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18章

大唐盗帅-第18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唐将士可免去此苦,也不用在为此事由发愁了!”

原来,骑兵之战,骑士不但要远距离奔驰,要近距离冲刺,还要在满是刀兵火海泥地里来回冲杀。

马蹄的表面的那层角质皮遇到这种情况最容易脱落,一但脱落马蹄立刻受损,而且不能再战。

大唐虽说马匹充足,但毕竟比不了那些游牧民族。因此吃亏的战例并不少见,故而,李世民、侯君集、李绩这些过来人个个都别有感受。

在他们看来,杜荷“发明”这小小的马掌的功劳,并不亚于打了一场胜仗。

“侯爱卿,你立刻传令军部,让我大唐所有战马的马蹄都必须钉上这马蹄铁。此外,朕也要诏告天下,让这马蹄铁的妙用,流入千家万户!”李世民处事雷厉风行,立刻下令将这马蹄铁的妙处传告天下,让天下人免去马匹角质皮脱落之苦。

侯君集、李绩、程咬金先后告辞离去。

杜荷原本也打算告退,但却让李世民叫了住。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在回宫的路上。

李世民长叹了声道:“贤侄,你又为我大唐立下一大功了,你说朕应当如何赏你?”

杜荷无所谓的笑了一笑,道:“李叔叔有这份心就好了,这功赏不得的!”

从意义上讲,杜荷这马蹄铁确时是一大功,可以减少我大唐在马匹上的劣势。但说白了不过就是在马蹄上装块铁,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就如他提议的推广马球赛一样,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实际成果也是未知之数,谁也无法肯定。

若是明赏也实在说不过去,正是明白这点,李世民才出面顶了杜荷推广马球的那份功劳,不论成败都由他来承受。不然以李世民之贤,又岂会跟杜荷抢功?

这次也是一样。

“你倒是想的明白!”李世民对于杜荷的识时务,相当的赞赏,眺目远望,悠悠道:“但朕也不是那种赏罚不明的昏君,明的不行,暗的总可以吧!听皇后说你善舞剑,还作有一首《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好诗好句,朕就从这诗中出现的东西,任你选择一样,赏赐给你!首先,‘赵客缦胡缨’是衣服,也即是盔甲,朕有一副百战狮王铠,不说刀枪不入,但也能抵挡绝大部分的利器,可保你冲锋陷阵,无往不利;其次‘吴钩霜雪明’这是兵器,朕有一把开疆盘龙剑,还有一把定国斩将刀都是吹毛即断的利器,可助你杀敌斩将。最后‘银鞍照白马’是马,朕有六骏: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匹匹都是曾经随朕征战天下的宝马良驹,朕也可以割爱送你一匹!”

“如何?这几样宝贝,任你选择!”李世民眼睛望着杜荷,那眼中的器重欣赏之意,不言而喻。

杜荷心知李世民作为大唐皇帝,君无戏言,此话一出,若是拒绝,反而不美,当下也琢磨着该选那样宝贝好。

百战狮王铠名字倒是威风,但自己暂时用不到,拿来也没有。何况自己长于轻功,若穿着一副笨重的铠甲,岂不是舍长取短?

百战狮王铠首先排斥!

随即是六骏,这六骏的大名杜荷在是清楚不过了,李世民为了纪念这六匹随他征战天下的神驹,命令阎立本亲手将六匹马雕刻下来,置于昭陵中陪葬,故而又称“昭陵六骏”。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袼”两骏,1914年被盗卖到美国,杜荷成为盗帅的时候取得第一件中国国宝就是“飒露紫”和“拳毛袼”。

他们随着李世民征战疆场,彼此双方都有了深厚的感情,从李世民让绘画大师阎立本亲手雕刻那六匹战马与昭陵陪葬,即可看出。

这马是好马,但夺人所爱,却不是杜荷的所好,也划去。

剩下的只余兵器了。

“我选择开疆盘龙剑!”杜荷没有任何的犹豫,果断的选择出了自己想要的。

“好!”李世民眼睛笑得眯了起来,“朕就赐你开疆盘龙剑!”

