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608章

大明武夫-第60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你们所能改进火炮,造出更好的火炮,对你和你们的家人,对你们的将来都有好处。”路易知道怎么和欧洲人打交道,他说得很直接。

“我们和家人能得到自由吗?”

“到时候如果你们想要自由,也会给你们自由,不过我觉得,你们来到这里,已经是天父的庇佑,如果你们好好做,应该会得到比自由更好的。”

路易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布尔格斯兄弟多少安心下来,知道对方需要他们的手艺,而且是讲道理的。

赵字营的工匠原本九成出自徐家,但一直不停的收拢流民,几次大战打下来又有大规模的俘虏,流民之中有手艺的工匠学徒都被挑选出来,逐渐累积,也有了五分之二的数目。

第1060章宗室朱行书

相对于徐家工匠的自高自大,这些流民工匠学徒对于磨练和提高自己的技艺,改造创新各项技术工艺的热情都是极高,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例子,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发明或者提议,全家从奴仆变为了良民,有了家产,居然有了中上人家的生活,这样的奖励自然让大家热情高涨,对这样的热情,徐家出身的工匠们总是嗤之以鼻,暗地里却也不敢松劲,自家的大少爷徐厚生做事,对徐家出身的从来没有偏袒。

不过不管是徐家还是流民出身,又或者是自己投靠过来的工匠,大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瞧不起这些番鬼,鼻子那么高,眼睛是蓝绿的颜色,浑身毛那么多,能懂什么手艺,也不知道进爷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不是显得咱们天朝上国没本事吗?

那个整天喝酒的老麦打铁的把式也稀松平常,现在居然也是个话事的角色,听说他能有这个位置,是因为给进爷献上了造炮的小窍门,还真是运气不错,一定是洋菩萨保佑过的。

更让人生气的是于山,好不容易有这么个徐家出身,能给大家带头撑腰的,结果整日里却和那几个番鬼混在一起,还老说什么请教学习,真是笑话,天下间大宗煤铁集散只有两处,一个是徐州,一个佛山,在这两处什么能耐学不到,偏要和番鬼琢磨。

这于山既然指望不上,大家一方面想着自家上进,另一方面却把希望寄托在新来的朱行书身上,这朱行书是个很奇怪的人物,和他聊起来打铁烧火的活计,他是样样精通,看脸上的颜色,看手上的烧燎伤痕和那些茧子,这都是老把式才会有的,可平常举止做派看起来又不失苦出身的,总喜欢弄一身长衫穿在身上,摇摇晃晃的。

虽说平日里的做派看着奇怪,可这朱行书的把式真让大伙服气,不光是懂得砧上、锤上、炉上的本事,那些番鬼的玩意居然也是精通,别看大伙看不惯番鬼,可也不得不承认,那些高鼻深目蓝眼睛的番鬼在打铁做活上也有自己的手段,语言不通,又不好去问,可这朱行书却能给大家解答,更难得的是,他从不藏私,手艺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伙,这真让人佩服。

“这朱行书是湖广那边的宗室,不过湖广那边楚王一系被二十几家镇国将军和辅国将军们霸住了,大事小情都要这二十几家商议决断,不在这二十几家的,就连个出路也没有,朱行书自小穷苦潦倒,九岁就在铁匠铺里帮工,在这一行里倒是有悟性,可做到十五岁那年,本城一位奉国将军要强占这家铁匠铺,又觉得有个宗室做工难看,要把他撵走,结果一怒之下杀了对方的护卫,从湖广逃了出来……”对于朱行书的来历,徐厚生从李老海那边了解的很清楚。

朱行书从湖广跑出来之后,却是去了广东佛山,那边铁业兴盛,正是能用到他手艺的地方,在那里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手艺和见识都涨了不少,不过也听到个传闻,湖广那边的仇家知道他在这边,已经派人前来捉拿,这么一来,自然不敢停留,在佛山这段日子,总听人讲西洋人打铁铸造的手艺另有格局,也让他很心动。

