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53章

汉侯-第53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曼倩不过是一个聪明些的寻常小孩罢了。

东方鸿哈哈一笑,自从陈柔的问题解决之后,他又恢复了几分原来放浪恣意地性子,笑容未散的时候他开口道:“四公子前来,可是因为太皇太后那边有结果了吗?”

陈珏点点头道:“太皇太后已经发话,陛下的冠礼就在近日。”

东方鸿又是一笑,他这几天在堂邑侯府也过得颇为舒心。不只是生活上的舒适,更多的是因为他每次与陈珏说话时,这个陈四公子地反应总是极快,先于他而想到某些要点也是常有的事,这实在让自负聪明的他有些得遇知己之感。

陈珏却不知道东方鸿心中在想些什么,他拿出那一小卷纸对东方鸿道:“东方,你帮我看看这些东西。”

陈午和刘嫖虽然是最值得相信的家人。然而他们的专长毕竟是在权力争斗上,这些涉及到具体政事的问题,偌大的堂邑侯府中陈珏也只能来找东方鸿商量。

东方鸿悠闲地将之接到手中,看了几眼之后他地神色便渐渐严肃起来,半晌,他再抬头时看向陈珏的眼光就格外地复杂起来。“四公子是要将这奏疏献给陛下吗?”东方鸿清了清嗓子问道。

“算是,也不是。”陈珏坦然地答道。“方才我将这些东西写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顾,只想着越多越好,现在看来其中有太多东西不适合给陛下看。”

东方鸿点了点头,道:“这其中赋税一项还好,但是孝文孝景两代天子行的都是轻徭薄赋之策。四公子这样看重赋税,可是因为当今陛下有何打算吗?”

陈珏对于东方鸿的敏感也不讶异,颔首道:“陛下志存高远,自小便有逐匈奴人远离汉境的决心。”

“这就难怪。”东方鸿闭目思索了一下,“军费最是损耗国力,强秦盛极而衰便是因为横征暴敛而使民生疲敝,四公子未雨绸缪也是正理。”

陈珏认真道:“正是如此。陛下攻打匈奴时机一到。从军要人、务农要人、徭役要人,一旦国库不能支撑。加赋便是不可避免之事,届时诸事云集,百姓便要受苦了。”

“何止。”东方鸿睁开眼睛,他看着陈珏道:“租、赋、税多年来早已定型,百姓之家也已经渐渐习惯,虽然日子清苦倒也过得下去,然而若是陛下再要加赋,想找到路子又谈何容易。”

陈珏接过话头道:“租赋以外,陛下新近登基,少府那边也要拨出一部分钱帛开始建墓,以陛下的个性来看,过几年突发奇想要修几处宫苑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这些都是极大的花费,难说军赋之外会不会也要额外征税。”

东方鸿笑了笑,道:“四公子出身富贵,却对民间疾苦了如指掌,实在难能可贵。”他这话确实是出于真心…………世家子弟精人事、懂权谋并不是什么奇事,底蕴丰厚的大家族自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一个人杰,但是这些子弟中能独立提出对政事见解的少之又少,能在自身建功立业之外首先考虑百姓的更是微乎其微。

陈珏摇了摇头,道:“东方何必取笑于我?陛下除我为太中大夫,虽说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职务,然而在宫中之时被陛下垂询的机会也不在少数,万一陛下问起,我总不能诸事一无所知。”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九十五 人心深

阳陵山边小庄中,韩嫣已经和衣躺在睡榻上,种种事情在他脑海中翻来倒去,一刻也不得消停。

因为刘彻担心王的安全,碰巧韩嫣身上又有为王修建新居的任务,刘彻随口一句便将新近调拨来的一群卫士交给韩嫣调拨,韩嫣也因此必须住在王所在小院的附近,日夜守卫。

对于韩嫣来说,他最不放心的便是一向体弱的阿母和小弟韩说,思前想后了半天,韩嫣终于下定决心找人给陈珏带个口信,拜托陈珏在这段时间里照看他们一些。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韩嫣披好外衫之后高声道:“是什么人在外面?”

