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8章

大明武夫-第2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了什么,至于生意产业只得由林寡妇的夫家长辈管着。

“市面不行了,这样丧心病狂的案子也跟着多了,这三年砍的脑袋赶得上前面五年的。”赵振堂如此说道。

杀人越货的案子不少,死了不到十个也算不上什么,但这案子惊动太大,连凤阳和南京那边都知道了。

徐州知州本就因为留任灰头土脸,出来这个事情更是丢人,也顾不得什么春天生发之季不能杀人,直接判了斩立决报了上去,这等天怒人怨的事情批复的也快,二月问斩。

而且因为如今徐州大案频发,这次行刑选在彭城书院东边一里的钟楼那边,那里是徐州城的中心交汇之地,要借这个凶犯的脑袋震慑奸邪。

半路上父子两个分开,赵振堂要去衙门里先去准备,赵进自去。

刑场周围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贫富贵贱,各色人等都能看到,每个人脸上都颇为兴奋,看着很有些年节的气氛。

在那里没等多久,听到铜锣敲响,远处的人群猛地骚动起来,能听到衙役和帮手们在那里大喊让开,还能听到有人大骂畜生。

看热闹的人群向着两边分开,看着衙役们押送着囚车走进刑场,看热闹的闲人拿着东西朝着囚车砸过去,尽管衙役们站得远还是时常被波及到,忍不住指着两边破口大骂。

木笼里的凶犯头发披散,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是血肉模糊,歪着头也不动弹,看不出来是死是活。

囚车停下,衙役们打开木笼,把带着镣铐的凶犯拖向刑台——一座临时搭起的木台。

围观的人群“呼啦。”一下子就拥挤了上去,衙门里的差役对这个场面早就有了准备,手中的大棍皮鞭不分青红皂白的朝着四周打过去,惊叫痛叫纷纷,人群散开了不少。

因为拥挤,甚至还有人为靠前的位置厮打起来,但如今赵进不管身体还是力量都超过常人,轻松挤到了前面去。

向后驱赶人群的差人明显认得赵进,不少人最近还去赵家拜祭过,看到他的面孔都没有动手,一来二去,赵进就站在了最前排。

“老赵家那孩子上次看杀头不是差点吓死吗?怎么又来了?”

“据说这小子现在好身手,城内少年没人是他对手。”

“杀头这营生多好,老赵当然想要一代代传下去,他儿子年纪不小了,也该跟着看看。”

“要是再被惊到。”

议论声传进耳中,赵进只当听不见,现在监斩的官员才入场,自己父亲正站在一边等待,趁这个机会,正好四下看看。

秩序已经稳定下来,在棍棒和皮鞭的驱赶下,人群安静的围着,这么转圈一看,赵进发现自己看到了几个熟人,陈昇和王兆靖站在另一边,孙大雷和刘勇在相邻的方向,其他人没有出现。

大家笑着摆手招呼,大家始终有一份竞争的心思,他们估计把看杀头当成试胆了。

赵进扫视一圈后又觉得有点不对,围观的人里除了自己的朋友们之外,似乎还有别的熟面孔,可却看不到别的认识人。

监斩官开始念凶犯的罪状和处置,听着林家的惨案,人群又开始骚动起来,这次的确激起了众人的怒火,有人忍不住冲着那凶犯大骂,还有人随手摸起什么砸过去,场面又有些乱。

差役们又转身开始弹压,赵振堂捧着鬼头刀一步步走上了刑台,赵振堂朝着人群看过去,和前排的赵进眼神对上,微微点头。

赵进觉得这是自己父亲想要看看自己到底来没来,斩首在即,人群愈发兴奋,赵进感觉身后不断有人推挤,差役们的呼和叫骂都有点压不住了。

就在这时候,一直低头跪在台上的凶犯抬起了头,就那么扫视围观的百姓。

这凶犯五官歪斜,满脸血污,看来在牢里遭罪不少,赵进尽管第一次观刑,但在家也听得多了,这人被斩首之前,精神都已经不正常,有的大哭大笑,有的疯狂挣扎,有的指天骂地,有的瘫软崩溃,形形色色都有,都是因为恐惧和求生的欲望所致。

