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549章

大明武夫-第54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名声从来就是极差,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形同匪类,连士绅豪强都忍不下去,流民从前多被压迫欺凌,在这一刻也找回来了。

第953章缘由

就这么被追赶,前面流民累了,后面的却还体力充沛,官兵看着自家马队远去无踪,跑都跑不动了,体力消散,心志也跟着崩溃,跪在地上趴在地上,哭喊着磕头求饶,或者宁可来个痛快,也不愿意这么逃下去。

尸横遍地,血流盈野,这一仗流民大胜,官军大败,局面在这个时候彻底定了!

交战的时候,双方都被彼此吸引,有这么大的目标放在眼前,也很难注意到别的,流民大阵之后的庄子里,望楼箭塔上都是站满了人。

徐鸿举和夏仲进就在最靠前的那座望楼上,看着尘土飞扬、追杀屠杀的战场,他们两人都是满脸激动,因为高兴到了极处,五官都有些扭曲了。

“赢了!赢了!咱们这四千多人和官军五千多对打,居然会有这样的大胜,这可是大胜啊!”

“教尊神武英明,教尊神武英明,若不是他老人家的神机妙算,咱们怎么能有今日大胜!”

“当初大哥收容那些逃回来的,咱们说什么来着,现在想想,真是脑子坏掉了,咱们这样的,怎么就能想到大哥的深谋远……那个什么。”

徐鸿举和夏仲进边笑边说,徐鸿举说话打了个磕绊,他也丝毫不在意,只是重重的一拍望楼的扶栏,兴奋的粗声说道:“徐州赵进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上次吃了大亏,只不过是因为不知道他练兵的秘法,现在咱们知道了,一样练出来这样的好兵,再过一阵,咱们练出一万,不,十万,去徐州彻底扫平了他们!”

“二爷说得是,那赵家的家丁团练把官军打的和狗一样,咱们练出十万来,还不是横扫天下!”夏仲进也是豪情万丈。

闻香教内都知道夏仲进是个老成性子,遇事冷静,沉稳应对,极少有失态的时候,但夏仲进亲眼看到了这战场上的胜负局面,看到了在五个方队压过去的时候,官军阵型是怎么垮下来,然后这个战场上现在又是如何酣畅淋漓的大胜!

“老夏你也是有大功,你这次的安排,每一样都是让官军狗子猝不及防,要不是这一次次让他们发愣,咱们还未能这么大胜,这次,老夏你要居首功!”徐鸿举边笑边是对夏仲进竖起了大拇指。

夏仲进喜滋滋的抱拳谢过,开口说道:“那就多谢二爷吉言了!”

说到这里,夏仲进下意识的压低声音说道:“二爷,咱们这一胜,教尊就要登基称帝了,到时候这兵马大元帅的位置可就是二爷的了。”

“大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以后地盘大了,管的人多了,总要有个名义他们才心服,老夏,我大哥怎么安排咱们怎么听着,别背后议论。”说得严肃,徐鸿举脸上却已经笑开了花,说着说着就忍不住了,大力拍着夏仲进的肩膀说道:“老夏,等俺当了大元帅,你就是大将军,俺大哥当皇帝,咱们老弟兄的好日子就来了!”

“二爷,夏爷,外面打的这么热火,也让小的们出去沾沾光啊!”下面有人吆喝着喊道。

徐鸿举和夏仲进向下看去,却发现是他们自己的亲信护卫,他们这次来到这边,各带了二百余人的精锐,都是跟随日子久了,钱粮温饱的亡命武夫。

也就因为跟着久了,所以说话也是随便,眼下外面的战场上已经剩下最简单的追杀,出去就是捞功劳,可官军压过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新练出的兵马能不能扛住,若是打不过,这些带来的精锐护卫就要护着徐鸿举和夏仲进逃走。

