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474章

铁翼鹰扬-第474章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奔驰公司一样,他们同样没有逃脱德皇威廉三世的号召,而不得不离开德国来到中华联邦。虽然他们是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但中华联邦几乎完全空白的市场,以及市场导出不穷的需要,也给予了他们加入汽车行业的契机。

BMW公司在与王助领导的琴岛航空设计公司的合作下,为中华联邦研究全世界最新型的各型军机,“苹果”轻型旋翼机就是他们的杰作。

至于汽车市场,在与军方及联邦政府取得妥协之后,就变得即长而又稍显怪异的模样。虽然如此,他们生产的一些轻型辅助车辆,同样受到联邦国防军的喜爱。

就如同这款四轮驱动的战斗摩托一样,宽宽的车胎有着良好的地形适应性及稳定性。比吉普车更狭窄的轮距及车身,使它们在搭乘两人的情况下,还可以携带一百多公斤的弹药在从林里穿行如飞。

可以说,无论侦察还是战地救护,这都是一种不错的车辆。而且宽宽的充满了氦气的宽轮胎,在减重的同时,甚至可以使它在一些附件的帮助下飞驰过沼泽。

这时云南方面与越南的联系可没什么通道大道可走,最多不过是些通骡马的小道。这些越野性能极好的四轮摩托,却恰到好处的承担了这种它的任务。

就是这样一种车辆,陈宾驾驶着它从云南一直冲到胡志明的根据地所在。并且根据自己的心情,随口给它起了绰号——“龟儿子”。

其实这次行动,之所以要海军陆战一师穿过丛林,原因无它不过是一种示敌假象的行动。试想,一个海军陆战师加上附属单位及重火力团的人数将达到两万余人。倘若用飞艇运输,其规模的庞大,将引起法国驻越军的注意。

因此,全师多数人员,都不得不乘座吉普车或者这种摩托到达胡志明的根据地。至于重炮团及其他附属单位,它们所使用的飞艇数量就会大为减少。最少,法国驻越军难以了解,这是一次什么规模的军事行动。

尤其使陈宾最为满意的是,这些小家伙穿行丛林的能力。一些简便的桥梁还有溪谷,几乎都不能阻止它们的行动。最显著的一点是皮实,似乎只有有油,那么跑多少路倒不算是一件重要的问题。

因此,他调集了炮团及其他乘座飞艇的吉普车,外加这些“龟儿子”硬是使两个海军陆战团完全摩托化,穿行在一些装甲车开出来的道路上,飞快的向胡志明的根据地接近。

据越南方面“ZLQQ”的间谍送回的情报,越南驻印军正在准备进行一次由5个师组成的进攻。打算一举消灭整个“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根据地。

其中两个法国步兵师,外加一个外籍兵团与两个印度步兵师。至于他们的交通线,则由相当数量的越南军队进行保护。

而抵抗这次进攻的,将是他的海军陆战师及当地的民兵。至于“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旅,在这个时段里,会悄悄集中于外线偷袭对方的补给基地。作为根据地的补给,另外空中突击第一师,将会相机占领河内,把法国驻越军5个师的兵力完全包围。

等到他们在丛林中消费完了他们的给养时,就是分割包围的时候。

与此同时,联邦海军将从海上完全封锁对方的物资来源,并形成对越南南方即将进行登陆打击的错觉。当然,作为一种国际制裁的报复手段,越南不会一次性解放。而是变成法国人身上、心上的一道伤口,要他们把身上的血一点点的在这儿流个干干净净。

等到法国政府不得不来求和的时候,自然又是中华联邦狮子大开口索赔的时候。不然的话,代价就是整个法国驻越军是进入中华联邦进战俘营,还是作为战俘被遣返的问题。反正无论如何做,中华联邦是一点亏都不吃。