第四十一章 不招人嫉是庸

开疆盘龙剑本名盘龙剑,定国斩将刀也名斩将刀,只是李世民既有心赏赐杜荷,又有拉拢之心,故而在面前特地加了开疆、定国二字。

盘龙剑、斩将刀都是当世知名的神兵利器,尤其是盘龙剑。

盘龙剑是李世民在幼年无意得来的宝剑,是他的随身佩剑,随他征战疆场多年。

李世民让人取来盘龙剑,盘龙剑剑鞘朴实无华,平平无奇,并未有特别之处,但李世民一拔剑出鞘,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大殿,整个大殿的温度似乎了骤然下降,森然凌厉,剑寒九州。

杜荷神色微禀,但见那剑较之寻常剑要长上三分,从剑身到剑尖,盘握这一头腾飞于九天的神龙,神龙似乎都在吞吐着寒森森的火焰,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锋芒毕露。

“好剑!”杜荷由衷赞叹,脸上也露出喜色。杜荷好剑,作为一个剑术大家,能得到一把好剑,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却是好剑!”李世民收剑归鞘,说来也怪,盘龙剑归鞘的那一刹那,肃杀之气,消失不见,殿里的温度似乎也恢复了正常。毕露的锋芒,完完全全让这朴实的剑鞘掩盖了起来。

杜荷突然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段话,说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把盘龙剑与盘龙剑鞘正因对了这番话。”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虎目圆瞪,深深望着杜荷道:“这龙乘时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只是不知你小子是龙是虫!”

杜荷笑道:“那要问李叔叔希望我成龙,还是成虫了!”他对着李世民眨了眨眼。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你小子果然是个滑头,想要套你的话可真不容易!”他将盘龙剑抛给了杜荷,肃然道:“自然是成龙,而且是能够为我大唐立下盖世功勋的人中之龙。”

杜荷接过盘龙剑,深深作揖道:“还是那句话,为国效力,万死无悔!”

杜荷告辞离去。

杜荷走后,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更胜:他阅人无数,手下更是能人辈出:兵者有李靖,有李绩,谋者有房玄龄,有杜如晦,武者也有秦琼有尉迟敬德,他们那一个不是举世无双的人物?

但他李世民却能让他们一个个的俯首帖耳,这不得说是莫大的本事。

可杜荷的出现却让李世民有些拿捏不准,始终也看不透他,只是越接触越觉得他身上的神秘能力越惊人。

李世民能够自信的驾驭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敬德这些了得的人物,却始终没有自信能够完全驾驭神秘的杜荷。

他需要确认杜荷的存在对于大唐究竟是利是弊。

答案正如他心中所想,或许他并不了解杜荷,但以能够肯定,杜荷的存在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没有坏处。他的那句“为国效力,万死无悔!”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统治者,李世民唯一做的就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杜荷的神秘,让他能够全心全意的为大唐江山效力。

杜荷回到了蔡国公府,杜如晦第一眼见看见了杜荷腰间的那把盘龙剑,神色微变,低呼道:“这可是盘龙剑?”

杜荷点了点头,将马蹄铁一事,告诉了杜如晦。

杜如晦闭目沉吟了半响,道:“此事对我大唐骑兵来说确实是个福音,二郎这些奇思妙想,虽说有些怪异,但确实利在我大唐,为父甚为欣慰。只是……”他略露担忧之色,道:“二郎年纪轻轻就如此受到皇上器重,留于宫中住宿不说,如今还将自己当年征战疆场的盘龙剑赏赐给你。如此荣宠,便是在我们这些老臣中都不多见,更何况是你们年轻一辈。”

“爹爹这是担心孩儿锋芒毕露?”杜荷领会了杜如晦的意思。

杜如晦点了点头,“为父身为宰相,备受恩宠,在朝中以隐隐惹人嫉恨。二郎又如此耀眼,只怕对二郎以后有所不利。”

