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739章

大明武夫-第73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初的震撼一过,大家略微放松,开始压低声音在那里议论,他们比寻常百姓想得清楚明白,可看到赵家军的场面后却愈发的糊涂,这么多的人丁,这么精良的装备,这徐州到底有多少生财的手段才能供应,徐州那边一没有漕运的利益,二没有金矿银矿,田地也说不上肥沃,那黄河泛滥更是大灾,怎么就能做到这样的地步。

他们纳闷,城头的人也在纳闷,这议论骚动的声音越来越大,赵家军的骑兵团和骑兵大队连队是合并在一起受阅,等到骑兵过来的时候大家的议论声更大,又那熟悉牛马生意的急忙说几句。

“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值钱的,这一匹马可是百把两甚至千两的银子的,这可都是好马,啧啧,只怕草原上这样的好马都不多。”

听到这个,有人小声说道:“难不成是鞑子在背后撑着他?”

“胡说八道,鞑子要有这个本事,这山西、陕西、北直隶早就不是大明的了,那徐州天隔地远的。”先前懂行那人不屑的说道,众人都是点头。

当马队过去之后,就是炮队经过了,看到一门门火炮被牛马拖拽着向前,略有放松,正在高谈阔论的豪绅们安静下来,开始过去的是一门门轻炮,还有人风言风语的说道:“从来不见火炮这么容易被拖动,难不成为了震慑我等,特意弄来木材雕刻的。”

不过这言语马上被在土地碾压出的车辙反驳,那地面事先已经被沙石铺过,还用石碾子压过,可还是轧出了沟来,当九磅炮、十二磅炮、十六磅炮和十八磅炮过去的时候,场面重新开始安静,大家看着这些粗大沉重的金属造物,哑口无言,后面的重炮推过的时候,已经不讲究什么阵型了,一门十六磅的火炮,差不多就要用到十几匹牛马,还要有人协力推动,甚至还有人拿着厚木板随时准备垫在炮架的铁轮下面,这一门火炮所用牛马,所需人丁就是许多,一门炮的队形差不多就是独立的。

山东豪绅们见过火炮,却没见过这样的火炮,真正有见识的甚至还能看出徐州最大的火炮不如朝廷最大的火炮大,但他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徐州这火炮更加精良,威力更加巨大,更关键的是,懂行不懂行的,都没见过这么多火炮同时出现,即便是朝廷官军那边也没有过。

看前面的步卒骑兵,觉得精锐强悍,心里却也不觉得如何,暗地里想来,这样的队伍或许可以以一当十,但来个二十,三十甚至更多或许就顶不住了,毕竟朝廷占地万里,人口亿万,理论上还是调动的起,可这些火炮出现之后,大家就觉得大明朝廷再无胜算了。

尽管没有人出声惊呼感叹,可大家所想的几乎是一样,这徐州兵马似乎是凭空出现的,这样的力量强悍精锐,却不能用常理揣度,即便是懂得兵法军事的人物,他们所想的精兵强军模样,也和眼前这支兵马丝毫不同。

“这一炮打过去是摧山裂石,我家有人去天津那边做生意,路过静海,那是连着城门的一面城墙都被打垮了,问起当地百姓,说是一开炮就好像白日里打雷,地动山摇……”有人禁不住卖弄自己的见识,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场面,同时竖起耳朵听着这边。

不过说了几句之后,却是把话拐了回来“这徐州兵马的确是秋毫无犯,沿着运河一路打过去,从来不曾洗掠民财,也不曾枉杀人命,还会派兵维持秩序,约束那些趁火打劫的混账,这说得上是仁义了。”

“我也听过境徐州的人讲过,说是那边做事讲规矩,没什么常例的孝敬,咱们在乡里那地位,衙门里的也得时常分润着,徐州那边却不用。”有人出声附和,大家纷纷点头,不过这人却是话头一转,压低了声音说道:“可你们不怕吗?这赵进,这徐州的路子你们可曾听过见过?大家都是读过书的,可曾在前朝有过?我想不透,我害怕啊!”

