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346章

铁翼鹰扬-第346章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怕他们消停下来,只要他们还在战斗,那么我们就还可以安稳一些!”

与俄罗斯有关的战争报导,通过琴岛的中华新闻广播网在一时不停的向世界各地进行报导。随着巴达维亚的无线电中继站投入使用,战斗进展,随时通过电波向全球同步传播。

清晨,就着“早间新闻”吃下自己的早餐,这已经是唐绍仪的一种习惯。虽然在琴岛的时候,他更习惯看晨报。但在飞艇之上,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鹰号”飞艇在其他几艘飞艇的护卫之下,此刻正飞行在浩瀚的印度洋的上空。清晨的风从高度并不高的飞艇的舷窗处吹进来,天气明媚的清晨,这里的空气不冷不热。清新的北风,闻起来也没有如同海岛之上的那股腥味。

“是的,俄罗斯方面一直处于这样低水平的战争冲突之中,似乎双方都在积聚实力!”

已经结束了早餐的唐云扬同样支起耳朵,在倾听着“早间新闻”。悦耳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来,那是远在琴岛的徐美伶的声音。

在这里,温度并不那么低。北风女神似乎还留恋在回归线以北的大地上,并不喜欢大洋弄湿她漂亮的裙裾。清晨的飞艇之中,生活刚刚展开。

打扮漂亮的简·梅林身边伴着的是艾琳娜·蓓尔,至于她的儿子这时又被里希特霍芬借去,充当哄秦珂儿高兴的道具。让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真不知道这个欧洲战场上的“情场老兵”在这一场“战争”当中,胜了还是说败了个一塌糊涂。

当然,这都不会是朋友们关心的事情。毕竟,现在的中国虽然可以结束战乱,虽然可以进入到一个相对和平的建设之中,但显然欧洲的胜利者们,正在皆力把他们排除在胜利者的行列之外。

从某种角度上讲,欧洲政客的看法,与列宁不谋而和。那就是中国,无论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制,无论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的发展可以有多大的贡献,它的崛起不符合欧洲、亚洲或者说,世界此时所谓强国的需要。

毕竟,分蛋糕的人,少一个总是好的!尤其,这个蛋糕看起来并不那么大,所以他们已经开始排除起另外一个即得利益者,他就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

1918年1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主要内容包括:

1。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

3。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与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

4。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今天的预备会议过后,法国总统雷蒙·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前往拜访在巴黎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乔治,你知道我的总理克莱孟梭先生对于威尔逊总统的看法,多少有些意见。看得出来,山姆大叔是想要凭借他们兜里钱去收买全世界,乔治说真的,他们的急进已经使我有些担心了!”

在见到美国总统之前,雷蒙·彭加勒多少会有些不自在。法国的这种总统、总理制国家总会使总统仿佛一个牵线木偶,而线始终是提在总理克莱蒙梭手中。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妒忌一下伍德罗·威尔逊,相对来说美国总统在美国人的心目之中,或者说在全世界的形像,都是一个有实权的角色。

“哦,老兄,美国人都是急性子。虽然就根本上来说,他们的政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错误。但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们不懂得如果现在就这样做的话,恐怕将会使世界陷入混乱之中!”

他们的看法也没有什么过多的错误,伍德罗·威尔逊代表美国的利益所提出的“十四点建议”恰恰反应了,正处于经济上升之中的美国的利益。

这时的美国希望在一战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至于殖民地他们倒不如英国、法国一样那么重视。

生产水平及效率,这时已经超越欧洲的美国,他们打开世界各国大门的,是他们的便宜的工业品洪流,优势就是他们建立在新式工业上的效率,其实这也是法国、英国遏制他们的根本原因。

正如同前面说过的一样,蛋糕总是显得不够大,尤其大家都感觉饥饿的时候,少一个瓜分蛋糕的人,无疑是使大家都高兴的事情。

“乔治,你们英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总是很透彻的。是啊,威尔逊总统的建议虽然不错,但我想我们如果好好和他谈谈,或者可以改变他的看法。你知道,苏伊士运河及附近的国家,现在需要的是稳定,而这也应该是我们着重关注的地方!”

“放心吧总统先生,我知道该如何去做的!”

