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31章

铁翼鹰扬-第31章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云扬的话,使蔡、李、吴三人不禁面面相觑起来。但对于辩论这种事,自然是牙尖嘴利的吴稚晖的强项。

“唐先生此言令我费解的很,即是路走的对,如何去走只是量力而为的问题,比如走路和坐汽车的速度当然是不一样的。你唐先生事业有成,自然是有汽车可坐的,诸如我们三人却是只好走路去罢,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唐云扬虽然挨这位吴稚晖先生的骂,但对于这位牙尖嘴利的吴先生心思的敏捷却是非常佩服的。对待这样的人,有道是“露巧不如藏拙,直来直去竟是有非常这益”。

“吴先生的话的确道出了问题的本质所在,这件事我们正好可以把他放在载重汽车上跑他一程,但去做的话却是需要三位先生来帮忙的!”

李石曾一听唐云扬似乎对于留法勤工俭学会有新的想法,顿时感兴趣起来。作为创办者,他是关心的很呢。

“唐先生有话尽管直说,正如阁下所喻,真要可以拉上载重汽车去跑上一程的话,那在下却是要为唐先生摇旗呐喊的了。”

蔡元培虽然对于教育极为重视,可他的性格相对于李石曾要沉稳的多,当下也不开口,只是一双眼睛注视着唐云扬,似在期待他说出办法来。

既然已经引起了三人的兴趣,唐云扬就不急忙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毕竟他此行前来要的是管理人材,要的是关心中华未来的有热血的人材。

微微一笑道:“办法是有一个,只不过这个办法却是有些强人所难,只怕三位听了不喜,尤其是这位吴先生可能又要骂在下居心叵测,人心不良了。”

吴稚晖嘿嘿一笑:“嘿嘿,如果阁下真的居心叵测,人心不良让人骂骂又何妨呢!”

倒是蔡元培一付了然的模样:“有何事不可做,只要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就算被别人骂骂又如何,大丈夫所为无愧于天地耳!”

“蔡先生教训的是,吴先生就算要骂,在下也是要说的了。三位先生的大名唐某久仰已久,因此,在下此番前来的目的就是要三位先生放弃现有的一切,与唐某合作。当然,留法勤工俭学也是要一直办下去的,而且会以更大规模,更有效率的方式办下去……”

唐云扬的话未说完,一旁的吴稚晖已经骂将出口:“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阁下挖人,却不是来做事的。阁下还是请回吧!”

唐云扬反驳道:“吴先生稍安勿燥,挖人是一定要挖的,但事也是要做的,吴先生何不稍候片刻,待我讲完了我的想法,真的一无是处。那时再请先生教训使唐某学得大义也是件不错的事情啊!”

吴稚晖翻了唐云扬一眼嘴里只说出一个字“讲”,接着摆出一付洗耳恭听的模样来。

“俗话道,事欲其利必工其器!在下以为勤工俭学之事,如果依托在大的企业集团之下,与三位兄台此时之举相比,就好比是上了载重汽车。因此,我打算请李先生出任我们麦克·普林斯军火集团的总经理。

至于豆腐公司,我想给它改造成军事食品的供应公司,当然,它的改造靠后,而且它得信托在一个法国公司之下。”

这时的吴稚晖两道浓眉已经皱了起来,显然对于勤工俭学被轻描淡写的说过去颇有不满。

蔡元培突然插嘴道:“阁下所说的是企业发展的问题,那么勤工俭学呢?你打算如何安排呢?”

“这个不难,我们有了军方支持的军火公司,为了生产效率和速度,我们就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届时我们可以回国去大批招收华工,相信有法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出面,政府也不会说什么。

人到法国之后,白天做工,晚上上学。校长自然由蔡先生来担任了,我们可以聘来法国老师,普通人教他学机械、制造等等实用技术。

其中聪明的,法语学的好的,我们设法给他安排进法国大学学习。比如南锡大学,相信诸位知道我们公司与南锡城议员的关系还不错!三位先生可想三五年之后,回国之人,就是数万技工,几千大学毕业生。如此往复循环,只要战争未停,那么我们军火公司就一直需要工人,如此往复循环,不出十年,就是数十万的人材!”

“数十万自法国学成归国的人材!”

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三人面面相觑,数十万经过正规学习的人材,那可以从相当程度扭转中国人材不足之困境,就算是数十万的熟练技工,也就可以为中国工业发展打下一个发展底子。

只是这个设想他们没敢想过,而这位唐先生的胸怀不知有多大,这种话都说得出来。吃惊之下,三人不由仔细打量起唐云扬年轻的面孔。

第一卷欧洲上空的鹰第一季法兰西之恋第77章搭车之计

如果他们知道,这仅仅不过是唐云扬对于人材培养的一小部分计划的话,真不知道该做如何设想了。

没错,看似唐云扬合盘托出的计划,仅仅不过是人材计划的一小部分。

更大的部分在于军事人材的培养,因为唐云扬希望自己将来回国之时,不是仅仅携带十数万技工和几千大学毕业生,他还希望携带自己的军事人材。

但眼睛,这些事对于眼前三位有一定政治背景的人是不能说的。

“在下已经将愚见合盘托出,不知,三位先生意下如何?”