到底是宗室子弟,穷归穷,眼界格局和平常工匠不同,也存着游历天下的念头,索性从佛山走了,在香山县澳门那边出海去了南洋,飘零海外,肯定是吃了些苦头,不过运气好活了下来,而且还学到了真本事。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尼德兰人倒不是大方不藏私,而是当地白人人力匮乏,在这湿热的气候里,更没有人去从事这炉火煎熬的活计,本地土著又是蠢笨异常,不仅不能接受锻打冶炼的技艺,甚至对铁匠作坊这样的地方很畏惧,至于大明来的汉人则是自成一体,有手艺自家开铺面,朱行书这样懂行肯干的实在太少。

就这么学到了本事。

朱行书这样的人很难得,不光是对当地的白人来说,对那些海主海商们更重要,海商船只虽说都是商船,这海盗和海战的营生只是顺手做做,但船上的火炮火器也是不少,最起码也有防身的本钱。

虽说粗制滥造的货色不少,但总不能用坏了就丢,实在不能用了要修理,可洋人们的作坊要不然是只对洋人官府军队,要不然就是根本没有余力做海商们的生意,朱行书这样的汉人,而且还懂得修造火器的汉人就十分难得了。

等名头传出来之后,几家大海主都想招揽他,最后被李老海的族亲那边收罗过去,尽管是招揽收罗,可终于当成个匠人来看待,重视的有限,这样才被这李老海要来送给赵进这边。

“对他们来说或许无所谓,对咱们来说这可是重礼,朱行书懂得佛郎机言语,有他在,这几位番人师傅的手艺就可以被咱们学会了。”徐厚生介绍的很仔细。

赵进连连点头,他认可徐厚生的判断,即便是路易那种官话说得很熟练的洋人,比起朱行书的作用来还是差了很多,尤其是在融会沟通上,朱行书会有大用处。

“李老海虽说拿了咱们不少银子,可他为咱们做的也是不少,他想要什么?或者说他背后的族亲想要什么?”赵进问了个问题,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李老海这么主动,必然有所图。

“姐夫,我问过余致远那边,他说这样的老海狗都习惯先放贷,等攒的多了,然后再收债,他想要什么,应该会找上门来的。”徐厚生笑着回答说道。

事实证明赵进他们对朱行书的评价一点不低,那布尔格斯兄弟来到徐州几个月,始终是在改进炮架和炮车,他们把于山设计的那种大车底座的样式,改为了大车车轮加上轮轴,上面有铁架固定火炮,这样的炮架炮车比于山的那种更加坚固灵活,而且可以调整的射角更大。

这个设计出来后,徐厚生和路易先安排木匠做了个模型送到赵进那边,赵进对这个样式很满意,这个样子已经距离他的要求很近了。

不过这个设计也有问题,那就是火炮沉重,造出这样的炮架需要上好的熟铁材料,而且需要的很多,赵字营火器工场的生产任务已经很繁重,铁匠们不停的锻造铁料打造火铳,根本顾不上这炮架的生产,而且大家也合计过,锻打这样的炮架材料,耗费的铁料和花费的人工实在太多了,目前不值得。

对产能的局限,赵进也是无奈,可这朱行书一来,和布尔格斯兄弟们合计了几天,又把路易他们拽去,居然就搞出了个水力锻锤的营生。

“几位爷不知道,这些洋人有的是见识少,有的是想的窄,不过更多的是见识过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朱行书对这水力锻锤的发明有自己的一番解释。

这水力锻锤仓促间也是建不起来的,目前赵字营扩编,火器工场甚至整个徐家的产能都在生产火铳和打造兵甲,所以这水力锻锤也是画了个图纸,然后找木匠做了个模型送过去。

看到这个后,赵进当真是惊喜非常,因为记忆里的那些原因,他对能取代或者减轻人力的机械都是极感兴趣,可一直没办法推进,从路易到老麦再布尔格斯兄弟,说水利机械他们见过,可怎么造却不懂了,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大明出身的工匠做了出来。

