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43章

汉侯-第143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挂着羽林军首脑的头衔,他见了羽林骑风采,心中正自高兴,跟对面的陈珏朗声笑道:“朕登基近五载,最好地成就便是这羽林骑,你也功不可没。”

陈珏见刘彻心情正好,道:“听陛下这么一说,臣却忍不住沾沾自喜了。”

刘彻哈哈一笑,走下御案递给陈珏一个模样古怪的挂饰,道:“那几个匈奴人走了,王恢那边才送来的新鲜玩意,朕跟你这样的情义,便跟这羊骨链子似的,结实可靠。”

陈珏双手接了过来,正觉得材质奇怪,听刘彻说此乃羊骨这才了然,他仔细收好,笑道:“原来陛下这阵子对匈奴人的东西感兴趣了。”

刘彻失笑道:“他们的东西,哪比得上我大汉物华天宝,朕不过闲来看看。”稍微顿了顿,刘彻又道:“朕听说匈奴人未经教化,只知拜什么日月星辰,连出兵攻战都要看月圆月亏,当真愚昧。”

刘彻虽然有心于神仙方家的长生之道,但他却不会因为什么天象而改变己见,大汉正是卜卦之风渐退之时,匈奴人所为,刘彻看来自然愚昧。

陈珏听了微微一笑,忽地觉得有些不对,他有时看汉朝人时也闪过这样的念头,可见先进文化对落后者轻视地根深蒂固。

刘彻兴致上来,就要与陈珏大谈匈奴人地趣闻,鄙夷了匈奴人对先人葬仪的简陋,以及子、弟可继承他人妻妾等风俗,这才想起正事。

刘彻取出一封奏表,懒得再起身,直接巧劲扔给陈珏,陈珏接过来一看,只见奏表字迹娟秀,显然是女子所书,他再往下一看,奏表中所写尽是衡山王国秘闻。

从衡山王地儿子刘爽和刘孝,不顾王子之尊兄弟之义,同争一个歌妓,又到王太子隐约与衡山妻妾有染,再到翁主刘无采行止不端,陈珏一一看下来不由咋舌。

直至末处,一行小字引起了陈珏的注意,衡山王刘赐的手下不愿侍奉藩王,公开说想要来长安为天子效力,几日后便被刘赐赶出衡山王国。

陈珏脑海中闪过刘陵的名字,合上奏表,道:“先皇待衡山王已经不差,陛下亦是厚极,他还是这般骄横跋扈,目无天子,实在可恨。”

刘彻点点头,忽地笑道:“朕倒是在意这写奏表的人,刘陵身在长安竟然有本事将衡山的事知道清楚。”

陈珏做出讶然的表情,道:“竟是刘陵?”

刘彻颔首,笑道:“淮南一脉太过特殊,旁人朕不放心,你亲自跑一趟会会刘陵,或是淮南余孽。”

陈珏神色如常地答应了。

长安城,西安门,时值黄昏,人流如织。

几个大汉带着斗笠,随着人流入城,行至静谧处,为首那人掀起斗笠,便是浓眉大眼的一张四方脸,正是游侠郭解。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五十四章 千人面

幽静的院落,装潢华贵的小书房中熏香淡淡,刘陵坐在椅子上,身前的几案上摆着一本摊开的书,风声吹过书哗哗地翻动过几页,刘陵却一无所觉。发

算算时辰,天子这几天中也应当有反应了,不知他会派什么样的人来?手指无意识地按在案上,刘陵望向门外,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少年的影子,会是他吗?

五年前她方入长安不久,想方设法接近刘彻和阿娇那对最尊贵的未婚小夫妻,就在堂邑侯府里,她第一次见到还是个小少年的陈珏。刘陵入长安本就是为了结交天子身边的近人,自然对陈珏此人耳熟能详:陈珏少慧,五岁稚龄即可背诵经典一字不错,甚得窦太后喜爱和太子刘彻信重。

人总是喜欢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好像刘陵父王对皇位的追求,刘陵想到这里忍不住轻哼了一声,若是陈珏和旁人一样总巴着她,自己也不会记得他这么久了。

陈珏走进门,一抬眼就看见刘陵在那里静静坐着,刘陵见他来了立刻从椅子上起身,笑着迎上前,道:“武安侯贵人事忙,总算来看望我这故人了?”

