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赝医 >

第413章

赝医-第413章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处。

对于别人的建议,不事关大局的,比如皇后的一些言论,他都是一笑了之,有时候就算皇后骂他是死老头子,他也不在乎,反正骂就骂呗,又不少块肉,要是他真死了,皇后不知得哭成啥样呢!

可今天皇后出的主意,他却不能听了,至少不能立即就做决定,让太子出京,这可不是小事,往小了说是让李重九出去避避风头,谁让杨泽这个女婿太厉害呢,往大了说可就是事关国体了,就算当年独孤女皇那么强势,直接就拿了李家的江山,可独孤女皇也没把所有的儿子都流放出京,不还是留了个相王在身边么。

现在,李晏只有李重九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李重九离开了长安,李晏这时候突然得了病,天有不测风云,这可是谁也不能保证的,那李重九离开了长安,他还有本事回京吗?杨泽能让他回来吗?

而且,如果李重九离开了长安,要是死在外面了怎么办?李安很清楚,李重九待在东宫里,那肯定是不会多好受的,估计是很憋屈的。但有一点要知道,只要李重九住在东宫里,人身安全就没有危险,可一旦要是离开了东宫,虽说是天高任鸟飞了,可被猎人射下来的危险却也更大了,做父亲的岂能不考虑儿子的安危。

李晏起身离开了小花园,步行回自己住的宫殿,皇后也不坐步撵了,跟在李晏的身后。也慢慢走回去,尽管皇后平常挺强势的,但那都是小事,她也有自知之明的,遇到了大事,家里作主的人还是李晏,所以今天这事儿,得让李晏好好安静地想想才成!

一直走到居住的宫殿,李晏还是没有出声。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了天黑,皇后实在忍耐不住了,过去问问他要不要传膳。李晏才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往里面走去。

皇后在后面叫道:“老头子,吃完饭了再想也来得及啊。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去方便方便!”李晏头也不回地说道。

皇后哦了声,便叫小宦官们把膳食送上来,还没等饭菜摆上来呢。李晏便回来了。

象是想明白什么事儿似的,或者是方便之后,一身轻松,李晏回来之后,对皇后笑道:“想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办了!”

皇后也象是轻了口气似的,道:“可算是想明白了,看你这么个想法,我都替你累得慌。”

李晏嘿嘿两声,坐了下来,两口子便不再说话,一直等小宦官们把饭菜都摆好了,李晏才把人都打发出去,自己倒了杯酒,闻了闻,一口喝了下去,道:“想明白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挺简单的一件事,不过就是朕这位子以后该给谁坐罢了。”

皇后默然,在李晏想事情的时候,她也没闲着,也在想着这事儿,也想明白了,现在听李晏一说,她便心中有数,她也喝了杯酒,把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顿,道:“不关菜菜的事儿,是杨泽自己想多了,再有就是重九太不争气,如果他稍有些本事,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杨泽就算是再怎么强硬,也不敢多想什么的。”

她一说这话,就代表和李晏的心思是一样的,他们都明白了整件事的起因了,也都知道这个起因,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了。

杨泽的计策很是完善,由于派出执行的人都是很可靠的,所以也没有走漏消息,李晏和皇后几乎可以说是这辈子都不会知道真实的经过,也就是他们不会了解真相,因为他们没有渠道,这种事情他们也不会去问。

但是,真相很重要吗?当然重要!可一定要知道真相吗?那就不是必须的了!

李晏和皇后根本就不需要知道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而只要明白,跟杨泽有关,就妥了,就完全可以了,而为什么会和杨泽有关?不就是因为杨泽想让菜菜重新登上皇位,当上女皇二代嘛,没有其它的原因了!

杨泽会不会造反,会不会篡位,那要根据以后实际情况来定,事情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猜不出来。可是,如果杨泽真的打败了李重九,那么,杨泽的儿子却是一定会登上皇位,成为新皇帝的,李家的江山被独孤家抢过,以后还会被杨家给抢去,这就是最后的后果!

