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316章

大唐盗帅-第316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荷听的认真,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大约凌晨左右,崔中平、郑天凡告辞离去。

杜荷看着《兰亭集序》,想着应该如何将之盗出。

卢子建在大殿中坐了半响,随即让人叫来卢子迁,询问着他的近况。

卢子迁神秘的道:“曾爷爷,太子已经与侯君集串通一气,暗自发展实力,我怀疑他们有可能再一次发动玄武门之变。”

第二十七章 姜还是老的辣

杜荷一直在听卢子建、崔中平、郑天凡几人如何商议说服余下两大世家,听的他直打“哈哈”。五姓世家,同气连枝,共存千年,这其中的关系互惠互利,彼此都是沾亲带故。可不是《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叫着同气连枝,实则各怀鬼胎。

如今五姓世家半数以上都已经投效李泰,余下的两家即便不商议,离他们投奔李泰的日子都不远了。

杜荷实在无心去听这些细节问题,若非《兰亭集序》依旧在卢子建的手中,他十有八九会调头离去。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在崔中平、郑天凡离去之后,会从卢子迁口中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任是他如何的镇定,一颗心脏也几乎跳出胸膛。

杜荷的反应还算是好的。

卢子建这位活了八十年,见过大场面的老狐狸也惊讶的直起身子,一脸的不敢相信。

“再一次发动玄武门之变!”

这一句恐怖的字眼,委实太过惊人了。

自古以来,宫廷政变都是意味着血腥、残忍,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几乎可算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策划,还有尉迟恭、张公谨等人的骁勇善战。

如今天下归心,以李承乾现在的实力,想要效仿父亲发动玄武门之变,那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此事绝非小事,子迁不可妄言!”卢子建那张如树根交错的老脸一片惨白,预想到结果,竟有些不寒而栗。

杜荷亦是如此,在他的记忆中李承乾确实动过发动政变之心,如今历史又要重演了?

卢子迁摇头苦笑:“这般严肃的问题,曾孙儿又岂敢胡言。李承乾为人霸道,有股唯我独尊的脾性。我常听他说,若我为皇,当以我手中之剑,杀尽天下所有反我之人。他性格便是如此,原来因为长孙无忌的牵制,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偏激之举。而今长孙无忌被困府中,他失去了束缚力,而侯君集又是一个才智高绝,胆大妄为的疯子。他将政治视为打仗,处处采取主动,暗自发展实力,在太子府中养了近乎两百名死士,个个都是侯君集从他亲兵中挑选出来的,都是以一当十的骁勇之士。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手中能够动用的人手不过百人,如今李承乾在皇宫中擅养两百死士,用意如何,岂用多言?”

杜荷听得此话,神色也是微变:太子在东宫有着绝对的权力,在这范围之内,除了李世民、长孙皇后,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插手过问。问题在于,东宫是个小朝廷,为了锻炼太子的能力,历代皇帝都不会无端的插手东宫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这,李世民的身旁有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心念于此,那颗心冷飕飕的。

便在这时,耳中又听卢子迁道:“曾爷爷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些都是曾孙儿的猜测。李承乾目前毕竟还是大唐太子,大唐未来的储君,他还犯不着在这个时候拉起反旗。更何况李世民并不是李渊,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承乾是不敢贸然动手的。”

杜荷暗自点头,认可了这番话。

卢子建脸上却是阴晴莫测,在考虑着什么,来回渡步,忽然他顿住脚步,压低着声音道:“可有办法迫使李承乾尽快发动政变。”他并不知道杜荷的存在,但因说的事情实在太过严重,声音压的极低。

若不是凌晨时分,四周没有任何杂音,若不是杜荷耳朵灵便,决计是听不到的。

“这个老头,在打什么鬼主意?”杜荷心中不知觉的深处了一丝的不安。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老狐狸活的越久,越难对付。卢子建八十高龄,最为一族之长,他的诡诈未必会逊色长孙无忌半分。

卢子迁也一时不能理解卢子建的用意,以惊诧的目光望向面前的这位老者。

卢子建那苍老的脸上带着十分的严肃,道:“其实将我们逼入绝境的并不是杜荷,更不是李承乾、李泰,而是那个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是他动了削弱我们的意念,这才使得杜荷给予了我们重创。只要李世民在位一日,我们五姓世族都不会有好日子过。之所以,对付杜荷、算计李承乾、投奔李泰,归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我们奈何不得李世民,我们只能迂回着发展。但现在李承乾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他看了卢子迁一眼,森然的续道:“一个弑君的机会……”

他拳头握了握,接着低声道:“只要李承乾发动政变,逼死李世民,那李泰便可以为父报仇为由,与李承乾对立。李泰想要胜过李承乾,少不了我们的支持,到时候,我们一个个都是定国功臣。”

石破惊天的话从卢子建干瘪的嘴巴里透露出来。

卢子迁已经吓到了,弑君,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杜荷也震惊了,双目露出了森然的寒意,他万万想不到卢子建竟然胆大至此,居然打算借助李承乾之手,除去李世民这个一国之君。难道他就不怕,皇帝一死,诸王为了争夺皇位,再一次引发天下动乱吗?

