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992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992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紧接着南洋华人被日本人攻击,唐明月深明大义的推迟了他们的婚期,不等南洋危机稍缓,立即就是6月份开始的澳洲攻势。

国内有众多经济发展计划需要孟享这双有着历史穿透性的视角来做最后的决断,为了防止英美的翻脸,国外的留学人员和资本都开始想回抽,进行系统的安置。

为了心目中的蓝图勾画,为了多少人心中的那个梦想,一直在拼命学习如何管理建设一个国家的孟享丝毫不敢马虎。

他不是一个天才的政客,也不是一个天才的智者,面对百废俱兴的华夏,他还做不到可以随时醉卧美人膝的境界,唯有勤能补拙的每日劳碌,用更多的时间来谨慎的决定着一个庞大国家的未来。

若不是有基地的生化仓的培养调理,按照以前孟享那个宅男的小身体,在每天差不多劳碌近二十个小时的的快节奏下,恐怕早就垮了。

即使如此,每一个可能涉及千万人命运的决定,也会同时耗死孟享成千上万的脑细胞。

零零总总中,孟享的一个夏季转眼就被耗没了。

被老唐那幽怨的眼神时不时瞅得毛骨悚然,孟享不得不把婚期订在了9月9日的国庆时节。

在42年的国庆举行过大典后,孟享就订下了“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规矩。今年的国庆是不打算大肆庆祝了。

但即便没有了国庆的忙碌,孟享依旧不得清闲。

接着国庆日子,从西伯利亚、远东、中亚、甚至朝韩半岛、中南半岛的各地首脑汇集到了中都。

随着孟享签署的一份份的文件发出,构想中的华盟开始悄悄的运转了。

西伯利亚、远东、以及战火刚平息的中亚从苏俄联盟中正式脱离,以下属的六个共和国的名义并入了华盟。

诸如海参崴、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唐努乌梁海、巴尔喀什湖、碎叶城等地却都成了正式被华夏收回,也被此时的列强们所认可。但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及中亚大片的土地,一向是西方所窥探的,即使他们的政府现在回避这个问题。但不妨碍给华夏下各种绊子。

各地喊着侵略口号,以及黄祸的言论的国际主义和自由主义者,给华夏对外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这只是开始,或许以后英美等强国随时可能会举起这个他们一直不承认的事实,并以此为借口对这些地区进行干涉。

况且,承认了归还华夏被侵略土地的苏俄那边也绝对不认可那些存在争议的话题。

为了堵上未来可能随时会被点燃的隐患,联盟的招牌是最佳的借口。

一个全民选举决定就能挂出最冠冕堂皇的外衣,向北方扩充了移民超过一千万的华夏会怕全国民选?

在火热的夏季,在苏俄确定了先保住欧洲战略。英美等无力干涉,德意早和华夏有默契,日本等其他势力连伸手都勾不着的情况下。整个北方的归属最终定局。

今年9月的国庆日对孟享和华夏都是意义重大的,但对孟享的婚期来说,却只能是又一个悲催的推迟。

“我女儿年龄不小了!婚期不能再拖了!”当时也置身其中忙碌着的唐药师也很是理解,但这个事情一忙完,终于忍不住放弃了一切委婉的旁敲侧视,向孟享直言道。

当初38年初见唐明月的时候,孟享面对18岁的唐明月还有些不忍下手的感觉,但现在23岁的唐明月在这个时代是大龄剩女了。

“我也年龄不小了!”孟享心中悲催道。

按照他这个年代透露的年龄算,到了今年已跨入了而立之年的他。却一直没有婚配。

即便是后世,他这个年龄都是典型的剩男,更何况这个三十多岁都能当爷爷的年代。

若是再早一些时候,身为先锋军领头人的孟享没有婚配,没有生子。很容易在意外中让手下的一帮人失去了效忠的对象,而分崩离析。

即使在民国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犀利后,很多手下的心中也抱着这个念头,唯恐有意外而遭遇新一轮权力的清洗,这几年没少给孟享塞美女。

在不少人心中。即使孟享喊了不破倭寇不成家的誓言,也只是不成家婚配,并不妨碍男人们都明白的风花雪月。

孟享不是圣人,但在后世众多花边新闻中的激愤下,还是不自己说一套做一套,上行下效的开一个不好的头。

为了心中的华夏不至于因为自己的贪欲而变得走样,打定了主意要洁身自好做一个道德表率的孟享开始悲催了。

本来遇到了唐明月这个美女,可以当做始一而终的对象,但偏偏唐明月在这方面保守的就是不如洞房不踏最后一根线,结果孟享连处男身份都解决不了。

幸亏有谭雅、娜塔莎等美女不断出现在他身边,让众多手下心有切切的发出会心的微笑,恐怕他一个无能的帽子都要先被扣上了。

只有孟享自己知道,对上这些人造人的时候,他总是有一个心结没有打开。

在忙碌的工作重压下,作茧自缚的孟享为了自己确立的道德目标一直在悲催的忍着,但时间一长,却要忍不住了。

这个时候,一连串的春梦一下子释放了欲火要烧爆的所有压力。

经常出现的春梦,依稀间又是同一个人的模样,让他有些乐不思蜀的情况下,也意识到了不妙。

但探查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后,甚至孟享躲在自认为最安全的主基地控制室内,都没有避免这样的春梦,让孟享不由心中揣揣,还曾怀疑自己的精神出了问题。

