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988章

大明武夫-第98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这次我们是来辅佐您办事的,自己就可以料理自己,您也无需管我们,只要安心做好上峰安排下来的任务就行了……”

“你这话说得可就生分了,大家来到异国他乡,都是同路人,我们不相互照应扶持,还有谁能够帮我们?”周璞当然不会一点表示也不做,“我这里虽然没有好茶好饭,但是一路进兵,收缴到的物资倒是不少,回头我给你调拨一些吧,也好让你方便做事。”

“大人……这……这样不好吧?”大家都是同朝为官,彼此也算是了解,这个调配物资到底有什么隐含的意义,穆延年自然也十分了解。

“什么好不好的?现在就需要这么做,哪里顾忌得了那么多?”周璞笑着说,“初来乍到,而且你又肯定会事务繁多,方方面面的地方都要照应,总有一些事情需要用到钱,所以拿上一笔又算的了什么?”

这段时间他一路进兵,手下也在四处进行抢掠,军队自然会有军队的规矩,不需要他自己开口,下面就自然会将最好的东西大半都送上来。所以他现在军帐当中也积存了不少金银和物品。

他本来就是个大度的人,如今又是特殊时期,所以一点也没有吝啬,把这些钱统统地花了出去,一部分是给了身边的人,奖励他们的苦劳;一部分就作为赏金又发给了作战有功的部队,如此一下上上下下也对他十分满意,觉得这位使臣大人确实十分慷慨。

而穆延年这帮人过来了,他自然也不会吝啬,仍旧按照之前的惯例,跟这些同僚搞好关系。

他知道,只要战事顺利,未来他就是日本的太上皇,那时候金山银海都在脚下流淌,又何必在乎现在这样的一点小钱。

而穆延年等人也早就知道日本盛产金银的事实,在来之前心里就已经抱了捞一笔的心思,看到周璞如此慷慨,他们自然也对他感激不尽。

这时候两边的气氛更加融洽,话题自然也转回到了国内。

“周大人,朝廷对你之前所做的一切成绩都十分满意,这次我过来,孔大人还专门跟我说,只要你再接再厉,保你以后能坐上他的位子。”一边说,穆延年一边艳羡不已地看着他。“孔大人叫我交代你,虽然前事十分顺利,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也非常重要,必须小心执行才行……”

这个倒不是虚言,周璞这么年纪轻轻就如此受宠,又有这么大的功勋,未来一路升迁是必然之事,就算在十几二十年后接掌整个外务司也不足为奇——说不定那个时候外务司都已经成为外务部了,他能成为一个部堂官。

“请详细说说?”周璞不敢怠慢,马上问。

“周大人,朝廷的意思也是很明确,一定要确保在战后,让日本各方都有所顾忌,互相牵制,不得不依赖我们居间制衡,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他转头看了一下帐篷外,确定没有人能偷听的时候他继续说了下去。

“日本朝廷想要借着我们来培养一批地方官,让他们可以直接掌握领地,我们也要来个将计就计,趁着这个机会,收集一下日本山川地理的情况,顺便培养一些能够听从我们话的人。如果能够发掘出几个肯听话的,我们就要提拔他们,让他们掌控日本的中枢朝政……”

“嗯,这个自然是应该做的。”周璞马上点了点头。

“另外,对于诸藩,之前周大人的手笔很大,朝廷也听说了……这个安排确实有些让朝廷惊诧啊……”突然,穆延年又笑了起来。

“之前为了安顿这些藩主的心,让他们投靠我们,所以我做了一些承诺……有些承诺确实比较慷慨,可能会让朝廷不太满意……”周璞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不过,等到战事结束之后,整个日本就在我们掌中,到时候要怎么安排还不是我们几句话的事情?之前的承诺可以更改收回……”

“不用……不用……大人别误会了,朝廷并没有推翻大人承诺的意思。大人是天朝的使臣,代表的是陛下说话,做出的承诺怎么可以轻松收回呢?那岂不是让圣天子失信于人?再说了,大人所做的种种安排,本是出于公心,也没必要更改,朝廷是承认大人所做的承诺的。”穆延年连忙解释。“朝廷只是决定,之后对这些藩主不宜过封,而且选择封地的时候要选在大势力的中间充当缓冲,比如日本朝廷和毛利家之间,就可以放置一群小藩,这样就能让他们相互制衡,不至于生乱。”

看到朝廷并没有呵斥他的意思,周璞总算松了口气。“如此甚好,现在我只是给寥寥几家许诺了封地,剩下的还没有决定,现在你们过来了,到时候可以和我协同会商,一起来确定对这些藩主的处置……”

“对日本的朝廷,对那些强藩,这些都好说,不过对幕府,就必须慎重行事了。”穆延年现在还是一脸的严肃,“之前朝廷的意思大人也知道,朝廷并不打算趁着这次将幕府整个打垮,一来过于消耗资源,二来也没有必要,只会白白便宜其他势力,还会让日本一直陷入混乱当中……”

