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218章

大唐盗帅-第218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这等经验经历,不成为船长都有鬼了。

急促的足印传入耳中,杜荷望向大堂左上方侧门,武媚娘风采依旧,徐徐步入厅中。

“杜大哥!”她笑语嫣然,亲昵的叫了一句,秀美妩媚的俏脸上露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杜荷心弦微微颤动,发现越是于武媚娘接触,对于这个妖精的自制力越是低下,“媚娘,那个番薯,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武媚娘见杜荷问的急切,脸上满是期盼,也知他的来意并非如此简单,神色不免一暗,暗自赌气,背过身去,喃喃道:“还以为你是为见我来的呢!”他们在杭州时,因为需要,故意假扮情侣,做了许多情侣做的事情。

他们妾有心,郎也未必无意,理性上是伪情侣,但因为粘在一起,关系早已不是一般朋友,只是有些顾忌,没有揭破最后一步。

杜荷大感头痛,哪里想到向来是自己助臂的武媚娘在这关键时候闹起便扭来了。

但这也不难理解,武媚娘对于杜荷此来抱有极大的希望,刹那间发现希望落空,自然满心的郁闷。假若他们关系毫无进展,武媚娘只会暗自哀怨,但如今关系正处在微妙的时候,撒些小娇,报怨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呃……”杜荷上前一步唬道:“好了,媚娘,多日不见,我还真的有些挂念了。即便没有番薯一事,我也打算抽空来与你一聚,只是番薯一事,关系重大,故而提前了一些。”

武媚娘终究是女子也有些小女儿心态,不过毕竟晓得轻重,只是撒撒娇,并没有过火,白了一眼道:“算了,只要你挂念我,我就满足了……你说的番薯可是我送去的那些,其实我也不清楚的,是我大姐的船队在海上救下两个人人,他们好像是跨海而来的,言行很奇怪,但说的是我们这里的话。不过他们还以为所在之地是大隋呢,根本不知早已改朝换代,已经是大唐的天下了。那番薯就是他们送的,是要报答救命之恩。”

杜荷也不了解详情,自然是一头雾水,只能问道:“他们人在哪?”

“这个我就不知了,不过是余管事救了他们,他应该了解详情。”武媚娘招来下人去找那个余管事了。

两人随即闲聊,杜荷将大概的情况跟武媚娘介绍,说明番薯的效果以及自己需要一切经验吩咐的航海人员一事。

不多时,余管事应召而来。

武媚娘细问得到番薯的经过。

余管事答道:“是在两个月前,我运茶前往山东售卖,起航不久,就在海中救下了两人。他们一个古怪,不是我大唐人,另一个跟我们一样,但在交谈中却将我们大唐称作大隋,对于我华夏的认识仅仅存在于隋文帝时期。我问他从何而来,他只是说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跨海而来,希望能够将父亲的骨灰撒在家乡的土地上。具体情况我也未多问,因为他们形迹可疑,我担心出问题便临时靠岸,将他们送上了陆地,番薯就是他们送的礼物。”

杜荷心叫果然,只有跨海而来,才能有番薯这类农作物,问道:“可知他们最终去处!”

余管事想了一想,答道:“绛州龙门,这是上岸后,那位与我们一般的人问的去处,他们要是没有说谎,就应该在这个地方,这是他们的老家。”

“绛州龙门!”杜荷默念了一遍,笑道:“多谢余管事了,媚娘,正事要紧,我得立刻前往绛州龙门一趟,回来后,在与你聊。”说着,告辞离去。

武媚娘眯着眼睛,望向杜荷背影,轻笑道:“想撇下我,没门儿,我们路上见!”