交战最凶险的时候,精锐护卫的头目都在这庄子的高处观战,在那里夸耀吹嘘,说什么这些苦哈哈哪里知道杀伐,在外面就是待宰羔羊,要是和官军见真章还是要我们出去拼命。

说归说,可没人真要出去,只说如果不是要护卫两位爷,今日里定当把官军杀的大败。

当官军马队开始冲锋,当官军弓手开始漫射,田庄内这些精锐护卫都是鸦雀无声,连夸耀都是不敢,生怕话说满了被点将派出去,看着官军这么气势汹汹的,谁敢去露头。

等到方队出现,一步步向前靠,就那么顶着官军的箭射向前,不断呼喊口号的时候,这伙精锐也都是暗地里讥刺不停,说什么若是这等送死也算能打,天底下岂不是人人能上阵杀敌,连娘们也算。

更有那老成亲信的,还去徐鸿举和夏仲进那边建议,说现在局面险恶,等崩了就没办法收拾,二位爷还是现在走吧!

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大胜,那些整日里就知道排列站队,听着鼓声前进后退,不能跑不能跳,傻乎乎的呆在队列里不知道动,连马步发力都不懂,就知道拿着长杆子向前刺杀的那些穷汉,居然就这么杀退了官军?

徐鸿举和夏仲进身边的精锐护卫们虽然狂妄,可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远看战场上的场面,虽说细节看不清楚,可他们也知道自己到这个战场上得不到什么好处,或许开始能好看些,可到了最后只有死和逃两条路可选,更大的可能是,马队冲过来的时候就直接被践踏成了肉泥。

不过大胜之后,冲到外面的战场山,不光可以砍杀官军捞取功劳,还能搜检战场发财,这样的好事可不想放过。

“兔崽子,是不是忍不住了,都出去,都出去痛快痛快。”听到属下的恳求,徐鸿举笑骂说道。

得到允许,下面轰然答应,上马列队,打开庄子的大门蜂拥而出。

等那些精锐护卫出动之后,夏仲进忍不住低声劝道:“二爷,咱们这帮部众养刁了,这么放出去,肯定要抢别人的东西,到时候自家人冲撞,闹到教尊那边不妥啊!”

徐鸿举无所谓的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胃口大了那也是自己人的胃口,小的们什么时候都记得孝敬,那些从徐州回来的人各个人五人六的,整日里板着脸,忘了上下规矩,在咱们面前也不知道个恭敬赔笑,这些人就算有用也要防着,天知道那赵进给他们灌了什么米汤,各个昏头了,这些营头练出来了,练兵的秘法咱们也知道了,那就要用咱们自己人,那才放心!”

听徐鸿举说完,夏仲进张张嘴,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只是开口说道:“二爷,这样的大胜,该给教尊那边报喜了!”

“报什么报,我大哥那边神通广大,这边大胜,他那边会不知道吗?”徐鸿举笑呵呵的说道,他的注意力完全被战场吸引过来,这种摧枯拉朽的追击让他觉得快意非常。

“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夏仲进干笑一声,自去安排人禀报了。

万历末年,山东、河南、南直隶北部大旱,流民处处,当时闻香教为了夺取徐州,搅乱天下,组织了十万流民南下,最后四五万流民围攻徐州,被赵进杀的大败,俘虏无数,就是这一战奠定了赵字营的基业,流民被安排到田庄里耕种,被抽调出来作为团练,成为赵字营的基石,再接下来这几年内,赵字营一直在收拢各处流民,充实自家的基业。

说起来凄惨,这些年来,在辽饷还未开始征发的时候,徐州周围各处,也只有山东苦不堪言,不断的有流民逃亡,等到辽饷开始,各处民不聊生,山东尤甚,逃亡到徐州这边的人更多了。

赵字营各处最多的就是山东流民,他们当初为了活命跑到这边,一心一意的听从安排,出力苦干,可当有了温饱之后,思乡之情就愈发的强烈,这时代的百姓最是故土难离,讲究死也要死在乡土上。