在得到了小花的肯定回答后,还有些不放心的孟享比任何人更急着来一场真刀实枪的操练。

“10月1日是个好日子,这一次婚期不会更改了!”孟享郑重许诺道。

……

在全面收复澳洲的喜讯中,孟享开始了他新郎官的准备。

在全球战火遍布,物资紧俏的年代,为了趁机赚取高额利润,换取众多紧缺技术和设备,以及用华夏的品牌打开全球的市场,大量的华夏物资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向欧洲等地。

华夏不是物品极大丰富的美国,虽然在提前规划下,优先保障华夏国内物资不是很紧缺,但也说不上太丰富。况且,华夏海量人口带来的市场大漏斗,使得一切产品都不会有富余。

这个时候,尝到了原始积累痛苦的孟享只能选择把大把的硬通货用在夯实华夏工业基础的刀刃上,而对内提倡了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刚从饥寒中摆脱出来的绝大多数国人现在自觉幸福的没边,暂时还没有奢望其他的更多要求。

而那些高层精英们却是一向是奢侈品的最大需求者。

即便有了克隆人的监督,见惯了**案例的孟享依旧担心手下的那些官员们快速被侵蚀腐朽,不由道德表率模范作用的心思再次发作,以身作则的过起了俭朴的生活。

很多东西,只要开了头,就很难再堵住了。

或许正在逐步完善的制约体系深入民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后,孟享这个万众瞩目的首脑人物的一举一动才不会成为借口。但在目前全国民主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只要孟享这里一松,就绝对有无数的人头冒出来不怕被砍。

即使是他的婚礼,孟享也不得不选择低调简单。

为了心中要为之奋斗终生的美好未来,他只能选择另一种形式的牺牲。

10月1日,没有全国通告,也没有大肆张扬操办,在众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有些简单,另一种形式上又有些奢侈的婚礼。

一众元帅将军们亲自出马,亲手为没有亲人的孟享操办了一个简单的中式婚礼。但即使是一个跑腿的都可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除了女方的亲友外,外来的客人连那些州长都沾不上边,在后世看来,这个众星璀璨的婚礼世上再无这么一例。

“只是苦了你了!”洞房中,孟享对红烛下明媚动人的唐明月心有歉意道。

“只要有你,就足够了!”唐明月娇羞一笑满足道。

第889章我亲自去一趟

“10月1日,阴历九月初三,是个好日子。宜婚嫁!呵呵!也宜订盟!”在孟享早早的跑去洞房的时候,唐药师一直笑呵呵的守在外边。

即便是这次婚礼,没有大摆筵席,也有众多的巨头前来,需要有人座陪。

若是国内的那些巨头,没人扫兴的在这一刻值千金的春晓时分挑刺,但此次来向孟享婚礼祝贺的还有不少国外的巨头,而且是真正的巨头。

孟享的婚礼这么大的事情,虽然早就打定了主意不大肆操办,对普通百姓保密,但对于那些时刻在关注孟享举动的国外情报人员来说,并不难打听。

虽然孟享和唐明月一直都坚持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但身为华夏第一人的任何举动,都已经不是当做个人的事情来看待了。尤其是孟享这个华夏实际的操控者,并不是那种频频亮相,经常坐镇基地中宅起来的人物,他透漏在外的每一个消息,都是让国外的那些情报机构重视。

“这是一个好机会!”本来德国人得到了消息后,很为重视,决定派出戈林为代表,但在临出发的时候,老希却改了主意,“我了解过,华夏人对于婚礼都很重视,这是我们的那位年轻的将军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我们需要体现出更多的诚意!”

虽然老希不说,但他也知道孟享对戈林并不感冒。华夏向德国交易的航母的时候,戈林就和华夏人之间有过小摩擦,虽然因为双方的空军合作,重新弥补,但对于戈林和华夏先锋军之间,他们的关系并不热情。

戈林并不是最好的人选,而其他的人显然资格又差了些。尤其是老希不知道咨询了哪一位华夏专家,了解到华夏人好面子,这种婚庆大典。缺少重量级的人物,显然不利于德国人要和华夏接下来的密探。

德国现在处在了一个瓶颈期,欧洲的工业力量初步整合尚未完成,在经常有抵抗组织捣乱的磨合期下,难以爆发出它们原来惊人的力量。德国的本土工业生产也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无法支撑德国人的继续扩张。而能带给德国人更多支持的山寨公司现在支援的重心在华夏。

显然老希也明白,在此前德国背着山寨公司要单干的事情瞒不了人,山寨公司对此不满了。而大量德国造的武器已经削弱了对山寨公司的吸引力。反倒是装备了更大规模军队,又没有足够工业实力保持武器生产自足的华夏对山寨公司更有吸引力。

