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430章

大明武夫-第430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知道两个在赵字营里做事的,一个是李灿,另一个是何正。

赵进是个孝子,尽管这个“孝。”字会让人争执两句,父母这边的亲戚朋友也一直是厚待,李灿和何正在赵字营里做得也很出色,都被认为是前途无量的,怎么突然就放出来去管团练了?

不过六个连的团练就是驻扎在徐家这边,徐家也抽出青壮子弟连同矿场工场的青壮共八百人来到徐州这边驻扎,就在城池附近。

看到这个安排,明眼人联想到前段时日徐珍珍在徐家的大动干戈,就能推断出原因了,徐州危急的时候,徐家是整个徐州跳得最厉害的一处,那些举人秀才的还知道走远避嫌,这徐家直接很多人就要翻天。

尽管事后被徐珍珍洗了一次,可谁也不敢担保会不会有第二次,明明是自家人却最不放心,这个也是个笑话,估计这安排团练就是硬手段了,下次再有什么不对,那就不用事后算账,直接就地动手了。

徐州和各处关心这边的人,都自以为是的盯着赵字营连正队正之类的位置,却没几个人关心云山行各处分店的开设。

第739章云山行分店

云山商行当年是云山寺的产业,尽管后来被赵进拿下,可各处店铺的掌柜伙计之类没有太大的更换,平常人也感觉不出什么变动,无非是一家照常营业的店铺而已,对于其他关注赵字营的势力来说,这云山商行也不过是个敛财赚钱的场面,这种店面满天下都是,不用理会太多。

可赵字营这些新开的分店却不是为了做生意的,一家店铺里,无非就是掌柜、账房和伙计这几种人,眼下徐州繁华起来了,各处商户云集于此,经商做工的不要太多,赵字营的产业想要招募人手,肯定踊跃无比。

但现在这些分店开设却很缓慢,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赵字营的要求太严了,这掌柜只能是三个出身,一个是如惠和周学智带起来的那一批掌柜,一个是流民出身的管事和账房,再就是学丁队中人,没这个身份,就不能做这些分店的掌柜。

有了这三个出身,只能说是敲门砖,要被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三人同意之后才能得到任命。

当然赵字营是赵进做主的地方,也有例外在,那就是在赵进同意的情况下,徐州一州四县的吏目里可以有人去做这个掌柜,连正以下的家丁可以有人去做这个掌柜,这个例外讲起来都是笑话,在衙门里当差是什么威风,在赵字营当个队正那是什么光彩,凭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分店的掌柜,云山行生意固然不错,可也不是处处分店都能赚钱的。

可标准就是定的这么高,至于这些分店的账房,除了上面三个出身之外,孙家商行、和徐州本地出身清白,有人担保的子弟才能充任,而伙计这一层,则只有徐州、邳州以及流民庄园中人才能担任。

严格也就严格些,说破天不过是开设分店,外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可赵进为了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去清江浦和骆马湖东岸庄园,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三人经常为了掌柜人选争的面红耳赤,这就让人好奇了。

云山行的第一家分店在徐州州城开设,这让众人更感觉古怪,州城内不是有云山行总号和三家分店了吗?怎么还要桥上架桥?多此一举?

不过这家分店一开,大家就明白要干什么了,首先是包揽徐州知州衙门直辖区域的税赋,各处缴纳以及浮收,都要先交到这家分点来,才会转给衙门,然后就是征调劳力民役,普查的清册就在他们手中,征发民力修补城墙街道,挖掘护城河和城外沟渠等设施,做这样的事情,也由这分店组织,花费之类在缴纳浮收中支出,百姓民力可以凭借劳作抵税,第三就是征收费用,大明有商税的名目却从来不见收取,大都是吏目差役自作主张去敲诈,或者是默认的常例,但这次赵字营的分店却开始定下铺面生意每月每年该缴纳的定数,也是要交到这分店来。

