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42章

大明武夫-第242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家、杨家一边派人杀猪宰羊置办上等犒劳送去,一边把城内差役和庄丁动员起来,宿州城内城外又是一阵腥风血雨,时常看到十几个人手持刀斧冲进一个宅院大砍大杀,要不然就有某处大火燃起。

流民过境,汪家和杨家等宿州土豪当然要捞些好处,齐眉寨和响马之流都是分肥的,他们手里自己还招揽到了一批人,也是抓人卖人,到这个地步,只能灭口绝后患了,谁能想到自家邻居徐州居然有这么强悍的力量。

见识了这样杀伐之后,什么小思都烟消云散,老老实实的帮着收拢流民百姓,将家里的积储送到如惠开设的田庄。

赵进那晚上领着赵字营的家丁只去了汪家和杨家,这两家最大的土豪震慑住,其他人自然知道怎么取舍。

就在这一天杀伐之后,第二天宿州上下又看到了更惊人的一幕,几十辆大车,过千的家丁,田庄内忙碌异常。

宿州这些土豪以为昨天就足够震撼了,可今天看到之后才知道远远不够,每个人都觉得眼皮直跳,这赵字营居然养了这么多团练,这样的力量莫说是大伙手里的私兵,就算宿州官府加上官兵也不是对手,你说你有这样的力量早些露出来多好,险些让大家做错了取舍。

这是石满强率领的赵字营第二团,从徐州何家庄出发到宿州这边一共是两天半的路程,他们携带的给养一共是三天用的,也是因为可以毫无顾忌的行军赶路,所以才敢这么轻装前进。

看到这样的力量,宿州的土豪士绅们都知道该如何做了,也知道将来该如何做,凤阳府那边谁理会,徐州就在左近,稍有不服,这千把虎狼青壮就压过来了,而且不讲道理心狠手辣,该听谁的,该奉承谁,大家谁还不明白。

莫说是土豪士绅,连官府都被惊动,上次来了个捕快,这次是州里的同知和守城的把总一并前来,害怕赵进这边误会,他们特意拽上了汪遗世作保,而且只来了两个人。

这么大股的力量来到宿州,到底意欲何为,如果想要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那么宿州就要去凤阳府告状求援了,如果不是,也请赵公子给个交代,别让大伙难做,这位同知客气到了极点,至于那位官兵把总,从看到赵字营第二团之后就不敢抬头,身子一直在抖。

“曹总管,这庄子买卖到底有没有立下契约,有没有在官府过手。”听了他们的问话,赵进立刻严厉无比的质问如惠。

“回禀东主,一切都在官府过了,这都盖着大印,几位书办都能作证。”如惠连忙“诚惶诚恐。”的禀报,一边把契约递上。

赵进装腔作势的看了看契约,然后朗声说道:“原来这里已经是赵某自家的庄园,既然在自家庄园,那就不劳外人费心,几位想问也不妨说明,这些人是赵某带来种田的农户。”

这回答险些让宿州同知吐出血来,农户居然这般精锐,你以为本官没见过世面吗?偌大凤阳府,也就是中都有这样的队伍,腹诽归腹诽,说是不会说的,宿州同知也无可奈何,赵进说得一点错都没有,这庄子是赵家的,田地是赵家的田地,庄子连接徐州和宿州,身为庄子主人调动佃户长工庄丁有什么不对,你也不说这些人不是赵进的佃户庄户。

宿州同知于笑着告退,他懒得质问底细,连说句去徐州求证的客套虚话都懒得说,谁不知道这赵进在徐州和官府勾结的紧密,话说回来,若不是勾结紧密,又怎么敢如此的肆无忌惮。

石满强率领的赵字营第二团只在宿州停留了一天,然后押送着三千多名流民回到了徐州,在这一天时候里,宿州豪族大家难得的团结了起来,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为赵字营和流民准备于粮用具。

