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61章

大明武夫-第861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行上面的命令,要么是因为没有技术所以无法带领炮兵和工兵之类的兵种,而这些兵种在大汉的军队里面地位有十分重要。

所以,为了专门培养这种军官,新朝刚一建立就在原本的人才培育体系的基础上扩展,并且成立了这座武学校,专门接收幼年学生来学习军事技术。这些幼年学生在学校当中由专门的军官来教授相关的军事课程。

当时预计是争取在几年内,让这群孩子成长成为掌握一些基本作战知识的少年军士官,然后被送入到军队里面充任队正等基层军官,统领部队进行打仗。而一部分学习成绩最好的精英,还能够继续在武学校里面读书深造,直接被招入到炮兵和工兵部队当中担任见习军官。

大汉的军队推崇炮火,而炮兵在使用大炮的时候最需要计算弹道和维护大炮等机械,所以对炮兵的数学技术就要求很好,而工兵要架桥铺路,修筑工事和堡垒,所以同样需要极高的素质,这两块是大汉军队内部最渴望贤才、同时待遇和升迁机会最高的兵种,军官的晋升速度要比其他兵种要快上一些,也是大汉军队上上下下最为悉心培养的兵种。

而这两个兵种却都不是齐王赵虎心里所渴望成为的军人,他觉得炮兵和工兵都一直躲在阵后,无法直接进入战阵当中厮杀,更加无法体现出男子汉的英雄豪气。比较起来,他更加想要成为骑兵的军官,就像古代传说的少年将军霍去病一样,带领麾下的骑兵健儿们向着敌军冲锋厮杀,为大汉的赫赫威名再增添一分光彩。

现在皇上已经答应要让他能够作为幼年学生进入武学,这对他来说就是朝着梦想前进了一大步,这怎么可能不让他欢呼雀跃呢?

他欢天喜地地跑到了一边,然后皇上继续考较起了其他皇子的功课。

比起生性活泼好动的齐王赵虎来,年纪更小的梁王赵麒、郑王赵睿和越王赵胜等几位皇子的性格大抵要文静得多,相对而言更加坐得住,也更加愿意去读书,其中郑王赵睿也是人如其名,脑子十分聪明,读书功课十分好,年纪虽然很小但是已经博得了老师们的称赞。不过,他不太喜欢读那些圣人大义,也不太喜欢读那些博物和考据之学,相比起来更加喜欢读一些数算和格物之学,还喜欢亲自来跟老师做一些奇怪的实验,为了满足郑王的兴趣,皇上还聘请了两位精通机械和算术的西洋传教士来为郑王上课。

郑王赵睿的母亲木皇贵妃对这个孩子“不务正业。”十分不喜欢,而且她身为新闻香教的领袖更加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被西洋传教士围在身边,所以经常呵斥他,但是皇上对好像对这个孩子十分满意,经常鼓励他做自己的实验,因此这一两年来,赵睿的学业进展很快。

“好,做得好!”当看完了整整一本写满了数字的作业薄之后,皇上十分高兴,之前被齐王所带来的郁闷和无奈一扫而空,连连拍这个儿子的肩膀大笑,“写得真是漂亮啊,好小子!”

被父皇这么一夸奖,郑王十分高兴,不过他天性内向文静,所以只是脸上发红,喜形于色,但是并不像哥哥赵虎一样欢呼雀跃。

第1504章不要无情

很快,除了两个年级太小无需来学习功课的儿子之外,皇上已经考较了太子和四位封王的儿子的功课,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虽然他的儿子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但是基本上还是开始向学了,即使是最不爱读书的皇子赵虎,至少也表现出了从军的强烈志气,没有那种拖沓纨绔的气息,这一点已经很让皇上欣慰了——他不期待自己的每个皇子都能够成为人中龙凤,但是他无法容忍庸碌不堪、只想着享受荣华富贵的儿子,他能够给儿子们一生的富贵,但至少希望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考较完功课,让诸位皇子们离开了书房之后,太子被单独留了下来。

“觉得你这些弟弟们怎么样,太子?”他们才刚刚离开,皇上就笑着问太子。

“弟弟们各有志向,而且生龙活虎,儿臣……儿臣十分高兴。”太子连忙回答,“只要弟弟们都能成材,长大了和儿臣一起撑持我家的社稷,大汉的江山一定会犹如铁打铜铸、不可动摇!”