此外内卫队那些没有藏在暗处的人物也要去分店坐堂,各处江湖市井要听从这“坐店三掌柜。”的安排。

知道了这么多之后,不用聪明人也明白这云山分店到底是干什么的了,这不就是地方上的官府衙门吗?管着税赋、人丁和治安,有些衙门管着的事情还没这个仔细。

怪不得进爷手底下几个读书人对这个事盯得这么紧,分店里做事的人要求这么严,这赵进二十岁年纪,还真有股沉稳,大家都以为他要扯旗造反了,没想到还这么里外两张皮一样的推进。

因为这云山行分店的开设和运行都很麻烦,而且意义重大,所以开设的极慢,徐州州城和萧县的开起来之后,砀山正在筹备,丰县和沛县那边也跟着开始筹备,但开设的时间要晚于黄河南岸,不过境山徐家那边却做得很快,云山行专门在那里开设一家分店,这家分店人手选择并不像其他各处那么严格,赵字营派去的人占不到一成,其余的都是忠于徐珍珍的族人和管事等人。

外人能看到这些,也有人觉得现在能进这个云山行日后保不齐前途无量,精明人还能考虑到一点,就算进爷事败了,大家在他生意店面做事总不好扣上从贼的罪名,好处有,罪过少。

加入赵字营做家丁舞刀弄枪,在战场上打生打死,很多人家下不了这个决心,舍不得自己孩子去拼,可去商行店铺做个伙计什么的,这个倒是无所谓,一时间,招募伙计各处又是热闹无比,颇有当年赵字营招兵的景象。

不过云山行以及下属各个分店,还有外人看不到的地方,那就是赵进将赵字营各团各大队粮饷装备的平时筹措供应,也交给了分店那边操持。

在分店里面负责这些事的也是掌柜,号称是“家丁掌柜”,这个人是赵字营家丁出身,往往是战斗训练时受伤的家丁,退下来去店内负责这些事,下面专管着六名团练,这些团练则不是伤退病退的,而是专门学习账目存贮运转这一类勾当的年轻人。

家丁掌柜受云山行和赵字营双重管辖,一旦战时军务,家丁和所辖团练则直属赵字营。

相比于徐州这边的慎重,在环绕徐州各处以流民为主体的庄园内,各个分店的开设就很容易了,在这里人选的条件可以放宽,反正各个庄园近乎封闭,任谁也翻不到天上去,除了让流民出身的账房伙计彼此轮换之外,还请了孙家商行那边经验丰富的掌柜和伙计等人过来传授。

在徐珍珍的推荐下,境山徐家的很多人也进入了这个分店系统,徐家经营煤铁多年,能在商行店铺里做事的人可是不缺。

这个举动让赵字营内外很多人心生警惕,也有人私下在赵进面前说过“赵字营是进爷的基业,要多用赵家人,别让外人参与太多”。

不过这样的风言风语很快就消散无踪,原因很简单,徐珍珍一副要把徐家完全打碎的架势,她去过一次之后就完全放权了,现在的境山徐家,差不多是如惠和周学智的亲信们在那边管着,徐厚生则是在云山寺的庄园里做个管事,徐本荣也住在何家庄附近新起的大庄园里,根本不管徐家的事务。

“进爷这次吓退了番子果然有大用,连夫人都要安心把徐家托付过来了。”也有这样的议论出现。

以赵进的做事风格,倒是宁愿徐珍珍管着境山徐家的事务,因为他知道徐珍珍喜欢这个,心血都放在这个上面,但赵进同样也知道,这次徐珍珍真的放手了,不过不是因为什么大局已定,展露实力,而是心思全放在儿女身上了。

生赵龙的时候,徐州内外的局面最是紧张,连生孩子的消息都要对外封锁,赵进心里很稳,但家人各个提心吊胆,徐珍珍当时表面看着淡然,背地里也总是在哭,甚至在马冲昊率队进入徐州的时候,连孩子都被托付给了心腹,准备随时送走。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徐珍珍先去清洗了不稳的徐家,回来后就把全部心思放在赵凤和赵龙身上了,每时每刻都要看到孩子才能安心。

