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权倾天下 >

第82章

大宋之权倾天下-第82章

小说: 大宋之权倾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想让宋江的那一万人过去帮忙,也好给他们一个好的归宿,谁知道人家还不愿意干,阿贵的运输车队够庞大了吧?一百辆货车拉,前前后后投入上千人,都不够一场常规战役消耗的,你小子说炸就炸啊?”

二狗子被说的懵圈了,感情这里面的事情很多,自己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

“对了,将主,海州那边传来消息,宋江被围,已经投降了,本来朝廷的意思是让他们来打方腊,戴罪立功,但是,张叔夜那个老头上奏朝廷,说这样做很危险,还罗列了很多的可能性。

皇帝看了之后,觉得说的有理,就准奏了。”

吴熙把嘴里的茶叶吐掉之后,问道:“现在他们人在哪里?”

“还在海州关着,其实就是软禁,也没有把人家怎么样。”

“那就好,你等着。”

吴熙说完,刷刷刷的在宣纸上写着什么,然后撞在信封里,上了火漆,交给二狗子说道:“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你不要去,找个机灵点的兄弟去就行了。”

“是!”

二狗子退了出去。

刚刚闭目养神,很轻的脚步声传来,嘴里喘着粗气,吴熙知道来人是谁,也没有睁开眼睛。

和尚走到吴熙的面前,张牙舞爪的想要吓唬他一下,可是吴熙不为所动。

又准备下一个动作的时候,吴熙说道:“好了,不要闹了,这么大一个人了,真不知道你是孩子还是我是孩子。”

和尚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和尚不远千里来找你,你就这个态度?”

“你想让我怎么样,吹吹打打的把你迎进来?”

吴熙反问道。

“至少也起身迎接一下不是么?”

“好了,好了,怕了你了。”

说完站起来,一圈就打在和尚的肚子上。

和尚抖着软肉,笑的上气不接下气,说道:“行军打仗,一点儿都没有把身体练好,还是那个样子。”

“我夫人怎么样了?”

“你怎么知道我要说的是这件事情?”

和尚惊讶道。

“也只有这件事情你才能这么要挟我。”

“呵呵,还真有你的,说真的,你是不是很希望生个闺女啊?”

这叫什么话啊,封建社会的大户人家,你要是生个女孩儿,主母都要把你扫地出门的,这和上是专门来给吴熙找气受的。

“也就是你知道我不在乎是男是女,女孩那是我上辈子的情人,男孩也行,不过那是个仇人,什么都行。”

“要是双胞胎而且还是个龙凤胎呢?”

“我的乖乖啊,不是吧,我们家有那个基因?”

“什么鸡,什么鸭?”

“没事,你不懂,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吴家人丁单薄,这下那些喷子们该住嘴了吧?”

“看你那小气的样子,都已经是男爵了,还和老百姓叫什么劲。”

“也是啊,你看小子的夫人对我可有意见?”

“有!”

吴熙心里一阵不好的预感袭来,不会是青莲的回去让她有什么想法吧。

“那个什么……”

“别这个那个的了,不是青莲的事。”

这和尚说话大喘气。

“那是谁的事。”

“你的事。”

“我能有什么事?”

“你还记得你在双溪村的时候,吴老爹给你定的那门亲事不?”

和尚这下说到点子上了。

吴熙嗡的一声,头就大了,当初只是随便说说的,人家看他们吴家家境不好,根本就没瞧上吴熙,可是耐不住吴老爹唉声叹息的求啊。

谁知道现在这个档口人家给找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崔妙彤就是一个性子烈的,她们两个人还不打起来,那么肚子里的孩子……

吴熙不敢往下想了,再睿智的男人在这个时候,脑子都是一桶浆糊。

和尚笑的嘴咧的老大,拍着大腿得瑟,根本就没有一点儿高僧的样子,活像是村子里下地回来说闲话的老农。

“你也不必担心,人家相处的好着呢,活像是一对姐妹,姐姐短的叫着,很贴心呢。

你还别说,那妮子的手艺还真不错,做的一手好针线,孩子还在肚子里,小褥子小被子,已经张罗齐了。”

吴熙总算是把心放下了,可是还等心落地,又纠结起来了。

这们亲事当初答应的很仓促,连人都没见着,要是个大花脸,五短身材,就算是睡在床上,吴熙都不一定有胆量爬上去。

和尚笑的花枝乱颤,也不答话,这可把吴熙给急死了,和尚就是不说,抢过吴熙身边的就睡,咕咚咕咚就喝了起来。

吴熙看着心疼,他的胃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这么烈的酒,和喝凉水似得。

孩子即将降生,吴熙传令三军,三天不动刀兵。

将士们紧绷的神经并没有吴熙的这句话而放松,反而处处警惕。

这个时候,正是敌人偷袭的最佳时机,要是让人得逞了,淮阳军的面子算是丢完了。

大军不出行,军营里就会有活动,不管是干什么吴熙都不太管,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打仗很有帮助。

打仗就要死人,谁也不知道上了战场能不能活到战争胜利。

所以适当的放宽松,有助于士气的增长。

朝廷委派的官员到了,安抚使大人就像是家人一样招待着这些官员,让官员感觉这就是家。

吴熙虽然说是一军之主,但是在文官的面前还是低人家一头,跟在这些文官的身后视察润州。

润州的百姓慢慢的再往回走,到底还是放不下故土,官军虽然很坏,但是,总不至于无缘无故的杀人吧。

盛章得知老百姓在往回走,心里很高兴,马上把这些人召集起来,然后让他们进山把原先的原住民全部叫回来,如果住在山里的山民愿意来润州生活,他们也会登记造册,正式成为大宋的一员。

合着以前山里的人就不是大宋的?