“这一点我知道。”周璞回答。他之前曾经得到过丞相大人的面授机宜,所以他自然懂得朝廷的用意。

“幕府之前冠绝日本,实力极强,如果我们这次不狠狠挫败他们的话,他们还是会保有强大势力,到时候我们一旦结束战事,他们还是可以左右日本,这当然不行,不符合朝廷的本意;可是如果我们把他们打得太惨,或者直接消灭的话,姑且不说我们自己人的伤亡,就算真的成功了,也对我们殊无益处……所以这之间的微妙之处,还请大人好好把握。”穆延年耐心地跟周璞解释,“所以朝廷认为,保留幕府是应该的,而且应该让他们也参与到和谈当中,共同维持接下来的战后局面。”

周璞马上精神一振,他知道现在穆延年说的是朝廷给他的直接指示了。

“朝廷觉得日本孤悬海外,信息沟通不灵,所以不为遥制,放手让大人来因地制宜,把握其中的度,只需要完成几点最基本的要求就好了。”

“哪几点呢?”周璞问。

“其一,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在任之内搞出这么大的祸乱,让两国兴动刀兵,而且平日傲慢无礼,辱没君上欺凌朝廷,实属罪大恶极,所以他必须去职,将将军之位让给德川家的其他人、同时还要交出之前引发祸乱的幕府重臣,绝对不允许宽贷;其二,幕府之前侵占的领地必须予以归还,还给那些因为幕府而无辜受损的大名豪族;其三,幕府必须确认赔款,并且之后继续臣服于大汉。”在周璞的注视之下,穆延年小心地说出了朝廷对幕府的条件。“大人,这些条件都比较粗略,但是也十分明确,请大人按照这个基础来安排处置幕府。”

“是这三条条件吗……”周璞微微皱起了眉头,沉吟了起来。

这些条件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也十分苛刻,处理起来都很麻烦,比如德川家光现在是幕府将军,大权在握,你让他引咎去职谈何容易?更何况是让那些幕府重臣们去引颈就戮了,想必他们会为了保命而死拼。

“大人,这其中的难处朝廷自然也知道,所以朝廷也不打算掣肘大人,而是让大人放手去做。大人也要明白,大汉的军队就是大人最可靠的后盾——而且陛下还有两句话要转告给大人。”穆延年仍旧是一脸严肃。“还请大人记在心里。”

一听到陛下有话,纵使知道这只是私下里的话不算是谕旨,周璞仍旧打了个激灵,然后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听着。

“第一句是能战方能言和,只有打得赢、想办法打赢,逼得敌军力竭气穷,敌军才会灰心丧气,内部纷乱,然后不得不听从我们的处置;第二句是一旦开战,就必须想到要在什么程度的时候言和,不能浪战,要以达到目的为先。”穆延年一脸严肃地转述了陛下的话,“陛下还说,周大人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周璞细心地思索了一下陛下的话,然后躬身领命。“臣明白了,吾皇圣明。”

陛下让他放手去做,却也让他准备与幕府谈和,他的意思也十分明白——幕府的体制也是令出多头,而且上下并不稳固,如果面临极大的压力的话,可能内部就会生乱,要往这里去下功夫。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他和大汉军队努力,步步进击,将幕府逼到这种窘境。

“这次我们过来,还带了几个日本人,他们都是之前幕府在大汉商馆的人,他们领头的柳生元斋因为咆哮部堂、殴击朝廷命官,现在还在被拘押,只是把他们送回来而已。”穆延年继续说了下去,“朝廷将他们放回来,固然是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意思,但是主要也是为了让两边可以沟通一下,大人有什么话想要转达给幕府,也可以通过他们……”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周璞现在已经明白了朝廷的部署,所以现在连连点头,“我就按照朝廷的部署来做,先让幕府知道我们并不是为了要灭了他们再说!这也算是攻心计吧,至少可以离间他们君臣。”

接着,他忍不住感叹起来,“陛下庙算千里,真是我等不及!”

“陛下另外也有话要我转述给大人。”穆延年忍不住失笑了,“少拍马屁,多做事!”

第1663章不足万人的自信

在穆延年等人离开之后,桥本实村求见了周璞。

这位桥本实村,说起来也算是周璞的旧相识了——他就是在周璞的帮助下,才得以离开日本,来到大汉并且向大汉皇帝递交求援的国书。

在大汉,他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礼遇,不光是接待他的官员们十分热情,就算连大汉的丞相也接见了他,和颜悦色地跟他询问了很多有关于日本的问题。

最让他感到振奋的是,在大汉京城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居然受到了大汉天子的接待,因为早已经有了“若能得大汉出兵相救、便让日本做大汉藩属国。”的觉悟,所以在觐见的时候,他刻意对大汉天子毕恭毕敬,甚至可以说是卑躬屈膝。

也正是在这次觐见当中,在桥本实村细数了幕府的种种劣迹,并且控诉幕府欺压朝廷之后,大汉天子大发雷霆,宣城这种乱臣贼子必须得到惩治。

即使已经知道大汉早就已经决定进攻幕府,对方现在是有做戏的成分,但是既然对自己有利,桥本实村自然也跟着一起,甚至他还声泪俱下,恳请大汉出兵帮助日本匡扶社稷,扫平挟制君上的乱臣贼子。