虽说受到了惊吓,可汪家和杨家也不是没收获,他们两家都没什么损失,供应给赵字营的粮食不少都是从官仓克扣出来的,自家出的不多,而且赵字营清洗匪盗,缴获大都低价卖给了他们,那些马匹老弱,赵字营不看在眼中,可对于宿州民间来说是难得的财富,有头大牲口帮着耕地会有更多的收获,这些马用来骑乘或许不好,但耕田足够了,此外还有些零零碎碎的,都让两家觉得不亏。

除此之外,宿州豪族大户本以为赵字营会仗着强势搜刮一番,没曾想做得颇有规矩,除了那几家被查出来骚扰田庄扣押流民的,其他人供给粮食都是照价付钱,给的都是新钱和现银。

这让大伙悬着的心放下,同时也发现了一条路,凤阳府各处州县,除了靠近庐州府和扬州府的少数几处,大部分都是灾荒频发,民生贫苦,商业更是落后的很,很多地方甚至还在以物易物,宿州豪强大户收获了粮食只能存在粮仓,自家吃用不掉,每年腐烂发霉就要损失不少。

现在看赵字营需要大量的粮食,而且赵字营手里有充足的银钱,双方可以各取所需。

有些人送上粮食之后,还询问赵字营要不要收粮,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让不少人欢欣鼓舞。

相比于寻常大户,汪家和杨家更是走到了大家的前面,他们这次直接安排族里的直系子弟加上庄丁跟着赵字营回去,运河改道邳州之后,大家都以为徐州是个穷苦地方,现在看似乎不是,派子弟过去看看有什么机会,也好跟着应对。

赵进和伙伴们在宿州也没有多呆,第二团回程第二天,赵进就和众人回返,这次连如惠也跟着一同回去。

宿州这边上上下下已经知道了赵字营的厉害,里外都已经安排好,接下来就等着接收流民了。

不过原本以为会有五万六万,现在看远远达不到,加上这次在宿州解救已经收拢的,徐州的凤阳流民差不多有一万八千上下,如今每天来到宿州田庄的流民也就几百一千,而且越来越少。

按照钟功辉的手下所说,宿州之外也有不少流民正赶过来,但也不足七千,满打满算,这一年也就收拢二万七千上下。

这个数目的流民,根本用不到去淮安府的草窝子,在徐州就地就可以消化,黄河南边,就是云山寺和赵字营自己的田庄,黄河北边则是境山徐家的煤矿铁场,还有三省交际出的孔家庄,都可以收拢安置大量的流民,严格来说,这两万多甚至还不够分。

钟功辉被从宿州带到了徐州,他继续被软禁,但钟功辉却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态度,丝毫不反抗,对赵字营这边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只是得知流民人数后,嚎啕大哭了几场。

哭的原因钟功辉也没有隐瞒,原本预计六万,现在只来了这么多,最少得有三分之一冻饿而死。

没有转移流民之前,赵进为粮食的事情发愁不已,怎么算计都是紧巴,可到了十一月下旬,突然发现很宽松。

凤阳府的流民吃不饱,而各处的地主豪绅还在发愁粮食怎么卖,想要过得好些,想要穿绫罗绸缎,用胭脂水粉,用瓷器漆具,甚至吃盐,样样都需要花用银钱,可大家手里有粮食,银子缺的很。

第402章孙大林

卖粮换盐,每年秋季之后,就是粮贱银贵,卖出去实在太亏,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贵了,可在那些苦哈哈身上又淘换不到银子,只能弄些卖身契和地契之类,好处都让放贷的赚了。

自从有了汉井酒坊,大家可以用粮食换酒,然后把酒换成银子,这多少是条出路,可云山寺一家大户就把这个全都吃下来了,其他人根本分润不到多少,大家都知道这赵字营每天金山银海的收入,又是每天金山银海的花出去,谁不想跟着分润分润,换些现银出来花用,可平时机会少,现在机会却有了。

赵字营需要粮食,而且肯用现银来买,赵进在徐州做事,向来被认为是公道守信,跟他做生意不吃亏,就算被占了便宜,能用这便宜换赵进一个人情,那就更值得了。

消息放出去,先是周围的士绅大户找上来,然后就是徐州卫那边找过来,徐州卫可是大地主,那么多军户每年耕种屯田,一于指挥和千户捞的太多,但大多也都是粮食,放着容易腐坏发霉,还不如卖给赵进。

