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193章

大唐盗帅-第193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朝文武一个个的都是呆若木鸡,也如李世民最初得到消息的情况一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便是杜如晦、房玄龄也是如此,他们早已暗通过款曲,知道苏州瘟疫即将平复的消息,但均想不到成绩是如此的斐然,互望一眼,两人均笑了起来。

房玄龄再笑大唐后继有人。

杜如晦再笑大唐后继有人之余,也笑自己有个好儿子。

至于其他人便没有如此好心情了,尤其是那些说天灾不可抗的谏官,一个个的面如土色。

“不知你们听到这则消息,惭不惭愧。至少朕为你们感到丢脸,为你们的无能无知感到惭愧。”李世民平时没有少受到谏官们的刁难,在唐朝谏官言事不算罪,所以谏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这显得李世民纳谏之余,也意味着只要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谏官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

他心性好动,在处理完国事的时候喜欢遛鸟,猎鹰,耍兔子,甚至出宫等自由娱乐,放松精神。但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有谏官说三道四的,好像略作休息都是玩物丧志,罪大恶极一样。

所以对于谏官,李世民是又喜又恨,他们在给大唐带来富强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大堆的麻烦,此时能够痛快的出口恶气,实在觉得心底舒坦,越说越是激动,指着群臣道:“十八岁,杜爱卿才十八岁。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听到疫病发生,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之下,他主动承当了下来。这一点你们有谁做得到?面对疫病的来临,一个十八岁的孩子领着仅有的力量,在与天斗与天争。在这个时候,你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上苍震怒,唯有朕向老天认错,灾难才会平息,这种无知的话你们也说的出口?现在好了……朕告诉你们,救了苏州的不是老天,而是朕的爱卿,是我大唐的良臣。若是朕听你们的话,放弃与天争,还指不定苏州会死多少人。”

群臣默然,尤其是那些一个劲劝说李世民祭天的大臣,更是一句话也没有了。

李世民点名道:“崔旭、卢俊、郑宏你们三人有何话可说?”他们三人是“崔卢李郑王”中,排行前三甲的大姓家族,是隋唐前的五大姓中的人物。他们三个在朝堂上担任谏官,进退言行一致,宛如一人。此次劝说李世民祭天自罚,他们三人声音最为洪亮。

点到姓名的三人战战兢兢的走了出来,卑躬屈膝,不知如何开口。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疫病发生,国难当头,你们不思报国,不思解救百姓,反而劝朕,放弃救援,视百姓生死于无物,而改去祭天,作何居心,难道非要我大唐百姓死伤惨重,才有心救助不成?”

崔旭、卢俊、郑宏吓得瘫倒在地。

李世民道:“朕大唐收的是百姓的俸禄,不养你们这样无视百姓的朝堂蛀虫!”当即他便下旨,将崔旭、卢俊、郑宏革职,逐出朝堂。

李世民原先的用意是狠狠的羞辱一下“崔卢李郑王”这些士林家族领袖,让他们知道大唐王朝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了得。

但因杜荷干的太出色了,他的成绩与危害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不仅仅是在扇那些劝说祭天大臣的耳光,而是在他们胸口刺上了一刀:因此李世民的改变了决定,来一次狠的。

威胁十五万百姓的大疫病只付出了四百人的代价,而放弃救治,不与天争,改祭天认错,效果不知,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可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个皇帝求雨来雨,求解除疫病,疫病就能够得到解除的。疫病发生,越是放任不管,危害越是巨大。

李世民一个高帽子扣下去,直指崔旭、卢俊、郑宏三人迷信乱政,无视十五万百姓死活,这无疑是对于支持他们三人的三大世家,最有力的一次打击。

此事传扬来开,三大世家必然会被冠上草菅人命的称呼。

五大世家之所以能够让李世民忌惮,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名声响亮,是天下世家的表率,但如今他们走的这一步臭棋,已经成为了自掘墓穴发的愚蠢之举。