可木台上这凶犯却不一样,他脸上也有笑容,配合那歪斜五官和血污显得诡异非常,但这笑容很平静,平静的有些冷。

半夜潜入寡妇家里,被发现后凶性大发,将对方砍杀的凶犯,不应该是这样的表情,在赵进的判断里,这人应该害怕的崩溃,或者故作硬气的猖狂大笑,怎么也不应该这么平静。

看客们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想法,被这平静冰冷的目光一扫,大家居然莫名的感觉到寒意,有人下意识的向后退步。

场面居然安静了,因为这五官歪斜、满脸血污的凶犯抬头而安静了。

不仅仅是下面的百姓,连坐在边上的监斩官也有些呆愣,咽了口吐沫才反应过来,急忙把手中的的签子丢在地上,大喊道:“时辰已倒,斩!”

听到这个“斩。”字,那凶犯浑身一颤,强自抬起头来,张开嘴想要说什么,正在此刻,刀光一闪,赵振堂一刀斩首!

手起刀落,身首分离,凶犯的脑袋从木台上滚到了地上,鲜血从断口中喷洒而出。

第61章不过如此

赵振堂已经收刀,拿着布擦拭了下刀身,然后冲着监斩官那边一抱拳,转身走下刑台。

在斩首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是身体一震,再怎么看热闹的心态,亲眼见到这杀人也会感觉到震撼。

刀落头断的那一刻,赵进还没反应过来,鲜血喷洒,无头的尸身倾倒,他这才意识到斩首行刑已经完成,不过如此,赵进没见过真的血腥场面,可假的不知道看过多少,加上心智成熟,承受力本就很强,可心里不当回事,但本能依旧觉得惊惧。

赵进只觉得浑身汗毛立起,心里大跳几下,身子颤抖,但他深吸了口气,很快调整过来,就算没有那些经历,五年的打熬身体,勤练武艺,也足以让胆气壮起来。

直到这时,赵进才感觉有人一直在看着自己,顺着看回去,发现走下刑台的父亲赵振堂正在关心的看过来,赵进心里一暖,冲着父亲微微躬身,起身看到赵振堂脸上带着点欣慰,点点头转身离开。

再看陈昇那边,陈昇脸色有点发白,但还算镇定,而王兆靖则没什么异样,看起来一切正常的样子,而孙大雷和刘勇居然彼此抓着对方的手,呆愣在那边不敢动弹,他们俩真的被吓坏了。

轰然一声,场面终于恢复正常了,不少看客都朝着刑台那边冲过去,掏出早就预备好的馒头和饼去蘸刑台上的血,还有人在那里大声吆喝:“越是凶神恶煞的,他的人头血越有用处,不光能治痨病,还可以转运招财。”

很多人在蘸血之后,直接就在那里大吃起来,满嘴都是鲜血,却兴奋的满脸发光。

杀头场面赵进还能忍受,可这大吃人血馒头的样子却受不了了,只觉得胃里一阵翻腾,厌恶无比,赵进不愿意在这里多呆一刻,转身就走。

赵振堂的儿子赵进再看斩首,上一次差点被吓死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次来这里的衙门差人都看到了,也有不少人一直看着他,没曾想赵进从头到尾神色都镇定异常,甚至比他们这些看惯了的成人都要镇定。

这样的表现让人很是惊讶,联想起赵进的武勇传闻,让他们不得不信。

赵进沉默着走向货场,走出一条街道,陈昇他们才在后面追上来,除了王兆靖之外,其他几人的呼吸都有点不稳,显然还没从刚才的震撼中恢复。

平常少年们走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大家都很沉默,还是王兆靖先开口说道:“赵叔的刀还真快,我在京师看杀头的时候,那些刽子手用刀都没这么利索。”

“你从前看过杀头吗?”