这个盛章就是这样在给自己捞政绩。

钱万成站在群周城下,很嚣张的指挥着商队使出城门,这一次他又赚的钵满彭满。

在盛章大人下令封城之前,商队已经上了官道,往长安走了。

盛章知道之后大怒,回头看着走在最后的吴熙,直接下令就要治吴熙的罪。

吴熙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位安抚使大人,说道:“小子何罪之有啊?”

“你还说你没罪?放任歹徒强抢良家财务,这就是犯罪,来人啊,马上派人去追回财务。”

“等等!”

吴熙叫住了准备前往的兵卒,缓缓的说道:“不着急,我给你们算完帐,你要是还执意要去的话,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盛章虽然很愤怒,但是起码的理智还是有的,轻轻的一挥手,说道:“你说吧,如果你不能说服老夫,那么连你一块治罪,别以为自己会打仗,所有人都要卖你的面子。”

吴熙对他的话并不在意,说道:“这些人在长安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子午营的人,说是商队,其实就是我们子午应的后勤供应,战争结束之后,允许他们进入战场,捞点好处作为补偿。”

“难道我们大宋连打仗的银钱都要这些商人带着伪善的面具来捐赠了么?”

盛章说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神情之间很不自然。

“是啊,您老不是说朝廷今年粮食吃紧,要我们自己解决么?”

吴熙微笑着说道。

“那也不能那老百姓的东西来换取!”

盛章余怒未消,继续说道。

“安抚使大人请息怒,这里已经是敌占区,按道理来讲这里就是敌人的地区,我们杀进敌人的地方,还用得着像敌人的主管打招呼说我们要那一点东西给你们么?”

吴熙这话说的比较犀利,盛章直接无言以对了。

说到底都是他在背后捣鬼,就是要把吴熙在粮食上困死,没想到你有张良计,人家有过桥梯,还杀了一个扬州知府,让谁也跳不出毛病。

这一局,无疑吴熙赢了。

这就是政治斗争啊,无时无刻的就在你的面前炸响,让你卒不及防,其实吴熙杀扬州知府的时候,也没有多想,通过这几天盛章的表现来看,这里面的水很深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得不发

盛章气咻咻的带着官员走了,因为吴熙让他在众多官员面前丢了脸,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面前,这让他很没面子。

本来想着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仪,教训两句小辈,谁知道人家不买账,连台阶都没有,让他很窝火。

回到京城之后,一定要上奏陛下,好好的把场面找回来,这口气可不能就这么咽下去。

什么时候大宋的武将开始和文官对着干了?

这种头可不能在他这里开了口子,要不然文官队伍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盛章走了,大部分的文官也都跟着走了,吴熙瞬间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都可以喊打,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吴熙基本都不还嘴。

润州信任知府很年轻,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很有抱负,似乎不愿意和那些溜须拍马的人为伍,落在后面等着吴熙上来和他肩并肩走着。

“吴将军大名,我听说过,心如铁石,杀人如麻,打仗很有一套,外界已经有人开始传言,说你迟早要比肩霍去病卫青之流,登上名将的舞台。

不过我朝环境对你成长很不好,刚才得罪了安抚使大人,后面的路走起来会很艰难,不仅让人想起前朝的狄青啊!”

“你这是在借古讽今呢,还是伤怀世风日下的宋朝呢?如果你在为我担心,大可不必,不过还是要谢谢知府大人提点,盛章这个老狐狸很记仇,你要小心了,我就是一个个例,还是不要和我走的太近才行,刚才安抚使大人回头看你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

吴熙说道。

新任知府哈哈一笑,说道:“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赵家顺应天命在治理,我是陛下钦点的知府,不是他盛章的走狗,他怎么看我我还真没放在眼里。”

吴熙干笑了两声,觉得这小子大言不惭,想必是有些后台,有恃无恐,要不然就是一个愣头青,不懂得为官之道,只知道百姓怎么样,人民怎么样,完全不会料理关系。

“知府大人豪言壮语,吴熙佩服。”

吴熙说着抱拳施礼,因为这样的人注定活不长久,就当是提前给他吊唁了。

“听说昨天夜里方腊的弟弟方七佛就在这润州城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小子吃定吴熙了,没话找话的聊。

“你是不是想说,是我放走了方七佛,然后给官家请罪?”

“那到不是,刚才你没来的时候,听他们说要在这个事情上做文章,估计就是针对你的,你要小心。”

“多谢兄台挂念,敢问兄台大名!”

