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143章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43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为魏王效力,纵死无怨矣,只是下官膝下有二子,现今尚且年幼,若下****死,希望大王看在下官用心效力的份上,能够照看一二,那下官虽死也无憾了”司马懿临别之时,俯首拜倒在地,声情并茂的垂泪告别道

“仲达,汝乃吾之股肱,无需如此丧气,真有那么一天,本王必将待汝子,如吾子也”曹操向来欣赏和敬重重情重义之人,司马懿此法说辞,无疑加赢得曹操的信任与亲睐

司马懿离营之后,曹操又对军祭酒王朗道:“景兴,劳烦汝去趟庐江,面见孙权,陈说利害,让他不要再犹豫,增派兵力,攻破江夏,若他能立此功劳,吾必奏请陛下,封其为吴国公”

“诺”王朗沉声而退,对于曹操的心意,他自是明白的,这三个月来,孙权虽然派周瑜领军攻打江夏,周瑜虽然用命,但孙权却并未尽全力,一来是因为长江水域,遭遇甘宁文聘侵扰,二来孙权眼见曹操久攻不下襄阳,而诸葛亮各路援军源源不断赶来,而鲁肃也劝谏孙权,切莫得罪死了诸葛亮,否则仇恨结下,必然难以解开,莫如坐看局势变化,等待襄阳战局变化,再做计较

孙权意动之下,自是给在前线作战的周瑜,形成了掣肘,让周瑜在围困江夏三月,却也始终未能攻下夏口

曹操对此心中虽然不满,但却无可奈何,此番派王朗以重爵相诱,也正是他希望孙权能够全力攻下江夏,如此就能打破江夏,襄阳、章陵这个三角防御阵势,也能打破眼下战局的平衡,可以震慑荆州守军,意义自是非凡

眼下章陵治所城,因为有徐盛和马良二人镇守,加上城中拥有一万五千精兵,以及两万军户,外加三万壮丁和十几万百姓的拥护,张辽率领的三万大军,在城城下同样没有讨到丝毫便宜不说,这两个月来,已经折损了过半兵马,军心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

奉命出使庐江的王朗,抵达庐江城时,鲁肃与孙权早已经先一步接到汉中方面的消息,得知诸葛亮不但攻下了汉中,而且还斩了夏侯渊这个曹操最信赖的名将时,二人惊愣之余,却又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庆幸

孙权庆幸自己没有与诸葛亮死磕,给两家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鲁肃庆幸的是,自己的担心,果然没有白费这一刻的鲁肃不由得不惊叹,诸葛亮确实有逆天行事的本领

“主公,王朗此来,必然是说服主公出兵之事,肃以为主公暂时可先答应下来,只是是否照做,自然也就今后之事,如此也可以免遭曹操嫌忌”鲁肃得知王朗道来,当即开口进言道

孙权思虑片刻,欣然道:“子敬所言有理,本侯自是明白”

王朗此番出使,可谓是趁兴而来,趁兴而回,因为孙权满口答应了出兵一事,还当着他的面,检阅军队,表示大军即日即将开拔

上庸地处荆州北部连接汉水巴山,北面是汉中,南面是襄阳山林耸立,山道崎岖难行,上庸豪族申耽,申仪兄弟纠集豪强部曲,五千人马驻守此城

当二人得知诸葛亮率军抵达时,兄弟二人原本还想坚守,但得知汉中的夏侯渊都被斩杀时,二人商议一番后随即派出使者,投奔诸葛亮军中而来

上庸城外三十里外诸葛亮大营

“带使者上来”得知上庸守将申耽派来使者,诸葛亮欣喜之余,自是忙吩咐董允道

“下官上庸主薄屈宏,奉我家将军之命,特来拜见楚侯,还望楚侯能够接纳”屈宏年约三十五六,身穿儒服头戴高冠长的斯文秀气,但话语气势,却又有别与腐儒书生

诸葛亮看过屈宏呈上的降表,满意的笑道:“屈主薄与申将军归顺之意,亮深表欣慰,汝可暂歇吾整顿兵马,与汝一同进城”

