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350章

铁翼鹰扬-第350章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云扬回过头,意味深长的冲他一笑。

“古利安先生,您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不过我有一个理好的建议,如果这次巴黎和会做不到的话,那么我们将重新恢复雷霆国际部队。这去部队的定义是紧急救援受难者,同时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的一支先进军队!”

“哦,我的天哪,唐先生您的建议总是如此充满了远见吗?”

“鹰号”飞艇稳稳的停在了“锡安”的城中,小巧军营里的,小巧机场之下。看得出来,在这儿担任教官的中国军人,履行他们职责的时候,达到了一种相当完美的状态。

仿佛德国士兵一样精确与严谨的以色列士兵,手中是清一色的用来充当礼仪用枪的M…1短突击步枪。无论队列还是操枪动作,都显示出他们精良的训练。

唐云扬没有想到在以色列人的希望之都——“锡安”,自己会受到这种如同国家元首级别的待遇。

“立正……枪上肩……”

一连串的口令之下,士兵们动作所引起的声音,似乎只有一声,而那些口令更是完全中文化的口令。为了建立稳固的聪明,文化的交流,在某个方面来说,则一件必须的事情。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看起来训练有素,精神饱满的“锡安之子”身上的军装,又体现了某种以色列人固有的文化色彩。

“这样的一支军队,将来会在沙漠的角逐当中成为百战雄狮吗?”

这一点,唐云扬不能肯定。而美国人,这时的目光已经转向以色列。一伸建设发展中的“锡安”,会引起世界诸多方面的关注,最终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棋子。但这里,却有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以色列人会在将来的博弈之中,倒向其他国家吗?

并非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情,在今后相对大国之间较为和平状态下的争执,最终将反应到小国或者少数民族的地区的动荡。而且,如果中国的实力不能在一定的期间之中,达到“朋友”们满意的程度,恐怕“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就将得到体现。

“欢迎您,唐先生!”

这时,在一旁等待着唐云扬的果尔达·梅厄出现在唐云扬的面前。虽然由于年纪问题,她并没有能够成为“锡安”的主要领导人,但与中国方面的关系,又使他成为这个城市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来到唐云扬面前时,看得出来,虽然她匀过妆,但眼中的红丝表明昨天夜里的战斗进行时,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与她一起来迎接唐云扬夫妇的,还包括那些“锡安工人党”在这儿的部分领导人。

不出意外的事情是,机场迎接仪式过后,唐云扬与他手下的人,被安排在一处颇具风味阿拉伯风味的豪宅之中,随后是丰盛的晚宴。

当一切欢娱的帏幕落下之后,随后展开的非正式会谈,才是这次接触的重头戏。在与其他“锡安”的领导人接触之前,他们必须就一些事情达成共识,否则的话,随后的会谈恐怕难以取得更好的结局。

“昨天夜里,我们的一处基布兹遭遇到袭击,虽然由于增援到达的比较及时,没有受到什么样的损失,但与些同时,我们不得不拒绝了另外一种,以色列人聚集的,虽然不属于我们锡安的基布兹的救援。我们刚刚收到消息,那儿的损失极重,不但……孩子们……”

大约果尔达·梅厄终究还是过于年轻,当她说到这些损失以及受到伤害的以色列人的时候,喉头甚至哽咽了一下。

果然,不出唐云扬所料,果尔达·梅厄与本·古利安似乎结成了某种政治联盟,倘若以色列人内部有争执的时候,他们会坚定的维护共同的利益。现在,她说的这些话,不但是说给唐云扬听,同时也是说给本·古利安听。

“是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加大对锡安的援助规模。不过,我还是要明确一下我方的目标。那就是暂时来说,除过努力建设‘锡安’,设法持续扩大以色列人在这里的规模之外,我想世界各大国都不希望这儿会产生什么不必要的动荡局面!”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12章回家过年

离开了巴勒斯斯坦,就是离开了中东。除过这儿,以及相距整个红海的埃塞俄比亚之后,再没有中国的基地,也可以这样说,恐怕在政府之间,也就没有了中国的朋友。

在离开之前,唐云扬与“锡安”的领导人当中,亲中国的以本·古利安、果尔达·梅厄达成了协议。在未来中国将会继续作为他们的支持者,而以色列将会在科技、建设等等方面向埃塞俄比亚提供援助。

与此同时,‘锡安’会主要注重增加人口数量及“基布兹”的数量,同时扩大“基布兹网络”的覆盖面,并以提高以色列我的生活水准为主要方向。

至于军队,除了自卫性质的,精锐而少量的“锡安之子”之外,同时包括海军、空军、陆军的人员将会前往中国,进入到规模几乎已经达到一个城市大小的黄埔士官学校。随后,展开在以中国军队为主,即将重新组建的“雷霆国际”部队中的军旅生涯。

