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428章

华夏春秋-第428章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中国在这一场城市战中有效的控制了部队的伤亡,完成了一件几乎无法想象的任务,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用1200多人的伤亡,歼灭了11万敌军!而这比起美国在伊拉克的战斗来讲,更为辉煌,也更具有代表性,因为印度军队并不是溃散的伊拉克军队,印度军队也并没有不战而逃,而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而一位美国将军分析后认为,如果由美国军队来承担中国解放军的进攻行动,恐怕伤亡会在中国解放军的十倍以上!但是,在这一场战斗中,也明显的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控制人员的伤亡,军队的弹药消耗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所有人的估计。

战斗开始之前,36军至少储备了可以供一个月作战(指刹野战)的弹药与物资。而按照罗开的计划,这足够支持到第一场战役结束了。但是,当36军完成了对因帕尔的进攻之后,弹药已经消耗掉了80%,特别是坦克使用的榴弹,以及自行火炮使用的155毫米炮弹几乎都见底了!而且,步兵使用的,用于城市战中摧毁坚固工事的火箭筒,手榴弹,枪榴弹,以及步兵战车使用的反坦克导弹(在城市战中,步兵战车携带的反坦克导弹经常用来摧毁远距离上的,无法用坦克炮直接瞄准射击的坚固工事)都消耗得太快。甚至连用来进行火力压制的重机枪枪弹,以及坦克上使用的7。62毫米并列机枪,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枪弹,步兵战车的30毫米机关炮的炮弹都出现了紧缺。所以,当36军拿下了因帕尔之后,不得不停下了进攻的步伐,等待后方的补给。

在这一情况下,罗开只得提前结束了在东部方向上的进攻。虽然此时第一阶段战役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解放军控制了印度东部突出地区东线上最重要的城市,取得了立足点,并且可以在这里集结部队,准备下一轮的进攻。但是看到如同退潮般向西逃跑的印度军队,36军只能干着急了,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进行追击了!

比起36军在因帕尔的战斗,第1山地集团军对提斯浦尔的进攻只能用糟糕,甚至用失败来形容!

第一次进攻提斯浦尔的战斗是以失败结束的,因为当时第1山地集团军并没有做好城市战的准备,同时也缺乏重型装甲部队来进行城市战,毕竟要翻过喜马拉雅山,讲重型主战坦克送到战场上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现在第1山地集团军也没有能够控制一处大型机场,所以要想通过空中运输来解决装备上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可能的,空运只能够保证提供弹药以及轻型火炮,而这对城市战的帮助并不大。

在得到了空中支援之后,第1山地集团军在36军进攻顺利的刺激下,对提斯浦尔发动了三次进攻。而这三次进攻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只有8个小时,最短的仅仅4个小时。在吃了第一次进攻的亏之后,第1山地集团军非常注意进攻部队的掩护与接应工作。所以,当这三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的时候,部队还是撤了下来。只是在这2天之中,第1山地集团军至少阵亡了5000名官兵,另外还有上万名官兵重伤失去了战斗力,被送到了后方的大型医院救治。而这样的情况,对要求严格的罗开来讲,并不比失败好多少。而在罗开看来,这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此时36军结束了对因帕尔的进攻,并且需要时间获得补给,还正好给了罗开解决提斯浦尔的机会。因为现在空中支援力量都可以集中到提斯浦尔来了。而在没有重装甲,以及有力的远程炮火支援的情况下,第1山地集团军要想攻下提斯浦尔,就只能依靠空中支援的帮助了。

当罗开亲自接过对第1山地集团军的指挥权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开始地面进攻。因为他知道,印度人完善的地下坑道体系,将能有效的对付空中打击。而要在这个战场上获得胜利,仅仅依靠空中力量是绝对不够的。但是,罗开到底想通过什么办法来拿下这座坚固的城市呢?在新的进攻开始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想得到!

第五章 提斯浦尔

对于提斯浦尔的围城战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破坏巨大的灾难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罗开上将最后出版的回忆录《征程》中有一段被删除了的话。那就是罗开上将当时对提斯浦尔的情况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糟糕的总结。这段话在审稿的时候还有,只是后来刊印的时候,被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发现有纰漏,涉及到泄露国家机密,最后被删除了。由于罗开上将早以辞世,所以再也没人知道这句话的内容了。但是,通过对当时情况的分析,可以隐约的看出来,罗开上将最后做出决定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的。