“如果能成功的话……”

李石曾的心不禁激动的“怦怦”加速,蔡元培心中则更加为了未来的那个,增加了大量法国教师的夜校而极感兴趣。

放着堂堂未来的北大校长,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不用,那唐云扬岂不成了傻子了。但这时,国内派系林立征战不休,哪里会有在法国南锡政界及美国军火公司庇护下的学校更有作为呢?

听着这些言语,李石曾与蔡元培由于希望的增加而兴奋不已,吴稚晖这时已经没有再骂唐云扬的兴趣,现在他所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嗯,眼前这个青年人是个堪心造就之材。不但目光远大而且手段独到。战争时期的军火工业,我们怎么早先就没有想到!欧洲战争当中,军火工业自然不难大获其利,由于军方的关系自然又有大把的优待,而且这个青年看起来满怀报国之志,看来是把这个青年介绍给中山先生的时候了!”

对于这些唐云扬并不知道,他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三人对他的打算有何等样的看法。因为他最主要的问题还没有提出来,只怕提出来了又难以获得三位的同意,那才是大问题呢。

“三位,在下的想法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说明。三位知道在下是个商人,虽然贩卖的军火,但终归是个商人。对于商人来说无利不起早,所以在法国培养的人材,必须为我们公司服务二十年以上。”

吴稚晖心里刚刚升起对唐云扬的赞叹,想要把这样的人材安排加入到同盟会之中。结果又被唐云扬商人气十足的话给打断了,随即想也不想张嘴就骂。

“要不我说,你还真是个十足居心叵测,人心不良的狗东西。”

这时的蔡元培也对于这件事慎重起来,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材都要为他们公司服务二十年的话,那么他们还是中国需要的人材吗?

倒是李石曾摇了摇头,替唐云扬否定了吴稚晖的话,以及蔡元培的想法。

“我却以为吴先生所想似有未到之处!试想,唐先生所在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他们不会心甘情愿的为中国人培养人材,他们所看到眼里的只有廉价劳工,唐先生的举动正是一个搭顺风车的主意。至于为他们公司服务二十年之久,将来如果军火公司去中国办工厂,这些人材依然是我们中国的人材。

不过唐先生,我也想说这不应该包括那些上过大学的人。他们不能为贵公司服务那么久,三年五年也就罢了,但二十年实在是强人所难哪。”

不是唐云扬的话,倒是李石曾的话打动了吴稚晖和蔡元培。中国需要的是大规模的受过西方大学教育的专业人材,至于技工,等这些人材回了国自然也教得出来。

这一点却不能不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考的局限性,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人材或者说依靠人材扩展的实力,正来源于在知识分子领导下的这些技工们。

知识分子与技工的关系可以打一个比方,就好比大脑与手的关系。

想得到没有用,做得到才是真本事。况且一个技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可是回到中国立即加入到派系当中的知识分子的精英们,也就可以说他们就算是完蛋了,没用了!

因为,很难相像一个沉浮于政治波涛的人可以专心从事自己的专业,而强国之本则是各个专业的强大之总合。

否则西方怎么会提倡专业精神,医学就是医学它和政治无关。军人就是军人,就算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但军人依然首先是个军人,然后才有可能是某种程度上的政客。而政客就是政客,专业的政客,不应该是什么军人、医生。

否则,艾森壕威尔加入政治竞争,不会从1948年退出现役开始。这就是资本主义大发展之后,出现的社会专业细分的概念。

而中国在结束清王朝统治之后,由于封建残余导致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境况,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由于专业混乱所致的。

试想当年的留学生,无论是留美幼童还是其他归国留学生,无不一个跟头裁进派系林立的政治旋涡,再也爬不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悲哀。

可以说后来日寇的入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善于从政的人实在太多,善于建国的人实在太少。

归根结底,全他妈是手腕、心计惹得祸。

偷偷看着三人的以,唐云扬心里不由一阵欣喜,看来事情办成了!他一面端起酒杯,一面大声笑将起来。

“哈哈,就如李先生所说,五年就五年,相信美国那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三位如果完全同意这种想法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办我们的事了!请,这一杯酒祝我们大家合作愉快。”

蔡元培这时心里的疑惑已经被李石曾的一席话完全平复了去,现实是明摆着的。这位唐先生看起来在麦克·普林斯公司的地位不低,否则他如何可以这么肯定雇佣华工的事情。但同时,他们也是美国公司,自然要受到美国总公司的制约,这也是根本无法逃得掉的事情。

吴稚晖看着李、蔡两人的神情,知道唐云扬的计划最少已经获得了他们的认同,这个时候,这个小家伙是不能再骂下去了。

当下一举酒杯道:“即是如此,我们就搭了这趟车,为我们中华的未来做出我们大家该做之事罢!”