不多时金娥从门外走进,她含着眼泪道:“阿母生病了,今日一天都摊在榻上起不来,求你给她找一个郎中来罢。”

韩嫣闻言微微一愕,刘彻对于这个掀起偌大风波的大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嘱咐,因而韩嫣对金俗也是不冷不热,从来没有主动交往过。他心中一动,道:“娘娘知道这件事情吗?”

韩嫣心里考虑的是他没有接到王要他请郎中的命令,是不是因为王和刘彻母子故意要除去金俗这个污点?

金娥近日经历了连番大起大落,女孩子又天生心思细腻,看着韩嫣忽晴忽暗的神情也是灵光一闪,她悲声道:“她知道,但是我求求你,你去为阿母请个郎中好不好?”

其实这一次倒是韩嫣和金娥双双相差了,事已至此,王对金俗还真没有什么赶尽杀绝的意思。只不过韩嫣在此,她自认是大汉太后,因而不肯在熟悉的臣下面前厚待金俗,以免失了面子而已。

韩嫣犹豫了片刻,他终究也不是什么狠心之人,想起金娥曾经在堂邑侯府安安稳稳地待了一年,两家勉强算是亲戚,他于是开口道:“荒郊野外找不到什么郎中,长安城中还有执金吾行宵禁。我最多请人往堂邑侯府走一趟,端看你运气。”

金娥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只得退出韩嫣的房间,一边流泪一边心道:陈珏,陈哥哥,你一定要救救阿母。

“四公子这个太中大夫选得好。”东方鸿笑呵呵地道,“太中大夫不是什么主事地官员,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会来挑剔四公子的年纪资历,四公子正可以暂时超脱于朝堂之外,同时为陛下参赞朝政。”

虽然东方鸿说了这么多太中大夫的好处,然而陈珏心中还是有些许的不自在,无他。这几日外人叫他“陈大夫”的时候多少有些还不适应。

陈珏微微走神的工夫,东方鸿已经重新将视线转回手中那一打纸上,又过了片刻他抬头道:“四公子怎么想到了收盐铁之权?”

陈珏思索了片刻,缓缓道:“盐铁之利甲天下,自战国以来王侯谋士无不看重,高祖以来天下承平,关市以外因经营盐铁而富比王侯的商人不在少数。”

东方鸿稍微将身体倾向前方,问道:“四公子这是受了商鞅的影响?”

陈珏摇了摇头道:“不全是,怎么?”

东方鸿看了陈珏一眼。口中道:“商鞅可没有什么好下场,四公子还是不要学他。诸王国多有富商,藩王、官吏和商人联合在一处谋盐铁之利,早就是为人熟知地事情。”顿了顿,他又道:“这件事就算要做也当由陛下出面,四公子切不可自白于人前。”

陈珏点了点头,又道:“盐铁这种利益极大的经营本身需要许多众多雇工。有财有势,恰恰是陛下最为忌惮地事情,就算不是为了扩充国库陛下也不会放任盐铁私营。”

此外,陈珏这几年来作为最受刘彻信任的太子舍人,曾经替刘彻整理过许多他和景帝之间交流的文书,日积月累之下,他对一些行政上的事务也有所了解。国家垄断的产业总逃不出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的怪圈。官吏的清廉程度与能力也没人能说得准。盐铁官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好事变坏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得陈珏徐徐说出他的顾虑,东方鸿笑道:“四公子,你这样却是杞人忧天了,国家政令,哪有能使得上自皇室公卿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都能受益的时候?”

陈珏闻言一怔,是啊,难道他还真地要妄想能满足任何一个人的要求吗?

严格说起来,陈珏和年纪比他的儿子东方朔也大不了几岁,加之他又是未来妻子的幼弟,东方鸿见陈珏沉默不语还以为他是心中受了打击,于是和缓着语气道:“子瑜,你自己也说过盐铁之利陛下终要收回,具体事宜朝臣自会各出其计,断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纰漏,又何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片刻,陈珏回过神来,忽地笑道:“东方,你这回怎地不叫我四公子了?”