这就是陈宾为何如此拼命赶路的原因,他得要赶到根据地,在对方攻击的路线进行层层设防,并不断诱敌深入。最后,在根据地深处的主阵地上牢牢吸引住对方的大部兵力,直到空中突击师夺取河内时为止。

这时的“民族解放阵线”控制区域里的大撤退已经开始。刚刚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们,一个个挑着担子,牵着牲口,或者开着“越南民解”用低处贷款弄来的手扶拖拉机,在民兵的保护下后撤。

他们的目的就是民族解放阵线的首府——朗盖,至于前方的安沛县则需要在有一强度的抵抗下放弃,好完成诱敌深入的目的。

终于,陈宾带着他的海军陆战师的两个主力团按时赶到,他们前面不远就是要开始第一仗的地方——安沛县,而那儿的撤退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

携老扶幼的越南农民,行动起来缓慢而又缺乏组织。尽管一个个村长、县长在路边大呼小叫,甚至拿着树枝敲打那些行动缓慢的农民。

可是故土难离啊,尤其是日本刚刚好过了一点点的时候。看着那些“越南民解”为他们设计的,统一样式的住宅、粮仓,百姓们不情愿的迈动脚步。

“乡亲们哪,快些走吧,法国鬼子就要到了,他们是些什么坏蛋谁还不明白哪,快些走吧,这一次我们一定会打回来!”

百姓们迟缓的脚步中,看着那些路旁的村镇干部们和他们身边来来去云的,背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人用过的步枪。

他们心里没底,难道依靠这样的军队他们还能打得回来。

正在这时,扑天盖地的引擎声从骡马大道上传了过来。疑惑的百姓们拿眼睛张望过去,一些胆小的人,甚至打算抛下担子,钻入道旁的丛林之中。

引擎的呼唤声里,一些模样怪异的车辆出现在“大路”上,前边是成排的,挤着三个人的摩托,后面是仿佛肉堆一样的吉普车。一次运输两个主力团,好困难的一件事啊。

好在无论奔驰公司生产的吉普车,还是宝马公司的“龟儿子”,全都是些有油就不怕跑的家伙。

越南的百姓们看着这支奇怪的部队,他们知道这不是“越南民解”的部队,虽然装束差不多,但手上的家伙、身下的车辆外加整个军人的气势全都不是一回事。

而且,这支部队里很多是中国人,另外那些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也不少。

“让开,让开大道!”

撇着洋腔的外国籍军官拼命吆喝,想要挤出条路来。

然而部队前进的车辆与百姓们撤退的人流相撞,几乎立即就结成了死结。这使心如火燎的陈宾一股子无名火就冒了出来。

给参谋长交待一声,手上油门一扭,自然就驾驶着四轮摩托就窜到了最前面。

是啊,他心里急啊!

据前面的侦察部队报告,法国驻越军的前锋,距离安沛县城不过仅仅只有20公里路,现在他们正受到“越南民解”游击武装的袭扰。尽管如此,留给海军陆队第一师做工事的时间,也不过仅仅只有不到1天的光景。

而他们最少要在这儿依靠野战式事,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坚持3~5天,以完成吸引敌人主力的任务,这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当他来到行军队列的最前方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呆住了。原本准备好的,想要狂骂带队军官的火气,也全都咽进了肚子里面。

前面,是长长的撤离的难民队伍。抱着孩子的小孩子,拄着拐杖还牵着家畜的老人。一双双无奈的,但又带着期待的目光全都看到了他的身上。

“怎么办?该如何做?”

陈宾搔头了!