叼着雪茄烟的劳合·乔治应了一句,使法国总统放下心来。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5章李代桃僵

上一章说过,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14点”,已经被因为利益而站在一起的法国及英国领导人扔到一旁,刚刚用完午餐的美国总统可不知道这些变故。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习惯性的打开窗户,比起美国来,天气多少要湿润些的巴黎使他不大舒服。打开窗户,一些冷空气闯进室内,使清晨的屋子里感觉舒服了许多。

这种习惯,多少与克虏伯家族,那种使用寒冷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所区别。一直生活在追逐利益生活当中的美国佬不大需要这种“自然的手段”,他们对于追逐利益,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急不可待。

也是这种习惯,使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把新的军火工厂依托在东北长春,建立完整的军火工业体系。这倒不是东方方面张作霖的打算,而是从小生活在那种冰冷环境当中的阿尔弗雷德的一种习惯。

在与唐云扬商谈他的请求时,阿尔弗雷德告诉唐云扬。

“先生,我需要清楚的头脑,无论是管理家族企业还是说完成我自己的学业,这都是一项必须的条件,请求您答应我这个条件!”

结果,生产重炮的“中国克虏伯”嫁接在东北原有的军火工业之上。至于“毛瑟中国”兵工厂,则去往了武汉,那个中国可以说最热的地方。

伍德罗·威尔逊并不需要冷空气来保持他的清楚,仅仅只需要利益的刺激,他一向都非常清醒,否则这次来到法国巴黎开着不怎么重要的准备会议也会亲自前来。而没有让他的副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前来。

原因就在于,他打算用同意把中国排挤在和会之外这样一个条件,来换取英、法两国对他的“14条”的支持。这些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一切进展似乎都非常顺利的时候,兜头的冷水从头上浇了下来。这也将使他明白,美国对于欧洲,应该是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表兄弟。而欧洲国家,并不会所他当成是一个亲兄弟的那样来对待。

“总统先生,现在距离圣诞节已经没有几天,我们私下来见您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小小的问题需要与您商量一样,毕竟在未来的会议当中,我们不能让那些小国家有机会说出些什么。”

法国总统雷蒙·彭加勒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劳合·乔治就接上了话头,对他们两人来说,这恐怕是最后的机会。

“是的老兄,我们得要准备好,不给其他国家更多的机会来控制会议的进程!”

在巴黎委员会如开的前夕,三人的这样的秘密会议的次数并不少,甚至扶持那个已经被中国人打痛了的日本国,而剥夺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的权利,也是在这样的会议当中被确定下来的。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看着目光闪烁的两人,心中不由的得要猜上一猜。

“他们今天会带来什么样的话题呢?难道是因为巴勒斯坦问题吗?英国人的那个《贝尔福宣言》倒也不坏,只可惜……”

《贝尔福宣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也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

至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只可惜……”三个字,是因为那儿并没有美国人什么事。而控制运河两侧的是英国、法国人,这也是对于美国人最不利的地方。

虽然他心中感叹,可为了在未来,能够在欧洲有一定的发言权,眼前这两个家伙是他不得不耐着性子打交道的人。

“好啊,两位先生,你们是知道的,我是很乐意与先生们一起在午餐之后,谈谈这些使人皱眉头的问题!”

法国总统雷蒙·彭加勒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视了一眼,前者似乎有些不知道该坐何说起眼前的事情。

“哦,请您放心总统先生,伍德罗总统对于未来世界的和平,是那种全心全意为之着想的人。他明白,我们下面说的话可能会否定他的主张,但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他也会非常乐意接受的!是这样吗,伍德罗总统!”

英国与美国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地位,否则世界上不会把他们称为表兄弟。眼前这个“块头”越来越壮的表弟——美国,常常使被战争消耗的精疲力竭的表兄——英国有些头痛。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一怔,他已经在劳合·乔治首相的话语之中,听到一些不好的信息。

“恐怕他们谈得不是什么中东的问题,难道他们对于中国那个‘问题土匪’还是非常不放心吗?”

心中虽然“咯噔”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稳了稳神,说出下面这番在这件事上,即得体又大方的话语来。

“啊,两位先生,你们知道,当欧洲战争结束之后,相信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已经使大家全都明白,是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的时候了。毕竟,如果大家可以多谈谈得的话,那么许多人的生命就不会因为战争而失去!”

