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77章

大明武夫-第877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周璞来到乘坐商船来到日本的同一个早晨,大汉太子也即将踏出他离开京城的第一步。

相比周璞来到长崎港的排场来,太子离京的场面更加盛大,除了大汉皇帝本人之外,内阁的重要大臣和军方在京的主要官员都来到了城郊外,共同为太子送行。

在场的大臣们当中,大多数人得知的官方消息是,太子将作为皇上的代表去巡视辽东和高丽,安定辽东和藩国的人心,顺便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一下自己的地位;而知情的人,当然知道他除了这个表面上的任务之外还肩负着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因此心里对他要更多了几分感叹。

一个如今只有十四岁的少年,就要承受如此重大的任务,天家确实太不容易了。

这依旧是一个大晴天,比起隆冬时节,早春的天气要多了几分湿润,城郊原本枯黄的大地上现在已经多上了斑斑绿痕,点缀了眼前的道路,而广袤的国土随着这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向前延伸,最后奔向同样宽广无际的大海。

太子等下就会踏着这条路,前往天津港,然后从天津港出发乘坐海船,先在金州停靠,检阅辽东兵士,然后直奔高丽,正式担任起重任,执行未来的征日准备工作。

这一去,怕是会有接近一年才能回来吧,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京城会不会更加热闹几分?带着这种想法,太子蓦然回头,留恋地看了看远处若隐若现的城门。

自从他被父皇颁下这个任务之后,他一直都在仔细地研究有关于日本和打仗的一切细节问题,每次学到激动的时候,他还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能够立即就踏上征程,为国效劳,也为父皇分忧,然而当真的来到要踏上征程的那一天时,他发现自己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他已经辞别了母后,临别前母后跟他说了很多话,一个劲地鼓励他为国分忧,要认真办事,然后絮絮叨叨了许多话,叫他注意自己的身体,他都全部答应了下来。眼中的泪水和期许一样多,让他的心里也微微发酸,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泪水。

不知情的弟弟们也围在他身边,要么羡慕他可以出京城为国办事,要么就要求他也把自己带过去,比如他的嫡亲弟弟赵虎就是如此要求的,当然自己只能苦笑着安抚了弟弟们,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是出去玩的,而是要把事情办好。

直到即将离开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想要继续呆在京城里。

他并非生在京城,但是自幼就随着大汉王朝的建立而被带到了这里,在这里长大,从内到外也让自己变成了一个京城人。

不管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从来自中国各地甚至西洋的老师们口中,他都坚信一点,如今世上不会有一个国家比大汉更繁荣昌盛、也不会有一个城市比京城更加辉煌壮丽,他在这样一个都市里面长大,又身为太子之尊,怎么可能轻易抛弃那种发自内心的留恋呢?

然而即使再留恋,他也知道自己非走不可,因为他是太子,他必须和英雄盖世的父亲一样,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撑持国家,让它继续繁荣昌盛下去,而不是只知道安然享受富贵荣华。既然父亲觉得征伐日本对国家有利,那他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而不是临阵退缩。

所以,他心里不仅不怨怪父皇把他强行派出去,反而很感激他,因为他给了自己一次像父亲那样做英雄的机会——虽然不能在前线冲杀,但是在后方总镇、供应粮秣,运筹帷幄,使得前线将士可以高枕无忧浴血奋战的人,自然也是英雄。

“你这一去,可要好好打起精神,万万不要父皇的期望啊……”他握住了拳头,暗地里对自己说。

“怎么,还没走出去,就走不动了?”就在他还满腹心事的时候,旁边的人突然开口调侃他了,“是不是不想去了?”

现在,那个起于草莽、提三尺剑横扫天下,征伐万里,让汉家江山幅员万里的功业盖世的英雄,那个他无数次想要效仿的父皇,就在他的旁边。他是今天亲临来为自己送行的。

“父皇,儿臣绝无此意。”他连忙跟父皇来解释,“儿臣只是有些对京城恋恋不舍而已……”

“你这个年纪,第一次出远门,不恋恋不舍才怪。”皇帝轻叹了口气,然后突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其实我今天一想,你还小,这么早就派出去,压力确实也太大了,我不能因为自己高兴就拔苗助长,反而让你平白难做。趁着现在还来得及,你跟我说吧,到底想不想去?就算你说不想,我也不会怪你的,再让你多学两年也未必是坏事,你随便巡视一下辽东和高丽就可以回来,坐镇后方我可以另外派人去。”

皇帝这席话充满了对儿子的深情,原本就有些心酸的太子,此时差点就流出了眼泪来了。就在这一刻,父亲罕见地对儿子表示出了舐犊之情,他害怕儿子在如此重压之下不堪重负,以至于反而害了他。

一向英明果断的父皇,在自己面前展露感情又有几次?

然而,太子虽然能够感受到父皇的好意,但是他也知道,这种好意……他是绝对不能接收的。

因为,军国大事是绝对不能够当做儿戏的,虽然并没有昭告天下,但是太子将要去高丽总镇后方的消息,在京的重臣和大将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他这次退缩,这些重臣将会怎么看他?