话说到这里,他周围变得安静下来,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真要是像那些江湖绿林里的龙头一般,大家知道如何打交道,和官府官吏差役差不多,大家也知道如何打交道,或者你就是地方上的豪绅,大家自然也知道如何对待,可徐州不是,尽管前面几方暴戾、贪婪、刻薄等等坏处这徐州赵家军身上都没有,但众人还是觉得不安,甚至心底有恐惧在。

自从赵进起兵,就一直有人从历史上找寻相似的例子,但是从没有找到过,人最害怕提防未知的事物,徐州的赵家军对他们来说就是未知的,所以每个人都有恐惧和不安,不知道徐州赵家军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当炮队经过之后,赵家军各旅团队都在阅兵高台前排开肃立,亲卫队开始自阅兵台向各个营头跑去,每隔一段距离站定一人,这个章程大家倒是看得懂,这是要替大家传话的,毕竟地方这么大,赵进声音再高,很多人也根本听不到。

大家本以为阅兵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听那赵进说几句话,或者直接就是散去,没想到鼓声还在有节奏的响起,大家朝着来路的方向看过去,却没有看到什么旗帜,倒是最靠外侧的人看到有几百人排着很宽松的阵列朝这边而来,似乎是穿着白衣,这是在做什么?

第1297章有功当赏

很多人心里念叨,刚才站在这里看一队队强军经过,虽然大家站着不动,可都感觉到疲惫异常,因为这杀气威势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没过多久,就看到几百穿着白衣的赵家军士兵捧着木盒走过,脑筋快的立刻就猜出这是什么了,想要吐了唾沫却不敢,只能在心里暗道晦气,这阅兵本来是个喜庆事情,怎么拿着骨灰盒过来,看着就让人发寒。

“……真是,都是有家人父母的,就这么死在外面,连全尸都留不下……”有人惋惜的叹了口气。

不过这些捧着骨灰盒的赵家军士兵没有回到队列里去,而是在赵进的阅兵台前站定,大家到这个时候已经能看的清楚,骨灰盒上都有一个灵牌,上面写着籍贯姓名什么的。

这到底要做什么,城上的人可是看不清,都是探头下望。而阅兵台两侧的山东豪绅们也都是摸不到头脑,只是不时的看向台上的赵进,心想对着一堆兵卒的灵牌骨灰,你到底要干什么,只是有人禁不住念叨说道:“这徐州兵马一共才伤亡这么多吗?”

有人点醒,大家却立刻想到,那赵家军一场场战斗打下来,打败歼灭的官军足有十余万,难道一共才付出了几百死伤?这果然是概念之外的未知了,灭敌十数万,己方伤亡怎么也得几千才算正常,怎么这才几百,难道这赵家军是想和大家炫耀?是想彰显自己的强悍?

就在这个时候,却看到阅兵台上的赵进郑重其事的拜下,对着阅兵台下的那些骨灰盒和灵牌,捧着骨灰盒和灵牌的士兵们肃立不动,就在同时,已经站定列队的各旅团队都是齐齐行军礼,每个人都是右臂平胸,整齐划一的动作让整个阵列震动了下,却是让城上城下观看的各色人等吓得趔趄跌坐。

“轰。”“轰。”的一声声响起,凄厉的唢呐声也是响起,那轰响听着好像火炮轰鸣,这让众人又是惊惧异常,但这次站在他们边上的赵家军士兵简单提醒了是空炮,这才让大家平静下来,这次的唢呐声依旧响的很单调短暂,却将这场中悲恸庄重的气氛烘托了出来。

观看阅兵的山东豪绅们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大家过来是赴宴的,可不是来看白事的,虽然这场面肃重,可总觉得不吉利。

赵进对着台下的骨灰和灵牌拜了三拜,礼炮和唢呐响过,捧着骨灰盒的士兵们也是回归队列,赵进在阅兵台上站直了身体,对着边上点点头,有亲卫开始摇动旗号,场面变得安静下来。

“赵家军不会辜负死伤的每一个弟兄,你们为赵家军奋勇向前,你们为赵家军死伤,赵家军绝不会丢下你们不管。”赵进扬声说道,他语速不快,因为每说一句,就要由亲兵们一句句的传下去,站在阅兵台两侧的山东豪绅们也竖着耳朵听得清楚,很多人脸上没有表情,心里却在冷笑,好好一条命就交代了,家人父母还不知道如何悲恸,能给个几两十两的烧埋银子,那能值得什么,这可是一条命!