作为职业军官,他们将会是未来以色更国防军的主要力量。同时,为加强已有了安全部队的作战能力,以及不致于使欧洲人过度担心,跟随在身边的特种部队成员大多被留在以色列,在此期间,他们虽然没有作战任务,但却要负责为以色列训练一些特种作战人员。

至于以色列人与当地巴勒斯坦人的争端问题,实际这件事情有点像我们中国过去完全被包办的婚姻一样,磨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更加说如同他们这样,在宗教、习惯等等方面完全不同的,程度这样大的“同床异梦”的“半路夫妻”。

离开中东之后,距离法国越近,飞艇之上的气氛就越加热烈。一些盼望回家的欧洲人,这时显露出种种不同的反应。

里希特霍芬牵着秦珂儿的手,站在舷窗前,讲述着他儿时的种种趣事。大约里希特霍芬这个小子,从小就是个不大可能听别人话的顽劣之童,所以他的事情总可以使距离欧洲越近,就快要见到未来的“公公”“婆婆”的秦珂儿,在紧张之余尚能展颜一笑。

“简,你说这算不算另外一种人种改良的手段呢?”

唐云扬看着里希特霍芬的模样,不禁要笑着与一旁“含贻弄子”简·梅林说句笑话。

后者的目光,稍稍从自己爱子身上转移了一下,看了看舷窗边上的两人。回头却白了唐云扬一眼,怪他把“爱情”这档子浪漫的事情说得这么不堪。

“我一直都相信,爱情可以跨越国界、民族。”

唐云扬清楚,妻子一直都是个掌握着现代的科学知识,在面对自己的工作具有绝对的理性。但当她面对爱情的时候,又完全暴露出女人那种纯粹的,极感性的认识。

“亲爱的简,你误会我了!从人种学的角度上讲,混血儿在某些方面更具有优势。如果从民族学上讲,一个关于包容其他种族的民族,就更是一个优良的民族!”

哈,如果此刻已经回到德国军中的那位波西米亚下士——希特勒先生听到唐云扬这样的解释,一定是会生气的。

虽然历史正是由于此人的作为,而发生了那样戏剧性而又惨绝人寰的转变。但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加入到“德国工人党”这个组织之中,对于某些慢中关注着他的眼睛,未免会有些失望。

飞艇平稳的飞行在欧洲的,战争刚刚结束的大地之上。这时的飞艇由于不是在战争时期,所以飞得并不高。沿途诸国,对于中国飞艇这样的过境,大约已经是件相当习惯的事情。

各国政府,对于他们携带的,来自东方的各项产品,也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欢迎。毕竟,这些飞艇有正在逐渐崛起的中国为后盾,还有现在已经遍布欧洲各国的,带有一定帮会性质,明面上又是正当经济团体的“中华会馆”的支持。

为了社会的安定,各国政府也不大愿意招惹他们,而且这些人的利益只要不受非法干涉,一般来说对于做生意更加热衷。甚至有的时候,“中华会馆”可以私下为一些小国家,作一些别的团体无法做到的事情。

由于进入和平时期,飞艇的速度并不快。尤其是在使用了煤气为动力来源之后,速度比起烧油的时候,要低一些,航程也要相对的近一些。甚至,这样的改变受到一些国家的笑话,毕竟在他们眼中,这是某种形势的倒退。

但不争的事实是,这种燃料在有树的地方,就非常容易获得。而世界上,还没有一处沙漠大到,可以使飞艇完全无法跨越。所以自带制造木炭设备的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到地面上去买此木头来补充自己的燃料。

况且,一氧化碳燃烧之后,不过生产的是水和二氧化碳,后者同时又是产生煤气所必须的一种添加气体。所以排放的污染,比之汽车、轮船又要少许多。木炭的廉价,又多少弥补了因此速度降低而带来的损失。

其实这种东西,如果可以精细的利用的话,它的效果恐怕有如以色列的“干旱农业”技术一样,可以为国家带来超额财富。至于说广泛使用飞艇是不是一种倒退,本书的后面自然会叙述。

欧洲人,除过德国人之外,显然大多数国家对于飞艇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倒是中国使用“奔雷式”攻击机改进而来的双引擎小型客机身影,在欧洲的天空上,不时可以看得到。

下面,世界航空的发展,在唐云扬眼中的轨迹是相当清晰的。那就是,世界将进入到一个以飞行为运动,并不断使用这种新的交通工具挑战各种极限的发展过程之中。

例如,飞越英吉利海峡、飞向南、北极方面,或者飞越整个北美大陆而不着陆,或者是使用飞机进行环球飞行,等等方面的探索与发现的年代。唯一,唐云扬对于这个世界的贡献,实际不过是促进了单翼机及航空母舰的发展布局。

如果仅从航空科技上来讲,世界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有什么过于重大的变化。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也没有改变。除过变化最大的中国之外,仅仅是一些可能在未来的世界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人命运的变化。