再说了,他一直念兹在兹的就是要做出成绩来,不负父皇和朝廷的期待,如果他退缩了,以后他又有什么颜面说自己可以独当一面?

第1533章区区小国而已

“父皇的心意,儿臣心领了,儿臣真的很感激父皇。但是儿臣心意已决,一定要完成父皇给予的重任!”他慨然回答,“儿臣如今年纪不大,但是自信已经可以为父皇分忧了,甘罗十二岁就可以为国出使,可以为国夺下五座城池,做上上卿,儿臣已经十四岁了,岂能庸碌无为?儿臣只是有些不舍京城繁华而已,为国效劳的心思却一点都没有动过。儿臣……儿臣此去,顶多晚上留念一下京城和父皇母后,平日里绝不会有所退缩,还请父皇放心!”

“你倒是实诚……”眼见他不说大话,表示自己还会留恋京城,皇上禁不住笑了出来,“好吧,不管怎么说,你这份心意我是明白了,那就希望你老老实实把事情办好,你不用担心我这边,我这边你要什么就给什么,绝不会有迟疑,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接着,他突然抬头,看了看旁边的臣子们,他们都恭恭敬敬地站在远处,没有任何人可以听到这父子之间的密话。

“另外,我还有些事情要交代你。”

“请父皇明示!”太子马上说。

“你是个实诚孩子,其实这很好,治国就是要对万民实诚,少一些奸诈诡谲伎俩,不过你自己实诚,却不能觉得别人也都实诚,要对别人多留个心眼。你是太子,人人都会对你毕恭毕敬,奉承你讨好你,这次你代替我出巡更加是尤其如此,不管是国中之人还是高丽人,他们都会对你满口谀词的,你千万不要被迷了头脑,要清醒,清醒!你得想明白,这天下,少有人是会真心对别人顶礼膜拜的,他们对你毕恭毕敬,要么是畏服你,要么就是想要从你的手里捞好处,你不能因为他们奉承你就脑袋发昏,他们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时时刻刻记得保住清醒和主见!”

“儿臣明白了。”太子一直听着父皇的教诲,最后他点了点头。

“嗯,其实父皇说这一番话,不是信不过你,而是高丽的情况,远比我之前想的要复杂。”皇帝微微放低了声音,“倒没想到,你去了高丽,除了总镇后方之外,还要再趟一次浑水啊!”

“父皇此言何意?”太子不太明白父亲的意思。

“前几天,内阁收到了驻高丽使团的报告,因为事关重大,他们将报告也马上转给了我,请求我来定夺。”皇上低着头看着太子,面色突然变得凝重了起来,“他们报告说,最近高丽国主李珲行止不轨,对我朝使团好像越发不敬,使团的意见他也越来越置之不理,似乎有埋怨我朝对高丽干涉太甚的迹象……”

“高丽国主不轨?”太子吃了一惊。

他没有想到高丽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大汉有不满,毕竟他这次去总镇后方,统领攻伐日本,可是十分需要高丽朝廷配合的,如果高丽朝廷掣肘的话,天知道要给他带来多少麻烦。

“父皇……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思索了片刻之后,他马上问,“儿臣之前并没有参议国政,所以不大清楚,可是好像之前高丽国主一直对我朝致礼甚恭,更何况,前阵子还专门请求要将宗女献给儿臣作为侍妾,这不像是有什么不轨企图啊?”

“怎么?送你两个宗女你就全帮人说话了吗?”皇帝扫了太子一眼。“这倒是长大了啊。”

“儿臣不是那个意思!”太子有些尴尬,连忙再为自己辩白,“儿臣只是想……如果高丽国主对我朝有所不敬,那他就不应该还一直在谋求讨好朝廷啊?再说了,现在使团的报告还只是一面之词而已,有可能其中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父皇可以召见一下高丽的使臣,问一问他们到底怎么回事?”

看到儿子尴尬紧张的样子,皇帝禁不住再次笑了起来,“哈哈,就开个玩笑,瞧你紧张的!你说的有道理,其实收到报告的时候,我也是将信将疑,所以将高丽的使臣也召见了过来,跟他询问了一下。”

这高丽的使臣,自然就是李珂了吧。太子心想。

因为是高丽宗室,而且熟悉高丽上下情况,李珂这次也将作为随侍的大臣,和他一起前往高丽,如果真的高丽内部有变的话,那还真是麻烦了。

“使臣……使臣怎么说?”他小心翼翼地问。

“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我只是暗示了一下,结果这使臣反应极大,严词否认高丽国主对我朝有不满的指控,坚持说高丽国主是靠我朝才得以复国的,因此对朝廷感恩戴德,绝对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指控根本是空穴来风。”皇帝摇了摇头,显然对这种情况也有些不解,“相反,他还隐约约约指责使团,说是使团在高丽骄横跋扈,让高丽上下苦不堪言。他说高丽国主已经是委曲求全,基本上对使团有求必应,但是使团里面有些人欲壑难填,步步紧逼让高丽实在难以撑持,所以高丽国主无奈之下才会拒绝一些过于过分的要求,惹得使团嫌隙。”

“这……”太子更加惊讶了,“这岂不是在反着指控使团?”