邻近腊月,赵进没有一丝空闲,连呆在城内的陈宏也赶到了何家庄,他和周学智带着十几位账房每日算账,算流民的花用,算购置来的粮食,结果还没到腊月,他们就得出一个结论,粮食足够用了,而且不能再买,不然的话,很可能赵字营积储粮食的仓库里会有腐烂发霉的浪费。

先卖出去的欢天喜地,没出手的捶胸顿足,纷纷和赵进定了长契,说如果再有购入,一定要先找他们来买。

十一月二十九这天,孙家商行的东家孙甲回到了徐州,孙甲没有在城内老宅停留多久,而是乘坐马车赶往何家庄。

如今孙家商行的孙东家在邳州隅头镇上算是一号人物了,镇上各方都知道这位来自徐州的商人代理汉井名酒,手上经常存着大量的粮食。

粮食不必说,自然是从漕运上克扣下来的,寻常人弄得到,可能搞到这么大宗的,也就是这一位了。

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商户,手里存着这么多粮食,又代理着利润丰厚的汉井名酒,这肯定就是官吏差役甚至江湖人物眼里的肥肉。

不是没人打过主意,官面上的想要刁难,想要扣个偷窃漕粮的大罪名,结果发现这商行背后有一位进士,还是做过京官御史的顶级清流,这些人立刻缩了,漕运上的事情往往牵扯到各方大佬,现在大伙已经看到个御史了,天知道后面还有什么人。

吏目差役和江湖人物想要下手,但他们看得更明白,漕粮这里面牵扯到漕丁运兵,这伙人本身就是一股势力,而且他们大多是闻香教众,得罪了这样的教门,麻烦不尽,等到了后来,就知道这商行东家的大儿子是徐州赵进的结拜兄弟,还因为掩护赵进战死。

听到这消息的人都是一身冷汗,别人不知道,江湖绿林中怎么能不知道,何况这徐州和邳州紧邻,什么消息都能传过来,小八义独占百余名亡命大盗,赵字营几百扫清十万流民,灭孔九英,平何家庄,破云山寺,这些事迹大家都是津津乐道,更明白这背后代表着何等的强悍武力。

这样的人物谁敢去得罪,那是猪油蒙了心,大家都是在骂,你个孙家商行有这样的靠山不早点说,害得大家差点动手,万一动手估计都是死无葬身之地,那就罪过大了。

结果消息传开,隅头镇这一圈的江湖人,不管是水上陆上的都吩咐自家手下,这孙家商行万万不能得罪,一定要好好供着,有什么差错,不得赵进发话,自家先用家法。

“各位,孙叔已经到了,安置在大车店那边,咱们一同过去拜见吧。”赵进招呼说道。

如惠笑着点头说道:“东主和诸位爷且去,这边都已经安排妥当,属下和老周盯着。”

赵进点点头,孙大雷的父亲过来,他们兄弟几个都要出面,倒是如惠和周学智他们不用跟着来了。

何家庄整个在重建,牛马大车店这里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存放牛马的畜栏挪到了更远的地方,这边则是精心营建装修,弄得很上档次,据说还是云山楼的人过来安排的,在这边招待客人什么的也不会显得寒碜,所以和赵字营没什么相关的客人都安置在这边。

孙甲知道自己是长辈,但也不敢托大,生意人算计的精明,他知道自己有今天靠的是什么,更知道孙大雷已经死了,这份情谊很可能会变淡。

“孙叔你怎么出来了,这么冷的天气,不要着了风寒,快回去说话。”远远的赵进就招呼说道。

孙甲和一名年轻人正在大车店的门前等候,长辈迎接晚辈,这的确是不合礼数,赵进连忙开口。

“好久没见你们几个,我也想得很,你们几个穿得也太少了,就不怕冻着吗?”孙甲笑着说道。

赵进先上前作揖问好,陈晃、王兆靖、石满强、吉香、董冰峰、刘勇次第向前躬身问候,孙甲笑呵呵的说话。

孙大雷死的时候,孙甲憔悴悲苦,那时候生意做得也不大,看着很是衰老,可今天看着居然比那时还要年轻些,精神也好的很,身上穿着貂皮马甲,内里金钱细纹松江棉袍,富贵雍容,更不要说玉佩银牌,浑身上下修饰的一丝不乱,离近了更能闻到些许香气,懂行的人一闻就知道这是西域名品。