也许,在卢子建的心中,天下动乱与否,百姓的生死存亡,与他们毫不相干吧!

他们是门阀世族,手中掌握着人才、人脉还有经济,即便是天下大乱,也伤不了他们筋骨,反而会因为动乱再一次的成为功臣,发展自己的实力,让世族的力量更为强大。

卢子建心中只有世家的发展,全无天下人的利益。

这类人虽挂着第一大儒的头衔,但却是一个全无操守的混蛋,为了家族的利益,什么都做的出来。

卢子迁作为卢家后辈第一人,也是不凡,短暂的震惊之后,也恢复了冷静之态,肃然的点头道:“我明白了,我卢家存在千年,之所以长盛不衰,只因得到当权者的重用。而李世民却见不得我门阀世家的壮大,处处限制我们发展,这才使得我卢家一日不如一日,唯有李世民死才是治本之法。”

卢子建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这才是真正的卢家子孙,什么天下大义都是放屁,以家族利益为上,才有资格做卢家子孙,才有资格继承卢家,他道:“李承乾并不愚笨,但他的性格却很容易受人把柄,逼他造反,发动政变,应不困难。”

杜荷静静的听着,眼中以是杀机纵横。

卢子迁沉思片刻道:“我有一法,可以逼迫李承乾尽快发难。李承乾喜好男风,人尽皆知。但自从李世民杖杀称心之后,也断了如此念头。直至最近,他遇上了一位叫做辩机的和尚,重开此风。”

杜荷呆了一呆,想不到事情有牵扯到了辩机,想到辩机那堪比女子的漂亮容貌,忽然脑中闪过一个身影,在长安皇宫门口遇到的那熟悉是视线,脸上挂着古怪的笑容。

“就是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的淫僧辩机?”卢子建也听过辩机的大名。

卢子迁点头续道:“说这辩机是淫僧,还真一点也不为过。最开始他还老实本分,被李承乾逼得走投无路,就如受到强迫的无助小寡妇一样,逆来顺受。但时间一长,他恢复了本性,依仗李承乾的势,无法无天。除了太子妃不敢染指以外,其他的妾俾都与那淫和尚有染。李承乾对此非但不闻不问,兴致来时,还加入其中,男女同欢……”他说到这里,脸上一片恶心。

杜荷听了也起了鸡皮疙瘩。

卢子迁的声音再度传入耳中:“如今的李承乾几乎什么都愿意与辩机同享,可见这个辩机,在李承乾心中的地位如何。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假若知道李承乾的作为,是不可能坐视此事,不闻不问的。他们父子之间,矛盾无数,李世民只要怒杀辩机,李承乾必反。”

“此事就交给曾孙儿来办吧,曾孙儿作为李承乾信任的人,暗自施展些手段,那是在容易不过得了。”卢子迁信心十足,眼中充满着阴狠之色,他打算将此事闹大,闹得人尽皆知,让世人都知道太子的作为,太子的为人。

这样李承乾杀了李世民之后,李承乾也会因为不得人心而陷入必亡死地,一举数得。

卢子建也知卢子迁之能,并未拒绝,点头道:“一切小心,以自身安危为重。”他欣慰的说着,突然神色一变道:“不好,这一次是我误事了……我见侯君集霸道,你在李承乾身旁已经无法完成原定任务,打算让你回来。也未对崔中平、郑天凡他们隐瞒你的事情。可如今你还需潜伏一段时日,他们两人老持稳重,不会多言,但郑世美、郑芷沛却是后辈心性,恐言语有失,得尽快让人通知他们才行。”

卢子迁脸色也是微变,他佯装投奔李承乾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是安全,让他人知道其中因由,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我看不必了!”

就在两人失神的片刻,一道人影如鬼魅一般出现在了大殿中央。

第二十八章 杀!!!

卢子建、卢子迁让这突然冒出的黑衣人吓了一跳,神色惊恐,正欲叫喊,但见银光如白练般闪过,仅接着喉间一凉,血花并射而出。两人话都来不及说,喉咙处就让人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在死透之前,卢子建、卢子迁眼中有出现一丝迷茫,一丝不解。

即便是死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飞来横祸”,死的不明不白,便是到了阎王殿,这有怨,也无处去诉。

杜荷以黑面巾蒙住了脸,看不清面巾下的表情,然外露的眼睛却是一片森然。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卢子建、卢子迁,杜荷眼中的寒意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的无奈,低叹了口气道:“也许我永远无法抵达师傅的那个境界吧……”

杜荷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贼,只承认自己是盗。

这不问而取,视为贼,问而取之,就是拿了。

盗亦有道,盗者也有自己的规矩,这第一点就是不能伤及他人性命。

因为大盗不是杀手,更不是刺客,他只是取物,而不干杀人的事情。

江湖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解答,但江湖意味着杀戮,意味着勾心斗角,意味着一条不归路。