“诺”屈宏微微抬头看了眼上座的诸葛亮,不由暗赞一声此真人主之相也

早一步接到消息的申耽、申仪兄弟二人,得知诸葛亮领军即将入城,忙整顿兵马,打开城门,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进入上庸太守府,诸葛亮看罢申耽递上的府库竹简,随手丢在一旁,道:“上庸府库钱财,全部由申将军处置,汝只需给吾两万大军,准备三个月粮食即可”

“诺”申耽闻言,欣喜的点头应道他开始还有些不舍得自己经营多年的钱财,就这么拱手让给诸葛亮的,但在屈宏的劝说下,他仍然私藏了三成,只把其中七成入库记册,送到诸葛亮面前

“本侯现在任命申耽为上庸太守,平西将军,屈宏为长史,领上庸都指挥,申仪为建信中郎将,率领两千兵马,为我军中向导官,随军出征”诸葛亮接着又一脸平静的下达了人事任命,这样一来,就把申耽兄弟给分开了,即可防止这两兄弟继续弄权,二来又拉拢了屈宏,尤其是让屈宏担任都指挥,就相当于实际掌握了上庸军权

把申仪安排随军,也让其成为了人质,申耽若有什么歪心,首先得担心其弟申仪的小命

“诺”面对诸葛亮的任命,申耽兄弟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现在却也是骑虎难下,不答应也得答应

诸葛亮启用屈宏,这里面自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屈宏同属上庸望族,其先祖是春秋时楚国有名的诗人屈原,虽然如今家道中落,但屈家在上庸,却也算是显赫一方的大族

在上庸补充好军中所需的粮草,以及损害的马匹甲胄,诸葛亮随即率军离开上庸,继续朝襄阳进发

这日大军抵达上庸治下另一座重镇房陵县时,前方探路斥候来报:主公,前方大道三十里外,发现一支曹军人马,大约有两万余人,旗号打的是‘司马’二字

“司马,难道会是司马懿?”诸葛亮闻报,不由蹙眉自语了一句,寻思片刻,他立即道:“召集军中诸将,立即到议事堂来”

趁这会功夫,诸葛亮研究了一下房陵附近的地形图,并且从中寻获到一处伏兵之地

一刻钟后,军中的赵云、陈到、刘封、于圭、陈楚、李信、冷苞、申仪等将领,陆续从各营中赶到了议事堂

诸葛亮环视众将一眼,见人都到齐了,遂道:“刚刚接到军情,曹军一支两万人马的军队,已经进入房陵境内,预计今晚将会抵达房陵,这支曹军来此,必然是为了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为了能够战决,吾决议主动出击,一举击垮这支曹军兵马”

“请主公下令,末将愿为先锋”赵云越众而出,率先请缨道未完待续)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二百七十四章设伏司马

更新时间:2012121822:10:31本章字数:6632

(请牢记)(请牢记)第二百七十四章设伏司马

诸葛亮挥了挥手中的羽扇,笑道:“司马懿不是一般人,此人将兵犹如汉初韩信,非力敌可取,今日对阵此人,还需以奇兵胜之,刚才吾看过房陵的地形图,距离此城十五里外,有座叫鹰狼峡山脉,是进入房陵的必经之路,吾料司马懿领军到此,得知我军已经占领房陵,必然会在此山安营扎寨,利用险要地形,阻碍我军前行的道路。

“我军若想用计战胜司马懿,就必须预先在此座山脉之中,设下一支奇兵,蛰伏在司马懿的眼皮底下,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与司马懿致命的一击。”

“所以此次伏兵,兵力不能太多,否则难以逃脱敌军斥候探查,吾看就从陌刀军中挑选一千五百军士出来,子义,子忠汝二人可有信心,担当此番隐伏的重任?”诸葛亮神情严肃的注视着刘封和于圭二人,这一次重任,对于他们二人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刘封与于圭合作多年,早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此刻二人对视一眼,起身出列道:“请主公放心,末将绝不辜负主公所托,定当完成设伏重任。”

诸葛亮郑重的点了点头,嘱托道:“全营将士,全部身穿软甲,带足五天的水和干粮,以及桐油火把,隐伏在山林之内,等待大军进攻之时,吾会点燃烽火狼烟,到时尔等看火号升起,趁势出击,利用火攻,直捣司马懿中军,来个擒贼先擒王,若能斩杀司马懿,封侯赏万金。”