“负伤的弟兄,治伤养病的花费由赵家军负责,痊愈后归队,若有残疾,赵家军赡养终身,有专人照顾,妥善安置。”赵进又是说道,这年头负伤凶险极大,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晚一些更痛苦的战死,能生还的,轻伤归队不必说,重伤残疾的往往下场很凄惨,官军里类似的往往都是冻饿而死,但赵家军完全承担了责任。

“这样的大战,能有几个残疾的。”城上城下都听得清楚,刻薄人从来都是不少,在那里低声念叨,这倒是实情,能落下残疾的伤势,伤员往往直接死掉,能残疾苟活的实在太少。

“每一名战死牺牲的,赵家军绝不亏待,无家无口的入英烈祠,永享祭祀,有遗属的,授田一百亩永世无赋税的田地,抚恤金为三十年军饷,遗属所在人家五十年不征赋税,子弟愿入旅团、贸易、农垦、匠造、船务各处,优先录取,兄弟们,你们为赵家军出生入死,赵家军绝不会不管你们,从生到死,赵家军会一直照顾你们!”赵进朗声说道。

一百亩永世不交赋税的田地,虽说不可能让人暴富,但养活全家人不成问题,哪怕是孤老佃出去给别人耕种,三十年军饷,全家五十年不征赋税,足可以活得很舒服,小康富户还是有的,至于优先录取子弟,则是保证了家里将来的出路和前程,这没什么太好听的言语,看着也怎么炫目,可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说的好听,也不知能不能做到。”看到这个时候,观众们倒是放松了,尖酸刻薄的少不得要卖弄些口舌,大明官府有些话同样说得体面,不过到最后都成了克扣加征的借口,谁知道这赵家军是不是这样。

他这边话音刚落,还没等别人接口,却听到山呼海啸的欢呼声爆发开来,又把观众们吓了一跳,他们见识过人多,却没见识过这样整齐有纪律的整体,这样的整体一举一动甚至呼吸之间都带着极大的力量,都会无比的震撼人心。

“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家都只能听到这一种喊声,原本这万岁只喊给大明皇帝的,现在却喊给另外的年轻人,众人都觉得有些别扭,但都在慢慢的习惯,只是这狂热的呼喊声却将那些质疑堵了回去,你们信不信有什么意义,赵家军的士兵们坚定不移的相信,他们知道赵进说到做到,从没有违背过承诺。

参军作战,出生入死,博取功名富贵是好的愿望,但受伤战死则是坏的担心,现在赵进给了他们承诺和保证,受伤战死值得,能给家里换来温饱和小康,这一切都是值得。

旁听的众人个别还在懵懂,大多数人则是在紧张的盘算,赵进给出的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结论很快就能得出,这差不多可以保证一家几口的温饱小康,要是懂得经营,甚至可以致富,这么算计之后,他们也认为值得,在这人灾天灾不断的年景,人命不值钱,而赵进开价这么高,怪不得大家如此的死心塌地。

赵进在阅兵台上抬起手臂,鼓声节奏变得急促,下面的欢呼声迅速的安静下去,由刚才的山呼海啸到安静无声,之间几乎没什么过程,这样迅速的转变又是让观看的诸人震撼不已。

“……参战士兵,每人发三个月粮饷为犒赏,参战士兵,每人授田十亩,前阵迎敌的士兵,每人授田二十亩,火铳兵以及骑兵,每人授田四十亩,炮兵每人授田四十亩,登城、抓俘有功之人,每人授田一百亩……”赵进的话还没有说完,刚才是给死伤的将士们抚恤安排,现在则是对参战的士兵们的奖赏。