第十章 风陵渡口

杜荷离开了武家,返回杜府,向家中的两位夫人辞行。

长乐、李雪雁都是通情达理的贤内助,听及缘由,也未阻拦,只是有些不舍的帮他整理行囊。

已经学会厨艺的长乐甚至亲自下厨,给他装备了路上食用的干粮。

李雪雁幽幽道:“绛州位于河东,黄河以北,说远不远,这一趟少说也要十天半月,万事小心了。”

“嗯!”杜荷应了一声,将爱妻搂在怀中,吻了一下额头,笑道:“我会尽快赶回来的。”此时心底也想起了公孙夜月,心道:“这一去快则十来日,慢则月余,理应给她打个招呼,补充一些食物补给。”

公孙夜月已经在皇宫藏了一个多月了,自从李承乾诬告他受罚以后,这搜查的事情也耽搁下来。长时间寻找不到公孙夜月的踪影,已经逃出皇宫的可能以越来越大,皇宫也渐渐的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不负以往严密了。

归根究底,李世民对于公孙夜月并没有很大的怒火,固然宴会上的刺杀让他丢了一些颜面,但杀的却穷凶极恶的施玉华,这个淫乱天下的畜生。为此大唐王朝甚至连通缉令也没有颁布下去。虽然这主要目的是为了顾全皇室的颜面,不能明目张胆的缉拿一个为民除害的豪杰,但若真的要对公孙夜月斩尽杀绝的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又岂会顾忌那么多?

杜荷也利用防守空档,将公孙夜月重新安置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不必藏身在水中了。

公孙夜月新的藏身处很安全,但说出来却是不值得一提,就是藏身在宏文馆的屋顶,任谁也想不到那个凭空消失的刺客就在他们的头顶,悠哉悠哉的晒着太阳,在高处欣赏这皇宫的美景。

由于宏文馆规模宏伟,又有三角屋檐阻挡,即便站在高处也是无法发现公孙夜月的。唯一的缺点便是无法防雨,但杜荷已经装备了油纸,用来包裹日常用具,以防沾湿。天空也跟着作美,这一个月来,鲜有下雨天。

杜荷走进了宏文馆,作为大唐名士,在这国家级的藏书室中找些资料,翻些经典书籍是不会惹任何人怀疑的。

径直来到最上一层楼,见四周无人,在窗户外唿哨了一声,轻盈的身躯从屋顶一跃而下,顺着窗口钻了进来。公孙夜月此刻穿得是一件白色的武士服,是杜荷特地从宫外带来的。

那武士服将公孙夜月那一身山峦起伏、美不胜收的体态表露无遗。

不得不说女子为了干净,命也可以不要,因为一段时间未洗澡,公孙夜月即便身在险地,也浑身不自在,千叮咛万嘱咐的拜托他带一件换洗的衣服来。

“才过了十多天,怎么又来了!”公孙夜月亲切的说着,那表情与口中的话呈现相反的意思,那是再说:“都十多天了,怎么才来啊!”

杜荷翻了个白眼,看出了她真正想说的话道:“我的夜月侠女,你当这里是你家后花园啊,想来就来?天天往这里跑,不被怀疑都出鬼了。要不是大唐最近赶上了改革潮流,我假口要查一查先辈的治国经验,就以我现在出入宏文馆的次数,早就让人怀疑了。”

“我有事情要出一趟远门,最多一个月就回来!我带来了一个些的食物,加上原来的,足够维持到我回来了!”他笑着从手腕处解下了两个布袋,布袋装的大多都是风干了的牛肉猪肉,即填肚子也不容易坏。也得庆幸唐朝的服饰跟汉朝相差不大,有着宽大的两袖,不然还真的不好运送了。

公孙夜月眼中露出不舍之念,那神色就如即将与最好的朋友分别一般。

确切的说就是在与最好的朋友分别。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在生死存亡之际,杜荷能够可靠的站在公孙夜月的身旁,给予有力的支持。这让独来独往的公孙夜月很是感动,与之关系自然也是愈发密切,信任。

虽然她的性格不会说那么多感激的话,也常常的口是心非,可当一个人孤独的藏在屋顶的时候,心中却忍不住的期盼着杜荷的到来。如今听他要走,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但却想不出任何挽留的理由,强硬道:“要去就去,不必理会我!”