看到这位使臣如此慷慨激昂,而且国书又写得这么哀恳,大汉天子也十分感动,宣称自己要帮日本朝廷扫除幕府,让日本的纲纪得以恢复。

也就是在这次觐见之后,大汉朝廷正式下诏,历数了幕府之前和中国交往时的种种不法或者无礼的行径,宣称他们多次对大汉朝廷和天子不敬,为难大汉官员,并且无端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设置障碍。

同时,诏书上还说日本幕府作恶多端,挟制君主,横行不法,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祸乱,所以为了惩治幕府、结束幕府带来的混乱,大汉朝廷决定出兵,讨伐日本幕府。

诏书是早就准备好的,相当于一个对全国公布这场战争正式爆发的手段,前面那些历数幕府罪恶的条文都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顺便打出一个仗义的旗号来,现在加上了日本朝廷一段,更加使得大汉此举显得公平正义,这也是一个必要的宣传手段。

在大汉发布诏令之后,两国之间的战事也进入了公开的阶段,而这时候幕府派驻在大汉的代表们都已经统统被抓,而桥本实村也就成了大汉朝廷唯一承认的日本国代表,虽然没有正式的使臣名号,但是他已经被当成使臣来优待了,备受朝廷各位大臣的青睐。

而他也在这段时间当中,好好地见识了大汉一番,更加感受到了如今大汉的国富民强——明明立国还十年不到,居然就有了这等声势,实在让他意想不到,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大汉讨伐幕府的信心。

这个时候虽然他已经听说了大汉对日本朝廷所要求的一些苛刻条件,但是和二条康道等人一样,他认为只要能够让朝廷摆脱被幕府桎梏的窘境、得到一个可以施展权力的地位,那么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在大汉顺利进兵的捷报传到了京城之后,他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对大汉朝廷请求回国,帮助朝廷恢复天下,在经过几天的讨论之后,他的要求被接受了,然后连同幕府在大汉的代表、以及大汉挑选出来派往日本的官员们一起,被送向了日本。

在他回到日本之前,九州已经被大汉军队打下、毛利家也已经投降了大汉,而朝廷也已经从京都逃到了南方,并且发布了将幕府指为朝敌的政令。他直接前往了本州岛,然后觐见已经南迁到了毛利家领地内的朝廷。

重新回到朝廷当中之后,因为自己冒险所得到的功绩,他被朝廷大为嘉奖,就连法皇陛下——当然现在已经不能这么称呼了——也亲口勉励了他,表示他如此忠勇,朝廷日后必将会重用。

这种话当然也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就在觐见的当天,他就被朝廷宣下,任命他为从四位上左近卫中将。近卫府,是古代日本护卫天皇,警备皇居内侧的部门,在天皇行幸之际也作为亲兵侍奉。经过时代的演变之后,也成为军事将领们的高级官位,可以统管军队。

德川家的将军们,都曾经出任过右近卫将军大位,而左近卫大将历来则由公卿担任,左近卫中将是左近卫大将的副官,而这项任命,实际上的意思也就是让桥本实村成为了朝廷军队的真正管事人。

原本在这之前,他只是公卿末流中的末流,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可是如今经过这一趟变故,他却一步登天,成为了朝廷的重要人物之一,这又如何不让他激动?

虽然朝廷现在手中没有兵,他这个左近卫中将算是一个荣誉头衔,手里无兵无钱,但是以朝廷未来将会得到的领地和资源来看,未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这要有前提——他必须能够撑到那个时候,也必须和大汉打好关系。

从这几个月的经历当中,他已经看出来了,在未来,大汉肯定将会是日本的主宰力量,又拥有宗主国的名分,肯定可以对日本朝廷施加极大的影响力,他出身寒微,在一众高级公卿里面肯定只是个微末人物,就算得到了高位也未必坐得稳,不过如果他和大汉有好关系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大汉支持他,纵使他在朝廷当中毫无根基,也应该可以坐稳得之不易的位子。而他既然已经被大汉朝廷所嘉奖,更是得到了大汉天子的接见,肯定地位和其他人有所不同,今后只要他继续和大汉保持好关系,那么就绝对不会有被朝廷其他人抛开的风险。

是啊,他之前甘冒奇险,不仅仅是为了朝廷,难道不也是为了自己?现在既然朝廷已经得救了,那接下来也该考虑考虑自己了。

因为之前他和朝廷和陛下都见过面,所以这次周璞对桥本实村十分客气,一见到桥本实村就朝他行礼,一点也看不出平常在其他藩主面前的傲慢。

“大人,别来无恙?”而桥本实村也对周璞十分恭敬,“自从上次一别,在下一直都对大人的安危十分牵挂,之前听到大人创下那么大的功业、还带着大军为弊国的社稷殚精竭虑,在下实在敬佩!”

“你之前也是身冒奇险,好不容易才前往我国,最后达成了使命,我也颇为敬佩。”周璞也跟他客套了一句,“我国为了匡扶贵国,前前后后投入了多少心力,我个人承担的一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人真是高风亮节!”桥本实村又对他深深鞠躬。

接着,他转入了正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