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117章

大唐盗帅-第117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雄冷静而果断的指挥着一切,布防、修建壁垒,无比亲力亲为,将一切指挥的妥妥当当。

木昆括不屑张雄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但对于咥利失这位可汗的命令却不敢违抗,让麾下人马听他的话,自己遛马去了。这样反而给了张雄更有利的发挥余地,让他能够完完全全的一展所长,根据自己的想法,布置防线。

……

黑绀岭!

此时此刻,杜荷、罗通、刘仁轨一行人也得到了西突厥人的动向,神色大为惊骇。他们亲眼瞧见赤亭谷的险峻,深知赤亭谷已经关系到此次大唐西征的胜负所在,相继焦急。

“他们根本就没有理会我们,一开始就将兵马调往赤亭谷。很明显已经意识到赤亭谷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那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便是侯大总管也难以攻破,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否则万事皆休。”刘仁轨脸色严肃,目前情形以是千钧一发了。

罗通也沉声道:“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我们。我们所带的粮草不过一个月之用。也就意味着,一个月里若不与侯大总管回合,不用他们动手,我们就会完蛋大吉。可是赤亭谷又岂是一个月就能够攻破的了的?”

“事已至此,是不可能靠侯大总管的。他们面对的情况,比我们更为严峻。我们好歹可以自由行动,他们却将会被完完全全的卡在赤亭古道,动弹不得。是我们应该如何夺回赤亭谷,助他出来,而不是要他来救我们。”杜荷并没有露出任何的焦虑,而是冷静的分析着一切。他知道情况越是危机,越要保持镇定,不能乱。

“可我们只有六千兵马呀!”房遗爱不爱动脑筋,但也不是傻瓜,也知道以六千硬抗七万大军的下场。何况对方的兵力远远不止七万,还有后续部队没有到达。

房遗爱并没有将姜行本的那千名工程兵计算进去,那些工程兵制造器械是有一手,但打起仗来只会拖飞骑的后退。

“六千兵马是不止的,我们也以借兵来战!”刘仁轨手托下巴,望向杜荷道:“将军,焉耆离高昌不远,受我大唐统治。而且与高昌不和,他们也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应该会出兵相助。只是焉耆是西域小国,能有两三万兵就很不错了。”

杜荷喜道:“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有两万,也比没有的好!赤亭谷的地形犹如漏斗,不怕由内向外攻打,只怕由外朝内攻击。多两万兵马,我们完全可以在恰当的时间里与困在赤亭古道的侯大总管两头齐攻,也许能够破阵!”他说的轻巧,但也知事实不会如此顺利的,西突厥有大军十五万左右,如今才来了七万,还有八万未抵达战场,高昌也有两万兵马可用。等到刘仁轨借来兵马时,西突厥的那八万大军基本上也会赶到。双方实力悬殊,能否撼动他们的大军谁也无法确定。

“这样吧,刘长史你跑一趟焉耆,向焉耆王陈说厉害关系,向他借兵。这里,我自己在另想办法!”杜荷果断的做出了决定。

刘仁轨深情严肃,道:“将军放心,仁轨定然不负使命。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杜荷点了点头,也点了十名护卫,护他安全。

杜荷与罗通、王德正另想他法!

当夜,杜荷无心睡眠,悄悄的起身,跟罗通打了一个招呼说自己随便走走。

离开了营地,他犹如黑夜中的幽灵,在山林间极速奔驰着。左右的树木哗哗的倒退,可见他速度之快。

杜荷自从领悟了“五气归元”的第二层后,他施展轻功的速度已经不亚于一般的马匹奔驰,全力施为即便是上等骏马也不够他快,只是无法维持长久。

一个多时辰后,杜荷悄悄的来到了赤亭谷外,见远处敌营灯火通明,守卫严谨,也不敢继续深入,只是迂回着利用轻功攀爬上了峭壁。来到一处山崖旁,纵目四顾。在月光的照耀下,四周山势延绵伸展,岩色赤如朱砂,奇峰处处,在晨雾下苍茫虚莽,景色变幻无定,极尽幽奇。在他的下面是西突厥连绵数十里的庞大营寨。

想要以弱兵破营,必须要知道对方营地的布局以及军中的虚实,然后抓住对方的弱点一击而中,今夜他就是来查探敌军虚实的。

杜荷在绝壁上凝神眺望,将西突厥军营大致的分布图雕刻在脑海中,见西突厥军营中的帐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队队巡营士兵精气十足、整然有序,完全可看出这布营之人,他胸中韬略确实非凡,也不由赞道:“想不到突厥人在军营布局上也有如此的造诣,了不得啊……不对……”他微皱起眉头,也发现了一丝异样。这营盘的摆设处处都充满了中原人的紧凑,应该不是出至于西突厥人之手。一定另有高人,也许就是那个看破计划的人也不一定。

“有些麻烦了!”