“那就好,那就好……”皇上笑了笑,然后突然叹了口气,“不要嫌忌你的兄弟们啊,儿子,他们都是你的臂助!”

“父皇……”太子对父亲突如其来的话搅得有些不明所以,然后好像明白了什么,“父皇不用担心,儿臣……儿臣绝不会对兄弟们有任何嫌忌,一定会以赤诚之心对待他们!”

他明白父皇这番话的用意——父皇是担心他因为弟弟们个个有才能而嫌忌他们。

有感于前明的一系列教训,皇上在新朝建立之后,重新创制了一套新的宗藩体制,以鼓励宗室们奋发向上。

在前明,最初太祖朱元璋是实行分封的,他将自己的儿子们一一封到了要害之地,以便作为屏藩来拱卫中央。在朱元璋的时代,藩王们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很多还是统兵大将,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才有机会在领兵打仗的过程当中积累自己的军事经验和威望,并且发动靖难之役,夺下了皇太孙建文帝的皇位。

自从成祖以后,因为吸收了成祖靖难导致坐江山的换了一支支脉的教训,历代明朝皇帝对非继承人的皇子们的教育是十分粗疏的,而且对宗室藩王十分防范,别说领兵打仗了,就连和朝臣的往来都十分嫌忌,一到了年纪,基本上就会被分封到外省的封地里面去,从此再也难以回到京城。

而且,在朝廷的高压之下,各地分封的宗室们轻易不能离开封地,而且稍微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举动就会被严厉惩处——至于欺男霸女、扰乱地方、横征暴敛之类的事情,朝廷反而不怎么管,反而让他们能够世世代代地世袭自己的爵位和财产。而且,藩王们都是世袭罔替的,甚至每一代藩王生下的非继承王位的儿子们可以成为郡王,继续多领一份俸禄。

世世代代的繁衍当中,大明的每一个王府都繁衍出了极大量的人口,这些人里面一大部分拥有高级的爵位,他们的俸禄的消耗就是一笔巨额数字,成为本就入不敷出的大明朝廷的沉重负担,客观上也加重了大明朝廷对万民的盘剥,激化了社会的矛盾。

也正是在这种宗室政策的影响下,前明的藩王宗室们大多数都不事生产,也不务正业,拿着世代相传的爵禄饱食终日,有的还横行地方,做下了很多不法之事,惹得各地都是民怨沸腾。

在起家的过程当中,徐州势力也没少和这些藩王势力起了冲突,也在这些冲突当中看清了大明朝这些宗藩的贪婪残暴和色厉内荏,因此皇上对这些宗藩心里极为不屑,连带得也完全看不上这种亲藩体制。

在制定亲藩政策的时候,皇上首先就废除了前明的“所有藩王世袭罔替。”的规定,他说每一代皇帝的儿子都可以成为藩王,如果这些藩王个个都世袭罔替的话,那到了几百年后,天下究竟该有多少藩王?他们又该拿走天下人多少财富?