在赵字营内的众人都知道,进爷对于军功和匠造的功劳从来不吝啬犒赏,这朱行书立刻被提拔到主管的位置上,才来几天,已经和路易还有于山平级,让众人更没想到的是,眼下扩编改制,赵字营人力物资调拨纷繁,千头万绪,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开交,而赵进连续见了这朱行书好多次,真不知道进爷对着匠造之事怎么这么感兴趣。

“……进爷,咱们打造这火铳枪管都是要用上好的熟铁,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用砖石铺底围住,等高炉出铁了,把铁水放进这坑里,然后用木棍搅拌,再拿起来锻打,然后再回去熔炼,就这么周而复始,这一次次的捶打,能打出来能用的熟铁,二十几斤生铁也就变成了两斤多,这一次次的耗费人工太多,改成水力锻锤,那就省力不少,而且那炮架炮车的轮轴底座都是大件,能用这个锻锤来打,更加方便……”朱行书当年虽说也是苦过来的,可到底是宗室出身,又走南闯北,在赵进面前也能侃侃而谈。

这次见面几个人都在,王兆靖、曹如惠、徐厚生几个人都在不住的看赵进,心想极少见到赵进高兴成这个样子,再看看人到中年的朱行书,心想就这么一个破落宗室子弟,能有什么出色的?

“这水力锻锤你是怎么知道结构的?”赵进笑着问道。

第1061章我以国士待工匠

“番人的作坊里用这个的不少,在南洋那边有几个,弄得很是机密,生怕别人偷学了去,小的混熟了偷着进去看看,一下就笑了,这不就是咱们磨坊水磨的结构吗?只不过咱们大明的水磨是借着水力横着转,他们那个是加了个齿轮竖着转。”朱行书笑着回答,跟赵进的对答让朱行书觉得很轻松,没想到这样的少年英杰居然懂得匠造的法门,能彼此理解,这让朱行书兴奋不已。

赵进拍了下桌子,赞赏的说道:“见过水力磨坊的人不知道多少,可能像你这么融会贯通的又有几个,真是大才!”

这句赞扬的话让朱行书身体震了下,脸色先是涨的通红,随即却尴尬起来,这世上的“大才。”二字,是送给有文韬武略之人的,和一个匠人有什么关系。

赵进的赞赏没有结束,他在那里轻拍桌面,又是说道:“你可以多琢磨琢磨其他的水力机械,能造锻锤,想必也能造别的,咱们的人是不够用的,造出更多的机械来,让咱们的人去做别的事,这可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王兆靖和如惠那边都是觉得奇怪,但也仅仅是好奇赵进为何高兴,记得上一次还是于山拿出改进后的炮架炮车,赵进总是对匠造上的出新兴奋,和其他时候的沉稳完全不同。

而徐厚生则是一直皱眉沉思,王兆靖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心说这位舅少爷可得知轻重,如果因为姐夫夸奖别人舅嫉妒恼怒的话,将来恐怕会有不少麻烦,但这等事现在没必要明说。

“姐夫,这水力驱动的机械,咱们徐州这边怕是没有这样的水流,要是挖土堆起水库的话,耗工未免太大。”徐厚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听到这话,王兆靖和如惠交换了下眼神,水力驱动机械如何他们不懂,但新建一个水库需要花费人工多少,他们却心里有数,这水库无论大小,花费的人工都会巨大。

赵进点点头,徐厚生说得很有道理,徐州和周围的地势都平坦无比,所以就算黄河的水流都很平缓,那些小一点的河流就更谈不上什么水力,这样的话,也只能考虑人工蓄水造成比较有力的水流,这样才能带动水力机械。