“家父领我去看过几次,第一次去看的时候吓坏了,回家连做几夜噩梦。”王兆靖笑着说道。

听到这谈话的赵进也觉得奇怪,心想王家教导子弟还真是别具一格。

交谈中大家总算放松下来,陈昇空手在半空虚砍一下,赞叹说道:“赵叔那一刀看得我心旷神怡,不知道我要练多久才能到这个地步。”

现在陈昇在比武的时候也不用木刀,而是用带着刀鞘的长刀,按照他的说法,用刀必须要对刀熟悉,木刀太轻,用久了力量和判断都会有问题,要时时刻刻手握真刀。

“熟能生巧,杀了那么多人总归练出来。”赵进笑着回答,不过他知道自己父亲这一刀如此干净利索不仅仅因为熟练,而是有武功底子在,从在家劈砍木桩的动作中就能看出来。

看完杀头后回到货场时间已经晚了,过了中午,赵进的同龄人们有的去忙碌生计,有的去勤学苦练,只剩下一群孩子在这里嘻嘻哈哈的打闹,他们也模仿赵进他们搞的比武,不过没什么武艺,也没什么奖品,就是纯粹的摔打玩闹。

简单聊几句,赵进这个小圈子里,几个没去看杀头的都颇为后悔,整日里练武打熬,满腔锐气无处发泄,最愿意看这样的血腥场面,不过说归说,期待归期待,看之后的感受却是另外一回事。

大家闲聊几句就散掉,各自回家,赵进走到一个路口迟疑了下,转身走向自己二叔的宅院,那里已经没有居住。

赵振堂和赵振兴的住处之间隔着几条街道,其中一条街道上都是商行铺面,不过这几年下来,除了两家供应周边住户的杂货店之外,其余的都已经关门大吉,街边杂草丛生,冷静之极,每次走过这里,赵进都能深切感受到徐州的衰败。

走到二叔那宅院的门前,大门上锁紧闭,上面挂着一条黑布,这也是丧事的规矩。

赵进摸出钥匙开锁,然后扯下了那条黑布,走到院中,赵进闭眼站了会,自己在这里呆了四年,每次自己站在这边,二叔赵振兴都会督促,一走神就会拿着藤条抽下。

不能放松,赵进睁开眼睛大步走进屋中,将那柄长矛拿了出来,只有苦练不停,越练越强,才不会辜负二叔的期望。

赵振兴病重期间,本来想要给赵进再找个师傅,却被赵进拒绝了,他知道自己二叔是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人督促而放松,但赵进也对自己有信心,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他不会放松。

马步、力量、最后才是枪术,也难怪赵振兴会担心,因为这些项目都很单调乏味,一个人闷头训练,特别是兴趣多多的年轻人,很容易分神懈怠。

但赵进不同,他能够沉下去专注起来,没有丝毫的放松,手中长矛一次次的刺出。

自从院子的墙壁被他刺穿了之后,赵进就不用墙壁作为靶子了,不然这么下去,这墙都会被刺塌了,一根拳头粗细的木桩,这木桩和常人登高,在咽喉和胸口位置用红漆涂上,每天刺杀。

这样的木桩赵进已经刺断了几十根,他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正专心练武,却听到有人拍门,赵进一愣心想现在还有谁来这里,刚走过去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道:“小进哥哥,是我。”

居然是木淑兰,小姑娘去拜祭过之后,这几天都没有出现,赵进现在也摸不到木淑兰的行动规律,反正也能经常见到,对这个不怎么关心,不过今天来这里却有点奇怪。

过去打开门,小姑娘笑嘻嘻的跑进来,这里她也是熟门熟路了。

木淑兰梳着双丫髻,却穿着男装,手里却拎着一个小包袱,看着格外俊俏,按说她这个年纪就不应该抛头露面,不过木淑兰却总喜欢去货场,把一帮少年迷得神魂颠倒。

别人觉得这女孩不知道规矩,活泼的过分,赵进却知道木淑兰不是自己想来,小姑娘自己只愿意去赵进家里呆着,可偶尔听木淑兰不小心露出的只言片语来看,似乎是木淑兰的父亲让她来的。

当时听到之后,赵进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居然还有这样古怪的父亲,放在那一世正常不过,放在这个男女授受不亲和男女大防的时代,实在不可思议。