封侯赏万金这样的承诺,是诸葛亮从征多年来,第一次许下的承诺,这样让帐内众将。闻言无不是心头一震,也让众将看出他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的重视程度。

刘封于圭二人率兵离去后,诸葛亮命赵云统率各部兵马。命陈到统率骁骑军,陈楚统率神武军,申仪、冷苞受赵云节制,整兵备战。

司马懿率领的两万曹军。由曹军宿将朱灵担任先锋,建武将军王凌担任副将,司马懿为主帅。

朱灵王凌皆是军中老将,已经年过五十的朱灵,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自是因其性格骄横,加上又曾是袁绍部将,因此并不为曹操所喜,屡屡遭遇排挤。

王凌本是汉司徒王允侄子,历任地方太守要职,追随乐进张辽多次征战,若论功绩名声。完全在司马懿之上。

此番出征。对于让司马懿这样一个谋士挂帅,而且还是一个从未领过兵的生,朱灵和王凌心中,多少有些不满的。

虽然这一路走来,司马懿软硬兼施的手段,震慑住了二人。但二人心中,却还是颇为不满的。

尤其是朱灵。他连曹操都顶撞过,又岂会服从司马懿这样一个世家子弟出身的生。此刻他率领的五千前锋兵马,在前开路搭桥,远远的把司马懿的大军甩在了后面。

朱灵率部一路飞奔,穿过鹰狼峡山谷,前方斥候回报,得知房陵已经失守时,他才率部在鹰狼峡谷口屯营扎寨。

入夜时分,司马懿率领后军抵达,与朱灵所部会合时,司马懿传令朱灵来到大帐,颇为亲切赞道:“朱将军选择在此扎营,而没有继续前行,不愧为大将之才也。”

“司马将军过誉了,此次出征,战略意图吾自是明白,拖延诸葛亮前行步伐,给魏王攻破襄阳,赢取时间而已,这点本将军还是知道的,此处距离房陵近在咫尺,地理位置重要,屯兵此处驻守,深合兵法要旨,某岂能不知?”朱灵对于司马懿的热脸,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好感,显得颇为冷淡讥讽道。

王凌在旁也是暗自冷笑一声,司马懿却并不以为意,对于他来说,这点挫折根本就不算什么,当下他继续的笑问道:“朱将军屯营之后,可有派斥候,对周边十五里内外的地形情况,进行摸查打探?”

“此时屯兵扎营常识,本将十八岁从军,至今三十多年,此番情况,还需汝来提醒?汝何欺人太甚?”朱灵确实早派出的斥候打探过周边情况,但却只深入五里山地,就因为鹰狼峡地形险要,山高林密而折返回来了,这点朱灵并不知道,不过他的斥候营,回报却说是十五里的。

面对朱灵的逼问,司马懿表现的依旧足够淡定的笑道:“朱将军休要误会,吾并没有怀疑朱将军治军的能力,只是例行询问,朱将军行军劳累一天,莫如留下,一起用餐如何?”

“司马将军乃高门子弟,末将攀附不起,若无它事,末将告辞。”朱灵冷淡的一笑,作揖而退。

“今晚本将当值,就不留下陪司马将军了。”王凌也借故而退。

帐内留下两员司马懿家族中心腹校尉,殷署蹙眉道:“主帅,朱灵老儿如此不识抬举,实在可恨,何不借故贬去后营?”

“殷兄所言甚是,朱灵向来傲慢,这样的人最不听使唤,留在军前,冲撞主帅,岂不是折损主帅威严?”另一名校尉刘柱,皱眉附和道。

“哈哈,汝二人此言差矣,尔等可知,朱灵粗莽,虽然屡遭魏王训斥贬谪,却又屡遭启用的原因吗?”司马懿扬声一笑,看了一脸不解的二人一眼,接着道:“那是因为魏王知道,朱灵是将才,而且没有太多歪心思,虽然莽撞,但却不失忠心。”

“对于这样的人,办事可以放心,也无需担心他动歪心思,虽然他冲撞本将,让吾心中不快,但吾却不用担心此人会东歪脑筋,正所谓坦荡君子就是如此,若对方是个阴险小人,他表面恭敬,暗地里使绊子,吾反而防不胜防,汝等可明白?”