当解放军在东部战区对印度军队发动猛攻的时候,由许常青上将指挥的志愿军也在印巴战场上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与中部战区的不一样,这次许常青并没有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而是通过逐步的推进,以及小规模的迂回穿插,通过小规模的歼灭战,来削弱印度在新德里方向上的防御力量。而且,现在志愿军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了北部战区。中部战区的防御工作交给了巴基斯坦军队去完成,另外由损失最严重的20军在巴基斯坦军队后方进行休整补给,并且充当巴基斯坦军队的预备队。而21军已经接过了38军的防御工作,而腾出手来的38军在39军的支持下,向印度北部战区的南部防线发动了冲击。顺利完成任务的空降16军也转移到了北部战场上,开始配合54军从南面对新德里周围的重要据点发动了突击。而由空降15军在喜马偕尔邦发动的那场小规模包围战也结束了,在歼灭了15万印度军队之后,空降15军把防区的控制工作交给了前来接替的巴基斯坦军队之后,就迅速拿下,开始配合40军与42军在印度北部战区的东面对印度第八集团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而54军在向新德里的推进中,虽然进展并不是很顺利,但是也通过一步步稳扎的进攻,逐步向新德里靠近了。从这一战局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志愿军在完成了中部战区的战斗之后,已经从三个方向上包围了新德里。现在,新德里只有从一条向东的对外安全通道,但是这条通道也一直受到志愿军空军的压制,即使志愿军还没有实力最后拿下新德里,但是印度首都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威胁!54军甚至可以使用远程火箭炮,对新德里进行炮击了!

后世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志愿军在印巴战场上的顺利进展,刺激了罗开,让罗开决定加速在东部战场上的进攻速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两个战区上的战斗是没有多少联系的,但是在中国最高指挥部,是将两个战区的战斗进行了协调的,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并且进行相互配合。很明显,志愿军的快速进展,对东部的解放军构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从罗开的内心来讲,许常青是最近才晋升为上将的,即使许常青在军队中的资历更久,但是罗开是台湾解放军战争中的功臣,如果在这次的战斗中落后于许常青的话,那罗开在军队中的威望肯定要受到影响。而这种感情上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可以看出来,志愿军的进展,确实对罗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此时,36军在因帕尔的补给工作也已经快要完成了。而25军也已经开始向前推进,帮助36军解决掉进攻初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很明显,36军即将发动下一轮的进攻了。而此时,印度军队正在向东调动。如果不能及时的拿下提斯浦尔对印度的后方交通线进行打击与威胁的话,那么36军在进攻中将遇到巨大的障碍。而按照战前部署,第1山地集团军必须要在36军开始第二阶段进攻之前,攻占提斯浦尔,对印度的后方交通线构成威胁,并且在接收了远程炮兵之后,开始对印度的后方交通先进行打击。现在,36军的进攻速度加快了。如果第1山地师还不能迅速的拿下提斯浦尔的话,那么他们就没能完成任务,将严重的影响到36军的下一步行动。

这种战术上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虽然印度一直遭受着解放军空军的打击,损失了大量的重型装备。但是印度的轻型火炮,特别是反坦克炮,以及步兵携带的反坦克导弹的数量仍然非常巨大,特别是东部战场上,印度军队并没有遭受到如同印巴战场上那么惨重的损失。此时,大批储备在印度内地的物资正在向前线调运。而在因帕尔的西面,将进入平原地区,即使36军是一支重型化,非常擅长打正规地面战的部队。但是36军仅仅2万多人,要向对付印度那么庞大的防御部队,显得有点势单力薄,如果还不能切断印度军队的后方交通线,那36军的战斗更难进行下去,所以,此时攻占提斯浦尔的重要性已经明显加强了。而按照罗开的命令,第1山地集团军必须要在48小时之内完成进攻提斯浦尔的行动,同时接收第一批远程火炮,开始对印度的后勤补给线进行打击。

从战局上的情况来讲,这也是让罗开做出强攻提斯浦尔的一个原因。很显然,如果第1山地集团军无法迅速的拿下提斯浦尔的话,那么就无法顺利的开展第二阶段的战役行动。而且,第1山地集团军的行动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东部战区。如果无法完成任务,那么解放军的进攻将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之中,36军的进攻将非常吃力,而2支已经在印度控制战区内部进行行动的空降军也得不到有利的支持,将陷入苦战之中。另外,现在罗开手了只有25军一支战区预备队,如果战争陷入僵局的话,那解放军很难再度改变局势。而且,最严重的后果是增加解放军的伤亡。所以,从战役要求上,现在都必须要尽一切可能拿下提斯浦尔,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就顾不得什么手段的问题了。

这仅仅是罗开做出强攻提斯浦尔这一决定的两个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而关于罗开还受到了哪些影响,那是难以去逐一审查的了。但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当时罗开做出这一决定也是被迫的,在很大程度上,这并不是罗开本来的意愿。当然,战争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意愿。而后来罗开曾私下说过,作为一名司令员,他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考虑到每一名士兵的伤亡的,更不可能考虑到他的决策会对敌人造成多大的伤亡。而作为一名将军,他的职责是在没有收到停止进攻的命令之前,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推动部队的进攻,将战线向前推进,所以他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负有责任,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责任,如果要追究主要的责任的话,那就应该去找发动这场战争的人!

