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554章

华夏海权-第554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重要,绝对不能落到别人手中,既然意大利现任政权不想和德国合作,那么就给他换一个领导人!而为了事先这个计划,德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促成公海舰队主力南下的计划。

德国人并没有急着立即开工新式战舰,而是加开进度改装1战留下的那些战舰,首先是原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全面改进和升级计划,俾斯麦号最终还是被德国海军遗弃。而伴随着首舰的除籍。德国人重新命名了剩下的四艘战列舰,分别被命名为巴伐利亚号、巴登号、萨克森号和符腾堡号。而这一级战列舰也被重新命名为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至于俾斯麦号这个名字则将要用在德国新建的一艘超级战列舰上。4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被依次移入船坞之中接受长达近一年的大改。

其中具体改进项目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船体中部炮塔被移走换成动力舱,所有的锅炉全部换成燃煤锅炉。换掉老旧的管线,同时更换新一代蒸汽轮机,几乎可以这样认为。这艘战舰的动力系统被换了一个遍。而改进后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最大额定功率输出达到了12。5万马力以上,航速预期可以达到28节以上。

而在防护方面。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主要改动就是增加了水下防御强度,尤其是为了防水中弹,德国人做出了重大调整,在水中弹容易命中的深度上加装了额外的装甲防护,同时在船体侧面装甲了防雷突出部,用来抵御威力越来越大的鱼雷。同时适当的增加了水平装甲。

最终没什么改动的只有火力系统,德国本来打算研制一款新的15寸舰炮的,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巴伐利亚号依然将成为德国海军的柱石。但是奈何研发优先级上为新船和约克级战列舰准备的16寸舰炮排在前面。导致了目前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只能先用旧炮凑合着。而经过改进后,新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吨位增加到了3。4万吨以上,从旧式战列舰变成了快速战列舰。

而三艘国王级战列舰和两艘凯撒级战列舰的改进工作则比较滞后,原来德国人对于这些只有14寸舰炮而且舰体较小的战舰有些不满意,甚至决定在合适的时候废弃两艘凯撒级战列舰,三艘国王也被纳入了退役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并不急着改。这也是为何当舍尔看着港口中的三艘凯撒级战列舰感到百感交集的原因。相对于战列舰,德国海军对航空母舰上的投入更多!

两艘1。5万吨级的航母布吕歇尔和冯德坦恩号服役后,德国海军又立即开始着手准备第二级装甲航空母舰。这两艘以毛奇号和戈本号来命名。(按照德国人的说法,以1战战沉的战列巡洋舰来命名未来的航母是为了纪念那些没能看到战争结束的英灵和战舰。)本来第一级航空母舰完工后会让德国海军获得大量的经验。但是随着吨位的增加,德国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多少有些迷惑了。德皇威廉很希望德国海军能够拥有类似暴怒级航空母舰这样的超级航母,他认为只有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战舰才能配上德意志帝国现在的地位!“新的航空母舰吨位不应该少于3。5万吨,他的性能应该超过英国人的暴怒级航空母舰!”在给海军部的批示中,德皇这样写道。

而当舍尔等人接到了德皇的指示后只能一脸苦笑,因为他知道,威廉这个“任性的孩子”倔脾气又犯了。德国一共才12万吨的航母吨位,英美是因为经济问题不得不利用战列舰来改。而华夏是因为吨位优势巨大,本着在条约限制下拥有最强战斗力的原则,德国第二级航空母舰的纸面标准排水量以2。5万吨以下为宜。并且这级航母将成为德国海军条约器的中坚力量。在向威廉“保证”以德意志帝国的造船能力和设计水平。完全可以以纸面标排2。5万吨的航空母舰达到英国暴怒级航母的水平之后。德皇终于接受了这个数据,并且暗示这级航空母舰可以先建造2艘看看。如果可以,可以再加2艘!

“看来这个条约不会维持多长时间了。”在和德皇的会谈结束后。舍尔敏锐的感觉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陛下对条约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了,再加4艘2。5万吨的航空母舰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吨位超标。也许当第四艘航空母舰完工之时就是条约废止之日!秉承德国海军强调攻击和防御的原则。德国人第二级航空母舰选择了单层大机库加挂票的装甲航母方案。本来德国设计师打算选择双层机库的,但是奈何德皇要求航空母舰甲板拥有尽可能大的防护面积、100架以上的载机量外加较好的试航性!