例如,居住在德国魏玛共和国给予的“保留地”的威廉三世和他的家人,或者是原本应该死于“契卡”枪弹之下的两个孩子。

又或者是那些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黑帮大佬,曾经没有人权的欧洲华人,有可能被纳粹屠杀数百万的犹太人,等等诸如此类的,对于整个世界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影响的各人。当然,这里面暂时来说,只有一个人可以影响历史的轨迹。

不是唐云扬,而是那个这次不支再残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唔,这个家伙将会用私人身份造访南锡、伦敦、美国,这个‘问题土匪’出现在这儿,估计这次巴黎和会的期间恐怕不会那么平静!”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嘴角隐隐有一些笑容。唐云扬的到访欧洲,对于他个人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由于他与美国华人那说不大清楚的关系,党内许多人对他有相当的负面评价。但由于华人社团的作为,整个社会上来说,对于他还是有相当大的助益。尤其,当他收到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虽然没有道歉,但却含蓄的吐露出,在会议当中采取排华措施,给美国带来的损害。

而一个完全不顾及美国利益的和会结局,又不能为议会所通过。这样的损害,给总统各人造成的将会是声望上的损害。同时,在知悉内情的议员与高级官员当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将会被再一次证明,他观点的正确性。

当然,如果说到机会,那恐怕要在四年之后。

至于唐云扬这个已经使欧洲各国政府有些头痛的“问题土匪”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欧洲,尤其是件不那么美妙的事情。英、法两国政府紧张起来,两国的情报机构开始关注起唐云扬的行踪。

当南锡城曾经的“城堡”现在已经被开辟为这儿的“华人聚居区”,那儿依然保留了过去的试验飞行基地,只不过现在充当了民用机场。

“鹰”号飞艇在地面助降装置的帮助下,慢慢的向地面上落下去。

看着机场上的人群,飞艇上的人全都神色激动,包括即将在这儿展开自己另外一段人生的杜月笙,以及其他‘回家’的人。这些人就是被改变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同时也将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世界的改变既然已经出现,那么历史的脚步就会在一个个岔道上离开原有的轨迹,大概说到“蝴蝶效应”的话,这才是造成效应出现的原因。

既然改变已经出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希特勒在德国是否依然会掌权?这唐云扬说了不算,得要看未来的“巴黎和会”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13章长远目光

说起来,这有一些仿佛回家过年一样的感觉。

这种想法,在底下等着的迫不急待想要亲新自己的外孙的卡瑟·梅林,也包括埃米尔·德里昂和福斯特·德里昂这对父子,由于与唐云扬的关系,现在已经因为排挤,而不得不退出现役的军人。

还有一个人,就是这次会跟随唐云扬回国,并继续发展自己事业的,法国飞机设计师莫拉那·索尔尼尔。尽管,后来由MPM军工集团生产的奔雷型攻击机,使他成了百万富翁。

但他认准,这些中国人都是些能干的家伙,尤其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挣钱的本事不坏。作为一个飞机设计师,早就从他的合作者——王助那儿得到的照片当中,证明他未来工作、生活的地方,环境优美、舒适。

所以这一次,他将会携带自己手下得力助手以及家人,离开战后经济极不景气的法国前往中国发展。虽然,他或许不会老死的中国,但就目前来说,他相信他的事业将在那儿获得很好的发展。

另外一位,就是曾经作为唐云扬与麦克·郎建立的第一个工厂的工头让·菲利普先生。说起来,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能干的法国工人,把唐云扬脑袋里的设想,变成现实的产品的话,如果没有他们给来法国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传授技术的话。

那么唐云扬手下,那使他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排得上名次的财富又来自于哪里呢。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法国军队的大规模复员,导致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这些优秀的产业工人当中,相当多数已经失去了他们曾经的饭碗。

显然,唐云扬到达欧洲,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政府高层所认为的灾难,对于生活窘迫的他们,未来的生活可能会有了新的希望。

让·菲利普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帽子,嘴里如同所有热情的法国人那样,发出欢呼的声音。

“这位唐先生虽然是一个中国人,但他也是一个够朋友的人,希望他能够答应我们的请求。”

话说到这儿,得要说,全世界的百姓们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衣、食、住、行是他们基本的需要,至于流动性,自然是哪儿生活好就向哪儿移动。尤其,作为曾经与唐云扬合作过的人,他知道这个世界级的大富翁想要什么。

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他着手召集了相当数量的,已经开始失业的军火工厂的技工。其中,相当数量的工人们是专门为法国军队生产,使他们在战场上占据了炮火优势的75毫米炮的制炮技工。

内心之中确信,这次凭着自己与唐云扬的关系和这些技工的面子上,他一定会有更好的出路。当然,使人可以相像的是,机场上迎接唐云扬的人,并不单单是他的朋友们。

法国第二军情局在皮卡尔少将的命令下,陆军情报局在首席情报官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