东方鸿一时语塞,眼见陈珏满眼笑意地看着他,只得自嘲地摇摇头,重新看向手中的那份《言平戎狄事疏》草稿版,粗略地翻过一遍,东方鸿对陈珏的评价又高了一些,虽说陈珏这份稿子的内容还有部分或者考虑不周,但其中大体的方向都颇为值得称道。

“子瑜,这《言平戎狄事疏》可不只是为平戎狄蛮夷所作罢?”不等陈珏开口,东方鸿又道:“当今陛下初登基,你又不需要像出身寒微地小吏那样寸功必争,这里面的大多数条陈都不必急着献上去。”“那么说还有少数可以现在献上?”陈珏笑问道。

东方鸿看了陈珏一眼,抽出最上面的几张纸笑道:“你不是已经拣出来了?”

陈珏略略探出头看了看,心中不由微微发窘,这几张纸上的内容是他在越写越跑题之前,针对未来的汉匈战争而写的少数内容。其上白纸黑字清楚得很:马政。

东方鸿道:“孝景皇帝在位时大力经营马政,虽说上郡苑马近日为匈奴人所取,然而全力扩充马匹之数总是先皇旧制,以马政入手太皇太后不会不同意,朝臣也不会在陛下登基未及元年之时说什么。”

陈珏颔首道:“至于陛下,就更加不用说。除此之外,马匹不比军械,除用作军马之外尚可载人载物,驿站与各亭都少不了用马。朝中主和反战之臣也找不出什么反对地理由。”

东方鸿抚掌笑道:“然也。”说到这里东方鸿停顿了一下,含笑问道:“马匹却有一点不好。子瑜可知是什么?”

陈珏微微一怔,猜测道:“因为饲养马匹所需粮草众多?”

东方鸿摇了摇头,道:“马肉,实在是太过粗糙味劣,区区这辈子吃过一次就不想再吃,臭不可闻,嗯,臭不可闻。”

东方鸿话音落下地时候,陈珏正微微觉得有些口渴,于是拿起身前的茶盏浅浅啜了一口。

听清东方鸿的话。陈珏顿时半口水呛在了嗓子眼,勉强控制着自己才没有当真喷到东方鸿身上,他连连咳了几声才道:“东方,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匈奴人常食牛马,怎么就没有像你这样抱怨?”

东方鸿忍住笑意,一脸认真地道:“匈奴人体带恶臭,岂非此因?”

陈珏又咳了几声,世人以为马肉有毒。是以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吃过一次马肉,只是在另一个时间他却是吃过马肉火锅的,当下道:“东方,你不妨着人以无毒之蘑煮之,说不定味道会好些。”

东方鸿随口道:“四公子有言,我改日定当照办。”

两人如此说笑了几句,东方鸿重又拿起那篇《言平戎狄事疏》。逐条与陈珏商议其中利弊,陈珏心中酣畅淋漓之余又多了几分警惕——先人智慧非他一己之力能完全融会贯通,就算他受了汉时士人的教育多年,又尽量将其中内容与时下靠近,此番与东方鸿讨论下来,原来几处并不明朗的地方他也多了一些新的看法与理解,他没有冒失地直接跑去献给刘彻果然没错。

不知过了多久。说得尽兴地陈珏和东方鸿相视一眼。两人俱是哈哈一笑,东方鸿道:“我一介闲人无所谓早晚。你明日还要入宫上朝,被主官看见新上任地陈大夫在宣室殿上瞌睡可就不妙。”

陈珏忍俊不禁,想起他的顶头上司周文却不由皱了皱眉,这个周文仁是景帝时候地男宠,与文帝朝的邓通差不太多,刘彻新君即位,想必没多久就会学习景帝处置邓通的先例,将郎中令一职换成他在太子宫时的亲信。

秦汉之时,男风不禁,王侯贵戚家中蓄有娈童的人不少。景帝不是昏君,周文仁能坐到郎中令自然不可能只是个无能佞臣,真材实料还是有一些的,陈珏思及这两天周文仁待他还算温和有礼的态度,心中忍不住暗叹了一声可惜。