杜荷“哈哈”一笑道:“是是是是,我会尽快回来的,再怎么说也不能将你这么一个美人儿丢在这里不闻不问。”说着调戏似的眨了眨眼!

杜荷这话音放落,公孙夜月脸上红霞一片,嗔道:“不理你了!”

“嗖”的一下,从窗口翻上了屋顶。

随即杜荷又向李世民、罗通、房遗爱等人辞行,交待了一些后事。

杜荷擅于用人,平时在位时,事情大多都是交给属下去办的,他只是充当监督之职,故而即便他不在位子上,所有的部门依然能够自主的运作,如他在位一般,故而走的非常轻松。

唯独科技院耽误了一些时间,罗盘的研发已经在最后阶段,他的要求是在归来之前完工。

将一切安排妥当,杜荷单骑踏上了前往绛州之路。

这技高人胆大,杜荷出门在外从来不带任何保镖的。

潼关的历史,源远流长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必经之路,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杜荷每每通过这潼关,都忍不住惊叹古人的智慧与造物主的神奇。

这小小的关隘,却能左右天下的大势,实在是华夏之幸。

潼关建立于函谷关的旧址,两座雄关可以说是一母同胞。

当初秦因函谷关而抵达住六国合众攻势,挽救了灭国之危,因为有函谷关在,秦国才能安静的在关中发展,不受任何兵灾的威胁,以至于在始皇继位时,秦国之强以凌驾于六国综合实力之上。

唐朝取关中亦是如此,虽不敢说没有函谷、潼关两关,秦、大唐一定不能一统天下,但绝对不会如历史上那般顺畅。

正在杜荷感慨之际,眼中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骑由远及近,挡住了他往前的去路。

“你怎么来了?”杜荷看清来人,一脸的讶异,正是分别不久的武媚娘。

武媚娘一身宽松的胡服,骑在一匹温顺的小马上,竟有几分草原儿女的风采,别有一番感觉,让人心头“砰砰”直跳!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制服诱惑?

这潼关是出关中最近的要道,是杜荷的必经之路,故而在杜荷前脚离开武家的时候,武媚娘就先一步来潼关等候了。听杜荷询问,她殷殷一笑,“就许你来啊,我想去绛州看看物价行情,顺道一起,带上我吧!”

杜荷摇头苦笑:“我若说不,你会听嘛?”

武媚娘眯起了眼睛,洋洋得意道:“自然不会,除非你讨厌我,赶我走,不然我是不会走的。”

在武媚娘出现的那一刻杜荷就知有这种结果了,让他说讨厌武媚娘那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了,果断认命道:“那我还能说什么,一起走吧!”

他跟着也笑了起来,一路上有一个佳人陪伴,比起孤身一人,要惬意不少。

武媚娘露出了胜利的表情,调转了马身,两人一起往潼关关城行去。

出了潼关,他们来到黄河渡口最出名的风陵渡口。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浑浊的河水却养育者万千中华儿女,此正是大唐盛世,往来于黄河南北的行脚商人与旅人格外多,具有商业眼光的人在渡口直接开起了野店,作起了生意,长此以往,两岸渡口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商业村,所有的屋舍都是店铺,来来往往聚满了人,驴鸣马嘶,夹着人声车声。

杜荷、武媚娘一到渡口,一个店小二打扮的拉客伙计就阻在了他们两人的马前。

“好一对男才女貌的贤伉俪……两位,这天色不早,再过半个时候,天就要黑了。夜间渡河极不安全,不如在小店暂住一宿,明日再启程。小店名作‘安渡’取的是平安过渡的彩头,是整个渡口最大的客店,小的保证,只要在我们小店住上一夜,保管明日平平安安的渡河。不知公子、夫人意下如何!”店小二以出色的口才介绍着身旁的一家客店。

杜荷正要开口说话,身旁的武媚娘已经抢先一步道:“就住下吧,本来我们也打算在这里住宿的,哪里不是一样。”也许是因为那一句“男才女貌的贤伉俪”,她显得格外高兴,忙抢先答应了下来。