他本就有心打压五大世族在士人心中的地位,如今有这个机会,焉能错过。

就在崔旭、卢俊、郑宏被逐出朝堂以后,苏州疫病一事,也正式在长安,在大唐盛传开来。

儒家最重视仁政,仁政爱民,以民为本是孔孟之道的核心关键。

假使杜荷治疫失败,世人都会认为崔旭、卢俊、郑宏是对的,从而对于与天争,与天斗的李世民、杜荷都会暗生不满,表示他们以百姓的生命来开玩笑。届时,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不会如何,但杜荷必将受到万千笔墨的诛伐。

可很不幸,杜荷成功了,他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崔旭、卢俊、郑宏是错的,他们放弃救助,祭天祈福的建议不是在救百姓,而是在害百姓,完全无视百姓的生死。

此事传开,不仅是天下百姓对于崔旭、卢俊、郑宏等人痛恨不以,连士林中人也不齿他们的行径,纷纷上书叱责崔旭、卢俊、郑宏等人愚昧无知,对于李世民的英明睿智表示仰慕。

崔、卢、郑是名头最响亮的三大世族中人,经此一事,崔、卢、郑三大世家百年累积下来的名望立时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最后三大世家家主更是承受不住压力,出面将崔旭、卢俊、郑宏三人逐出家族,表示他们提议都与家族无关。

如此欲盖弥彰之举,又能瞒得过多少人?

反而更近一步的让士林众人看清楚这些士林领袖的嘴脸。

五大家族牵扯太广,李世民早已想对他们动手,一直没有机会,效果也不明显,但托杜荷的福,利用这突如其来的人祸,重重的打压了三大世家的气焰。

经过此事一折腾,杜荷在苏州的所作所为也是人所共知,在士林百姓中的名气之旺,一时无两。

第十八章 跟朕耍花样?

新年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能够回家与一家人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年,是最幸福的事情。

去年因为要处理李建成的余孽,杜荷年前便已经离家南下,这一年并未在家中过,眼看新年将至,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这全家团圆的日子。

杜荷有此心,苏定芳以及一干兵卒也是如此。他们都不愿大年初一还在回家的路上。

强将手下无弱兵!

苏定芳一代名将,带出来的兵,自然非同一般,都是难得的精锐之士,在行军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他们一群人一路疾行,日行夜宿,终于在新年之前,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抵达长安。

杜荷让皇甫皓华给秦煜、周大娘安排住处,让人通知长乐、李雪雁一声,让她们去蔡国公府邸等候自己:这离家多日,回家拜见双亲,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正是身为人子的本分。

他安排好一切,告别苏定芳,独自一人,入宫觐见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御花园里逗鸟,一只有着五种颜色的奇特鹦鹉,唧唧呱呱的说着似是而非的人话,听到杜荷求见,李世民面上一喜,心道:“来得好快!”也不避让,请杜荷入内,也只有在杜荷与个别的少数人面前,他才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逗鸟自娱。

杜荷大步走进御花园,正欲例行参拜。

李世民先一步,挥手制止住了他道:“不必多礼,这里不是朝堂,都是自己人,随意便可。”他将鸟笼放在一旁笑道:“贤婿在南方的所作所为,朕已从你与苏将军的奏章中了解,你在南方干的很不错!朕倍感欣慰,能够兵不血刃的瓦解那伙跳梁小丑,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其中经历一定是精彩纷呈……来,坐下说……朕这皇宫就如是一个巨大的牢笼,除了长安洛阳,其他地方根本无法涉足,一些风俗人情,根本不了解。跟朕说说,此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他让人端来张马扎,送上茶水,还捎带了杜荷爱吃的糕点。

