。”

赵恺沉默了良久。

走到书桌对面的剑架旁,取了自己的佩剑“中兴”。

双手捧剑来到东方秦川面前,“我以之为军令状。”

东方秦川弯腰接过“中兴”。

眸中精光大盛。

“喏!”

剑名中兴,当执中兴之事,辅于中兴之主,拯中兴之臣。

中兴,汉灵帝铸于建宁三年。

建炎南渡后,为宋室所得,在赵昚在位太子二十余年后,三十岁生日时,上皇赵构所赐。

今次宋金大战。

自己所立战功丰硕,父皇便将此剑赐予自己。

期望之殷,尽在此剑。

当然,赵愭和赵惇其实都有赏赐,只是不为朝野所知。

随后,赵恺大肆张扬的出府,看样子是要出城,不过在御街上走了一段路,旋即一折,竟往大内而去,皇城司耳目莫名其妙,只好如实上报。

却不知晓,在赵恺出府的同时,庆王府后门一道经过乔装打扮的身影如狸猫一般,避过了所有耳目,出城后,在十里长亭柳树下,已有人牵马等候。

马名青丝葱。

一骑青丝离临安,直奔盐官。

剑振其背。m。。

第一百零三章 观潮



钱塘江观潮,共有两个时间点。

一是上午的辰时,也就是七点到八点半左右。

一是下午的申时,也就是两点到三点半左右。

其余时候也有潮,小潮。

不过到了夜里,月朗星稀,携美人,准备着美酒小吃,于盐官镇处观一线潮,也别有一番风味。

李凤梧一行人便是如此想。

抵达盐官镇后,两位皇子驾临,自然早有人提前达到包下了整整一座最好的客栈,护卫们则在客栈周围扎营,拱卫两位皇子。

以防万一。

虽然这是大宋腹地,但大战之后,金人细作潜伏进大宋境内的必然不少。

李凤梧倒是希望出现牛逼的金人细作,将两个皇子包圆了。

那样的话才是人生喜事。

只是自己长的已经很美,想的再美也没用。

赵愭和赵惇两人根本不是为观潮而来,作为皇子,这十来年其实没少来,若是国内安定,也曾跟着父亲和上皇在中秋节来到盐官镇。

大潮都看过,对小潮更没想法。

是以抵达盐官镇,和李凤梧一起吃过饭后,便心怀鬼胎的各自回房。

吃过晚饭已是戌时末。

或是小产后的后遗症,经过长途跋涉后,耶律弥勒身体略有不适。

耶律弥勒身体略有不适。

朱唤儿心知肚明,只能留在房中悉心照料。

如今耶律弥勒身体极差,天气太热或太冷,又或是劳累过度,都会出现头晕投也难怪、四肢发软的症状,大有病西施之态。

叮嘱了耶律弥勒好生将养,又让朱唤儿悉心照料。

李凤梧当然是闲不住的。

提了两壶小酒,让李巨鹿提了食盒,里面有酒楼做的米糕点心和一盘炒花生米,以李凤梧肉不欢的个性,少不了一盘卤猪头肉。

夜里观潮的人不多,需要自带板凳。

这种体力活自然都被李巨鹿承包,反正李凤梧只管提酒。

李巨鹿嘿哧嘿哧,手上提着背上扛着,傻乎乎的笑着跟在小官人身后。

只是腰间隐隐藏着两截镔铁材质的钢锏。

以李巨鹿的臂力,这钢锏若是砸人脑袋上,那几乎是一砸一个人头,双手大风车抡起来,真可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李凤梧敢和赵愭赵惇来盐官镇,一者是相信李巨鹿。

一者,也相信官家和赵恺。

这两货如果不做出点反应,自己也没有玩仕途的必要,果断去想赵愭赵惇道歉,然后致仕回老家当欺男霸女的大官人。

这是一场博弈。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单独一个人出来,反而是最安全的。

和赵愭赵惇呆在一起,才不安全。

李凤梧闲不住,那位军营里长大的大宋母老虎更是闲不住,趁着夫君赵惇洗澡的时候三下五除二换了衣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