“好吧!”杜荷也无所谓,道:“那就给我准备两间上房,再准备一些招牌酒菜……还有马匹用上好的干草伺候着。”

店小二诧异的望了他们一眼,也不多说,招呼人来牵马。

武媚娘郁郁的跟在身后,又有些闷闷不乐了。

客店生意极好,几乎坐满了人。

找了一张干净的桌子,坐下不久,店伙便送上饭菜。菜肴倒也丰盛,鸡肉俱有,另有一大壶白酒。

杜荷酒量极好,喝了一碗又是一碗,武媚娘相陪他喝了一些,俏脸渐渐泛起红晕。

第十一章 客店夜话

就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

杜荷忽然被身旁几人的谈话吸引住了心神,一个山西口音的汉子说道:“你们听说了吗,绛州龙门的曹大善人前阵子让两个外来人强行破入门房,当众行凶,几乎杀了。”

一个带着口音的矮个子道:“我也听说了,那两个外来人似乎自称是当年赵老爷子的后人,说曹大善人谋财害命,杀了他的爷爷奶奶呢!”

“这是无稽之谈!”在他们邻座的另一位作农民装扮的客人怒喝了一声:“曹大善人乐善好施,常常接济我们穷苦百姓,假若他谋财害命,是个歹人,那天下间就没有好人了。”

不知情的河南客人问道:“那曹大善人但真当的上这大善人的称呼?”

“自然不假!”农民客人斩钉截铁的说道:“杨广残暴,各位早已知闻,也不用多说了。那一年,他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各路汇集到涿郡的隋军人达一百一十三万之众,军事力量远远胜于高句丽。分作水陆大军,进攻高句丽,但是杨广轻敌,用人不当,来护儿率江淮水师,一战即溃。陆军三十万中了埋伏,能够活着的只有二千四百余人。老农就是这两千人其中之一,因为腿部中箭,成了伤兵。杨广为了自身的性命,将我向牲口一样的抛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逃亡,我侥幸活了下来,可一条腿却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落下了病根,从此瘸了。”

众人一齐望他左脚,果不其然,与常人不一样,皆露出忿恨之色。

杨广无视民生民计,重徭役,将万千百姓当作奴仆使唤,动辄百万人次,没有几人不讨厌的。

“我一个瘸子,国家顾不得我,只能乞讨度日,是曹大善人收留了我,他不但开设粥棚给我们填肚子,还不计较我的腿,雇佣我给我地种,让我一个瘸子能够活到现在。这么好的一个人,谁敢说他谋财害命,我就给他拼了。”他一脸的激动,看那架势还真有与人搏命的劲头。

店里的顾客大多都是等着渡河的人,夜间风大浪大,渡河危险,都聚在一处,等着明天的到来。长夜漫漫,又无心睡眠,有人挑起一个话题,应对的人也连连开口,将自己道听途说,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一一道明。

曹家是龙门县的富户大地主,私人拥有百亩良田,经营米行,时常出资救助穷苦百姓,名声在外。

尤其是那跛腿农夫,因为受到了那曹大善人的恩惠,更是不溃余力的为他说好话,说得有声有色,把曹大善人夫妇夸得便如观世音菩萨一般,专门下凡救苦救难的,众人闻言个个赞声不绝。

杜荷与武媚娘闻此,相互对望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疑问,不知那个所谓的外来人会不会就是他们要找的人,那两人来至于海外,说一句外来人,毫不为过。

杜荷使了一个眼色,让武媚娘问一问那外来人的事情。

虽然他也能开口,但在某些时候,美人的力量,胜于一切,由武媚娘开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武媚娘会意,盈盈一笑,仿佛牡丹盛开,道:“这位大叔,依你的说法,那外来人当真可恶,他得逞了嘛?老天可不能让一个大善人这就样死了。”

跛腿农夫哪里见过如此天仙似得人物,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