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485章

华夏海权-第48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系列推断中确实多少存在一些主观的成分,比如说低估了德国从占领区获得物资基础,比如说低估了同盟国的战力和动员水平。但是不得不说,协约国有高兴的理由。美国参战了,足以为刚才的战略做注脚!从人力方面来说,通过大西洋的海上通道,数以万计的各型船舶每个月就可以把几百万吨的各种物资和大约30万名美军运往欧洲,这根强大的血管的输送能力已经超过了协约国的消耗量。在前线上,新武装起来的美国大兵也开始取代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法国人军队,虽然这些人暂时使用的是英国、法国和华夏的大杂烩武器吧。但是没关系,美国强悍的工业只要渡过过渡期就可以给协约国提供足够的武器和弹药。时间是站在协约国一边的。

战略上的利好局面让协约国除了着眼眼前的战争之外,有了更多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北海的海战和法国的战役刚刚结束,德国人需要修正,无力再发动新的攻势,而协约国的在刚刚经历了巨大的消耗之外也需要补充战力,双方都数月之内不会有大的行动。地中海方面美国舰队正在缓缓的挤压意大利人。对方一直在避战。所以协约国认为有必要为战争结束后的世界布局了,惩罚德意奥土四国是必须的。但是协约国不能只将眼光放在这些国家上面。那个刚刚从崩溃的帝国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国家和远东的那个大国都是他们必须关注的对象。

“这场战舰还未结束,但是华夏却已经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将军火和物资卖给了交战双方。并且换来了他们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以及各种政治上的好处。对了,他们还可以从北方已经崩溃的俄国那里获得大量的领土,从此之后,世界上第一大国就不一定是英国了,而是华夏。这个雄霸近半个亚洲的国家对英国、法国以及我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一次协约国高层会议上,美国代表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就是,如何限制华夏的扩张!

而对于美国人的提议,英法两国却并不是十分热衷,原因很简单。对于法国人来说东南亚的利益实在有限,而且此次大战结束后,本来家底就不是特别厚实的法国可谓是油尽灯枯了。即使华夏真对印度支那动手法国人还能怎么办?再跑到万里之外和华夏打一架?那不是找死吗?英国人的想法也差不多。虽然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很大,而跨过马六甲海峡之后的华夏更是可以直接威胁到大英帝国王冠上最为璀璨的宝石——印度。但是英国人知道,这场战争结束后。至少十年左右的时间,英国不会再和任何一个大国发动正面冲突。

面对两个不怎么配合的盟友。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在战争结束后,结成同盟一起刷远东的计划被放弃了。但是无论如何也要给华夏添点堵,比如说扶持一个新的俄国政府让他们牵制华夏的一部分力量。而既然想让俄国新政府能够牵制这个庞然大物,那么这个新的俄国必须足够强悍。根据协约国内部的意见,俄国可以获得战前东欧的绝大部分失去的土地,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协约国可以在俄国新政府表示顺次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定的援助。当然具体时间待定。

不过很快。协约国就发现了一个“机会”。根据情报显示,德国似乎中止了遣返战俘和归还装备的行动,为此,俄国临时政府还和德国闹得非常不好。也就是说双方之间的分歧已经出现,这个给协约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不过有一句话叫机会和危机都是并存的。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放弃对俄国临时政府的扶持肯定是为了得到什么。很快协约国高层就想到了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德国和华夏之间关系转暖的信号!没过多久,英美就得到了华夏对德重启对德军火输出的消息。虽然暂时华夏还没有做出什么针对协约国的举动,但是德国也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补充的消息还是让协约国领导人感觉到糟糕透了!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和对方就都可以使用彼此的弹药了。我们用的都是华夏提供的装备,然后彼此厮杀。”潘兴在得到消息后开了一个非常冷的玩笑。不过在美国工业彻底发力之前,协约国的大量军队还是需要用华夏提供的装备作为补充。而且仅从基层官兵的口碑来看,华夏提供的步兵装备还是比法国人的好上很多。其中一名少尉表示,宁可要1挺华夏生产的机枪也不要三挺绍沙式机枪!后者太容易出故障了,而且性能上高不成低不就。作为机枪射程和火力不够,作为步枪又太重了,还需要一个火力组来提供弹药,这货坑爹到一定程度了!

法国和北海战场的局势可以用休整和积蓄力量来概括,而地中海战场则一直处于刀光剑影之下。在马吉芬的指挥下,美国舰队将同盟国地中海舰队压得死死的。并且步步推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同盟国舰队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死战到底,而另一个则是被锁在某些港口作为存在舰队。但是无论哪种结果都无法阻止美国陆军横扫整个北非进而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企图。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同盟国最终的崩溃将从地中海开始。首先是海上,然后是陆地!