何况赵字营给他们的环境是完全封闭的,固然可以安全自守,可另一方面,这样封闭的环境也让流民对外界一无所知,有人觉得外面依旧苦难,也有人觉得外面的情况已经变好。

小民小户天然有一种自私算计,总觉得别人占了他的便宜,被赵字营收拢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他们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可慢慢的就觉得自己这么辛勤劳作,赵字营不放他们走,一定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这么不放他们走,肯定是家乡那边已经恢复,不然不会封锁这些消息……

零散的逃跑从这个时候开始,大部分的人没有成功,可也有人跑出来了,有人死在半路,可也有人回到了山东,相比于耕田不停的庄户,那些经过训练的团练逃出去并且回到山东的机会更大。

当回到家乡的时候,所有的幻想都是破灭,剩下的只有后悔和惊慌,因为现在的山东比从前更加苦难,更加让人绝望。

一路逃回,是幻想支撑着,以为自己回来后会有更好的生活,当发现回到家之后生活远远不如在徐州那边,甚至都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的时候,很多人崩溃了,有很多人想要回到徐州,却死在了半路上,也有人自尽在家乡的废墟中,还有人去找了闻香教。

第954章自乱阵脚的城池

有些人本身就是闻香教徒,甚至还算是闻香教的骨干,正因为如此,他们比其他流民相对健壮,略微机敏,懂得配合,在田庄内只要本份,他们很容易被挑选为团练,得到了赵字营的训练,然后这些团练比旁人逃回来的机会更多,生存下来的机会更大。

开始时候,山东闻香教各处香堂分会并没有在意,甚至心存防备,认为是徐州派回来的奸细,可慢慢的,消息传到了徐鸿儒那边,如今徐州团练乡勇强悍无比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各处,徐鸿儒也想知道他们的练兵秘法。

当看到所谓的秘法只是步操,仅仅要求站的整齐,走得整齐,分清左右,所用的就是长矛,步伐要按照鼓点,说起来一切都是靠着规矩,不讲究什么武勇武技。

难道就这么几百人千把人站在一起,按照规矩进退聚散,遇敌将长矛平举斜指,咬牙不动,这就能战无不胜,这就能挡住马队的冲击?说起来未免太玄乎了,从徐鸿儒到负责学习的徐鸿举等人,都是不相信这个。

原本闻香教中的那些武夫对此更是抵触,这战场上决胜要看每个人的武技武勇,什么时候要讲规矩了,自小打熬身体,学习武技,一场场恶斗死斗经历下来,难道还比不过这些只拿过农具没握过刀枪的穷汉练几个月好用,这说出来不是笑话吗?

尽管疑虑重重,可徐鸿儒已经知道闻香教内的这些武勇之辈对付不了官军,对付不了徐州的家丁,他迫切想要找到一个新法子,闻香教要做大事,开始时候会煽动流民百姓席卷各处,但到了见真章的时候,面对官军大队的时候,还是要靠着自己的老底子力量,但眼下这些,明显是靠不住的。

而且身边的人在反对,但也有几个出身行伍的亲信觉得这个练法可行,见过赵字营历次作战的人也有不少,都说赵字营也就是这个样子,闻香教教主徐鸿儒这才决定要练出来试一试。

开始并没有练太多出来,只不过练出千人,闻香教上下对徐州的练兵秘法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太耗费钱粮,每个人都要吃饱,还要尽可能穿一样的服号,那些选出来的青壮胃口那么大,一千人就是流水一般的耗费。

这一队练出来之后,要检测的法子也容易,闻香教找来了绿林的响马杆子,让他们骑马去冲,又让自己教中那些不服气的去冲打,不计生死来检验战力。

结果让每个人都很惊讶,也让徐鸿儒很满意,那些来去如风的响马杆子在野战中根本不在乎什么团练乡勇,无非是结队一冲就垮,可眼前这方队却能顶得住,那些没拿过刀枪,没经过沙场,可能看到惊马都要害怕的教众青壮却靠在一起,巍然不动,而那些自吹武勇强悍的教内武夫,在这长杆子方阵面前一筹莫展,靠近了就被打回去,若是用真刀真枪,早就被戳的千疮百孔,唯一担心的就是挡不住弓箭,即便是去掉箭头不会杀人,可方队青壮们还是会闪避,会惊慌溃散。