整个场面鸦雀无声,各旅团队的将士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唯恐漏掉了一个字,阅兵台两侧的人们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同样不敢漏掉一个字,很多人在默算中已经变了脸色。

赵进说完之后,整个阅兵场地就这么安静了会,然后更大的欢呼声爆发了出来,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实惠,而且每个人都能看到空间,只要奋勇向前,只要不畏生死,就可以拿到田地和犒赏,十亩、二十亩,哪怕一百亩也不多,但大家都知道,这些军功赚来的田地是一次次战斗累积的,很多人名下的田地早就过了百亩,可以想见的将来,这样的实惠还会越来越多。

没人会对这样的分配有什么不满,一个方阵在战场上,大多数时候,需要迎敌接战,有生命危险的部分就是前面四排,而能够大量杀伤敌人的则是火铳、骑兵还有火炮,火铳队列要直面敌人步骑的冲击,骑兵则要冲锋陷阵,而火炮则是摧山裂石,攻城拔寨,这战功比较,这杀敌比较,自然能者多劳。

队正、连正、团正这一级,赵进没有在这个场合提起,不过他们所得的犒赏比士兵们要多很多,很多军官手中田地已经过千亩了,在如今这个年景,千亩田地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可大家都看到了将来,现在赵家军才刚刚拿下两个省,如果拿了整个天下又会怎么样,而且身在徐州,从军官到士兵,他们虽然把田地看得很重,可他们更见到了工商外贸的厚利,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海,那才是他们的将来。

“……这一次要拿出去二十万亩……不止,搞不好要过五十万亩……”阅兵台两侧的豪绅们已经算出了大概的数目,众人脸上都有点变色。

五十万这个数目说起来大,其实也算不得太多,尤其是在今日来到的这些顶级豪绅眼里,真正的大地主往往是一县一州甚至一府的地盘都占据大半,五十万亩不过是五千顷,千顷牌的人家称得上是大户,可还到不了顶级大户。

第1298章难道不该招揽人心吗?

话是这么讲,阅兵台两侧的豪绅们彼此交换眼神,有些话都是心照不宣,徐州那边田地不多,这些田地从那里出,目前也就是山东和南直隶两处,真要平摊下来或许不是太沉重的负担,但这毕竟是在大家身上割肉,而且朝远了看,如果这徐州赵家军的封赏就是军功授田,那么随着一次次胜利,大家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大。

“……难道这次不是来招揽人心吗?”有人低声念叨,不过没有人接茬,倒是几个经营工商的豪绅神态自若,反正他们的产业和这个没什么关系,他们天生的亲近徐州,因为他们知道徐州重商,肯定会给他们各种方便。

阅兵到这个阶段,那些心思各异的山东豪强代表被领到了宴会所在的宅院中,这个档次的饮宴聚会已经不能在酒楼饭庄中进行了,是用了李巡检家里的宅院,厨师和食材之类的也都是临清豪门凑起来的,务求精良,一来是要招待好贵客,二来是不能丢了临清父老的脸面。

这些豪强们或者因为久站,或者因为震撼,各个汗流浃背辛苦得很,在这宅院里更衣休息,然后去厅堂那边等候,几十人在那里各自沉默无言,各家有各家的立场,他们的体量块头都太大,结盟很难,互通声气都不易,只有几对相熟的小声交流,生怕被其他人听到。

赵进没有急着过来,他还要为有功的军将和士兵们授奖记功,亲自在大队之前勉励这些功臣,早在平定闻香教之乱的时候,赵家军已经有了成熟的军功体系,因为赵家军和官军不同,不以斩杀首级多少记功,很多新兵觉得自己就是方阵一员,永无升迁的机会,但了解这个体系后,就知道并非如此,你训练的勤谨与否,违反军纪次数的多少,参加战斗的多少,还有很多细节,都是你升迁积累的标准,只要你严守军规,勤奋训练,作战时候奋勇向前,那就不会亏待了你。

当然,如果攻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