杜如晦高居相位六年,对于一些事情看得异常通透。如今朝堂看似平静,但其实却是暗流涌动。

尤其是太子之争,李世民正当壮年,年不过三十六七,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寿命。太子无德,不喜天朝文化,反好偷盗,崇尚突厥文化,私生活也极不检点。

在这漫长的二三十年中,谁也无法肯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杜如晦虽无法肯定将来是否会易储,但以他的聪明才智,以隐隐有所预料。

一但太子行为过激,触犯了李世民的底线,一场政治风暴,将无可避免。

杜荷毕竟年轻,锋芒过露,必将是他人拉拢的对象。在这政治风暴的中心,一但站错岗位,势必会给全家都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毫无疑问,杜如晦的担忧是正确的。

历史上杜荷正是因为太子之争而站错了岗位,与李承乾密谋对付李世民,结果导致了杜家身败名裂。

但历史已成过去,全新的杜荷亦非历史上的那纨绔子弟。

听杜如晦如此忧心,杜荷从容不迫道:“爹爹,不知你可听过不招人嫉是庸才这话!是金子终有发光的一天,是龙也有腾飞之日。哪怕在深的土,也掩盖不了金子的光芒,在深的潭,也无法阻挡龙的腾飞。就如爹爹一样,爹爹惊才绝艳,能断大事,一但父亲决断的大事,几乎如皇上的金口玉言,皇上莫不相从。这等荣耀,又岂会不受人嫉恨。但那又如何,父亲不是一样过的有滋有味?孩儿既然有胆量站出来,自当是不惧任何阴谋诡计。或许孩儿这话有些自大,但婴儿不学会跌倒就学不会走路。正如孩儿一样,若不受到各种阴谋诡计的洗礼,又怎能如父亲一样成就大事。更何况……”

杜荷呵呵笑了起来:“孩儿可是个二世祖,即便是闯了什么大祸,上头不是还有爹爹撑腰嘛!”他说着对着杜如晦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杜如晦笑骂了一句,对于杜荷的回答也很是满意,捻须轻笑:“二郎敢拼敢闯,到是为父多虑了。”

两人闲谈间,下人突然来报说李世民命人送来了一只熊掌,慰劳二杜。

“熊掌?”杜如晦眼睛一亮,道:“为父今日又沾二郎的光了!”已然看出,李世民这熊掌慰劳的主要还是杜荷。

第四十二章 长孙老狐狸

长安城东,一座豪华富丽的庄园中,千檐百宇,气象恢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尽显大富大贵之气。庄园外两座石狮,重逾千斤,显示着这家主人的地位。

站在石狮的前方,可以看见“赵国公府”四个金璧辉煌的大字,落款更是刻有李世民的字样。

能让李世民亲笔题字赠扁的当世之上,也仅有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但却是最早跟随他的大臣,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

此刻长孙无忌与长子长孙冲正在商议了家族锁事。

长孙冲已经没有了那股温文尔雅的气质,一脸的颓废,失落,还有不甘、不满、以及嫉恨:“父亲,皇上为何如此偏爱杜荷,留他夜宿皇宫不说,还将自己的佩剑赏赐给他!”

长孙无忌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看着长孙冲,看着自己的爱子兼长子,有股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你错了!”他更正了长孙冲的态度,道:“皇上从来不会偏爱任何人,从来不会。他如此厚待杜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杜荷值得他如此!”

长孙无忌面上毫无表情,只是轻轻地缓缓的说着,似乎在说一件于己无关的事情。

“皇上是一位前无古人的君王,不论是谁,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能为我大唐王朝做出贡献,他就会重用你,器重你。”

“所以,你不能怪皇上偏颇,只能怨你自己不如杜荷!”

不如杜荷!

