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898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898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些滞留新加坡的代表。面对的华夏的再一次提醒和强调,针对这些华人的屠杀并没有再次上演。甚至在新加坡的其他地方,日军也有了收敛。

“在完成既定的两个目标之一前,绝对不能把先锋军拖进东南亚来!”从〖日〗本大本营中传出的指示一直通告到了最基层。〖日〗本人也知道不要轻易的给华夏借口,被华夏做嫁衣。

况且,华人们也算配合〖日〗本人的接收,该交给英国人多少,照样交给多少给〖日〗本人。

有了利益的缓和,低调了许多的〖日〗本人没有把战争的狂躁倾泻到全部华人身上。那些没有了背景靠山的土著人和那些曾经身处高位的白人承受了〖日〗本士兵的大部分暴戾之气。

不过,南洋的华人组织一向是四分五裂的。华人内斗的传统一直不曾在各种环境下平息。

倾向与满清的,倾向于〖中〗央党的,倾向于自立的,倾向于洋人的,甚至还有早就把自己的华人身份抛弃的香蕉人,在纷杂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从来自先锋军的联合。有些华人家族根本没有听从来自先锋军中立的警告,甚至直接出手帮助英国人,想借机攀高枝。

“风险越大,机遇就越大!大英帝国不会败的,即使败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今天即使赌上了整个家族的财产,但只要英国人帮助,几年后,我们的财富和权势会跃居南洋大族之列。”李广尧意味深长的告诫着自己的儿子。他的李家并不是那个南洋华人大家族之列的那个李家。

但他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比肩那个经历了上百年风雨的李家,甚至还能超过。眼下或许就是一个机遇。在南洋的人,没有不知道洋人势力厉害的。

“可大陆那边,都要求中立,才能保住身家xìn的儿子已经成了家族中的顶梁柱,与先锋军在南洋的一些组织也有来往,心中有些倾向于来自先锋军的警告。

“大英帝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甚至还有美国人的加入,〖日〗本人长不了。以后必然还是英国人的天下,要早下投资,才能占据先手啊。”李广尧的族长之威决定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大量的家族成员加入了抵抗,结果被日军寻着味道把家底抄了个干净,家族中的青壮成员大多数也都被屠杀在战乱中。若不是华人家族都有留后手的本能,恐怕那些安顿在锡山上的家族fù幼也逃不了一死。

华人代表堵回了来自日方的搜寻,却不能挽救他们家族财富被征收的命运。

华人的财富已经怀璧其罪,偏偏又没有太多的保护力量,历史上不知道被收割了多少回羊毛了。这一次锡山上华人在山寨公司扶持下组织起的武装力量,也让〖日〗本人忌惮,加上背后的先锋军,只要占据了理,才不怕〖日〗本人翻脸。但若是有了类似这种自找麻烦的情况,也无能为力了,能保住某些人的xìng命已经是〖日〗本人最大的妥协了。

至于财产,进入了狼嘴中的哪里还能吐出来?就连先锋军也是鞭长莫及。

……

“真是短视!不投靠〖日〗本人比那些汉jiān要强一些,但也不看什么时候,偏又去贴西洋人的屁股。国内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互不侵犯,能保住xìng命和财产,偏生自己去惹事!”陈嘉庚气得直拍桌子。

“大家还都看好英国人,这样的机遇可不多见。不光是一些小家族纷纷向英国人靠拢,就是一些大家族,也为了以后的利益,一边向〖日〗本人劳军慰问,一边分出一支去支持英国人。众人都知道此次狮城已经保不住了,但众人的眼光都盯在以后英国人回来的时候呢。”他的女婿李光前在旁劝慰道。

华人家族为了在乱世中生存,做墙头草也是常有的事情。

即使在国内前途未卜的时候,一个家族为了延续,分别投靠两派,亲兄弟各为其主的事情多得是。

大家族容不得失误,分别下注,才能留得一线生机。

“盯着以后?”陈嘉庚略一沉吟,转头直盯着李光前道“你觉得英国人以后还有机会再重新统治这里?”