可楚留香却是其中的异类,他身在江湖,但从来没有杀过任何一人,哪怕再坏的人,他都不会动手去杀,而是将他交给官府,让官府来处理。这种做法似乎有些傻,但楚留香每每遇上这种情况,都会很从容的说:“我只能擒住你,并不能制裁你,因为我既不是法律,也不是神,我并没有制裁你的权力!官府中人虽然未见得如何高尚,但他们所代表的法律和规矩,却是无论什么人都必须尊重的!我们蔑视的,只是少数人立下的规矩,这种规矩自然不值得尊敬,但道德和正义,无论任何人也不该轻视,……也许等到许多年以后,这样想的人,会一天天多起来。人们自然会知道,武功并不能解决一切,因为世上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夺去别人的生命!”

在江湖中楚留香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

杜荷也曾想过像他一样,但结果始终无法做到。

尤其是面对眼前这种情况,更令他不得不痛下杀手。

因为一时心软的下场是无法预料了,卢子建、卢子迁已经完全算不上一个人了,而是被洗了脑的机器,冷血动物。

他们的算计很高明,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有心人都可以察觉得到。李承乾在东宫安排死士,目的何在,不难想象。虽然侯君集的存在,让卢子迁失去了第一谋士的地位,但他始终在李承乾那里存有一定的份量。有他在李承乾身旁作梗,有心算无心,这成功的几率,还是极大的。

一但李世民遇害,接下来的后果便严重了。

群龙无首的局面,必然会导致群起纷争。

那一个个具有野心的皇子,也必然会在领地内招兵买马,与弑父的贼子,一较高下,从而取得尊位。

这样必然会使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大唐王朝再一次的陷入危机。

目前的大唐很强大不假,但因为是新起的国家,有许多不安的潜在因素,一但动乱发生,后果如何,将会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

真正让杜荷在意的还是北方的薛延陀以及南方的松赞干布。

薛延陀的首领夷男算不上是雄才大略的草原天骄,但手握三十万的草原劲旅,一但看准大唐内乱的时候,挥师南下,将会给大唐带来沉重的伤害与打击。松赞干布是雄才伟略的一代英杰,历史上他将一个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为南方霸主,能力可见一般。虽然他让杜荷偷梁换柱的诡计给蒙蔽,让他与南诏无辜的打了一战,两败俱伤。

然而从青海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表示,松赞干布已经与南诏议和,而且还达成了某种合议约定。

松赞干布毕竟不是一般的君王,他对于禄东赞的信任,让他采取了攻打南诏的决定,然而经过年余的战斗,他发觉自己走了一步臭棋,很理智的以外交手段挽回了局面。

松赞干布野心极大,若大唐发生动乱,他是没有理由不趁火打劫的。

那时大唐内有动乱,外有薛延陀三十万强兵,还有松赞干布的十数万精锐。在这种恶劣的局势之下,大唐未必会亡,但必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至于门阀士族,他们有权有势,即便天下乱作一团,他们依然能够稳如泰山。

为了家族的利益,完全无视了大唐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

对于两人这种态度,杜荷只能采取一种方式来表达他心中的愤怒。

那就是夺去两人的生命,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两个的计划搁浅。

杀人,对于杜荷来说,早已不陌生了。

在战场上死在他手上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在那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的道义可讲,也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今日他杀的却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这是杜荷从未有过的。

但他问心无愧。

杜荷从桌子上拿回了《兰亭集序》,看了地上的两具尸体,消失在夜幕之中。

虞府上空,杜荷在月光下欣赏着天下第一的字帖,也有些心动,但还是将它还了回去,并且留书表示,是他人假冒自己之名盗取异宝,为表明清白,物归原主。

《兰亭集序》还回的消息,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但随着卢子建、卢子迁的尸体被发现,很快将《兰亭集序》的事情掩盖了。

“崔卢李郑王”五姓世家的势力,大致便是以排名的先后而定的,李郑王的家族势力,彼此相差不多,或有争议。但崔卢两家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第二。

卢子建作为第二世家家主,士林界资历最老的前辈,一直以来都是以第一大儒的身份走在台前。他的死亡,让士林人士为之震撼。

有的悲痛,有的心惊,有的为之胆怯。

能够猜到凶手的有四人,分别是李泰、杜楚客、崔中平、郑天凡。

他们知道《兰亭集序》在卢子建手中,可《兰亭集序》却让杜荷还给了智永,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卢子建、卢子迁死在家中,不难猜出是哪个人杀人劫物。当然,这仅仅是个猜测,没有任何的依据。

即便有依据,他们也不敢说,更不能说。

五姓世家在士林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士林界正是他们潜在的实力,让他们知道被盗的《兰亭集序》在卢子建手中,将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

他们四人不说,自然不会有人往盗帅身上去想。

而杜荷行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