而在吨位限制下,德国设计师只能选择挂票这种“廉价”的处理方式,总算让这艘航母拥有较大的甲板(250米29米)较好的防御(装甲甲板部分有80mm厚)和100架以上的载机量(机库面积170米23米),而在升降机布置上,德国人采用的居然是历史上埃塞克斯的布局,两座升降机在中轴,侧弦有一座单独的升降机。而当徐杰看到这艘船的时候,误以为是一艘装甲甲板型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当然了,具体吨位多少,这个就看情况了,反正“纸面”上是2。5万吨!按照计划,决定先建造2艘,是否开工剩下两艘根据情况定。

德国人在忙着建造第二级航空母舰的同时,也开始实施“航空母舰”预备舰计划。德国计划建造两艘3。5万吨标准排水量的邮轮。这两艘分别被命名为不莱梅和欧罗巴号的邮轮的船体将完全按照军舰的标准来建造,不但在细分隔舱方面和战舰一样,甚至在某些建成后不易改动的部分(比如说水下防雷装甲)直接采用装甲钢。而且整个邮轮的上层甲板采用全直通式的,以便随时改成机库,因为毕竟是以商船名义建造的,所以想实现装甲甲板是不太可能的,德国最终将厚的装甲板放置在预设的机库甲板上。而作为一艘3万多吨的大船,在未来这艘航空母舰将拥有270米32米的超大甲板!而下层机库的的长度将接近190米!并且该舰还拥有15万马力的额定输出,必要时可以开出31节以上的高航速!按照德国人的计划,这两艘邮轮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在4个月内改装成两艘大型舰队航母。按照舍尔的说法:“德国其实在同时建造4艘航空母舰!”

当然了,想要完成这两艘战舰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无论作为运输公司还是造船厂绝对不会没事建造这种船的,经过三方不断的讨价还价,德国政府最终表示将负担60%的建造费。而唯一的条件是,一旦开战,这两艘邮轮必须收归军方。

就在德国大肆扩充主力舰的时候,巡洋舰的建造工作也没拉下。埃姆登号航空巡洋舰已经接近完工,这艘航空巡洋舰拥有6门重炮和至少26架飞机。装甲防护以防御级别火炮为标准。同时另外3艘正统的重巡洋舰和2艘轻巡洋舰也开始陆续下水。其中重巡洋舰的火力标准是9门主炮。纸面排水量为1。4万吨。侧弦装甲为厚倾斜20度。水平装甲80mm。而轻巡洋舰则是9门主炮,纸面标准排水量为1万吨。侧弦装甲为厚倾斜20度。水平装甲在60到80mm之间。

如果说意大利海军的扩军行动在世界范围内还无法引起多大的影响的话,那么德国海军加紧扩军步伐将引起世界的关注,这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条约束缚即将被突破,新的军备竞赛即将开始的信号,在条约签署后不到7年的时间里,德国已经有了隐隐突破条约限制的表现,而这必将引起其它国家的关注和紧张。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新人

“我很欣慰,在我离开之前,我能看到美国海军的未来之星正在茁壮成长。”马吉芬坐在海军部的办公室中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几张照片说道。

“将军,您完全可以在这个职位上再干10年!”一旁的作战部部长本森恭敬的说道。“您是合众国海军中最为优秀的将领,目光长远的战略家。”本森这样说倒不是为了讨好自己的上级,而是美国海军内部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自从美帝战争战败后,马吉芬就开始逐渐接受美国海军的战略制定和发展,虽然在后来的岁月中,美国海军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在这位掌门人的努力下,美国海军最终还是走向了世界,在1战中的表现也还算可以。任美国政界如何变动,马吉芬的在海军中地位却岿然不动,被称为美国的“提尔皮茨”!

“我已经老了。而且我要是这样一只占着位置的话,下面的人什么时候才能上来?难道他们不恨我这个老头子吗?”马吉芬开玩笑道。“海军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有开拓精神的人,而不是我们这些老头子。我认为这些人很不错,他们将来做的一定比我们好。”说着马吉芬拿出来一份简历说道。这第一份简历上的人就是尼米兹,这个曾经在塞班岛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青年军官。

“他的表现一直不错,而且很冷静,大局观也很好,甚至说因为他的努力,让美国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也不为过。”塞班岛事件其实比美西战争留给美国海军的伤疤还要大。毕竟在美西战争中,美国海军同样也重创了对手。而当时西班牙背后的是欧洲数个大国。而在塞班岛事件中,美国人的骄傲在短短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被人打进了太平洋!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他还不值得我看重。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对新东西的接受速度要比我们快,他能看到未来海军的变化。并且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他写的那份关于暴怒级航空母舰和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优缺点分析你看过了吗?很有深度。”马吉芬说完看了本森一眼。期待对方的回答。

“其实那个报告更像是对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控诉!我真没有看到文中哪处写出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优点。”本森苦笑道。“你知道,这样的人,在这种环境下是不受人欢迎的,如果不是因为将军您的帮助和庇护,他可能已经离开海军了。将自己的新锐战舰说的一分不值,可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容忍吧?”