皇后叹了口气,道:“重九要是真的离京了,那就全完了。当初你那长公主妹妹,不就是以为把杨泽赶出京去,就能让杨泽死掉么,结果杨泽非但没有死,却反把长公主给干掉了,重九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念头啊,再有吴有仁撺掇,他就想去外地抓兵权了!”

李晏摇头道:“可重九不是杨泽,他没有杨泽的头脑,没法成功的。”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皇后问道,知道了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知道怎么解决啊。

李晏沉默了一会儿,道:“让重九离京吧……”

“你疯了么,重九一离京,那他可真就危险了,杨泽对咱们忠心不假,对菜菜也是真好,可他对重九可是什么感情都没有的。”皇后大吃一惊,她是真的没有想到,李晏会想出这个办法来,这个办法明显是很混蛋的啊!

李晏却又道:“让杨泽也离京,让他去征讨突觉,而重九在太原给他转运粮草。君臣一起使力,把突觉这个大患给灭了!”

皇后听了这话,一时之间没消化得了,她奇道:“我们要和突觉打仗吗?我们不是和突觉一直都挺和睦的吗?嗯,至少这些年一直都挺和睦的,咱们主动挑起战争不好吧!”

李晏摇了摇头,道:“那是因为突觉草原上各部纷争太狠,突觉可汗却又镇压不住手下的大小汗王,再加上母亲过于强硬,所以才和睦了一段时间。现在朕登基了,你猜猜突觉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皇后当然知道是会有什么反应的,突觉那边十有**会南下,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争,用来试探李晏这个新皇帝的态度,要是李晏不够强硬,那小规模的战争就会变成是大战,而如果李晏比独孤女皇还狠,那突觉立即就要接着当小弟弟。和大方帝国谈什么要做兄弟之邦了,之所以突觉现在还没有动静,那是因为李晏刚刚当上皇帝啊,突觉那边还没有得到消息呢。再别提会有动作了。

过了片刻,皇后算是想明白了,她道:“你做得对,于其让突觉先动手。不让我们自己先动手,就算灭不了突觉,也是给他们提个醒。你这个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李晏点了点头,道:“朕刚才就是这么想的,借着这个机会,也让杨泽消了害重九的念头,更要让兵将们知道,这个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

皇后深表赞同,别看她不懂军事,但却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人要是想活着,就必须得吃饭,而军队在外征战,粮草更是要命的大事,杨泽在前线带兵,李重九管着粮草的转运,那就等于是掌握了整支军队的命脉,那时杨泽就算是再有什么想法,军队不听他的,他也没招儿!

而且,一旦兵将发现,杨泽没法保证他们的军粮,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再怎么听他的话了,转而会站到李重九的一边,毕竟当兵吃饷,吃谁的饷就给谁卖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古至今,至少从古至大方,都是这个样子的。

皇后微微笑了起来,道:“我们没法单独赶走杨泽,他是不肯离开长安朝廷的,又不放心重九单独离开,那不如就让他们一起离开,这样确实是个好办法。”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道:“可要是重九,没法控制住杨泽,那该怎么办?”

李晏轻轻哼了声,道:“要是重九连军队的命脉都掌握了,却还不能把他妹夫杨泽给打败,那这样的儿子能当好皇帝吗,就算杨泽篡不了他的位,别人还不能吗?那咱们干嘛还要把皇位留给他?还不如给女儿呢,以后传给外孙,毕竟外孙也还有咱们李家一半的血统,其实孙子不也是只有一半血统么,只是姓氏不同罢了,只要咱们当老人的想开了,都一样的!”

皇后却道:“菜菜一定能管住杨泽的,就算真的事情恶化到了那个地步,菜菜也要让杨泽答应,让咱们的外孙改宗姓李的,那样江山还是咱们李家的,杨泽不过就是个入赘的女婿罢了!”