话说了这么多,还是先来看一下在提斯浦尔发生的战斗吧!

解放军第1山地集团军在对提斯浦尔发动了四轮进攻,最后都以失败收场之后,被迫改变了战术。在没有重装甲掩护的情况下,任何部队对这一座如同钢铁堡垒般的山城发动进攻只能以找死来形容。此时不管第1山地集团军的士气有多高昂,情况是很明显的,此时他们即使投入所有的力量到进攻中去,也是白搭!

虽然,在战争理论中,对一座坚城的进攻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而且进攻部队至少要达到防御部队的2倍到3倍,才能够保证获得胜利。当然,这只是一个以往的战争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双方的火力强度相差不多,而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很多时候看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火力。美国轰炸南联盟的战争就很彻底的说明了火力的重要性。在这一场战争中,美国没有投入一名地面部队的士兵,就迫使一个意志坚强的国家投降。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只动用了20万部队(地面部队大概在8万左右,其余的是海军与空军人员),就击溃了伊拉克上百万的军队。所以,在现代化战争中,衡量双方实力的是信息战能力,制空能力,以及火力,最后才是兵力。

在兵力无法得到增加的情况下,第1山地集团军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要把握前面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并且占据主动的地位。在信息战方面,解放军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的,此时解放军对印度军队的干扰以及空中压制,已经让印度各战区军队之间的联络中断了。而在制空能力上,解放军也占有完全性的压倒优势。第1山地集团军的火力并不猛烈,所以这需要由空中的攻击机部队来提供火力支持。所以,关键还是落到了空中支援上。

终结出了经验教训之后,罗开亲自担任了对提斯浦尔进攻的总指挥。其实,罗开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进攻提斯浦尔的战斗不会那么简单,而且一场城市中的惨烈战斗,必然造成巨大的平民伤亡,而这又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所以,从一开始,罗开就没有让别人来承担这个责任,而是自己担了起来。大概在战场上,也就只有他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吧!从这一点上来讲,罗开还是一名非常有气魄的军人。

要攻占提斯浦尔,最重要的就是要摧毁印度军队修的地下坑道体系,如果不能够把印度人从“耗子”洞里赶出来,或者将他们堵死在里面的话,任何部队攻进城内都是非常不安全的。至少,是不可能完成对城市的占领工作的!明确了这一战斗重点之后,罗开也很快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罗开将现在手里的战场攻击机部队都调了过来,并且用直升机将大量的射程不远,但是威力巨大的240毫米口径迫击炮运了过来。由于这种迫击炮一般是装在履带式装甲车上战斗的,全重超过了20吨,这已经远远的高于中国任何一种运输直升机的运载能力。所以,最后只能把迫击炮拆下来,只将炮运过来,然后用拖车运行作战。虽然,这极大的降低了这种武器的机动能力,但是此时印度军队已经被压缩到了城内,而这种迫击炮高大16公里的射程也不用担心受到印度人的反击了。

战场攻击机的任务是对城市内的所有暴露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然后只要发现有印度军队抵抗的建筑物,一率用迫击炮摧毁。240毫米迫击炮炮弹重达50公斤以上,而一发炮弹以几乎垂直的角度砸下来的时候,任何一种建筑物都无法承受,就算是城内最高的建筑物,有10层高的广播电视台,也最多只需要十多枚炮弹就解决掉了。用来摧毁建筑物,这种迫击炮跑道远比155毫米,或者是203毫米榴弹炮的炮弹有效得多了。

在炮兵与攻击机对城内进行轮番打击的时候,第1山地集团军也没有闲着。在无法进攻城区的时候,第1山地集团寻迅速的清理着城区外围的印度阵地,并且沿着城市的边缘,包围了整个提斯浦尔,切断了提斯浦尔与外界的一切地面联系。而为了堵死这座城市,第1山地集团军甚至调集了一个工兵团,开始在提斯浦尔地区南面挖掘一条深达15米,宽5米长25公里的壕沟。而发现的5处地下通道也被迅速的用炸药爆破,并且堵上了。

当第1山地集团军的行动完成之后,打击部队的行动也基本结束了。攻击机机会摧毁了城市内的所有掩体,以及生活设施,特别是在对城内的储水系统的打击中,彻底的破坏了城市的水源。而数十门迫击炮在发射了上万枚炮弹之后,也几乎摧毁了城内的所有高层建筑,让这座有20万人口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此时,罗开在开始考虑用地面部队进攻的问题。但是,罗开并有采取老实的攻城作战方法,因为这里已经算不上是一座城市了。

在以往的攻城作战中,重点是摧毁城市的核心,也就是市政府,广播系统,以及城防部队的指挥系统。所以,进攻部队一般会集中优势兵力向这些重要地点发动进攻,在摧毁了防御部队的大脑之后,再逐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