“各位爷,这个不妨事,没有可用的水流,咱们可以用牛马,牲口足够也带的动,小的来到徐州,倒是看到不少牛马大牲口,这个在南边可算是头一份了!”朱行书早有备案。

屋中所有人脸上都有笑容浮现,有烧酒向草原贩卖这条商路,在黄河以南就相对缺少的牛马牲口,徐州可不会少,其他人不太懂,不过赵进和徐厚生已经能想到畜力如何带动机械了。

“好,好,朱师傅你不光懂得手艺,还知道创新改造,还能因地制宜,这个了不起,你刚来不久,但我可以夸口说句,整个天下,从大明到倭国到南洋,甚至西去那白人所在的欧洲,都找不到比我这边更重视工匠的地方,只要你好好做,就能有温饱,只要你有自己的手艺,那就能富贵,你要是能创新改造,我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以后你需要什么钱财物资的支持,尽管和厚生这边讲,我们这里会全力的支持!”赵进朗声说道,这番话惹得同坐诸人又都是看过来,心想这话未免太重了。

大家又是看向朱行书,在赵字营内的擢升讲究个功劳资历,循序渐进,被快速提拔一定是有大功在身,这位倒好,来到这边只不过做了几个玩意送上,而且不少还是洋人那边的法子,居然就被夸奖到这个程度。

本以为那朱行书会受宠若惊的跪下,或者大受震撼的手足无措,可朱行书却站在那边用手挠头,满脸迷惑不解,甚至有些失礼的看了看赵进,这个表情大家熟悉的很,大体就是“这人这么年轻,靠谱吗。”的意思。

到最后朱行书拱手为礼,很是恭敬的说道:“进爷,小说句冒昧失礼的话,小的这些事不过是小道,值得进爷这么看重吗?”

“值得,你做出的东西会让战场决胜,你做出的东西能节省下来无数人力,能带来黄金万两,这些难道不值得看重吗?能取得这些,都是因为你发明改进了这么多东西,你是源头,因为你才有这些,怎么不值得!”赵进正式无比的说道。

王兆靖和如惠对视了一眼,都知道赵进对匠造相关看重,却没想到看重到这样的地步,这让他们有些不理解,毕竟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里,还是耕战为先,不过赵进的看重也给赵字营带来了种种好处,大家自然支持。

他们二人没有太多感触,可坐在下首的徐厚生却满脸激动,而站在那边的朱行书先是愕然,然后震惊,脸上有复杂的情绪浮现,沉默了会才抱拳说道:“进爷,各位爷,我从小穷苦,也就不记着什么祖宗,不想着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可学手艺养活自己之后,却总觉得这个丢人,在人前抬不起头,说出去也不怎么光彩,为这个连家都不敢成,听进爷这么一说,才知道这手艺人也可以这么体面,也可以传家立业的,我不记着祖宗,却可以让我后人以我为荣。”

这边语无伦次的说了几句,朱行书又是郑重抱拳作揖,深深为礼,肃然说道:“本来还怪那李老海,强压着我来徐州做事,现在看,那李老海送我来到一个福地,以后要为进爷忠心做事了!”

只有身为工匠,才会被赵进的重视触动,才会有“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的念头,连走上匠造这条路的徐厚生都被说得激动,想法上想必和朱行书有些许相近的地方。

说透了这一层,屋中气氛就变得轻松了不少,赵进直接给那朱行书安排了座位,这个举动让大伙知道赵进的看重了,接下来本来是说闲话,不过徐厚生却顺着朱行书的话头说下去。

在其位谋其政,徐厚生的性子很是温和柔弱,可管着匠造厅就要给自己的场面争取资源和支持,这个不做,管不住下面,上面也不会看好,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推着向前做事。

“大哥,这炒炼的法子对煤铁耗费极大,打造兵器铠甲还好说,可这火铳必须要用熟铁,二十几斤生铁能打出二斤熟铁就已经算是不错,而且还要大量的人工,徐家铁料那边还要做农具相关的生意,铁料供应上一直在争,这边学徒也不够,现在不安排人去学,紧靠着学堂里那些人,再过十年二十年,恐怕就不够了。”

听徐厚生说完,赵进就忍不住笑了,开口说道:“这是和农垦上争铁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