第三卷龙起大洋东第二季凋谢的郁金香第13章木板城市

20公里距离并不远,炮弹爆炸时的震动被随着风从山谷之中传来。仿佛大鼓的余韵在震动着天地,同时也在震动着一个个在战火边缘的人的心。

恐惧如同潮水一般,在迎面而来的几乎多到无数的逃难人群中扩散开来。成人吼叫,老人的哀求与孩童的啼哭,在一瞬间全都挤成一团,几乎要挤炸陈宾的心。

“前锋,给我把人都赶离道路,青壮年走两侧,老人、孩子在路边等待车辆。”

听着不时传来的爆炸声,陈宾吼叫起来。

随着他的吼叫,那些村长、镇长民兵等等也一切叫喊起来。

“让开大路、让开大路,他们是来帮我们的,让开大路……”

看着车队里这些装备精良,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丝毫不以为意的士兵,让百姓们从某种程度上放下心来。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大约这就是东方所有民族对于军人或者英雄的要求,随着中华联邦国防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两个主力团的开进,难民们安下心来。

他们在那些村镇长官的指导下,离开原本就不开阔的狭窄公路。青壮年,担着家具或者粮食在路边的荒草中迅速向前。老人、孩子则被聚集在嘴边,等候陈宾安排的快速撤退。

在这当儿,炮声就如同在催促所有人的鼓声一样。人们顾不上交谈,甚至顾不上安排,几乎所有人都具有一种盲目的直觉性,在完成着同一个任务。

中华联邦国防军的军官们是优秀的,这时中华联邦国防军所有的军官,全部来自于黄埔军校的教育,随后建国战争或者在雷霆国际的战斗之中,获得了战斗经验。

战争,对于他们并不陌生,这样一种逃难的情景也并不陌生。

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全都是泯灭了人性的杀手。相反,在随军的“天使国际”的队伍的引导与精神鼓励之下他们更具有人性的光芒。

“谢谢你们让开道路,我保证我们为实验诺言的!”

陈宾着再度迅速前进的车队,握住安沛县长潘佩珠的手。潘佩珠并没有多说,只是一个劲的感谢。

“谢谢中华联邦,谢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就不会有百姓们的安全!”

联邦国防军的士兵在道路通畅之后立即行动起来。摩托、吉普车满载着士兵,沿着道路一阵暴风一样卷入城市之中。

当陈宾带着他的手下进行城中后,原本想要依托城内建筑进行消耗进攻方兵力的陈宾大失所望。

越南,法国殖民政府控制下的越南,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城市。眼前这座所谓的县城,除过“越南民解”控制后,建设的一些来自中华联邦的标准大楼之外的建筑,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水泥、钢筋建筑。

凭着这些,不可能抗击法国的拥有装甲车、坦克75毫米自行火炮的步兵部队。更别说,还有更多的外籍兵团及印度士兵。他们将会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安沛进攻。

根据“ZLQQ”的情报与参谋部的预测,敌方会有法国机械化步兵及印度步兵师进行主攻,同时,会有外籍兵力向安沛县城侧后迂回。

当然,讲求图上作业的法军参谋部不会临时制定这种计划。他们只是根据安沛县城是“越南民解”控制下不多县城中最前面的一个。

那么,如果“越南民解”很有可能在这儿进行决死抵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儿就是聚歼“越南民解”主力部队的地点。

就算不成功,也必然会形成坚固的后方基地。使十万人的大军进攻更加顺利,后勤保障更加充分。成为最终解决“越南民解”并威胁中华联邦边境的作战企图得以圆满实现。

显然,即将发生的战斗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这纯粹是一座‘木板城市’,这个城市的防御作战,绝对不轻松!”

一进城,被城中那些低矮的,对于打巷战几乎没有多少帮助的木结构房屋大失所望的陈宾,立刻就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他是个干脆的人,海军陆战队两个主力团立即兵分两路。

“一个团在城内抢做工事,另一个主力团化整为零,出城向对方发动袭扰攻击,最后能够拖他们一天时间。注意,不得进行正面战斗!”