“不才宋可!”

“在下吴熙!”

这就算是认识了,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可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的,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犯罪了,有可能你就被拉到菜市场砍头了。

所以在古代能在家里待着千万别去人多的地方,很危险!

“方七佛不知道会不会卷土回来,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可已经得到了盛章好几次眼神的赵关克,可是这小子就是不依不饶的和吴熙说着,就算没了话题,也要寻找话题。

吴熙在盛章的注视下,指着城墙上的军卒说道:“你不要害怕,要是方七佛回身攻击润州,还轮不到你拿着扁担往上冲,淮阳军的人个个都是好汉,保证叫他有来无回。

丹徒就不是个打仗的好地方,如果非要上的话,得要等时机。”

宋可明显就是一个书呆子,对吴熙说的这些似是而非。

吴熙不打算让他懂,知道敌人来了有人保护就行。

新到任的扬州知府算是个比较勤勉的,是从礼部尚书贬下来的唐恪,也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主,之所以跟着盛章来巡视,就是为了捞功绩,好早日回到朝堂。

“小子打了几场胜仗不要尾巴翘上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方腊作乱就是民心安抚的不到位,才导致的结果,你最好不是故意放走方七佛的,要不然就算陛下饶了你,我们这些老骨头也不会饶了你的。”

这就是再做戏,是做给盛章看的,果然盛章喜笑颜开的过来和唐恪搭上了话。

吴熙还没有去京城,就觉得压抑的不行,如果以后住在京城,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的神经病。

“小子谨记各位的话,定当不负皇恩,早日铲除反贼,为陛下分忧。”

要是早这样说的话,盛章也不至于拉着长脸不待见自己,现在即便是吴熙说了软话,盛章的脸色依旧很难看。

谈话进行不下去了,看自己年龄小,都想在他身上找存在感,刚才咄咄逼人的时候,没见有人敢来说教,语气稍微缓和了,马上就顺着你的话开始说教。

这就是趋炎附势的人,吴熙看不起他们,没有主见,被潜规则牵着鼻子走,活的没有自我,战战兢兢的做官,生怕得罪了权贵,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下午的时候,淮南路转运使李祉来大营查看淮阳军军备以及粮草,吴熙总算是得到了解放。

盛章这次下来主要是以安抚使身份来的,李祉到任之后,盛章就没有什么职责了,他也乐的轻松。

转运使就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容易犯错误,他现在正在升迁的攻坚阶段,千万不能出什么幺蛾子。

蔡相虽然卸任,但是影响力依然还在,说句话比现任宰相都管用,做为他的得意门生,盛章不觉得自己的路很难走。

“吴将军,一路上可有困难?”

李祉就是个实干派,寒暄的话也免了,直接进入主题。

“过去的就不说了,我们子午营的人从来都不会依靠朝廷的粮草来打仗,只是淮阳军刚刚履职,还没能摆顺,就在扬州碰到了钉子,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开杀戒了,转运使大人不会是来问罪的吧?”

李祉笑了两声,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觉得有些意思,索性一口喝完了。

“在大局面前,他别说一个小小的扬州知府了,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你要的时候,他也会很慷慨的给你,只要你打胜仗就行,但是我们的这位皇帝记仇的功夫一流,回头你小心就是。”

“小子已经夹起了尾巴,所有的功劳也都交了出去,这样做应该可以了吧?”

李祉摇头苦笑道:“难为你了。”

吴熙也跟着摇了摇头。

“不过,你不要告诉我朱勔不是你抓的。”

吴熙笑的更甚了。

“你笑什么?”

“说到底还是来说情来了?”

“不是说情,是怕你担待不起,怕你犯错误!说起来种大帅和我也是过命的交情,不想看着你在杀头的路上越走越远。”

“李大人言重了,只不过是想给百姓一个交代,怎么就上升到了杀头的地步,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小子,你的胆子不是太大,而是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了,朱勔是什么人难道你不知道么?这里面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再说了,童大人已经免了他的职,这就已经给百姓做了交代,你还想怎么交代,难道你认为杀了他,方腊就会退兵了么?”

“小子确实是这样想的,至少为朝廷除了一个祸害,还让方腊的起义变得不再正义,这样一来,很多老百姓就会重新认可大宋,毕竟大宋才是正统他方腊只不过是一个作坊主而已。”

“你想的有些简单了,即便朱勔死了,对大局没有多少改变,要知道朱勔可是皇帝造作局的骨干,就算是有错,也是官家的错,你这样做,无疑是打了官家的脸,再像天下人告知,皇帝是错的,这样一来不仅起不到缓和的目的,甚至会激化矛盾,到时候百姓让官家出来道歉,你说官家是出来还是不出来?

出来的话,皇家的威仪何在,不出来的话,百姓不依不饶的,势必造成两种结果,第一,你死,第二,百姓死,你说官家会选择留你还是百姓啊?”

吴熙毕竟还年轻,做事有时候全凭喜好,就拿杀朱勔来说吧,完全是根据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