感谢书友不想死的小白、ranky、fatchi1979、february16等书友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九百五十二章 拉人入伙

“地中海的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在2个月之内我们不能拿出解决方案的话,那么同盟国地中海舰队就只能退回亚得里亚海,将获得了近两年的地中海制海权拱手交给别人。意大利方面已经多次要求增援。陆军方面可以腾出5万人左右的精锐,但是海军方面却爱莫能助。毕竟我们不能让战舰飞过欧洲在意大利降落。”舍尔拿着斯佩伯爵的电报说道。

“我们可以把正在组建的海军航空兵调拨过去。还有一些库存的物资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部分送过去。”提尔皮茨虽然知道这样做会拖延舰队恢复的时间,但是地中海情况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公海舰队也必须服从大局。“还有我们从华夏订购的鱼雷机和轰炸机也一起送过去吧,英国佬不会打到我们家门口的,我们暂时还用不上。”

“仅仅这些恐怕还不过,难道上面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舍尔沉思片刻后想了想说道。这些东西目前来看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只要美国人能源源不断的把物资运往地中海,那么双方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上面自然会有应对的办法。时间未必就在对手那边。只要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不仅仅整个地中海,甚至于整个战局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尔皮茨笑了笑说道。“另外,我感觉自从上次海战结束后你变的谨慎起来。”

“奥,我总觉得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近20年的舰队不应该最终变成海底的废铁。我们废了这么大劲到最后能得到什么呢?选择一个合适的时候收获胜利的果实不是很好吗?”舍尔平静的说道。虽然没有点破,但是其中想要停战和谈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很好,你终于知道了军队的意义,军队的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获得利益,当利益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就该考虑如何收场了。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时候,如果在美国参战之前。我们还可以和协约国谈判,但是美国参战后,在他们意识到无法取得胜利之前,他们是不会和我们谈判的。我们已经坚持了3年了,难道就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吗?”提尔皮茨回答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希望那个扭转整个战场的计划能够快些执行。”舍尔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战争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即使从新获得了来自于华夏的援助,舍尔依然对战争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尤其是现在的地中海局势,在法国战场,同盟国是攻势,而在地中海则是守势,最为关键还是同盟国地中海舰队如何扛过这段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切免谈!

威廉二世是看不到这点吗?显然他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而他的这个计划确实是针对地中海的局势而制定的,只不过这个计划并不是调动现有的同盟力。而是试图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难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的舰队可以挑战美国舰队吗?答案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华夏舰队之外,可以投入战场的舰队中再也没有可以比肩美国舰队的存在了,而前者已经决定中立。既然在正面战场上占不到便宜,那么就只能吧目光放在别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叫西班牙!

原来威廉二世的解决方法就是想方设法拉西班牙加入同盟国一方。而西班牙一旦突然加入战争,整个地中海最为关键的要塞——直布罗陀要塞将处于西班牙陆军的攻击之下,如果能将这个要塞攻陷的话,那么整个美国舰队就彻底被堵死在地中海之中了!所有海上的外援通道都将被切断!虽然美国舰队从理论上依然可以背靠法国南部的军港继续战斗,但是美国人是否会愿意将自己的全部精锐就这样仍在一个死地还两说,就算美国人决定继续在地中海作战,英国人也不同意啊。毕竟英国人还打算借美国舰队的力量来巩固北海的防线呢!这次海战结束后,英国海军部对德国海军还是十分忌惮的。为了确保本土的万无一失,英国人还是要千方百计地把美国舰队往北海拉!

而如果西班牙再从西属撒哈拉发动进攻的话,腹背受敌的协约国非洲军团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北非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而如果西班牙再从北方进攻法国西南部的话,绝对会让本来战力就接近枯竭的法国更加捉襟见肘,虽然对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不是很了解。但是举国之力至少可以牵制一下法国的精力吧!既然西班牙对于同盟国的地位十分重要,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即西班牙是否会加入协约国。或者换句话说,人家凭什么帮你!

这个位面和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对于西班牙来说。现在的生活过的还算不错,托穿越者的福,现在古巴和菲律宾依然还在西班牙的掌控之中,西班牙政府和商人们还可以从殖民地减羊毛。但是目前貌似好日子快到头了,原因很简单,美国参加了协约国集团,只要协约国战争胜利,那么美国人将毫不犹豫的将古巴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到时候西班牙还有别的选择吗?