紫烟原本在陈珏院中静静等待陈珏归来,听得门房那边派人说韩嫣有急事找陈珏时才自告奋勇地来到东方鸿房门外,正要叩门时陈珏正要从里面出来,主仆二人差一点就撞在一起。

不多时,陈珏听完那卫士的报告,命人待他下去领些赏钱之后转身对紫烟道:“你去侧院那些郎中那里,随便找两个过来跟着他走。”

紫烟用力点了点头,随后便快步朝侧院方向走去。

陈珏当年为了阿娇可能的不孕症找了一大群郎中养起来,眼下虽说阿娇已经有孕在身,但陈家又不差那几个钱,刘嫖便做主将这些人都留下来以防万一,想不到今日倒是派上了用场。

陈珏摇了摇头,长长出了一口气,转而朝自己的院中走去。

一夜安眠,陈珏第二天清晨起身时,紫烟一边递毛巾一边对他道:“公子,条侯府上地下人送来了一封帖子,您要现在看吗?”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九十六 女儿泪

秋日的清晨凉气袭人,但陈珏吸取了昨日午时热得出汗的教训,决定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只穿了一件厚度适中的内衫,约莫着足够保暖便罢。

他听得紫烟的话之后停下手头的动作,讶道:“条侯府上怎地大清早来送帖子?”说着,陈珏不由地抬头望了望天边,朝霞染红的云彩仍未褪色,分明就是刚刚天亮。

“是昨天送来的,那几个下人随后将帖子放在公子书房,我尽早去为公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才瞧见。”紫烟笑嘻嘻地道。

陈珏哦了一声,他每日回府用膳之后都会在书房消磨一阵子,按说他早该看到周谦的帖子,只是昨日他急匆匆地写了些东西便去找东方鸿,因而没有注意到书房里的东西罢了。

洗漱停当之后,陈珏接过紫烟手中的那张帖子,拿近之后他不由眉头微皱:不知周谦在哪弄的香料,味道居然这么浓,放了一宿的帖子上居然还带着些残余的香气,虽说这味道并不难闻,但在一向喜欢清清爽爽的陈珏闻来就没什么喜欢的感觉了。

帖子上的内容很简单,冬天就要来临,周谦要赶在第一场雪之前在自家府上操办一场小宴。显然,收到帖子的陈珏也被列在邀请名单之中,末了周谦还特意叮嘱他不准找理由推托。

陈珏与周谦之间要说熟悉,他们见面的次数并不算太多,但要说不熟悉似乎也不全对。去年刘彻率众往镐池边踏青时他们一起遭遇了一次刺杀,后来周亚夫涉嫌谋反一案也共同被牵扯其中,算得上是同生共死过。除此之外。景帝卧病在床时,周谦带陈珏入魏其侯府的人情他还没有还,几者合一之下他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拒绝。

“派人去条侯府上说一声,那日我必当准时赴约。”陈珏将那张帖子放在小几上。腾出手来整理着身上的墨绶。

紫烟伸手替陈珏顺了顺后脑几缕不听话的发丝。陈珏笑了笑。又问道:“昨日夜里去地那两个郎中有回音了吗?”

紫烟点头道:“小婢正要与公子说这件事,天方亮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金家夫人这是受了太大惊吓,已然损了根本,必须要好好调养才是。”

陈珏轻轻叹了一声,道:“人活着就好,几个弱女子对着那些为寻仇而来的壮汉,能保全性命已经是万幸了。你再遣人命那两个郎中先在阳陵那边住下,好生照顾金俗吧。”

紫烟清秀的面庞上露出一丝喜色,她道:“小婢替阿娥谢过公子啦。”

金娥性子乖巧。又聪明伶俐,她在堂邑侯府地一年之中与这些年龄相仿地侍婢相处得不错,紫烟就是其中之一,她这份高兴倒是出自内心。

因为陈珏新近升任太中大夫,已经有了上早朝资格地缘故,陈午和刘嫖不忍幼子辛苦便叫他清晨不必去向他们问安,只晚间回府时去见父母便好。

陈珏这边一切收拾停当。紫烟还在说着最近堂邑侯府中的大小事情,“公子,二公子身边传出来的消息,小夭姐姐似乎又有身孕了。”

“哦?”陈珏微微一怔,旋即为这位自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先熟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