李光前心头一跳,他知道他的老丈人和国内的先锋军来往密切,知道一些事情,此时这句话绝对不是无缘无故说起,稍一沉吟,才谨慎道:“英国人势力难再,但是还有美国人。”

他根本没有提〖日〗本人,至于华夏国内,长期的惯xìng思维,也让他总感觉差了一点。

“你啊!还是小看国内了。”陈嘉庚长叹道“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也绝对想不到国内的军力已经远超出你我的想象,也绝对想不到国内在半年前就早已有了对南洋的筹划,甚至连〖日〗本人的入侵都考虑到了。这南洋啊,要变天了!”!。

第711章红场上空的斑点

洋11月的天空已经被〖日〗本人的凶焰遮挡了。美国人仅仅守在巴丹地区勉强自保,荷属印度尼西亚的土地上也开始有了日军军靴的脚印,就连澳大利亚军队防守的新不列颠岛及拉包尔港也落入了南进日军的炮火范围之内。

但人心头最yīn霾的乌云还是从新加坡飘起。

10月30日,新加坡巷战坚持了四天多,英军就竖起白旗投降了。两天以后伴随着11月份阳光的落下,英军的帕西瓦尔中将在无条件投降的协定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得意洋洋的山下奉文大刺刺坐在那里接受了降书。被〖日〗本人强行赶到道路两旁排成队列的新加坡民众,默默的看着日军举行的独特的胜利游行,听他们高唱凯歌。

10万多俘虏也同样垂头丧气的听着〖日〗本人独特腔调的歌声,其中有5万英澳白人。而此次突袭新加坡,日军的阵亡人数还不足两千人,却缴获了740门火炮、2500tǐng以上的机枪支步枪和其他轻武器,此外还有200辆装甲车和数千辆汽车卡车。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港口和机场以及新加坡城内的众多设施除了在日军炮火中部分损毁外,其他的都是完好无损,英国人根本没有破坏的意思。

“你们为什么不破坏这些设施?”山下奉文好奇的问道。

帕西瓦尔中将以沉默对抗,但旁边一个少校军官则是扬起下巴高傲的回答道:“因为我们还要回来。”

“回来?你不相信英国会在这次大战中失败?”在旁边日军军官的哄笑声中,山下奉文也笑眯眯的转头问他道。

“也许我们会被打败九十九次,但在最后一次,我们大英帝国依旧会屹立不倒,获得最后的胜利!”那个年轻少校昂起的面孔上满是盎格鲁撒逊民族的骄傲。

山下奉文沉默片刻,然后制止了旁边日军军官的喝骂,只是耸了耸肩膀无所谓的回道:“或许吧!不过,绝对不是现在!”

现在的英军已经节节败退。

新加坡的陷落,意味着日军掌控了马六甲海峡这个咽喉要地。大片还在抵抗的地区已经失去了获得及时支援的可能。即使是在马六甲海峡的另一侧,日军也照样逼得英国人步步倒退。

在缅甸地区。日军也已经占领了缅甸东部重镇毛淡棉及其南边的地区。并兵分两路,其中第33师团直逼仰光。

新上任的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再次催促重庆的行动。

11月7日。在日军33师团击溃了英印军队防守的萨尔温江和米邻河防线的同时。一直守备在云南的第200师的先头部队率先进入了缅甸。

但这个消息根本没有被世人注意,此时全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在了莫斯科红场。

苏俄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仪式照常在进行。

进入了11月份,气温骤降,降到了零度以下。

即使德国人从华夏那里急购了大量冬衣,但前线冬衣还是数量有些不足。

华夏需要在西伯利亚熬过更加寒冷的冬天,孟享大量储备的冬季物资被优先供应了西伯利亚的军民。

当然面对着德国人的高价收购,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孟享才慢悠悠的施放更大的储备。华夏的工厂机器生产和众多的家庭手工缝制的冬衣很快的被运到了德国。但在德国通往苏俄的后勤线上,却滞缓了下来。