“你想的比朕还周全!”李晏也笑了。

要说菜菜可能管不住别人,说实话菜菜也不是个很有威严很有手段的人,绝对没有独孤女皇那样能管得住天下的本事,可菜菜能管得住杨泽,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以后他俩的孩子要是改姓为李,只要菜菜说了,那杨泽也不会敢说个不字的。

两夫妻想到了对策,这顿饭吃的便愉快得多了,一边吃一边谈,虽然他们没法制定出征战的计划,可计划本来也不需要他们劳心劳力,他们只要制定大方向就成了,自然有朝臣去帮他们解决。

两夫妻吃完了饭,可能用脑过多的原因,尤其是吃完了饭容易犯困,便早早上床休息了,打算明天再把事情交待下去。

可李晏和皇后却忘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隔墙有耳,别看他俩把小宦官和宫女都给打发出去了,可宫殿那么大,要是有人想要偷听,那简直太容易了,绝对能保证在他俩都看不见的情况下,把他俩的话全都给听了去。

李晏和皇后刚刚休息,一个小宦官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梁大忠了,把他偷听来的消息,说给了梁大忠听。

梁大忠听罢,倒也没感到有多惊奇,杨泽和李重九闹得那么欢,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要是李晏和皇后还没有察觉,那才是怪事呢,只不过要让杨泽出征突觉,还要让李重九管粮草转运,这个就有点儿意外了。

梁大忠重赏了这个小宦官,让这个小宦官以后再接再励,多偷听些有用的消息,他必定会提拔他的,并且梁大忠还很大方地,收了这个小宦官当干儿子,只要好好干,干儿子以后是有可能继承干爹位子的。

打发走了干儿子,梁大忠便换了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了宫,去见杨泽,他是内宫大总管,别人半夜出宫不行,他可是太容易了,随便开个小门就能溜出来。

当梁大忠到了兵部时,杨泽还没有睡,正琢磨着怎么对付李重九呢,他估计着要想逼走李重九,那么李重九选的地方一定是太原,因为这个地方便是李氏皇族势力最大的地方,计划就要展开了,但杨泽还是怕有漏洞,只能反复一遍又一遍地想。

这时候,梁大忠来了,杨泽大吃一惊,梁大总管亲自来,那肯定是带来了重大的消息啊,而且十有**是坏消息。

杨泽把梁大忠迎进了后室,梁大忠便把听来的消息说给了杨泽听,杨泽听罢之后,一股狂喜之情,涌上了心头,他差点没乐得跳起来!

李晏和皇后不了解情况,所以才制定出这个计划,这个计划看似挺不错的,可以让李重九压住杨泽,但要是真的开始执行,那结果却正好是相反的!

杨泽出征渤海时,走的就是突觉那条线啊,当时他为了赶时间,所以走的是有危险的关外大草原,而不是关内相对平安的道路,为此还和突觉的部落打了一仗,这些事情李晏和皇后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当时还在镇西。

杨泽回师之后,立即就开始发动政变了,并没有时间去和李晏和皇后说这些,而当时知道这些事的重要朝臣,都被独孤女皇临死之前发疯似的清理了一遍,不是重要的朝臣,也不知道杨泽在突觉的事情啊,再说以当时的朝政来讲,人人自危,谁关心突觉部落的破事儿,谁有会那个闲心!

而吴有仁那时还坐牢呢,是杨泽回师时他才重新进入朝堂的,那时候吴有仁巴结二王爷都来不及,更不可能去关心千里之外,另一个国家的事了,他真没有那个精力!

如此一来,竟然没有人和李晏说过,杨泽在突觉还有个盟友部落哪,信息严重不对称,可是会导致计划失败的,所以躲在皇宫里憋主意,憋出来的主意往往都很臭!

第六百六十五章憋是很痛苦的

梁大忠见杨泽听了这个消息后,脸上竟然显出了喜色,他不由得奇怪,问道:“太尉,怎么喜欢被别人管着?”