“本森,你看报告太不认真了,他明明说道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造价比暴怒级要低上不少。”马吉芬故意板着脸说道。“我想把他调到新组建的海军航空母舰编队之中。和斯普鲁恩斯一起去。尼米兹负责统筹和战略,而斯普鲁恩斯负责一线指挥。”饶了半天圈子,马吉芬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您的决定我无权反驳,您要将尼米兹调过去没有问题,但是斯普鲁恩斯这个人却比较有争议,而其它的大佬们更认为曾经开过轰炸机的蛮牛哈尔西可能更好一些。它更富有进取心,攻击性十足,而且还是航空专业出来的。华夏的新一代海军航空母舰指挥官中也选择了一些有航空背景的人。”和历来讲究群策群力的美国其他部门不同,马吉芬以自己绝对的能力和资历以及个人魅力将海军部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他的决定很少会有人在明面上反驳。所以他想通过的事情绝对可以通过,但是在私下里,作为老朋友老搭档。本森认为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这位老上司的。而在这个问题上搬出华夏的用意在于强调哈尔西的优势,虽然嘴上不会承认,但是在内心中美国海军上下认为学习华夏海军的先进经验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人家没有走错过!要错也是大家一起错!

“你是说华夏和英国人那场推演中大放异彩的叶铭吗?”马吉芬想了想说道。“你是想说他是一个有空军背景的军官这个例子来说服我吗?我想我需要先和你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根据华夏以往的惯例,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来摆出来让外国人知道,不要说龙翔号战列舰,当时他们已经开工了新的战舰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叶铭在未来华夏海军中的地位虽然重要。但是绝对不是最关键的!至于第二个吗。我想说,叶铭和哈尔西除了有共同的海军背景之外。其它的所有方面几乎都不相同,叶铭的战斗风格更倾向于攻受兼备,攻击性也许更强一些,但是他对防御的要求一点也不低!”

英国人不愧为是十佳盟友。在同盟国的重压下,英国人可以和盟国分享各种资源,而坎宁安等人推演惨败的事情和教训自然传到了美国人哪里,而作为美国海军的掌门人,马吉芬也认真的研究了一下推演双方的经验教训,同时还专门找了一些航空口的人来做参谋。经过数周的研讨后,马吉芬对华夏未来航空母舰战术感觉多少有些入门了。

“怎么说呢,哈尔西的风格有些像贝蒂,当然,他的人品要比那个家伙强多了。这种战术风格的人适合打顺风仗,最次也要是几乎对等情况下的战斗,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可能输的更快。而在未来的双方交战中,协约国在前期可能会战劣势,所以选择一向崇尚进攻,并且有的时候有些意气的人来说并不好。至少要给他加一个限制。“马吉芬开始解释自己为何选择斯普鲁恩斯而不是哈尔西的原因了。

“坎宁安为什么会失败?除了舰队编组问题造成的兵力分散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防御的忽视,英国舰队中战斗机数量偏低,造成了自卫能力的下降。叶铭并不是不懂的防御,他的大胆是建立在足够防御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华夏可以容忍下面的指挥官因为过于主动的进攻而造成的损失,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华夏海军的航空母舰吨位更大,同时他们的航空母舰都是装甲航空母舰,战斗力保持更好。而我们呢?我们的舰队数量有限且战斗力保持较差,没有条件放纵哈尔西这样的蛮牛。虽然海军军需部的一些官员想我表示,一旦开战,美国的大型航空母舰建造周期不会超过20个月,但是。。。。。。。”

“您是不相信美国的工业实力吗?”看着有些欲言又止的马吉芬,本森有些摸不到头脑了。在他看来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国确实有实现这种造船能力的基础。

“我们上次的惨败就是因为过于信任我们的工业!认为一切的战损都可以通过时间和工业去弥补,合众国的工业确实强大,难道德国奥匈他们的工业就弱小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长达5年的时间里,德国人补充了10多艘主力舰(包括俄国人的两艘战列舰。)!其中6艘都是俾斯麦级战列舰,而下一次交手,德国的实力会更强,他们的补充速度也不会慢。更重要的是打沉一艘战舰所需要的时间可比建造一艘战舰更长。看着吧,下次交战决定胜负的是双方长时间的积累和消耗。我们可能在积累方面会有一些优势,但是如果想赢得战争的话,我们至少不能被消耗的太快!”一说到这一点马吉芬心中就有些窝火。其实他的建议是如果要参战,就尽早参战,但是威尔逊总统始终想要等英国人和法国人拿出更多的好处来,结果等到美国参战的时候,英法海军已经处于劣势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下一场战争中,我们在战争的初期将处于劣势,稍有不慎就有崩盘的可能。而如果我们这次战争还失败的话,那么德国的势力范围将扩大到南美,而美国只能收缩到北美。英国和法国很有可能在这次战争中彻底失败,而整个欧洲可能都将要沦为德国人的势力范围。我们连今天的地位都无法保住。所以我不得不慎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斯普鲁恩斯总比暴躁的海上蛮牛要强一些。”马吉芬严肃的说道。

“您好像对形势很悲观?虽然同盟国的海军实力比1战有所增强,但是在条约器结束后,美国完全可以在开战前的非条约时代完成我们的造舰计划,胡夫总统不是承诺过他将带给美国一个不一样的海军吗?我们只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