“现在里里外外这么多人才帮夫君,也不太用得着妾身了,妾身就是想把大凤和二龙养大。”

“妾身现在顾着孩子,伺候夫君这里难免不尽心,夫君若是想要找个小的,也不用理会妾身这边,妾身觉得小孟就不错,长得出挑,人也伶俐。”

每次对待这样的话题,赵进总是有看天的冲动,不过徐珍珍的玩笑里似乎带着点认真了。

徐珍珍这样的改变,赵进说不上什么高兴,这次的风波让他身边人改变了许多,母亲何翠花脸上多了皱纹,而父亲赵振堂虽然呆在萧县一直很稳,可见过一次之后,赵进看得出,父亲白发骤然增多,腰背也变得佝偻下来,在赵振堂身边的赵松说,老爷子在风波之前有说有笑,看起来和没事人一样,但马冲昊那几路人马被吓退之后,老人一下子就老了。

大凡年纪大的人心力憔悴过度,都是这个样子,赵进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父亲赵振堂说得很直接:“你忙你自己的事情去,这条路走了就没有办法回头,就不要想那些没用的。”

尽管没有联系,可说起来还是有些怪异,在万历皇帝驾崩之后,赵进的伙伴们纷纷定亲了,只有王兆靖依旧不急,陈昇这边是和徐州城外一个大户的女儿,这大户说白了就是个土豪,无论江湖上和官面上都没有势力,之所以和陈家挂上,无非是因为当年陈家炭场所用的树木都是这大户供给的,这么熟识起来。

当然,这大户从前再怎么平常,现在跟陈二爷成了亲戚,在徐州地面上立刻就陡然不同,甚至连清江浦和扬州那边都有人盯了过来,要知道,如今进爷这边不好巴结,只能从身边下手了,可进爷下面的几位也都不好巴结,也就只能再从更外面的下手了。

第740章又听到了这个名字

石满强这边则是和卫所一位千户的女儿成亲,这个媒还是董冰峰的父亲做的,吉香找的是知州衙门一位书办的堂妹,尽管吏目是不入流的,可在徐州地方上,这也算是书香门第了。

让人意外的是刘勇这边,刘勇等同于孤儿,家里没有长辈,不过这也不是大事,勇爷可是咱们徐州管着厂卫的大人物,多少大户人家、江湖龙头眼巴巴的想把女儿和妹子送上去,而且进爷肯定会给他挑选一门好亲事。

赵进的确为刘勇考虑了,甚至连徐珍珍都在这个事情上操心了,两口子合计之后,准备将徐珍珍的一个堂妹说给刘勇,亲上加亲,也省得刘勇孤零零的没个仗恃。

但刘勇没有让大家操心,他给自己找了一门亲事,对方年纪不大,长得也是中人之姿,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出身,居然是云龙山下某庄园的庄户,而且还是流民庄园的庄户,说是兄妹三个,两个哥哥一路上护着妹妹来到这边,又幸运的熬到了赵进开庄园收拢,家里在山东的亲戚全不在了,就这么兄妹三人相依为命。

也不知道刘勇是怎么找到的人,而且以刘勇的身份地位,怎么也不该找这样的女孩为妻,几个伙伴都过去劝,刘勇则是很坚持。

对刘勇的选择和坚持,赵进明白他的用意,只是说了一句“你不必这样苛待自己”,刘勇回答也很简单“这么做不用连累别人”。

这件事就这么成了定局,雷财的消息大家都是不知道,不过赵进能推测出结果,接下来十有八九,雷财会和刘勇做出一样的选择。

倒是如惠那边很简单,他只是将自己的外宅扶正,说起来这外宅是如惠出家的时候置办的,已经给他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到现在不过是有个名份罢了。

一门门亲事说定,不管这背后牵扯什么,又有怎么样的意义,但这喜气洋洋的气氛已经开始发酵了,刚紧张混乱过去,大家也需要放松玩乐,整个这些喜事的热闹可以凑凑,对于外面各方势力来说,现在的他们唯恐和赵字营各处打交道的机会太少,现在有这个定亲成亲的仪式能参加,那是巴不得的。