在梁大忠的心里,当朝太尉出征,可粮草却被太子管着,这明显就是要让太子压着太尉啊,太尉得知了这事儿,竟然还挺高兴的,这也太神奇了吧,难不成杨泽想当忠臣,不搞篡位这种游戏了?

可怎么看杨泽,也不象是一个会对太子李重九尽忠的大臣啊,横看竖看都不象。

杨泽笑道:“有人管着,总比没人管着要强吧,我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喜欢被人管着!”

梁大忠干笑两声,见杨泽没啥反应,似乎他这大晚上的跑来报信儿,有点儿多此一举了,他认为挺严重的事,可杨泽却不认为,这个人情没有卖出去啊,他难免有点悻悻然,便打算告辞离开了。

大半夜的,杨泽也不好留他,毕竟梁大忠是在宫里当差的,就算是大总管,可也终究是伺候皇帝一家的,哪能夜不归宿,在兵部过夜成什么话。

杨泽亲自送梁大忠从后门出去,说道:“梁大总管,你现在是有了爵位了,可却还没有封地,这次我去太原,要不要在那里找块好地方,划给你当封地,到时让公主在皇上和皇后的跟前吹吹风,你这封地可就拿到手了。”

梁大忠大喜,看来今晚没白跑,杨泽还是领情的啊!他也笑了,一高兴,难免嗓子尖锐了些,他道:“多谢太尉有心还想着咱家了,不过,太原那地方离着京城有点儿远了,咱家年纪又大了,估计这辈子是都得在长安过了。所以在太原有没有封地,却是不重要的,这可多谢太尉了,太原就不用想了吧!”

梁大忠被封了侯爵不假,可他是个太监,要养老的话,也只能是在长安,没有去太原的打算,而且他捞的钱早就足够足够的了,这辈子花不完。封地田土什么的,也只能是留给能为他养老送终的晚辈,他晚辈伺候他,当然就不能让晚辈离得他太远啊!

杨泽啊了声,明白梁大忠的意思了,这是暗示他,要送封地是好事儿,可要送就在长安附近送啊,别送到太原去。那地方梁大忠是不肯要的。

两人这时走到后门了,杨泽道:“可在长安城附近的话,也只能是在京畿地区了,整个京畿的地皮奇贵。如果是封在这里,怕是地盘儿不大啊,不象是在外地,封你个县都是没问题的。”

梁大忠很有故土难离的那种气势。非常恋家,他说道:“宁要长安一个村,不要太原一个县。故土难离,咱家老了,可不想背井离乡了啊!”

说罢,梁大忠上了马,在杨泽的目送下,离开了兵部,返回皇宫。

杨泽是肯定要给梁大忠一个大好处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感谢梁大忠半夜来报信儿,而且也是因为从梁大忠带来的消息看,他可能很快就要离京了,如此一来,宫中的强援能不能及时给他报信儿,让他了解宫里的动向,那就是极为重要的了,靠菜菜干这些事儿是不行的,所以也只能靠梁大忠了。

返回了兵部,杨泽叫来谭,道:“从王配伦送来的名单上,找一个大财主,要家里有良田万亩的那种,给他扣个谋反的帽子,然后抄夺家产,全部充公,我要送给梁大忠。”

谭道:“师父,王配伦送来的名单上,可全是当官的,都是恨师父不快点儿死的那种人,他们当然都要算是谋反的,可在京畿地区,有万亩良田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的,这里地田地可是很贵的,再说当官的在京畿地区置办这么多的田地,那不是等着御史们弹劾他们贪污嘛!”

杨泽想了想,感觉谭说的也对,在京畿地区要是有良田万亩,那这个财主未免也太大了些。他又道:“那象李重九以前的那个庄子呢,比李重九那个庄子大几倍的土财主,总是能找到的吧?”

谭对钱财的事相当地敏感,王配伦送来的名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