杜荷由高往下,双目在整个大营来回巡查,在找营盘的破绽,见如此布局也不由得嘀咕一句。

这中原人喜欢打阵地战,两军交战之前,通常都会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营盘,进可攻,退可守,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敌。长此以往,中原人对于营盘的布局摆设,有了一定是心得。所以他们的营盘,比起他国家的营地来说,相对要严谨的多,破绽也要少的多。

西突厥他们来去如风,这打仗的宗旨就是打得赢打,打不赢跑。过于严谨的营盘,反而会让他们束手束脚的,无法在第一时间撤退。在这种情况下,西突厥上下对于营盘自然是不那么讲究的。

此刻,在杜荷面前的这个营盘就是一座精细到极致的堡垒,不是说没有破绽,只是破绽很小。小的可以忽视,无法给对方构造致命的危害。虽然可以利用,也能够给对方带来一定的伤亡,但兵力上的差距,却能够弥补这一切。

杜荷反复研究敌人布置的营寨,眼神无意间瞄想了营寨大后方,呆呆的看着,突然他猛的一怕大腿,低喝道:“有了,我有办法了!何须向焉耆借兵,只凭我手上的着六千兵马足以破这七万虾兵蟹将。”

他想到了破敌妙计,直接将山崖下那七万的西突厥兵马视为了虾兵蟹将!

第二十三章 我有十万天兵

黑绀岭!

罗通站在一处能够眺望四方的突石上,环目四顾,神色略显焦急,看着红艳艳的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四周一片冰雪消融的景象,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可杜荷至今还没有回来。昨夜,杜荷找到他,说是要出去走走。当时他也不以为意,认为情况险峻。作为统帅的杜荷需要担负莫大的责任,独自一人静一静,好好的想一想,情有可原。反正以杜荷的武艺,一般人也奈何不得他。可是他万万想不到杜荷这一去,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整整八个时辰,大半天了都不见回来,心中自是万分焦急。

身后脚步声传来,房遗爱来到他的身旁,道:“老大还没有回来?”

罗通默然了摇了摇头。

房遗爱比罗通更急,来回走了两步,忍不住道:“明达,你说老大会不会……”

“不许乱说!”罗通脸色也是微变,忙喝声制止:“以青莲的武艺即便遇上危险,也足以全身而退。不要多想,更不可将青莲失踪一事,传扬出去。以免军心动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这话说着斩钉截铁,但更似乎在给自己打气。

他还要待说,传令的小校跑来道:“罗右郎将、房校尉,杜将军请你们前去议事!”

罗通、房遗爱相继一惊,齐声道:“青莲(老大)回来了?”

小校让他问的莫名其妙,只能道:“确实是杜将军下的命令!”

罗通、房遗爱互望了一眼,快步走去。

议事的地方就在露天底下,一人都抱不住的千年古树树桩就是他们现成的桌子。

杜荷已经在树桩上铺好了一张巨大的地图,看见罗通、房遗爱二人大步走来,笑道:“明达、遗爱,你们快来看看!”

罗通、房遗爱见杜荷完好无损的站在他们的面前,各自松了口气,但见杜荷裤腿完全湿透,上面满是绿色的草迹青苔,不免问道:“究竟去哪了,一夜未归,还弄得这么一身?”

“这事,不急,正事要紧!”杜荷再一次招呼他们上前,脸上露出的却是自信满满,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罗通来到地图前一看,心中大奇:“这不就是前些日子,我们绘的地图吗?为了这地图我们累了好几天,在细节上确实详细,大道小径都绘了下来,只是没有通往赤亭古道的小路,白忙活了一场。最后还是让他们占据赤亭谷,占据了如此要塞!”

“怎么白忙活一场了!在行军途中,任何必要的举动都不会白忙活,这次也一样,此方破敌的关键正在这先前的努力上!”杜荷手指着地图,侃侃而谈:“你们看,原先我就说过,这赤亭谷就如一个大漏斗,越深入赤亭古道,口子越小,越向着高昌边境,口子越大!昨夜我闲着无事,去了一趟他们的军营,发现对方的营盘都布置在这个大漏斗中,赤亭谷确实很大,但容纳了七万大军却显得有些拥挤了。他们这样布营,显然是打算将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在一处,用这些力量来抵挡我大唐即将到来的大军。”

罗通听杜荷说自己闲来无事,亲自去查探对方军营,不由摇头苦笑,但听他随后分析西突厥的意图,也点头道:“很高明的决定,只要能够抵挡我大唐的主力部队,这场战就等于他们胜利!若是我,在实力比不上的情况下,也会这么干。”

“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我们的存在!”杜荷接下了罗通的话,脸上露出了狠狠的笑容:“他们将所有力量都聚集在了赤亭谷,聚集在了赤亭古道与赤亭谷的交界处。这前方的过于强大,也就意味着后面的薄弱。明达还记得这条小径……”他的食指在地图上的丛林中画了一道弧线,弧线的尽头对着正是赤亭谷。

罗通点了点头,这是当初他发现的一条能够抵达赤亭谷的小径,非常的隐秘,只有野兽行的踪迹,没有任何人走过的迹象。原先他还高兴了阵子,以为找到了条可以通行的地方。但最后却是空欢喜一场。小径确实可以抵达赤亭谷附近,但另一头却在山的另一端,根本不是他们所需要的通往赤亭古道的路。

当时的那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感觉,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故而印象很深。

“这条小径能够助我们神不知,鬼不觉,抵达赤亭谷附近,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杜荷一拳打在地图上,发出了阵巨响。

罗通沉默了半响,在想杜荷的办法,最后伸出了两指头:“有两个问题!”