前线急需的不仅仅是冬衣,弹药、食物以及日常用品。都是海量的消耗。漫长的补给线成了德国人的一个软肋,所以进入了11月后,冬衣还有一半没有送到前线。

这已经比原来那个丝毫没有准备的时空的德军要好了许多,况且还有大批的冬衣在后方正在逐步的运过来。但还有是很多不适应莫斯科气候的德国士兵开始被冻伤。

在一些间谍的蛊huò下,拿破仑军队失败的魅影经常萦绕在士兵们的耳边。

看着莫斯科近在眼前,已经触mō到了城市的边缘,甚至有冲进莫斯科城市的先头部队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整个10月份依旧迟迟没有什么jī动人心的进展。一些德国士兵疲惫的脸上也开始有了mí茫之sè。

战争的jī情慢慢的过去后,剩下的只是漫漫无期的挣扎之路。

而面对着生存的威胁,在斯大林为首开始的诸多妥协下,苏俄人的内部矛盾开始隐藏,矛头开始一直对向了德国人。

11月7日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斯大林更是不肯放过,果断的指示筹备这次对于凝聚人心十分重要的庆祝活动。

此时莫斯科周围已经被德军80多个师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围困住。除了莫斯科近郊的平原上,双方的部队在进行着牙齿对牙齿、钢铁对钢铁的碰撞外,德国人的侦查部队已经在城市边缘和苏俄人展开了jī烈的巷战。

当苏俄要举行阅兵仪式的消息传出后,受了刺jī的德国人攻势更猛。在航空兵和重炮的支援下,德**队变成了这个时候世界上最锋利的矛,只是最凶猛的攻击遇到了最顽强的防御。不计代价,不计牺牲的防御,苏俄人用大量鲜活的尸体和低温下凝固的鲜血浇筑成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御阵线。

终于11月7日的苏俄阅兵式准时开始了。

在地下铁道马雅可夫斯基车站举行了庄严的24周年庆祝大会后,斯大林走出了地下掩体,站在了众多等候的阅兵士兵的视线中。

几乎附近所有的苏俄飞机都已经起飞,阻击和纠缠着德国战机的空袭,红场的位置还暂时不在普通火炮的袭击范围之内,可以探查到的德国重炮阵地也被刚被苏俄的炮兵重点照顾了一遍,尽量消除可能存在的超级火炮的威胁。

虽然这种威胁还在斯大林的心中有些yīn霾,但他必须要冒险站出来,通过这次阅兵向全苏俄和全世界传递斯拉夫人的不屈精神,借此让整个苏俄的心脏燃烧起来,爆发出所有的潜能。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工和女工,集体农庄男女庄员,脑力劳动者们,在敌人后方,暂时陷在强盗压迫下的兄弟姐妹们!我们那些破坏德寇后方的光荣的游击队男女队员们!我代表……”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斯大林仅仅一个代表就开始了他的这次著名演讲“……消灭德寇!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祖国的〖自〗由和**万岁!在列宁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在提前妥善安排下,斯大林终于丝毫没有删节的完成了他的这次演讲,红场上空顿时暴起了震耳yù聋的乌拉声。

没有危险出现,在人们已经jīdàng起来的狂热中,斯大林心情一时舒畅,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空中传来的异响。

“发现不明战机!第6中队快速拦截!”此时莫斯科设立的雷达站中,已经传出了敌机来袭的信号,防空司令部的拦截命令紧接着下达。

但还没有来得及汇报数量和距离,一阵惊呼声紧跟着传了出来:“不好,它们的速度太快了,快拦住它们……”

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已经盘算出了无法拦截,只能紧急的启动了传递给斯大林的危险信号。