闻香教再怎么筹备,也没办法弄到太多铠甲,寥寥几套都是装备给各级头目,那些从徐州回来的教徒们建议用竹片和木板制作护具,多少能够起一点防御的作用,可这个也不能弄,因为太容易走漏风声,虽说闻香教行事已经渐渐走上明路,但这等操练私兵也是犯忌讳的,大规模制作竹木护具肯定没办法保密。

除此之外,从徐州回来的那些人总是强调规矩,上上下下都要守规矩,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实战的话,吃几次亏就可以立起规矩,没有实战,怎么也得苦练几年才行,可现在轻易不能暴露,实战就不要提了,可大事将起,也没有练这么久的时间。

但这些没成为问题,闻香教内对人心操弄最为熟悉,没有护具,没有实战和训练形成规矩,但是闻香教有虔诚虔信狂热的教徒,靠着信教的虔诚,靠着对现世的恨意,精选出来的教徒信众,可以觉得效死之后便是登仙,便能进入极乐家乡,靠着这样的信念,足可以被箭射不退,足可以严守规矩和约束。

做到这个之后,徐鸿儒在东平州附近的山区,还有郓城左近的梁山,设立了几处密营,用漕运上的钱粮来供应这边,从赵进那边买来的粮食,很多不是为了带动流民,而是为了自家老底子和这些兵马的耗用,这才是闻香教的根本,必须要做好准备才是,梁山那边虽说早就没有梁山水泊,可山里还是能藏住些人,至于东平州附近的山区那更是绵连几府,是绿林响马的天下,寻常人谁也不会进去。

这股力量就这么保存到现在,在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骄横自大的官军从未想到流贼居然有这样严整的队伍,为了能让这股力量达到最好的效果,闻香教甚至不计生死的安排了其余的青壮骨干围在外围,就是要达到这个突然,唯一的遗憾就是凑不齐那么多的火器,弓手也不那么容易找,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大家都有个计算,即便和赵字营对上,赵字营的那些弓箭和火器也打不垮这几个方队,从当年到现在,赵字营的历次战斗闻香教都关注的很,徐州那些人的每一次大胜都是用长矛打出来的。

天启二年五月初七,济宁城外,官军六千大战流贼十余万,虽奋勇杀敌,斩首无算,但贼众不断啸聚,官军终于寡不敌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仅总兵杨国栋率马队突出,其余殉国……

山东总兵杨国栋狂奔而走,抢在败军和流贼之前来到了济宁城下,那时候城门还没有关闭,可在城头高处已经能看出来官军大败,外面收拾的百姓正慌慌张张向城内涌去,虽说城头看二十里外看不真切,可没道理官军大胜,烟尘却朝着这边走的。

在这一刻,杨国栋和部众还是可以进入济宁,大队的官军入城不行,可他们这几百骑兵精锐却很欢迎,毕竟造不成大害,对城池守御还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总兵杨国栋回头看了看愈来愈近的冲天烟尘,还是闷声说道:“走,咱们去东昌府!”

说是会降罪,其实也不怎么担心,只要手里的亲兵在,骑兵在,按照惯例朝廷不会深究,因为下面的步卒多少都能凑起来,而亲兵家丁才是武将手里最核心的力量,很多待罪武将被发配到边镇戴罪立功,可你若是带着亲兵家丁老底子去,一般都是品级不变,荣华富贵依旧在的。

任谁也没有想到,六千官军,威风凛凛的去平定流贼,这样的战斗往往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没曾想却被三万流贼几乎全歼,主将退走东昌府,济宁城内官员士绅的心情立刻跌落谷底,许多呆在城头准备观看王师得胜回返的官绅百姓,却看到了被追杀奔跑的败兵,看到了气势汹汹杀过来的流民大队,等到快要天黑的时候,更看到了那严整的方队,每个人都是绝望了。

也就在这一天,游离在济宁州外围,据说是撤走的各路流民又是杀了回来,重新将济宁城包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