随着陈宾的命令,一个海军陆战团直接冲出城外,向沿着20公里的敌军进攻路线布置袭扰作战事宜。

与此同时,运载士兵的吉普与摩托被临时组成了车队。

“你们前往朗盖的时候,把路边那些老人孩子捎上,另外从朗盖给我搜集汽油、瓶子,无论磁的、瓦的,还是什么其他质地的,只要是瓶子都给老子弄到这来!还有,要后面给老子运弹药和迫击炮、麻袋,没这些东西,这仗没法打!”

看着这些木结构的,几乎没有抗炮能力的房屋,陈宾有些发愁。

在没有充足火炮与没有空中力量的情况下,他如何使用手中的部队,抵抗住法国方面附带有坦克的机械化步兵的进攻,这是一个问题。

情报迅速传达到每一级军官的耳中,要他们明白即将开始的战斗是一种什么模式的战斗。

“作战目的在坚守阵地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给对方以沉重打击,尤其是其机械化部队!”

大家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一个指导性的作战目标。至于具体的执行,大多依然由各级军官自行决定。

这一点,当然难不住些战争经验丰富,从军校里出来的,由士官一步步经过战火洗礼升级的军官们。

几乎他们都做出了同一个选择。

机枪、所属火炮被集中起来建设支撑点式的抵抗杻纽。以班为单位的机动兵力,并会在侧面向敌方军队进行突然袭击。

机动性极好的四轮摩托也被组织起来,用于火箭筒袭击小组使用。更多吉普车,则成为抢救伤员或者运送弹药的工具。

当然,这交通工具现在还载着难民里的老人与儿童向后方的朗盖县疾驰。各级官员心中同样的期待是,它们能在大战爆发时来得及赶到。

一切都在紧张的准备里开始。

一些木质房屋安装上了汽油与炸弹,其中有一些极富有创意的东西,倘若被大家看到眼中,一定会大加赞赏。

下面,我们就将介绍几种极富特色的,临时设置的陷阱装置。

城市边缘如同越南大多数的小县城一样,有一个高约两米的无法称得上为城墙的土围子,土围子上的大门正对着一条蜿蜒于丛林中的骡马大道。

至于道旁两侧的丛林里布置相当多的陷阱,即包括那些竹箭、竹钉之类的越南土产,也包括大量“子弹雷”之类的阴毒武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极利于设雷的地方,居然没有一枚反战车地雷。反倒是,在土围子上——海军陆战队的第一狙击线,埋伏了大量的狙击手与步枪手。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装甲车前进的时候,消耗并阻滞对方的步兵。目的几乎是唯一的,就是要那些钢甲巨兽闯进城市之中。

这一布置就更加令人难以理解。

倘若这些钢甲巨兽闯进的是中华联邦任何一个城市之中,他们面对的将会是那些大楼及附近结实的钢筋、水泥建筑形成的火力点。

可在这样的木板成都市之中,又能如何限制这些钢铁巨兽的行动呢?

其实,这实在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正所谓花招巧妙,各有不同。无论什么样的军队,想要从联邦国防军这些在战场上,早就变得狡猾无比的军官手里,轻轻松松的讨个好,可不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远远一道岩石与滚木垒起来的街垒处,伸出一门大炮的炮管。作为一个正常的坦克指挥官会命令他的坦克转向,或者冲入附近的房屋之中隐蔽。

毕竟,在一条直直的大街上,与一门有极好保护的反坦克炮对射,使用笨重的英国马克型坦克未必是什么好的想法。

可要是说到两侧房屋里的布置,则一定会使坦克的车长大失所望。

而且他一定会骂:“这他妈是谁想的缺德办法。”

一枚中华联邦国防军装备到每个士兵两用手雷就会出现在他们坦克旁不远的某个位置。坦克冲撞下,必然会移动位置,导致原本弦就崩得紧紧的手雷被击发。

手雷前面没什么可怕的东西,不过是人酒瓶子或者干脆就是个木头尿壶。火药的激荡下,这些东西碰到坦克是一定会碎裂,然后……

当然,大家明白,被点燃了的汽油沾上,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想想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