少了山寨公司的支援,加上盟友不给力,美国人又爆发。苏俄又疯狂,使得德国现在的处境并不是很好。

但老希也明白绝对不会在这些关键地方被人卡住,武器国产化,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正途,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整合占绝了世界过半的欧洲力量后,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所以他不想就此退让,而是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华夏成为德国真正的盟友。

有了华夏这个中间者的协调,德国人和山寨公司的关系就可以缓和。

更加重要的是。德国现在也确实需要华夏作为它的坚强盟友。

不说华夏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和德国互通有无,可以更多的解决德国的资源困窘问题,就是华夏强大的陆军和空军攻击力量也是德国人心中的一支理想盟友军队。

德国人一向视为战友的意大利人屡次面条一样的软倒,已经彻底让老希失望了。

日本人的陆军本来就入不了德国人的法眼,但能够屡次击败盟军在亚洲的兵力,也算有一定的水平,再加上让德国人也觉得不错的日本空中力量。不容小觑,但却被华夏军队横扫了。

德国和华夏一直保留着军事合作的一些项目,对于华夏军队的实力,那些精锐的德**官团们也交口称赞,夸奖他们是除了德军之外最好的军队。

虽然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水分,但至少老希一想到华夏军队超过千万,而且背后还有五亿人口在支撑,老希就一直心动不已。

德国人现在的瓶颈受困的不仅仅是对欧洲工业力量的整合。人口的数量也束缚着德国人继续征战的野心。

工厂需要大量的青壮,军队需要大量的炮灰。四处作战的德国人现在挤出六百多万军队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那些铁蹄下被征服的欧洲人并不是那么安稳,身边的附从军无论是水平还是忠心方面也同样无法让德国人放心。

德国人需要有一个强力的盟友来一起对抗来自英美苏的压力。

显然,在德国人盘算了一圈后,华夏是最合适的了。

不说华夏在南方可能对英美的牵制,即便是对苏俄的东方再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势。苏俄人在英美支持下,在国民无私奉献下,快速积累起的乌拉尔工业带就可能不再向前线输送弹药和战车大炮了。

可惜,当时德国人为了限制华夏的野心,不仅间接的警示了华夏不要越过乌拉尔山,而且还对华夏惜售更高层次的工业技术和机器,更甚着还和华夏的死对头日本人搞得热乎了起来。这一切都使得德国和华夏的蜜月期早就结束了,也把华夏推着和美国人打得火热。

现在身为华夏先锋军绝对统治者的孟享要大婚,绝对是挽回双方感情的一次好机会。

“我亲自去一趟!”在接到了盟军快要攻陷西西里岛的消息后,老希就决定了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来表达德国人的诚意,来一次王对王的会面。

……

“这是一个好机会!”英国人的消息也极为灵通,在盟军面对着澳洲干瞪眼,等待继续攻击,还是撤离的时候,丘吉尔就想到了孟享的这一次大婚。

“华夏人的政体很奇怪,虽然他们也有了一套看上去比帝国更加民主的政治体系,但不容置疑的是,那里能够做出决定权的还是那个年轻的孟。他的意志控制了华夏的军队,可以说他依旧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独裁者!”丘吉尔继续和罗斯福通话道。

虽然丘吉尔的这些话含有不少对华夏攻击的水分,但大半是事实。

罗斯福也明白,现在华夏能最后拿主意的只有孟享。

“澳洲的问题不能继续拖了,如果让华夏人站稳了脚跟,我们就再也撵不走这些无赖了!”丘吉尔越说越生气,英国的特使被阎锡山引得晕头转向,在澳洲问题上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我们需要和他当面好好的谈一下!这一次,是个好机会,我要去华夏!”

丘吉尔也意识到了华夏的拖延之术,决定利用这一次孟享大婚无法躲避的机会,单刀直入的来一次王对王的见面会谈。

现在关键时刻,乔治六世国王是不可能随意的去走访,手下的那些人即使去了,也会有相同级别的人引开,根本不可能和孟享深入的探讨关于澳洲、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的局势以及合作等问题。

所以丘吉尔只好亲自出马。

为了给足诚意,也为了掩饰此行的目的,年轻的伊丽莎白王储也随同一起去神秘的华夏古国。

……

“无论是为了我们和华夏人的友谊,还是为了亚洲、澳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一次我都需要亲自去一趟!”罗斯福直接吩咐国务卿科德尔…赫尔道。

虽然不知道老希也要去华夏,但美国人却得到了德国人要和华夏拉拢结盟的消息。在意大利人的软脚下欧洲初现曙光之季,美国人不希望出现其他意外。

现在最大的意外就是华夏。

澳洲的局势,是战是和,虽然一半掌握在英美手中,但另一半也掌握在华夏人手中。

见识到华夏在澳洲的行动后,对华夏的陆军和空军深深忌惮的美国人意识到,如果把华夏作为敌人将是很可怕的。但若是能争取华夏顶在前边当炮灰,他们爆发出来的效力是惊人的。

澳洲的问题,损失最大的会是英国人。早就看透了英国人挑唆意图的美国人至少还占着新西兰,为了东南亚,他们需要从日本人手中收回菲律宾,如果日本人的问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