陈珏淡淡看了她一眼,道:“我奉天子之命前来。”不管怎么说,彼此有仇,陈珏根本不能也不愿和刘陵仿佛没事一般的说笑。

刘陵没想到陈珏还是这副冷淡的样子,幽居多日的委屈一起涌上来,她立时眼圈微红,背过身道:“我不过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你这么同我说话,就不怕我不管不顾,什么都不告诉你?”

陈珏看出刘陵地几分色厉内荏,干脆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道:“翁主既然上书陛下,就是与衡山王划清界限,何必到这个节骨眼上还与我过不去?”

刘陵恨恨地,脱口而出道:“分明是你一直跟我过不去!”

陈珏不曾料到刘陵忽然变色,他正要说话。刘陵却娇笑了一声,从从容容地道:“今日倒是我失礼了,我给天子的上书,武安侯可一一查证过了?”

陈珏看刘陵落魄至此。虽然不愁吃穿用度,但也只能在表面上高傲如故,寻思着事情早了早好,当即和颜悦色地道:“翁主心中早有打算,你我也不必过多虚言,上书中言从何而来,还望翁主相告。”

刘陵咬了咬唇。心道陈珏果然一句话都不愿同他多说。直截了当奔两人心知地话题而去。

正了正色。刘陵转身道:“这些皆是陈年旧事。淮南与衡山相去不甚远。父王在时对那些事也有所耳闻。只是碍于兄弟之义不曾多言。”

陈珏笑道:“翁主这是诳我。衡山王翁主刘无采方长成不久。岂会几年前就与人私通?”刘陵脸色一变。但她本也没指望这么浅显地漏洞陈珏会放过。于是说道:“衡山王叔骄横跋扈。不遵法度。显而易见。”稍稍停顿了一下。刘陵目光一闪。道:“请武安侯转奏陛下。臣女一家忠于王事。虽与衡山王是至亲。亦不敢坐视不报。恳请陛下明察。”

陈珏颔首道:“翁主所言。必定一字不漏。”

微微笑了笑。陈珏又道:“翁主只有这些话要说吗?”

刘陵定定地看了看陈珏。忽地一阵倦意袭来。不愿再打什么言语机锋。坦然道:“我身在长安。对几个弟弟管教不力。竟使他们近年屡有行差踏错之处。”

陈珏点了点头。心道刘安父子皆不在,这倒不能怪刘陵。

刘陵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无奈。道:“我思前想后,下定决心献上家财,只求他日兄弟惹祸时,能保他们一命。”

陈珏微微一怔,旋即赞赏地点了点头。

陈珏回到未央宫复命,已是第二日午前,刘彻听得刘陵献出了金钱、宅邸、奴仆若干,放下御笔便是一笑,道:“她倒识趣。”

陈珏没有接话,刘陵身份敏感,若不这样小心翼翼,不被刘彻灭口了才怪。

钱、人、地都交出来,淮南王从前在长安的势力已经完全拔除,刘陵今后也就是一个小女子,刘彻点了点头,道:“她就说了这些?”

陈珏取出一张硬纸,迟疑了一下,道:“刘陵还献上了一个秘方。”

“秘方?”刘彻重复了一遍,站起身来,微微眯了眯眼,道:“难不成是淮南王叔手下,真有什么炼丹仙方?”

陈珏对刘彻寻长生这点最没有好感,当即摇头道:“不是仙方,是毒方,淮南王醉心于炼丹,偶然间曾发生大火……”

陈珏说着,将那张硬纸递到刘彻手中,他面上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虽说火药和造纸印刷号称三大件,但苍天作证,陈珏真没想过去琢磨这个,他哪料到刘陵那会有最浅显的火药方子。

刘彻听陈珏解释明白,看着手中的纸脸色连变,喃喃道:“果真能致人死命?”

