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1188章

华夏春秋-第1188章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则上,跑后门都是不对的,但是即使在最严格的体制下,也不可能杜绝跑后门的事情发生,毕竟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而人与人之间又完全依靠关系维持。所以,在任何事中间就多出了一层人际关系,有了人际关系的存在,那还怎么杜绝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且利用这些感情的事情发生呢?

很显然,魏明涛在确定参加夏威夷群岛战役的部队时,主要考虑的还是他所熟悉的第3集团军群内的部队,比如,40军就是他钦定了的部队,另外还有54军,以及42军这两支部队入选。而魏明涛留给其他部队的选择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这么一来,魏明涛可引起了两方面的不满!

在第3集团军群没有如选的部队看来,魏明涛这是在帮着外人来抢他们的饭碗,特别是在俄罗斯战场上起了主要作用的20军,22军等重型装甲部队,在他们看来,魏明涛完全就没有照顾以前的感情,连他们这样的王牌部队都没有入选!当然,魏明涛是有苦自己知。以魏明涛参加澳大利亚战役与新西兰战役的经验来看,登陆作战与岛屿作战中,对装甲力量的要求是不高的,反而要求陆军部队要有高度的机动能力,以及非常规的投送手段!而这些,都是快速反应部队以及轻型突击部队的拿手好戏。因此,在选定部队的时候,魏明涛仅仅选中了54军这一支重装甲部队,其目的也是要在登陆成功之后,由54军的装甲部队为进攻的地面部队提供支撑,而不是打主力!所以,当时第3集团军群的大部分重装甲部队落选,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当然,在别的部队眼中,魏明涛所确定的这一名单也自然没有说服力了。虽然名单是由总参谋长签名,而且由总参谋部发布的,但是谁都知道,在这中间起到决定性力量的是魏明涛,而不是总参谋长孔辉金!孔辉金指挥部队的原则是把指挥权限下方,而这次肯定也将选择部队的权限下方了,这样才能够让部队在作战中更为顺畅,而不出,或者少出指挥上出现的问题。因此,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魏明涛,在大部分陆军将领看来,魏明涛太“自私”了,从第3集团军群内挑选出来的3支部队都是魏明涛的主力部队,特别是40军,这可是魏明涛的娘家!第3集团军群一下就占了三个名额,而魏明涛一下才挑选8个军作为进攻夏威夷群岛的陆军部队,而这其中,还要包括至少2个军的战役预备队!也就是说,能够真正在前线打上主力的,出了第3集团军群的那3个军之外,也就只有另外3个军了,而要将这3个名额分配给当时陆军的另外7个集团军群,显然是拆开了都不够,而这还没有考虑到各地的驻防部队,卫戍部队,以及一些即使是在战时都很难有机会表现的预备队!

反正,魏明涛的军队名单一公布之后,引来的非议是不小的,甚至有人闹到了陆军司令部去,要罢免魏明涛的指挥权,还有人暗地里给总参谋长传话,说魏明涛太独断专行,不太适合担任登陆作战的总指挥!一时之间,“倒魏”行动闹得风风火火,差点成了当时的头号新闻了!

还好,魏明涛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心里清楚,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总参谋长不是要下方权力吗?而下方权力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指挥官更熟悉自己的部队,那么魏明涛选择自己的部队也是正常的事情,总不能让他去指挥一支不熟悉的部队作战吧,那到时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而且,魏明涛也完全是按照原则挑选部队的,而并不是直接把第3集团军群开过去,根本就不考虑其他的部队!

而作为魏明涛的最大支持者,孔辉金受到的压力也不小,甚至有部分政府官员得到鼓动,到主席那说孔辉金不是个象样的总参谋长,至少在处理陆军内部矛盾的时候,不是很老练,缺乏经验。这无疑是在倒孔辉金的台了,但是他仍然坚决支持魏明涛的决定,而不进行干预。对孔辉金来讲,此时他的态度如果松动的话,那么引来的麻烦更大!

最终,是国家元首柯明敏亲自下了命令,要求陆军坚决服从总参谋部的命令,如果有人再拿这事来吵闹的话,那就离开陆军!有了国家元首的支持,魏明涛才平稳的度过了这一危机,当然,对魏明涛来讲,其实这样的危机他也没有放在眼里!