杜荷来的急,正好没有用餐,肚子正饿着呢,拿了一个酥饼,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稍微填了填肚子才道:“这一路上,确实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从武关外救人冒充杜翔开始,将如何在海上遇到李逸风,两人一起在海上迎战李建成余孽,如何遇上云卓一行人,如何与倭寇海上对决,如何发现云卓的可疑,如何取得云卓的信任,如何上海中洲,又是如何利用时机将李建成敌人一干余孽聚集起来,最后配合苏定芳兵不血刃的将他们一窝子端下。

他的口才极佳,本来就匪夷所思精彩万分的故事,经他一说更是让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李世民听的是津津有味,在脑中几乎将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听到惊心动魄处为之惊叹,听到高兴处为之欢喜。

尤其是听到杜荷说起海上那两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更是让他捏了一把的冷汗。

接着杜荷又说起了关于疫病一事,个中的过程也是曲折离奇。

李世民听到孙思邈意图以身试药,感慨道:“杏林圣手,孙神医无愧这神医之名。”

杜荷有意为李逸风、周振威他们求情,所以在说故事的时候,在不经意间为他们说了几句好话,将李逸风正直、周振威的豪爽以及他们在平定余孽以及苏州疫病两件事中所立的功绩。

李世民沉默半响道:“虽说侠以武犯禁,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倒不失为真豪杰,只可惜成了叛逆……”

杜荷见李世民对两人并无恶感,心中暗喜道:“总得说来,此次南下,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托岳父大人的福,都是有惊无险。”

李世民笑道:“这是你凭借你的才智逢凶化吉,与朕何干。不过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发生如此多的事情,朕还真没有料到。更想不到,什么息王之子,纯粹是子虚乌有。”

杜荷见李世民高兴,试言问道:“不知岳父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李逸风、周振威他们?”

李世民是何等聪慧,一听此话立便知杜荷有心为他们求情,杜荷此次南下立有三大功绩,其一、彻底铲除李建成余孽,保卫了大唐南方安定;其二、治理苏州疫病,挽救十五万百姓于水火之中。其三、无意中助他打压了门阀世族的气焰。

这三大功绩,任何一个都值得夸耀。杜荷一人却连立这三功,不但拔去了他背后的芒刺,还为大唐挽回了无比巨大的损失,并且左右到了朝堂的局势,让他迈出了打压“崔卢李郑王”这五大士族领袖的第一步。

杜荷立下如此大功,李世民也乐得卖他面子道:“听你这么一说,李逸风以及周振威的徒弟们确实罪不至死!这样吧,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好了,不是说他们武艺高强吗,世上不乏与他们一类的武林中人在我大唐为恶,类似于他们的武林好手,寻常衙役是奈何不得那些人的,这便是他们的用武之地了。至于周振威,此人是李建成余孽的幕后首脑之一,威信十足,无可饶恕。不过,念在危机时刻,他能摒弃前嫌,为治疫出力,也是难得。朕便免除他的死罪,打入天牢,囚禁三十年,不得大赦。”

李逸风他们师兄弟威信不足,掀不起大浪,根本无法威胁到大唐这一个王朝,放与不放,问题不大,然周振威却是叛军的主要头目之一,即便是有杜荷求情也不能轻易饶恕。

杜荷早已料到周振威是不可能轻易饶恕的,但三十年似乎太久了一些:周振威今年已经五十余岁,三十年以后那就是八十岁,以这个时候的医疗条件,加上古代监狱里的生活条件,一个年过半白的人,真的能够熬过这三十年吗?

他咋舌道:“三十年,会不会太久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怎么,还不满意?”