陈珏试探着道:“炼丹能炼出爆炸之物,可见其不可信。”

刘彻收起那方子,思量着怎么寻人试试,口中笑道:“那是他们未得真谛。”

陈珏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刘彻忽然轻啊了一声,道:“朕差点忘了,太傅说了今日午前求见,想来也快到了。子瑜,你先去忙吧,稍后再说。”

陈珏答应了一声,行礼而出,他甫一出门便见卫绾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不由对刘彻刮目相看:这时候也掐得太准了。

夏日酷暑,这日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新雨,天方一放晴,长安城的街道上就渐渐地多了不少人。尽情地享受难得地清爽。

陈珏在安门大街上骑马徐行,感觉到滴滴雨水顺着松柏叶子落在颈间,不由地一个激灵,隐约又觉得身上一阵不适,这一走神之间,他差点把马带进将道路隔成三段地水沟里去。

陈珏转眼行了一段路,正苦笑的工夫,一户宅院中探出一个脑袋,田笑着眼睛都眯缝没了。道:“这里,这里。”

陈珏略略抬头看了看,旋即挥了挥手,随后便将马缰交给马童。他正要转身进门,忽见远处一个褐衣人走过,他对上陈珏的视线一惊,立刻飞奔离开。

经过前院,田亲自将陈珏迎入座,陈珏方入席,鼻间只闻得香风阵阵。满堂穿梭皆是佳人芳踪,时值夏日,这些美人更是穿地一身清凉。

田斜眼偷看陈珏反应,眼见陈珏笑容不改,视线更没有黏在众女身上,便不由地暗暗称奇,这阵仗,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把持得住?

中侍女虽在歌舞和伺候宴席,眼睛却不断地望向陈珏。她们这些歌女什么样的客人都陪过,今日见陈珏身材颀长,面容清俊,便不由地动心。

陈珏好整以暇地入席坐稳,道:“田大夫,噢。是好雅兴。”

田哈哈一笑,道:“托武安侯的福,我这几日正是春风得意,对了,上次你请我做的事,我已经安排妥当。”

陈珏饮了一口香茗,笑着瞥了跪坐在自己身边的美貌侍女一眼,道:“既是春风得意,田大夫神色间为何隐有愁绪。可是有何要事需我相助?”

田喜道:“知我者武安侯也。近日风传御史大夫卫绾将致仕,朝中眼看就有变动。嘿嘿,也不知我能不能谋个实职。”

陈珏心中暗笑,田这是吃过了甜头,食髓知味,又来巴着自己,只是田求地实职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没影儿地事呢。

田期待地望向陈珏,陈珏又小啜了一口茶,笑道:“这事可不好说,全在陛下一念之间。”

田微微失望,旋即笑道:“武安侯请看。”

语毕,田拍了拍手掌,里间便有一对姊妹花娉娉婷婷地轻步而出,肤色如雪,秀丽过人。

陈珏不动声色,田低声道:“武安侯不如留宿我府中,明日就把她们带走吧。”

田送的人他敢收?

陈珏放下茶杯,笑容不散,道:“我届时自会帮你留意,至于她们……”

田一脸不知真假的激动感激之色,又揉了揉眼,直至眼圈微红,这才道:“武安侯这份情义,我已不知怎么报啦。”

田说着瞪了那对姊妹花一眼,道:“还不向武安侯见礼?”

好好地武安侯府内院,没事弄两个来路不明的外人进来干什么,任那对姊妹怎么用尽手段,陈珏仍是巧言推了回去,随后便是跟田的一阵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陈珏醉眼迷离,含糊道:“你说窦彭祖?他那人最不识相,姓窦又怎么样,我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田顺着话道:“是是是,只不过窦家势力大啊,我这天子亲舅都抗不过,啧啧。”

陈珏哼了一声,道:“势大又怎么样,我跟你说,窦家的时候过去了,现在的皇后。”陈珏指了指自己鼻尖,道:“那是我亲姐姐!”

田大喜,心道就怕你们两家不争,他当即大笑道:“嘿嘿,窦家仗势欺人,我早就看不惯,他们兄弟跟武安侯和堂邑侯过不去,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你我这等交情,今后武安侯但有差遣,我无一不从啊。”

陈珏举起的酒盏挡住了脸上地表情,他看着田自己以为得计地样子,道:“衡山王国盗匪丛生,衡山王请,请求陛下多养国兵,以庇护百,百姓,你知道吗?”

田心中一惊,想起后院库房中摆着的重礼便一阵心虚,难道陈珏连衡山王给他送礼请求美言都知道?