在陆军为登陆夏威夷做准备的时候,空军也在积极的忙碌着,因为他们将是首先发动攻击的部队,而登陆能不能顺利成功,空军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最后准备

登陆夏威夷群岛之前,除了做好后勤与部队调动方面的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仍然是对夏威夷群岛的轰炸。这基本上是由空军全部负责的作战行动,而通过轰炸来削弱美军在夏威夷群岛上的防御力量,这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

空军的轰炸机是从中途岛,关岛,塔瓦拉岛,特鲁克海军基地以及圣诞岛起飞的,因为此时中国已经紧急发射了一枚地球同步轨道的定位卫星,以及一枚侦察卫星,所以轰炸机可以使用卫星定位制导炸弹,从超高空投弹,而不需要在中空进行轰炸,所以轰炸机并没有战斗机护航,采用的是对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方式,数十架,甚至上百架轰炸机组成一个集群,在数十千米的超高空以至少20马赫的速度突破美军的防空拦截网,并且在距离目标上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的地方就投下炸弹,然后立即返航。在这个距离上,美军部署在岛屿上的防空导弹对轰炸机无法构成威胁,而等到美军的战斗机赶来的时候,轰炸机早已经返航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由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

另外,部署在中途岛上的战术攻击机也加入到了对附近岛屿上美军军事目标的打击行动中来。虽然战术攻击机不可能采用战略轰炸机所使用的高空高速突防的方式进行轰炸,且携带的弹药也不会很多,但是却能够得到战斗机的掩护,所以轰炸行动显得更为激烈。而这也是美国空军主要的拦截对象,对付那些战略轰炸机显得有点吃力,但是对付这些攻击机却要方便得多了!

也就是在后方的登陆部队,舰队还在做准备的时候,空军的轰炸就开始了,整整持续了50天,直到登陆前的三天,战略性的打击才转为了战术性的轰炸行动,将轰炸重点转移到了美军的防御设施与军队的身上去。而在这50天的轰炸中,虽然不可能迫使美军因此放弃夏威夷群岛,但是却极大的削弱了美军在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力量,为后面的登陆作战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可以说,能否在夏威夷群岛登陆成功,战略性轰炸取得的结果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针对夏威夷群岛美国军事设施的轰炸其实还算不上战略轰炸,仅仅只是战役层面上的轰炸行动,因为这并没有打击美国的战争潜力,更没有削弱美国的战斗力,而且打击范围相当有限。最主要的是,这是为达到一个战术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轰炸,而不是为了一个战略目标,比如让美国丧失作战能力等所进行的轰炸。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对美国本土的战略轰炸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的情况下,针对夏威夷群岛的这次大规模轰炸从新定位了战略空军的地位,并且让战略空军第一次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独挡一面的重任。这也算得上是中国战略空军在这场战争中利用总结出来的经验,所取得的第一个伟大的胜利吧!

轰炸第一阶段打击的目标是美军的指挥设施,通信中心,情报中心,空军基地,以及防空阵地。这也是莫怀聪最为“关心”的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在登陆作战中不会对登陆部队直接造成麻烦,但是这却是美军的中枢神经,也是美军能够发挥战斗力的关键目标,更是美军保全自身的主要防御力量。所以,能否成功的摧毁这些目标,关系到能否成功登陆!

轰炸的第一周,所有行动都非常顺利,美国空军甚至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有两架轰炸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出现故障,在迫降的时候坠毁,而别的轰炸机都安然无恙的飞了回来,并且继续将炸弹倾泻到美军的目标上去!但是,好日子也就仅仅过了一周左右,当美军开始把他们的最新的一种防空战斗机,或者用中国的说法是防空截击机部署到夏威夷群岛上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中美空中力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根本就是体制上的变化。出了传统的空军,海军航空兵,以及陆军航空兵之外,两国都新增加了天军,这一新的空天作战力量。而在天军成立的初期,其主要职责是保卫本土,免遭对方的毁灭性打击。所以,在天军成立的时候,中美两国都将国土防空兵划进了天军,而不再由空军指挥!虽然这是一个不太大的编制上的变化,但是从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双方都加强了空军的进攻作用,将空军几乎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了进攻上,而防御任务全都交给了天军负责!

这一职能上的变化,也对空军的装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往,作为国土防空力量的主要装备,截击机从空军中消失了,而空军现在剩下的只有三种主要装备,即战略轰炸机,战术攻击机,战斗机。而毫无疑问的,这三种装备都是为进攻而准备的,在防御作战中,只有战斗机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因为战斗机本身的任务是配合攻击机使用,对付对方的战斗机,控制战场制空权,因此并不太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而是以机动性与信息作战能力为首。这一来,空军在对付战略轰炸机的打击时就没有那么强的能力了。而这一任务,也重要移交给了天军,本身天军就是防御性的部队!

天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点发展的是空天战斗机与空天轰炸机,其中空天战斗机在很大的程度上属于近地轨道的拦截战机,其在大气层内的作战能力很有限!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空军负责高度在25公里以下的防御任务,而空天战斗机的最低拦截高度一般都在80公里左右,那么这中间的空白谁来填补?

其实,中美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都在研制专门用于防空拦截的截击机,其作战范围就是从20公里的高空到80公里的近地轨道,以填补国土防空的空缺!但是,因为当时关于截击机到底是属于空军指挥,还是天军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两国的重点都没有放在这上面,所以经费严重欠缺,最终,很多优秀的截击机其实只完成了设计工作,就被放到了一边去了!