所以,本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原则,皇上参考前汉等朝代的制度,制定了每代藩王爵位递减,直到数代之后取消爵位的规定。当然,为了鼓励藩王们为国出力,他还特意规定,如果藩王们当中有谁为国立下殊勋的话,可以被立为世袭罔替的亲王——也就是成为宗室们当中的特例,每一代的嫡长子都可以继承亲王爵位。

齐王赵虎这么想要从军为国征战,除了少年人特有的那种英雄崇拜之外,不得不说也有想要为国立下大功然后挣下世袭亲王殊荣的理想在。

齐王的心思太子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对这位一母同生的胞弟,他是非常喜欢的。这位弟弟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心思很直,对哥哥也很有几分尊敬,因此他对弟弟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想法,如今被皇上这么一说,老实说太子心里还有些委屈。

“我也不是要你委屈自己,什么事情都让着弟弟们,”皇上摇了摇头,“你是太子,也是他们的长兄,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听命于你,只要你能够秉着公心、一片赤诚对待他们就好了。”

“儿臣……儿臣明白。”太子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还是垂首答应,“儿臣一定会善待弟弟们的。”

“我已经考完他们了,你的学业也考得差不多了,现在我考考你别的东西吧。”皇上突然换了个话题,“你虽然现在已经开始了解日本的事了,干脆趁着今天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看你了解得怎么样。”

这话题的突然转换,让太子一时反应不过来。“嗯?呃……请父皇示下。”

虽然父亲之前没有说过要考这方面的问题,以至于太子没有准备,但是父亲是皇帝,那自然他说了算,就算感到突然感到委屈,也只能无可奈何。

“现在你自然知道日本是幕府治国,朝廷作为傀儡的吧?那我问你,幕府的创建者是谁,现在的执政者又是谁?”皇上的第一个问题,中规中矩,并没有出乎太子的预料。

“儿臣之前看了不少有关于幕府的介绍,现在儿臣知道了,江户幕府的叫德川家康,他是之前日本的一个军阀,是在百多年的混战当中崛起并且一统日本的。”太子恢复了自己的镇定,然后侃侃而谈,“现任的幕府将军是德川家光,他是德川家康的嫡长孙子,也就是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嫡长子,德川秀忠在十几年前将将军之位传给了他,自己当太上将军,和德川家光共享大权。现在,德川秀忠已经去世,所以日本就是德川家光独享大权……其人傲慢狂妄,行事果决狠辣,所以压制得日本朝廷上下苦不堪言……”

“好了,看来你也多少知道点了,可以泛泛而谈。”皇上点了点头,好像认可了他的回话,“那好,我再问你,除了这几个德川将军之外,德川家你还知道什么人?”

这个问题出乎于太子的意料之外,所以太子又是一怔,最后只能悻悻然低下了头来,“父皇恕罪,儿臣……儿臣还没有了解到那个地步。”

“打仗最重知己知彼,要是只知道个大概,那可不行。”皇上责备了一句,但是说得并不严厉,“不过,你才这个年纪,又才刚刚接触到这件事,所以不甚了了也是情有可原。罢了,我现在跟你说说吧,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都是子息甚多,德川家康有十一个儿子,不过要么有些早夭,要么有些过继到了别的家族,所以他传位给了第三个儿子德川秀忠;而德川秀忠有四个儿子,不过因为长子早夭,所以第二个儿子德川家康继承了他的将军之位。”

“儿臣知道了。”

“我还没说完呢,别急啊。”父亲只是笑了一笑,“德川秀忠本来是不太想立德川家光作为继承人的,他和他的夫人都喜欢第三个儿子德川忠长。是德川家康在世的时候逼着秀忠以立长的原则将家光作为继承人。所以家光和弟弟是有过心结的……在秀忠作为太上将军的时候,家光这个将军就已经和弟弟忠长翻了脸,几次找了借口严厉惩处忠长,现在秀忠死了,家光立即迫不及待地处置这个弟弟,只怕是要以逼死他为快啊。”

争储位,兄弟相残……太子的心里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父亲一边谈到他和弟弟,一边突然又跳到了德川兄弟身上,难道是在隐射什么吗?

一瞬间他觉得有些委屈——他在心里对弟弟们何曾有过一点加害之心?

“幕府内部不稳,儿臣认为这是好事,德川家光越是迫害德川忠长,我们就越是可以利用幕府的内部矛盾。德川忠长肯定不甘心就此被哥哥逼死,一定会想办法反击,有可能……有可能就会向我方求援。”太子有意避开了自己最害怕的方面,从另一个方面回答。“我方如果能够将忠长握入手中,势必可以让幕府更加焦头烂额。或许……或许战后可以将忠长作为幕府的傀儡……?”