“对啊,没错,虽然他说得隐晦,但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皇帝冷笑,“你看,你还没出去呢,这要紧的事就缠到身上来了,高丽朝廷和驻高丽使团打起了笔仗,这还真是罕见。高丽使团说得很重,大幅笔墨都在渲染高丽国主心怀不轨,还透着一股意思,想要让朝廷干脆下令,以国主无子嗣为由,另外从宗室选个幼子来作为高丽世子……”

太子紧咬了嘴唇,陷入到了思索当中。使团给出的这一招很狠,虽然父皇没有明说,但是如果按照他们的建议来做的话,那么高丽国主就会形同被直接架空和废黜了。

在他看来,高丽是大汉的藩国,理应服从大汉朝廷,如果国主真的有什么不轨举动的话,予以惩戒是应该的;但是藩国毕竟是藩国,如果听信了谣言冤枉了国主,擅自废立的话,也实在有损中国的脸面,更加不利于高丽的稳定。

“他们如此各执一词,那以父皇看来,哪边说得有理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办?”沉思了许久之后,他打算从父皇那里得到一些指示。

“你不是说你可以独当一面了吗?现在还来问我?”父亲皱了皱眉头,“我身处千里之外,哪里能够知道高丽的具体情况?你去了,看了,自己想办法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是要我去辨明情况,然后来处置?

太子现在明白过来了,刚才父皇为什么对自己这一去这么迟疑,原来高丽的突发情况让他感觉到有些棘手,怕太子处理起来不知所措,也就是在自己毫不迟疑地表示决心之后,父皇才决定让自己来办。

“儿臣……儿臣……”太子心里有些紧张,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刚才那些话,你说得很漂亮,但是做事光靠说是没用的,得靠做,而且要认真做!”皇上盯着太子,“既然原定你去高丽,那高丽的问题就都交给你去办了,高丽国主和使团的纠纷你一个人裁断,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父皇……儿臣惶恐。”太子有些惊疑,他发现自己身上的重担又被加上了一层,“儿臣此行是为了总镇征日之战的,不大好分心去处理高丽国内政事吧?而且儿臣之前并没有类似的经验,只怕难以秉公处断,反而让我国国威受损……父皇干脆还是另派钦差去查访吧,把事情查清楚再处理。”

“你刚才说得那么豪情,怎么现在就怕了?”皇帝再度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他这番回答不满意,“你是太子,你是朝廷最顶尖的人,你有整个朝廷做后盾,你也有我做后盾,你怎么会做错?你无论怎么处置,不管是高丽朝廷还是高丽使团都只有接受的份,他们谁不听,你就可以宰了谁!”

父皇这意思岂不是自己可以在高丽为所欲为?

太子并没有从中感受到那种兴奋,反而愈发紧张了,因为他知道,不受限制的权力就意味着无限的责任,他从父皇这里领受到了全权处置高丽朝廷和使团纠纷的权力,那就意味着之后的一切后果也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而他的每一个决定,将直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听上去这很畅快,可是这如同山岳一般的压力,让他一下子有些难以承受。

“父皇……”

“好了,别再说废话了,既然你想要独当一面,那就要做到底,什么钦差不钦差的,你一个人来做就行了。难道几千大军在你手里,还需要再怕什么吗?”皇帝伸出手来,扶住了太子的两肩,然后用力摇了一摇,“你要高兴才对,到了高丽,你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这个高丽国就交给你了,你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吧。”

第1534章将来的君臣

父皇不容置疑的态度,让太子明白这是必须遵行的命令,他沉默了片刻,最后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所托!”

“好!就该拿出这样的胆色来!”皇帝松开了手,显然十分高兴,“你要继承着江山,就多体验体验这种一言而决的感觉吧,这高丽国就送你练手了,希望你能练得好好的。”

经过了片刻的犹豫和迟疑之后,太子终究还是接受了父皇提出来的新任务。父亲说得很轻松,好像他已经把高丽一个国家作为玩具交给了自己、随意任自己摆布一样,可是太子却不会如此轻松视之。

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征日大军总镇后方,保证他们的远征顺利进行,而高丽国家的稳定就对他的任务至关重要,一点也轻忽不得,而他限制必须靠自己来给使团和高丽朝廷的纠纷作出一个裁决,并且保持住高丽的稳定,这诚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不过,他相信只要有了父皇这毫无保留的信任,那他就能够做到。

看到太子凝重而又自信的样子,皇帝莫名地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模样,那时候他也是在这个年纪去闯天下的,他在徐州摆弄时势,一点一点地积累自己的财富和势力,最终夺取了天下。

二十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天下的共主,而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可以去创下自己的天地了。他有不舍也有忧虑,但是更多的是振奋。

“儿子,马到功成,早日回来!”带着这种无法释怀的感触,他一瞬间抛开了帝王的严肃,纯粹以一个父亲口吻对自己的儿子说。

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