杜荷也知李世民已经够给他面子了,不然以周振威所犯之罪,从重处理,就算是诛九族也不为过。作为头等要犯,关押三十年,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也不好再劝。

李世民笑道:“当然,若李逸风他们一行人,能够为他大唐做出有利贡献,朕倒不会吝啬,减除刑罚。”

杜荷怔了怔,见李世民一脸的笑容,也明白了他的用意,他这是打算免费雇佣打手呢。听说周振威的徒弟个个都有一番能耐,想让他们为大唐做些贡献,于是用了如此手段。

只要将周振威掌控在手,就不用担心李逸风他们阳奉阴违了。

杜荷赞叹,这李世民用人的手段已入化境,他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忠心与他,只要能够为大唐贡献力量便足以了。

天色不早,杜荷见诸事已定,归心似箭,向李世民辞行。

李世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也未强留,只是道:“记得明日一早,参加朝会。”

杜荷停住了脚步,眼睛一亮,搓了搓手,做出一副贪婪的嘴脸嬉笑道:“不知岳父大人打算怎么奖赏小婿?”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五色鹦鹉,唿哨了两口,若有所指的问道:“那你先说说,你想要什么?”

杜荷讨好的笑道:“这个嘛,不好说。也只有两个要求,首先是闲职,其次俸禄要多一些,其他一切都无所谓啦。”

李世民会心笑道:“说个理由,让朕听听?”

杜荷道:“也没什么,手上的事情太多了,都没有时间陪长乐、雪雁了。你看啊,遗爱比我晚结婚,现在城阳公主都怀上了,再过几月就当父亲了。”这是他回到长安后,在路上听到的消息。

房遗爱在今年正月与城阳公主成亲,五个月前,已正式确定怀有喜脉了。

得到这则消息,他即为自己的兄弟成家立业感到高兴,心底也有些酸酸的,续道:“小婿我与长乐成亲已有两年,至今还没有任何音讯呢。对此可没少受爹娘唠叨,尤其是我娘,三天两头的就派人送来,这个鞭,那个鞭的,好像我那个不行似得,郁闷死了。”

李世民见他说的有趣,拍腿大笑。

“所以呢,这已经落于人后,不赶赶是不行了。应该努力一下,所以小婿这里坚决不要实权封赏,还我个人生活空间,岳父也不想少一个外孙是吧!至于……俸禄问题,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中一个公主、一个郡主都是花钱的主,俸禄少了养不起啊!”他苦着脸做出一副凄惨的模样。

李世民眼睛都笑眯了起来道:“这点贤婿放心,朕自有打算。你先去吧,朕不会让你为难的!”

杜荷笑着告辞。

李世民目送杜荷离去,逗着手中的五色鹦鹉,嘴角露着笑意,喃喃自语道:“这臭小子,跟朕玩花样,当朕好糊弄嘛,不将你这小子身上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朕岂会甘休!”

走在返家路上的杜荷莫名的打了一个寒颤,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第十九章 一龙双凤?

出了皇宫,杜荷马不停蹄的往蔡国公府赶去,一年未见,也不知双亲与娇妻是否安好,是胖是瘦,心念于此,游子归家的心情更为迫切,见街道上行人不多,一扬马鞭,策马飞奔。

来到蔡国公府外,杜荷潇洒的甩蹬下马,将缰绳交于门口下人,迈步冲进了府里。

早在他出现于街口的瞬间,等候多时的门卫已经远远瞧见,进屋通报了。

章氏与长乐、李雪雁还有大嫂一起来迎。

现在还不到下班的时候,所以杜如晦与大哥杜构此刻均在朝中办公。

“娘!”

一年未见,章氏与以往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旧是那么的健康,那么的慈祥,因再度见到爱子,显得红光满面,精神比起去年只好不差。

杜荷心头一酸,纳头拜了下去。

“荷儿起来,让娘好好看看……”章氏激动的红了眼睛,扶起杜荷左瞧右瞧,笔划了一下笑道:“没瘦,还高了,娘记得当年离去的时候只比娘高那么一点,现在已经超过半个头了。”

杜荷笑道:“孩儿年纪长了,老了一岁,但娘亲却依然如故,还是那么的生气勃勃,神采奕奕。”

章氏乐不可支的拍了他一下,道:“你这娃儿,就爱逗娘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