第1505章家和族

“你说得有道理,其实有人就已经跟我这么建议了,而且我已经同意了。”父亲点了点头,“这个德川忠长确实可以利用,不能就让他轻轻易易地就被哥哥弄死了。只是……我今天突然想起了一些感叹啊。一家人,亲兄弟,要逼迫自己的亲弟弟去死……”

仿佛是有些感触似的,皇上突然长叹了口气,“一家人,亲兄弟都闹成这样,也难怪外人觊觎他们!”

父皇都说到了这里,太子也自知自己不能再装傻了。“父皇,日本蛮夷小国,不懂礼义廉耻,所以就会兄弟阋墙,同室操戈,我家质朴真诚,必不会出现此等恶事!而且儿臣一定会照顾好弟弟们,绝不会让他们有任何委屈,以至于为外人所利用。”

“想哪里去了?别那么慌!我没有吓唬你的意思。”太子如此紧张的表现,让父亲禁不住笑了起来,“你说得对,日本是个蛮夷小国,其国也粗陋狭小,但是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可以收纳学习,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也能引以为戒。我只是觉得德川家的这个情况,正好可以让我们引以为戒。德川家兄弟阋墙,不能全怪德川家光阴骘残忍,说起来德川家的上代将军也有责任。是他对承继的人选迟迟不决,而且偏爱幼子,激起幼子欺凌兄长之心,所以才闹得德川家兄弟不和,横生嫌隙。要是德川秀忠死后家光就动手害死了弟弟,德川秀忠自己也有责任啊……所以,我不许你欺凌弟弟们,但也不会让他们为难你,以至于坑害了他们也坑害了你。”

“父皇此言,太重了……”太子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明白父亲对自己并没有意见,只是借机提点一下自己而已。

“不重点怎么能敲动你。”皇上仍旧微微笑着,“你敢说,刚才虎哥儿说自己不想读书想去当兵,要带兵打仗当大将,你心里没点迟疑?别跟我否认,我看得出来。”

……

太子没有想到,他刚才的那一瞬间的迟疑,都让父亲看出来了。

没错,当亲弟弟赵虎说自己要求去学武学,等到长大了要去带兵打仗,统兵一方的时候,太子确实心里为微微迟疑了,并且暗地里希望父皇拒绝掉他的提议。

他害怕弟弟成为自己的威胁。

前明的教训实在太大了,而且因为正好是前朝,大量的宫中秘档都流入到了新朝手中。所以前明故事成为了太子的老师们讲述国史时的重点讲述对象,种种执政失策和秘辛都摊开了对太子来讲,以至于让太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对前明的掌故了解颇深。

即使是天性仁厚的太子,心里一刹那间也不禁想到了前明成祖朱棣统兵一方,而后借机靖难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江山的故事。

当听到了父皇允准齐王赵虎的请求时,太子的内心深处忍不住揪紧了许多。

前明的藩王造反,也不止燕王靖难一起,汉王、宁王、安化王等等,都曾起兵祸乱过天下。以前明成祖后对藩王约束如此之严,尚且还经常有藩王造反,让藩王领兵又怎么能够不成为祸患呢?他十分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如此做。

不过,虽然心有忧虑,但是太子不想去怀疑兄弟,更不想要在父亲面前说弟弟的坏话。再说了,现在弟弟们还小,说这种事也为时太早,所以他只把疑虑和不安忍在了心里,并没有跟父亲透露的打算。

他哪里知道,父皇冷眼旁观的时候,居然早已经发现了他竭力掩饰的不安,并且直接说破了。

太子想要否认,但是父皇已经看出来了,而且说了不要否认,所以他也不敢否认,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明白你的心思,也不会怪罪你,你是太子,这么想无可厚非。”皇上拍了拍的他的肩膀,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