战争残酷的事实证明,战略轰炸机在利用这一防空漏洞的时候,防御一方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拦截,那么战争的需要就让截击机有了用武的地方。而后来,随着双方大量部署防空截击机,所以战略轰炸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美国很早就停止了对中国本土的战略轰炸,一是轰炸效果不好,二是轰炸机的损失太大,难以承受。而中国对美国本土的轰炸也基本上陷入了瘫痪状态。但是,截击机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属于战略防御的装备,一般都部署在本土,以及一些临近本土的军事基地上,并没有在海外军事基地上大规模部署。一是在前线部署截击机的难度不小,还要限制其他作战飞机的部署能力,二是在战术级别的战斗中,战略轰炸机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很多远程轰炸机就能够担负起战略轰炸机的任务了,而这是空军战斗机可以对付的目标,所以并不需要专用的防空截击机来赶这个热闹!

这次,中国空军首次大规模动用战略轰炸机对岛屿类目标进行轰炸,也是在吸取了前一阶段作战的经验。在南太平洋群岛的进攻战斗中,战略轰炸机使用的频率虽然不高,但是效果却很好。比如,在塔瓦拉岛的登陆作战中,战略轰炸机出动的架次只占到了总架次的1%,投弹量为空军总投弹量的8%,但是却摧毁了美军在塔瓦拉岛上80%的重要目标,包括防空司令部,数个远程防空导弹阵地,指挥中心等等极难以攻击的目标!而在塔希提岛的战役中,战略轰炸机的使用增加了不少,投下的炸弹占到了总投弹量的21%,而打击目标也从战役级别扩大到了战术级别!

可以说,中国空军已经发现了战略轰炸机这种高价值,高能力的武器系统在战术级别的行动中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巨大威力。虽然,战略轰炸机所承担的大部分任务都可以由远程轰炸机,甚至战术攻击机来承担,但是战略轰炸机却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比如,在对2500公里上的目标进行打击的时候,远程轰炸机最多只能够在目标区域上空巡逻2个小时,而战术攻击机则仅仅只能够在距离目标数百公里外发射导弹,然后立即返航。而战略轰炸机则可以在目标上空至少巡逻6个小时,如果能够解决飞行员的疲劳问题的话,那么连续巡逻10个小时都不成问题!比如,在塔瓦拉岛的战斗中,一架从关岛起飞的战略轰炸机就带着45吨精确制导炸弹,在目标区域上空巡逻了11个小时,并且在期间投下了32吨弹药,摧毁了数十个重要的目标,极为有力的支持了登陆部队的进攻行动!而这么高的战备率,可以极大的减轻空军基地承受的压力,将基地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战场的控制,对前线地面部队的支援,减少对后勤需要的压力!

反正,在经过了南太平洋群岛进攻作战行动之后,中国空军就立即做出了调整,基本上停止了对美国本土的轰炸,将上千架战略轰炸机转移到了战术级别的战斗中来,让其成为了轰炸的主要力量!

这一转变,立即就带来了巨大的效果,但是美国方面也迅速的做出了调整,原本部署在本土的防空截击机转移到了夏威夷群岛,让战略轰炸机与防空截击机这对冤家再次碰头了!

连续一周之内,轰炸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轰炸机的损失非常高。在第一周的轰炸中,轰炸机的损失率不到0。2‰,而在第二周的轰炸中,轰炸机的损失率就已经达到了1。5‰,整整提高了6。5倍!毫无疑问的,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继续进行轰炸的话,那么风险太大了,所以中国空军也立即改变了打击方式。

首先,增加了远程轰炸机的使用密度,并且利用战斗机为这些远程轰炸机护航,以避免遭到美军截击机的拦截。其次,就是向海军提出要求,希望海军派遣护航战斗机为战略轰炸机护航,同时让战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降低,以能够得到战斗机的掩护!

这种改变很快就收到了效果。截击机虽然是非常称职的防空力量,但是其主要活动范围在25公里以上的超高空,而在低于这个高度的空域内,截击机糟糕的机动能力,根本就不可能是战斗机的对手。而战略轰炸机在大量使用了远程导弹等射程在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打击弹药之后,也可以避免进入美军战斗机的拦截范围,或者是在美军战斗机赶来之前,可以得到护航战斗机的掩护,解决了轰炸机在低高度上突防危险性大的问题。

轰炸仍然在持续,虽然美国方面想到了很多办法来对付这些挂着数十吨弹药,昼夜不断的进行轰炸的杀手,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美军缺少一环重要的防御力量,即海军舰队!没有海军舰队,任何岛屿防御作战都是非常被动的。比如,中国舰队就可以在美国攻击机的打击范围之外活动,然后派遣战斗机为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护航,而自己则不必要冒险进攻。而美国方面因为没有舰队,所以也只能对中国的海军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