站在那里,整个人看着好似发光一般,俨然巨商,不过赵进他们行礼之后先注意到的并不是孙甲的这些改变,而是看到了孙甲身后的那个年轻人。

连赵进他们都说是年轻人,可见是个半大孩子,但这十三四岁的样子,个头却和赵进差不多了,人长得也胖大,穿着一身绸布短袄,这魁梧身形当然不是吸引赵进和伙伴们的原因,因为这半大孩子和孙大雷长得很像。

细看还是有很多不同,比如说这孩子的连比孙大雷更方,下巴也更宽厚,眼睛却更小,只不过这双眼睛里没有孙大雷的精明,只是有些憨厚。

赵进和伙伴们都有些发愣,被他们盯着看的这位也有些发慌,很是手足无措,直到孙甲回头呵斥了句:“大林你傻着于什么,还不给各位兄长行礼问好。”

这胖大少年连忙躬身大礼拜下,憨声憨气的说道:“见过各位兄长。”

孙大林,孙家几个孩子并不是以“大。”作为排行,纯粹是因为身量壮大的描述,当时大伙还当个笑话讲。

赵进对孙大雷的几个弟弟都有印象,这孙大林也见过几次,当时看着还没这么魁梧胖大,长得很正常,几年不见居然这个样子。

“声音也像大雷。”陈晃闷闷的说了句,他一直在盯着,王兆靖用手狠狠的揉了揉眼睛,点头笑着说道:“像,像。”

吉香扭过头,而石满强不停的吭哧,好像鼻子被什么堵住了,董冰峰的眼圈已经红了,身子在微微的抖,最正常的倒是刘勇,不过他一直盯着孙大林,眼光始终没有移开。

赵进觉得嗓子很难受,重重咳嗽几声,才算是恢复正常,在那里强笑着说道:“咱们进去说话,外面这么冷。”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孙甲也是禁不住流泪,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从怀里掏出帕子擦了擦说道:“难为你们兄弟这份情义了,大雷。”

唯一有点懵懂的就是孙大林,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在门前停留的时间有些长,好在邻近腊月,住店的客商大都离开,掌柜和伙计们又认得赵进他们,没人过来于涉。

待客的地方早就预备好了,很是精致洁净屋子,里面座位什么的都齐备,茶水点心什么的也被送上来,推让了一番后,大家都是落座,只有那孙大林站在孙甲身后。

这次孙甲过来,是赵进主动写信想请,说有事过来商议,但先开口的却是孙甲。

“小进,这次叔父要求你一件事。”孙甲开门见山的说道。

“孙叔请讲。”赵进回答的很于脆。

孙甲回头指了指孙大林,转头解释说道:“托小进你的福,孙家商行的生意越做越大,本想着把这份家业传给他,让他将来也能好好帮帮你们,没想到这孩子读书不行,却喜欢学武,我也打了几次,到最后没办法带在身边想教他做生意,结果还是不行,定不下神,夜里还起来舞刀弄棒的。”

被自己父亲这么说,孙大林很是窘迫的低头,赵进和伙伴们都笑着看过去,孙甲脸上没什么高兴的神色,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大雷那件事之后,我不想让他们去学武,家业也大了,几个兄弟也够分,富贵传家不是很好,何苦去舞刀弄棒的。”

这话连赵进和伙伴们也带了进去,大家脸上的笑容都颇为尴尬。

第403章孙甲的惊人语

孙甲又是说道:“他去那几家武馆我也打听了,都是些不靠谱的开着,学不到什么真东西,隅头镇那里人杂,天南海北,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