劳合·乔治首相抓住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话语之中的漏洞,立即就给他套了上枷锁。这是英国人一惯常玩的文字游戏,美国人比起英国人来说,打仗、建设或许都不太差。但论及到玩手腕,他们比起这些老牌的强国,差得就相当远。

“瞧,总统先生,我就知道,他们会赞同以世界各平为前提的这提议的,所以我肯求您把您的想法告诉他,这会使我们的谈话顺利的进行下去!”

雷蒙·彭加勒装模做样的看了看劳合·乔治,嘴里叹了口气。

“威尔逊总统,我不得不向您道歉,恐怕您所提出的‘14条’当中部分条款必须修改,否则我们担心,那会造成世界在动乱中开始堕落,甚至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而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这时既然被劳合·乔治首相用话套住,只好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放心吧,倘若因为世界和平的话,那么我们会考虑的让步的。那么请您告诉我,您所担心的是哪些方面好吗?”

雷蒙·彭加勒点了点头,神情之中含着仿佛是一种肯求的,令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不得不予以考虑。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中国的遏止,虽然我们不会与他们进行战争,但你当然知道,那是一个不怎么遵守游戏规则的家伙。如果我们可以联合遏止他的话,就可以避免他们的产品毫无限制的流向欧洲,这对于我们大家都是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的开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监管之下。而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完全控制中东,否则仅仅民族自决这一条,已经足够中国人在那儿掀起动乱。

除非,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军队的增援,加入到对俄国的进攻行列之中。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俄国,否则我们将没有足够的力量遏止,必然会因为急速发展而快速崛起的中国!”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眨了眨眼睛,不出声的把一口压抑着的怒气缓缓的呼出胸膛,可他的脸上则尽量保持着某种政治家应该具备的风度。

这一下,他全都明白了。英、法两国为了避免开放与民族自决,而使他们殖民地的市场开放。而完全否定了他的想法。毕竟,现在放眼整个世界,包括正在凭着先进的空中技术,而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在内。

没有人可以与美国的工业产生能力相抗衡,限制世界的开放与民族处决,就是不给美国工业品在这些国家公平竞争的权利。被控制在他们手下的殖民地的原料与市场,自然也不会轻易开放给美国。

这时,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不由得有了些愤怒。他回想起来,在国内讨论关于巴黎和会问题时,他的副总统,那位与华人总是走得太近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曾经建议过。

在和会如开的期间,美国应该关注一下中国的利益。由于俄国的“颜色革命”使俄国已经失去了参加和会的可能。那么,如果说在未来能够与这时领导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法、英政府相抗衡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美国、中国以及在中国控制下的日本的相互协调与沟通。

富兰克林·罗斯福相信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国际联盟,才是稳定与发展的前提。

令人遗憾的是,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游说之下,伍德罗·威尔逊总统选择了另外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6章黑色光荣

仿佛作梦一样,昨天还飞翔在大洋的上空,当今天太阳在天空显示出火辣辣的光芒时,“鹰号”飞艇已经载着唐云扬一行人,来到了苏伊士运河入口处的国家——埃塞俄比亚。

在这儿,唐云扬被飞艇送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那儿见到了孟尼利克二世之女佐迪图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塔法里·马康南公爵。如果说这个名字,大家不知道是哪位的话,那么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而提到埃塞俄比亚,可能在旱灾之中,那饥饿与无奈人们,惨死在烈日之下的情景恐怕就会浮现在我们的的面前,可是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国家。

他们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并不亚于中国人,甚至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战争取得了成功。

1896年3月1日,第一次抗意战争当中著名的阿杜瓦战役爆发。当时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统帅10万军队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杜瓦同意大利侵略军决战。

埃塞俄比亚军队依靠士气高昂、地形熟悉、情报准确等有利条件,采取分割敌人、各个击破的战术,一举歼灭意大利侵略军17000名(其中伤亡12000余名、俘虏4000余名),缴获意军全部大炮和大量其他武器装备。

战后,意大利政府被迫于10月26日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作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其作为主权国家的完全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埃塞俄比亚取得了第一次抗意战争的胜利。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光荣,当时的意大利军队,比起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实力弱不到哪里去,可他们为何就失败了呢?

大约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国没有鸦片战争的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