殷署刘柱闻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敬服的作揖道:“主帅智慧,吾等不及也。”

司马懿这份自信,以及对朱灵统军能力的信任,让他忽略了派斥候出营打探,从而让刘封和于圭隐藏在鹰狼峡的兵力,得以安全蛰伏了下来。

翌日午后。诸葛亮任命冷苞为房陵都尉,董允代房陵令,率领三千兵马。留守县城,他与赵云,陈到亲率骁骑军,神武军。陌刀军与各部兵马,共两万人马,抵达鹰狼峡谷口搦战。

屯兵半山的司马懿,亲临寨前,观望着山下列阵摆开的蜀中兵马。顾左右众将笑道:“诸葛亮想必也没有想到,我军会来的这般快,不然他岂会不派兵扼守此处山谷,阻挡我军进入此处关隘,穿过此处峡谷,前往襄阳一线,可谓是一马平川,再无险要可守矣。”

“报!”

“朱灵将军请示。是否前往接战?”这会屯兵谷口的朱灵派哨兵。飞奔来到司马懿面前请示道。

司马懿思虑了片刻,道:“诸葛亮大军一路杀奔到此,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不宜交战,坚守数日。待敌军疲惫,再战不迟。”

屯兵山谷外的诸葛亮。派赵云、陈到、陈楚、申仪等将,连番搦战。曹军始终坚守不出,这不由让众将颇为无奈,诸葛亮却并不着急,而是让李信率军安营扎寨。

鹰狼峡山脉,连绵百里,山谷中的路途,是通过房陵的唯一途径,此刻司马懿屯兵半山,朱灵屯军山脚,扼守水源,进退有据,而且军中粮食充足,纵使坚守一月,显然也不用担心。

傍晚,赵云等将回到营地,诸葛亮召集众将道:“入夜之后,尔等每人率一千军士,每隔半个时辰,轮番擂鼓攻山,记住,不是佯攻,而是硬战,吾要把司马懿的大军,拖垮拖累,让敌军彻底陷入疲惫态势。”

“末将领命!”赵云陈到等人,自是欣然领命道。

是夜,赵云率领一千兵马,高举火把,擂鼓呐喊着,对谷口的朱灵大营,动了攻击。

两军一番交战,因为朱灵防备甚严,赵云自是没能讨到便宜,随后领兵而退,接着陈到又领军动攻击,如此闹腾一夜,曹军虽然死伤不大,但朱灵所部军士,却也折腾的够呛。

然而天刚刚亮,诸葛亮又亲自指挥一万兵马,分成十个批次,对朱灵谷口的营寨,连番动攻势,面对此番疲劳攻势,司马懿轻笑之余,随即命王凌率中军一万兵马,屯与朱灵大寨,协助防守。

诸葛亮与司马懿兵力相当,为了使自己疲军之计成功,诸葛亮不惜代价,连续三天四夜,对朱灵的大营,展开了轮番的猛烈攻击,每日的伤亡都在千人以上。

虽然如此,诸葛亮却依旧咬牙坚持,不为所动的继续动着攻势,虽然朱灵占据有利地形,但面对诸葛亮兵马悍不畏死的攻击,他的营寨有几次都差点都被攻破,全营将士,几乎是每一次战斗结束,倒头便睡了过去。

司马懿也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亮会采取这样两败俱伤的战法,但也坚定了他坚守的决心,现今他已经被中军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战斗,只留下千余人马,占据着半山,护卫着他的中军大帐。

居高临下的俯瞰着诸葛亮大营动向,像白天的战斗,几乎诸葛亮兵马一动,负责监视军士,立即就会擂鼓,命军士做好防御准备。

第四天的深夜,诸葛亮接到斥候营将军黄同回报,证实了司马懿中军人马,只有千余人马之时,诸葛亮绷着的脸庞,重要露出了一丝冷笑,道:“传令,各营动攻击,没有命令,谁也不许后退一步。”

传令的亲兵离去之后,诸葛亮又对韩隆,道:“汝带一什军士,半个时辰之后,点燃烽火狼烟,不得有误。”

夜里初更时分,春寒陡峭,蛰伏在鹰狼峡山脉中一座无名山谷内,当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