田又惊又疑,仔细端详了陈珏的神色,但却不见一丝异常,只得心中忐忑不已。

将近黄昏的时候,又是一阵小雨落下,“醉醺醺”的陈珏总算被侍从李英接走,田送到门口,眼见陈珏上车,心中暗骂武安侯夫人刘芷晴太不贤良。

陈珏甫一上车,立刻睁开清明有神地双眼,道:“什么时辰了?”

李英答了一句,郭远在车辕上问道:“公子稍后,我们就快回府了。”

陈珏嗯了一声,正要小憩一会儿,郭远迟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道:“公子,郭解来长安了。”

陈珏在软绵绵的羊毛毯上直起身,不觉有些意外,自语道:“郭解,他是为什么来的?”

武安侯府客堂,陈珏收拾齐整了身上地酒气,这才换了身常服出来,对等候多时的郭解拱手道:“多日不见了。”

郭解站起身,隐有风霜之色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短短数月,四公子已是武安侯之尊,郭解佩服佩服。”

陈珏笑着客套几句,心道:无事不登三宝殿,郭解不知何事上门,他过去曾欠郭解一个人情,却是非还不可。

郭解把陈珏请上首位,自己则在下首敬佩,躬身道:“我今日来长安,实是为茂陵邑而来。”

“茂陵邑初立,据说陛下将分几批迁徙关中大户,我虽不在此列,然则多位故交身在其中,不得已,郭解才来此请武安侯为我等说句好话。”

陈珏笑着听郭解说完,沉吟了一下,玩笑似的道:“长安乃是京师地,山好水好,茂陵邑我也去过,单说景致实是人间仙境,这又有何不好?”

郭解心间一震,暗道自己糊涂,陈四公子贵为列侯,其姐又才诞下太子,岂会平白卷入是非之中?

郭解一揖,强笑道:“我那些朋友多年攒得一点家底,确实不愿背井离乡。”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卫绾站在自家门前,远望天际氤氲初散,繁星点点,一弯上弦月悬于高空,不由轻叹道:“长安月,不知何年再见那。”

卫绾的幼子从院外走来,拿了一件袍服,关切地道:“更深露重,阿父还是加件衣服。”

卫绾欣慰地披上袍子,道:“我给你地交代都记住了吗?”

卫明点点头,又忍不住道:“阿父为何坚持致仕回乡,我等又为何要依附于武安侯?”

宜修大概流年不利,消化不良了,好吧,我不该吃那么多西瓜。。。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五十五 各有心

卫绾搭上爱子年轻有力的臂膀,任他扶着自己朝庭中走去,呵呵笑道:“你这一问已经在心里憋了许久吧?”

卫明点点头,低声道:“阿父谨言慎行了一辈子,从来都做天子的纯臣,跟拉帮结派沾不上半点关系,否则当年先皇也不会封阿父为太傅,怎么……”

卫绾慈爱地看了看卫明,道:“今时不同往日,此一时彼一时也。”

卫明静静地点头,扶着卫绾在院中散步,卫绾在他的搀扶下行到回廊边,又在园中的柏树边坐下,道:“我们家出身虽然谈不上寒微,却不是汉立之初兴起的高门大户,我以一介车夫起家,能有幸跟随文帝从代国至长安,又到如今官居御史大夫,岂是明哲保身就能办到的事?”

卫明脸一红,在老父面前也摆不出能吏的架子,讪讪道:“饶是如此,武安侯行事表面圆满周到,实则遍身锋芒,就跟天子的刀子似的,我们跟他走近了有什么好?”

卫绾闻言哭笑不得,他在外人面前一副谨慎怕事的样子,怎么把儿子也拐进去了?

没好气地瞥了卫明一眼,卫绾连咳了好几声才道:“我是栗娘娘和废太子荣的亲族,竟然在栗家一族遭难时得以幸免,之后又能晋封今上的太子太傅,你就没想过为什么?”

卫明眼睛睁圆,迟疑着道:“阿父当年早有不为旁人所知的打算?”

卫绾抚须而笑,道:“正是!”

卫明用敬佩的眼光看着瘦弱老朽的卫绾,又犹豫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