赵进自己奇怪归奇怪,但也知道别家私事不好多问,小姑娘进来后自己关上门,熟门熟路的坐下,长出了口气说道:“我爹和叔伯们吵起来了,那里呆着害怕,所以来小进哥哥你这里躲一躲。”

第62章风华生事端

那年木淑兰在赵家住了几个月,他父亲木先生回来之后举止气派就和大人物差不多了,以往小姑娘在徐州这边的亲属只听说他父亲一个,从那次之后却有许多叔伯之类的过来。

赵进和木淑兰也算某种意义上的青梅竹马,两个人太熟了,赵进自顾自的继续练武,小姑娘坐在一边说话。

“吵架有什么可怕的?”赵进随口问了句。

“那些叔伯和疯子一样,平时就疯颠颠的,有时候看着跟妖怪似的。”小姑娘夸张的描述说道。

赵进忍不住笑了,心想木淑兰说到底还是个十二岁的女孩。

只有苦练才能分散思念,赵进下午练的格外专注,因为每次都是大汗淋漓,赵进在这边放着几套换洗的衣服,换好衣服之后带着木淑兰回家,看小姑娘的意思,居然不是躲一会,而是躲几天。

木淑兰在赵家吃住已经习惯了,赵进也觉得平常,两个人和往常一样回家,出门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从前赵振兴会出来送他们,一时间气氛有点沉闷。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走过那条全是倒闭商铺的街道,那里依旧冷冷清清,但远远的却能看见十几个人站在一家门面前面。

那家门面赵进有印象,就是看到和尚拿民女抵债的那家,就在看到那件事的第二年,那家掌柜在某天夜里带着全家跑了,据说云山寺还派人去追,也不知道追上没有。

那门前是十几个人围着一个,天色还很亮,赵进看的很清楚,那中心人物赫然就是如难和尚。

和几年前相比,这如难和尚富态了不少,身上的僧袍居然是精工刺绣的青色绸缎制成,这一身打扮,就连城内很多的士绅都比不上。

围着这位大和尚的十几个人僧俗皆有,脸上都有讨好谄媚的笑容,远远看着就知道在巴结那如难。

徐州城说大不大,不过这如难和尚赵进是第二次见,明显能看出来,这位大和尚已经不比当日了。

“大师高见,这店铺简单整修就可以做库房用,真是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啊!”

“这条街上的铺面荒废了不少,不用花什么银钱就可以收下来,到时候打通了,可是好大一片地方,大师妙计,真是妙计!”

“今晚梅花阁已经预备好了酒宴,徐州城虽然破败,可那里就连海州和扬州的客商过来都觉得不错,大师一定要赏光啊!”

一帮人围着奉承,赵进领着木淑兰要经过这里,本想着靠路边过去,没曾想惊动了这些人的坐骑,一匹马嘶鸣几声。

本来赵进两人走的安静,这些全神贯注拍马奉承的人没注意到他们,但街道冷清,马匹嘶鸣,这帮人都是回过头,正好看到赵进他们两个。

路人相逢,回头瞥一眼也就是了,那帮人看了眼就转过头,没曾想发现如难和尚却没转回来,而且双眼发光的样子,大家纷纷顺着看过去,发现如难和尚盯着的就是那对少年男女,准确的说,盯着那个少女。

的确是个美人,或者说是个美人胚子,不过看着年纪不大,才十一二岁的模样。

木淑兰也感觉到这些人的目光,小姑娘紧张的往前走几步,借着赵进的身体阻挡一下。

赵进皱眉回头看了眼,光天化日这些人也不敢干什么,而且看赵进和木淑兰的服饰和气色,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子女,有背景身家的,这样的人物谁也不会乱招惹。

倒是那十几个人里有人自以为摸到诀窍,低声吩咐身边的人:“快去梅花阁安排,让他们换几个年纪小的来伺候。”

很快就拐进前面的路口,木淑兰很不高兴,皱着眉头说道:“下流恶心。”两人都下意识的加快脚步。

“我爹说云山寺那些人碰不得。”小姑娘边走边说。

连这木先生的都知道云山寺不好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