而另外一个因素则和华夏有关系,虽然华夏只是在菲律宾做生意赚钱,将其作为一个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倾销地。但是西班牙对于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十分惧怕的。所以他总想拉一个靠山来帮助自己守住这块殖民地。协约国一系就不用说了,那么剩下唯一可能让华夏这个超级大国忌惮的就只有德国了,而德国也确实有重返远东的想法。虽然卖出去的殖民地是肯定收不回来了。但是如果能借西班牙的地方彰显自己的存在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西班牙也确实有狐假虎威的意思!于是乎,双方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合作基础的。当然了,要是万一华夏真的和西班牙敌对,德国会不会出手,答案几乎是肯定不会动,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因为以上这两个原因,西班牙和德国其实是有合作基础的。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并且与同盟国讨价还价之后,德国以保证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安全为条件,同时同意愿意帮助西班牙获得法属北非部位领土为代价终于将其拉上了同盟国的战车。

从目前的战争形势来看,同盟国在西线占据巨大优势。最终战线维持在了距离巴黎仅80km的地方。给西班牙的感觉就是再努把力就可以打下来了。而且虽然西班牙算不上列强,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家底的,陆军方面动员80万不成问题,虽然装备上差一些但是至少绝对数量不少。至于海军方面吗?西班牙人还有3艘西班牙级战列舰!和历史上英德两国同名战舰类似,因为徐杰的原因,西班牙级战列舰也比历史上强了很多。以至于在这个位面,这级战列舰依然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因为古巴和菲律宾依然还在西班牙手中,所以维持一支还算上得了台面的舰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从经济情况来看,此时殖民地还在的西班牙也确实比丢了殖民地又大出血的荷兰强很多,于是西班牙海军部给新战舰定的技术标准是至少不低于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级快速战列舰,同时西班牙人也意识到航速对于这支相对弱小的舰队的终于性,所以最终这个位面上的3艘西班牙级战列舰都变身成了超无畏快速战列舰。

抱着振兴本国造船业,创造就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西班牙级战列舰最终选择了在本土的造船厂负责监造工作,不过设计图纸和一些子系统来自国外。该型战列舰以德国的毛奇级快速战列舰为蓝本。本来西班牙海军司令赛维拉想以华夏的海外领级战列舰为蓝本的。但是因为造价偏高,同时航速也达不到西班牙人要求的绝对甩开有威胁战列舰的标准,所以最终作罢。西班牙人对这级战列舰的定位是游击战,能打能跑,而不是和对方死磕。对航速的要求要高一些。

事实上装甲的造价非常高昂,平均一顿硬化装甲价值110英镑左右,如果以德国战列舰为例,至少占了造价的四成左右,而相反,动力系统的造价倒不是特别高,之所以bc造价高,就是因为动力系统占了大量的空间拉长了船体,而拉长的动力舱需要额外的装甲防护,虽然厚度没上去,但是装甲总重量依然很高。比如说历史上的吕措夫号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重量就有9000多吨。)

本着绝对不和钱过不去的原则,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同意为西班牙人提供技术支持,该级的三艘战列舰分别与1910年和1911年开工。预计1914年服役,但是因为世界大战的暴发,德国人自己还应接不暇所以自然无法按照计划给西班牙人提供炮塔火炮了。于是乎西班牙人从华夏订购武器系统,虽然几经周折和延误,但是这3艘战列舰最终还是与1916年完工。而现在这级战列舰犹如一柄刚刚开封的利刃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飞跑的小猪、永远的尤加利、我最爱赵云、快风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五十三章 准备行动

“没想到20年以后;我们两国居然还可以一起对抗曾经的敌人。”当斯佩中将从一艘挂着中立国国旗的商船上下来时;曾经参加过美西战争的西班牙海军元帅赛维拉快步走上前去欢迎这位来自德国的将军和他的属下。虽然此时的赛维拉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前来迎接斯佩伯爵和他带来的德国海军官兵;由此可见西班牙方面对此事的重视。

要说斯佩中将为何离开意大利前往西班牙;原因很简单;西班牙方面虽然有硬件;但是却缺乏优秀的将领;唯一参加过的战争还是20多年前的美西战争;而到了今天;赛维拉显然不可能再次上前线了。而作为现任舰队司令的胡塞中将无论是从实战经验还是对舰队的管理方面与斯佩伯爵这些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的舰队指挥官相比都有十分明显的差距。至于基层官兵方面差距就更大了;经历过战争的和没经历过的军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三艘主力舰的作用;两国政府经过协商后决定由德国派遣一部分海军官兵到西班牙。

因为西班牙级战列舰就是以德国海军的毛奇级战列舰为蓝本。所以德国人对此这艘战舰并不陌生。甚至可以用轻车熟路来形容。武器系统虽然来自于华夏;但是华夏的双联14寸舰炮的炮塔也是根据德国设计改进过来的;所以说操作起来也不费劲。总之用一句话概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