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过来打听各项仪式举办的时间,开始准备采买礼物,要好好凑一凑这个热闹。

“进爷,在沛县那边拦住了一个小子,听口音是山东那边的,说是有十万要紧的大事要找进爷,只能和进爷当面禀报,人正在朝着这边赶,我们先快马过来打个招呼。”

黄河北岸报过来的消息,现在徐州和山东边境的几条道路上,赵字营查的很严,官道大路上直接用丰县和沛县的官差拦路设卡,这也是装个幌子,毕竟在外面看来,这徐州还是大明王土……

这位被发现的少年就是骑马过来的,人已经憔悴疲惫,那匹马也到了崩溃的边缘,看到有设卡拦路的,这位骑马少年下意识就要冲过去,看这个样子,大家根本不想拦住,你一人一马进徐州地面能干什么,还不是关门打狗的结局。

所有人都束手旁观,也有骑马的慢悠悠的上马,放这么一个进来,怎么也要追上去的。

不过这少年和马匹应该到了极限,才冲过卡子十余步,少年的坐骑嘶鸣一声,直接瘫倒在地上,少年也从马上摔落。

大家短暂愕然之后,急忙过去查看,马匹已经脱力而死,少年也摔得爬不起来,懂行的人能看得出,坐骑就不必说了,少年只怕两天没吃饭,要不然不会狼狈成这个样子,很可能路上还遭遇了什么事,身上还有血迹和伤口,但内行人还看出点别的,这少年家境很不错,那衣服虽然破损脏污,却是上好的料子和做工,佩剑和马具也都不含糊,想来是大富之家的公子哥。

这样的人物落到这般境地,想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对这个事很感兴趣,可也懒得问,只有人没好气的说了句:“你脑子坏了吗?居然敢在进爷的地盘撒野!”

结果这句话却让那紧咬牙关装作昏迷的少年睁开了眼,用沙哑的嗓音问道:“你们说的进爷可是赵进?”

一提到赵进的名字,所有人都郑重起来了。

“赵进不是只在徐州州城那边有名吗?”少年又问了一句。

“如今整个南直隶,谁不知道进爷的大名,那可是吓退朝廷上万人马的赵天王,可不光是徐州。”事情越传总是越夸大,大家说得玄乎,也觉得自家脸上有光。

“我要见赵进,我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见赵进,快送我过去,不然耽误了,你们谁都吃罪不起!”没曾想说了这个,那少年又是吆喝了起来。

若不是有人走南闯北,很难听出这少年官话里的山东口音,加上这穿着打扮露出的家世底气,还有这一身辛苦痕迹,让大伙顿时重视起来。

是不是十万火急要请进爷判断,可真要耽误了什么事,事后追究起来,那只怕不是自家性命能交待的了,而且眼下想瞒都不能瞒,天知道身边有没有赵字营的内线在,有时候半夜喝酒的醉话,第二天都能让赵字营知道……

一帮人忙碌起来,有人弄了辆大车,把那少年装上去,又去讨了些热汤水喂着,几个骑马的跟在一旁。

这少年果然是饿极了,加了盐的高粱糊糊喝几口下去,立刻有了精神,有人就凑上去闲谈盘问,总不能什么人都送到进爷跟前去献宝,万一有个差错又是麻烦。

不过这少年连自己的姓名都不报,口风严到了几处,只是说自己在路上曾被黑店盯上,虽然逃开了,可路上又碰上了劫道的贼人,结果折腾的一路都没有休息。

山东地面上太乱,第二年的辽饷刚过,盗匪蜂起,连官道都不安全了,这个倒是大家都知道的。

就这么走到天黑,少年说自己姓李,吃完热汤热饭之后,体力和精神都差不多恢复,他拒绝了休息一晚的提议,说事情紧急,晚一刻都有可能耽误大事,咱们晚上快马赶路。

看着这李姓少年的紧张急切,大家越发意识到这件事不简单,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