长孙冲听了这话,登时眼红耳赤了起来,呼吸急促,极不平静。

“不如杜荷,怎么可能,我哪里不如他了?”他有些失声裂肺的咆哮着,从小到大,杜荷都是被他踩在脚下的人物,要让他承认自己不如杜荷,那是万万不能。

“这点你就不如他!”长孙无忌面对长孙冲的咆哮,心中暗暗一叹,脸色却依旧不动声色。

“你不如他冷静,不如他果敢,更没有他那副泰山崩塌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本领。”长孙无忌想起了自己跟杜荷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在太医署。

面对皇帝,面对魏征的责难,杜荷那表现出的沉着冷静,根本不像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那时的他表现出来的急智,即便魏征也让他逼得哑口无言。

从那时起,长孙无忌就将杜荷记在了心底,因为他知道杜荷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他日后的政治生涯里将会多出一位劲敌。

因为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

杜如晦、房玄龄二人是如今他政治场上最大的敌手。

有他们在,自己这外戚的身份,实难掌握朝中大权。

作为大唐王朝最狡猾的狐狸,早已看清楚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对手。他没有动,只是时机不对。

如今大唐正在蓬勃发展中,李世民最依赖的两人就是善谋的房玄龄以及善断的杜如晦。这两人如今对于李世民来说就如同与左膀右臂,谁针对他们就如砍李世民的手臂一样。

这愚蠢的事情,长孙无忌决计不会去干的。

正面不行,长孙无忌采取的是以迂为直的办法,从杜荷身上入手,以杜荷来拖垮杜如晦。

原本这一计长孙无忌一直引以为傲,因为他快要成功了。

杜如晦贵为宰相,大唐新立,诸事繁杂,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的他,以隐隐有些不支。

长孙无忌暗自用杜荷来打击杜如晦,多番让长孙冲密谋陷害杜荷,让本性本就恶劣的杜荷成为长安最著名的纨绔子弟。

让杜如晦国事缠身之余,又要为杜荷这个败家子而忧心,而生气。

贞观四年,杜如晦因杜荷偷了家里御赐的翡翠去典当换取赌资,而气得一病不起,险些丧命。

只恨那李靖,只恨那药王孙思邈,毁了他一切算计。

因为李靖在运送传国玉玺的途中莫名其妙的昏迷,李世民请来的孙思邈给他医治,恰好杜如晦此时病危,孙思邈顺道一医,竟让他妙手回春,将杜如晦救活了过来。

天意如此,长孙无忌只能继续利用杜荷打压杜如晦。

眼看又将成功,杜荷却因失魂症也性情大变,几乎成了另外一个人。

杜如晦竟因为爱子转变,心情舒畅,精神身体越来越好,使得他多年密谋,前功尽弃。

长孙无忌输得莫名其妙,但也不以为意。

他狡猾的如狐狸,耐力又可比乌龟。他等,他相信自己终究会等到时机的来临。

他长孙无忌终有一天,能够成为大唐最有实力的权臣,而不是如今一样,空有虚名,却没有任何实权的挂着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等等称号。

“父亲,你帮帮我吧!孩儿,孩儿是真心喜欢表妹的,失去了表妹,孩儿……孩儿真不知改怎么办了!”长孙冲近乎哀求的望着眼前的父亲。

“混账!”长孙无忌那千年不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怒火,他自诩算尽一切,但有些事情始终不如他所料。

尤其是长孙冲与长乐的事情。

李世民、长孙皇后溺爱长乐公主,人尽皆知。

谁要是娶了长乐公主,飞黄腾达那是一定的。

长孙无忌之所以迟迟不给长孙冲行冠礼入朝为官,正是为此。

只要能娶长乐公主,长孙冲的政治生涯将会是一帆风顺,至少也能免去十五年以上的打拼。

长孙无忌极力想促成彼此的婚事,但想万万不到婚事未定,长孙冲竟自个陷了进去。

为了一个女人,长孙冲竟如此的窝囊,长孙无忌心头不禁怒由心生。

但是很快长孙无忌恢复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