第一卷欧洲上空的鹰第一季法兰西之恋第78章双面谍

玛塔·哈里,估计在1915年的巴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巴黎最擅长脱衣艳舞的舞娘,凭借她的姿色她又是巴黎许多高官与政客的枕上的温馨花朵,同时,她也是闻名全欧的脱衣艳星。

但她的另外两个身份又是那样的神秘,而很少为人所知。

第一个身份,德国间谍。

那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玛塔·哈里正在德国巡回表演。德国谍报机关找上门来,要她为他们服务,提供法国方面一些有用的大新闻。

面对德国谍报机关的要求,玛塔·哈里又惊又喜。

在与权贵的交际中,她常常会听到一些“大新闻”,用消息来赚钱未尝不是个好买卖,于是她答应了德国人的要求。为了收买这个美艳间谍,德国方面花了2万法朗,这在当时无疑是笔巨款。

战争开始之后,她俘获了法国政府的高官和军事将领,从他们口中源源不断地套取情报。这些要员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在酒桌上、枕头边的话,会让身边这个艳星泄露出去。

战争一开始,德国就利用玛塔·哈里提供的情报,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马恩河战役前夕,玛塔·哈里从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法国将军那里套取了情报。

并在一次舞会上,把法军的出发地点传给了德方。德方推测出法军有进攻的企图,于是囤积重兵,进行伏击,第一天就有数千法军倒在德军的枪口下。

一个女人能够走到这一步,应该可以说她获得了成功。

可这并不能满足玛塔·哈里的虚容心,或者说她的冒险并不仅仅是出于金钱的魅力,或者她喜欢这种充满了危机、悬念的生活也说不定呢!

战争开始不久之后,由于东方俄罗斯帝国出兵的压力,同时由于速胜计划的破灭。德军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境地之中,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时,玛塔·哈里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

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德国谍报机关一样,法国谍报机关也开始找到她。毕竟,她这一样一位红遍欧洲的脱衣舞娘,并不会因为战争而丧失掉的,自由进入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巡回演出的机会。

这正是法国情报机构想要有的,又不那么容易得到的机会。就这样,玛塔·哈里又成了法国间谍。随着时间的推移,玛塔·哈里将双重间谍做得十分到位,在德国与法国两国间左右逢源。

之所以在这儿大篇幅的介绍这个美丽的双面间谍,那是因为潜伏在麦克·普林斯公司商业及军事双料的,同样美丽的女间谍南希·格林将会将有关情报传递给她,再由她传递给德国军方情报机构。

看着大街上的招贴画,南希·格林稍稍皱了皱眉。与这样一个有名气的脱衣舞娘接头,使南希·格林稍微感觉到不适。

或者她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对于自身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作为一个间谍,她的心思是不会表露在外面的。

通过观察,她已经明白,身旁坐着的这个被唐云扬称谓“李二”的年轻人,根本就从来没有来过巴黎。

这一点,只消看他在大街上四处张望,以及稍稍显示出的来的局促不安就感觉得到。为了唬住这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李二,同样也因为自己的向往,她首先去了埃菲尔铁塔。

“李,瞧见了吗,这座铁塔是为隆重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在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的。刚刚我们看过的半身铜像就是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这座铁塔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唔,不过我可不喜欢这个名字,我喜欢的那个由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的美丽而浪漫的名字——‘云中牧女’,这座铁塔总共使用了九千吨钢材建成……!”

说起来,南希·格林向李二进行的这一番介绍完全白费了。李二杆子转动着着脑袋,不住四处张望着,心里不停嘀咕。可他不敢把这些疯话说出来,因为唐云扬不许。

“贼他妈,这路真宽……法国人真是有病呢,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喝,有那么多铁不如多造几枝盒子炮!这些法国女人真不要脸,身上就穿那么一点……!”

当然,李二杆子不是说在他周围出现的法国女人。这会的法国女人还没有达到如同今天越穿越少,无限趋向于裸体的服饰发展方向。

他说的是招贴画上的玛塔·哈里,作为一个脱衣舞娘来说,没有什么比她的身材以及舞动之中的若隐若现更加吸引人的了。

自然,埃菲尔铁塔上一顿丰盛而不铺张的午餐也提不起李二的兴趣。虽然他现在比唐云扬第一次吃西餐的表现还要好,但那只是为了任务需要。

与西餐相比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与营里加了肉臊子,和自己制作油辣子,再就上两瓣大蒜的扯面相提并论。按李二杆子的话来说:“这些东西光是个好看,哪有我们的扯面吃起来舒服。”

且不说南希·格林一路上的安排,明珠暗投丝毫晃不花李二杆子的眼睛,就算是陪着她逛了几十家服饰店,李二杆子依然是丝毫不显疲态,紧紧跟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