“第一、小径的入口在二十里外的山脚下,你一个人或许能够避开西突厥人的斥候,能够从我们所在的黑绀岭抵达那座山。但六千兵马做不到,六千人太过惹眼,只要我们一动,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西突厥的注意。从西突厥的表现来看,他们之中必有能人奇士,不可能如此大意的让我们有可趁之机!”

“问得好!”杜荷赞叹的点了点头道:“但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所以在回来的时候避开了。我没有走原路,而是从那条小径直接翻山而来,我连续翻了三座高山,沿途留下记号来到这里。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下山,只要根据我来的路线,足可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抵达赤亭谷。他们是不可能,也没有理由注意到我大军行动的。”

“有路吗?”房遗爱对于他们讨论的事情,那是一窍不通,一直也说不上话,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说了三个字。

杜荷笑了笑道:“这路自然是没有,但是世上本无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前人能够开辟道路,我们一样能行,只不过难走一些,麻烦一些而已。我相信,飞骑上下数千人,还没有窝囊到让一条路给难倒。”

罗通恍然大悟,也明白了为何杜荷这一身弄得如此模样了,只是八个时辰,不但要从这里抵达赤亭谷,还要连翻三座山回来,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自然不知,常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但轻功盖世的杜荷却拥着这份非常人的本事。

罗通也认可了杜荷的话,接着道:“第二、青莲不要忘记了,对方有七万人,论兵力胜我们十一倍还多四千。尽管这出其不意,能够取得效果,但远远不足以击溃他们的大军。能够照成一半以上的混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一旦另一半赶来支援,下场可就……”他话没有说下去。

杜荷听了却是得意放声大笑道:“这点明达不用担心,我有十万天兵相助,足可一举冲垮敌军大营了。”

“十万天兵?”罗通、房遗爱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

赤亭古道。

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唐虎狼之师,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面对这凛冽的寒风,无畏无惧的前行着。

侯君集看着天上开着的太阳,不满的叫骂了一声。

太阳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温暖,反而因为融化了累积的冰雪,让他们更觉的寒冷。

“这是什么鬼地方,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气煞人了!”侯君集这一生打了三十多年的战,还是第一次如此的郁闷。从长安出发,走了上千里,抵达玉门关,然后过八百里的莫贺延碛,抵达伊吾后,没有休整几日又来到这赤亭古道。整整三个半月的时间都用在了这行军上了。更可气的是还没有遇到一个敌人,十万大军就因为莫贺延碛与赤亭古道的险峻折损掉队的兵卒就有八百多人,耗损战马两千多匹。

如此事情,侯君集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还是第一次遇到,那种憋屈的感觉,让他就像是吃了大粪一样,恶心的要死。

阿史那社尔紧了紧衣服,道:“大总管,已经过了一半路了,只要穿过这赤亭古道,我们就能抵达高昌了。哈哈,相信杜小将军此刻早已到了赤亭谷了吧,他那行军的速度还真没得说。连我这位老将,也不得不服啊!”

侯君集脸色有些难看,没有反驳,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杜荷的速度确实是快,不仅仅是快,而且稳,不论是莫贺延碛还是赤亭古道,都没有听说他领的飞骑军出现任何异常。

当然统帅十万大军与领七千兵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作为“菜鸟”的杜荷能够拥有这样的成绩,以是相当的了不得了。可以肯定一点,他侯君集在杜荷这个年纪,远远不如他万一。

侯君集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谈。但阿史那社尔却未察觉,依旧道:“杜小将军作为先锋将,将会最早与高昌兵马接触,不知他的表现将会如何。让人好是期待。”

侯君集脸色微变,冷笑道:“表现再好也是一个新手,少经战场。如何能够懂得用兵之法?不丢我大唐的脸,已经是万幸了,还指望他取得如何如何的战绩?阿史那将军,你将杜家的那小子看的太高了。我看那,他八成是龟缩在高昌边境,不敢深入,在等我大军到来。”

第二十四章 万马踏营

不知的山,不知名的地!

杜荷领着六千兵马在山林中艰难的前行着。

之所以无名,并非是因为不值得一提,反而是因为太过险峻,人迹无踪,所以也没有人找事的给它取个名字。

此刻在这鲜有人抵达的地方却出现了无数人的踪迹,他们一个个神色疲惫,但却是神采奕奕。

神色疲惫、神采奕奕两个词,看起来很矛盾,其实不然。

神色疲惫是因为翻山越岭,体力有所不支,神采奕奕却是因那些人都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里充满了刚毅的神情以及不屈的斗志。

杜荷在与罗通、房遗爱定计以后,当即叫来了姜行本,让他虚张声势,而他亲自领着五千飞骑、一千精锐,只带三天粮食,轻装而行。

自黑绀岭出发后,杜荷他们一行人,转向西南翻山越岭,没日没夜地赶路。

林木间,树高三丈,遮天蔽日,一到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