斯大林看到了空袭信号,不禁略皱了皱眉头。为了这次阅兵式,出动了那么多的战机,还是没有拦住德国人的飞机,让他很为恼火。

“空军需要再调整一下了!”斯大林心道,他没有立即撤离,下方众多苏俄士兵和民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不可能做出太突然的动作来。况且他自信,安排在红场周围的防空部队也能打下任何来犯的小规模空袭。

“只有12架飞机,大惊小怪!”他紧接着又了解到了来袭敌机的数量,彻底放下心来。但他忽略了后边型号不明的和速度极快的那句话,只是眼皮略抬望向了天空。

天空中似乎有异样的斑点晃过,但所有的声音的声音都掩盖在红场上持续的乌拉声中,一队队的苏俄士兵正跨过阅兵场的,直接奔赴前线。

感受着这一幕幕的沸腾,斯大林并不在意头顶越来越大的斑点,他相信密布的防空火炮网会解决这一切问题。

mí彩sè模糊了视线的斑点继续扩大,还是悄无声息,红场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伟大的爱国jī情中。

即使没有那震天的欢呼声,没有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以及炮弹的呼啸声,他们也不会过多注意空中那一小簇把声音远远的甩在了身后的模糊的斑点。

他们也自然不知道远处的防空部队一连串的惊呼:“它们太快了!没等瞄准,它们就飞过去了。高炮根本拦不住!”上帝啊,它们竟然超过了音速!”

不止是音速赫下急速飞行的斑点愈发的靠近,直扑红场而来。!。

第712章导弹的亮相

“轰!”随着斑点急速扩大而导致下方少数人的sāo动并没有影响到红场上那狂热的一张张面孔,直到那怪mō样的飞行器无可阻挡的坠落,在人群中掀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15

红场上的几乎所有目光都在那一瞬间转向了西北角冒起的一股烟柱,但随即在惊呼声中,红场上冒起了更多的烟柱。

“该死的,这是什么?”斯大林从地上爬起来,扶了扶帽子暴怒道。

一道离他最近的烟柱下,黑红sè的火球吞噬了上百人望向他的崇拜目光。卷地而起的冲击bō夹着石屑灰尘猛地将他和护在他身前的护卫一起推倒,他亲眼看着一块金属碎片chā进了一名护卫的xiōng膛,满地的鲜血沾满了他的手掌。

旁边纷纷爬起的苏俄最高层的头头脑脑们一起把目光望向了斯大林的位置。当看到他重新爬起来咆哮,一道道长吁声夹杂着期盼和失望等诸多感情在被爆炸搅得一团糟的红场上空飘散。

巨爆声只持续了12响,甚至大多数都是在红场之外响起,但红场之上却已经像是刚被风暴洗礼了一样,就被广场上七倒八歪的人群的哭喊声重新淹没了。惊慌失措的人群一边在地面上寻找着安全一点的避难场所,一边朝天望去。但天空中除了防空火炮漫无目的的luàn爆的烟团外,再没有其他的异样。

“那是什么?”被周围人拥簇着躲进了红场旁边掩体的斯大林,抹去了额头的一点鲜血,再次狂暴道。

这样的疑问同样萦绕在红场上稍稍安静的众人的脑海中。

“这是自杀飞机?”有人疑huò道,近距离的接触下,很多人都看到了它们的形状。有些像飞机,但速度更快,翅膀也短多了,而且毫不犹豫的直接从空中扑下,在人群中撞击引爆,很有自杀飞机的风格。

“不是飞机。像是火箭,就像喀秋莎,大号的喀秋莎!”有人喊道。苏俄人对火箭并不陌生,对在基辅会战中曾经立下了功勋的喀秋莎也早有耳闻。当时的基辅会战中,不止是苏俄人亮相了喀秋莎,德国人从山寨公司购买的大量火箭炮也成了战场上的亮点。

从先锋军那里首先点爆眼球的火箭炮对所有人来说,早已经不是秘密武器了。

“对,就是火箭!”有人恍然大悟道。

此时听到了提示的斯大林yīn沉着脸,他了解的情报更多,苏俄的情报网早就有了德国人在研制巨型火箭的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