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07章

大明武夫-第207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声音不小,孙大雷却没有回应,赵进也不在意,领着大伙继续向前走,大路很宽,却没什么人,似乎很远很远的前面有人活动,总之是空旷的很,而大路两侧也是空旷的田地,两侧的人有很多很多,看着不像是农夫,也看不清面目,赵进也懒得在意。

又走了一段,王兆靖拍拍额头说道:“赵兄,各位,小弟还要读书,这就告辞了。”

“呸,你小子就是不想和大伙一块走,瞧不起我们这些练武的。”陈晃直接说道。

大晃说话做事没这么直接刻薄,今天这是怎么了,赵进转头瞪了过去,王兆靖脸上还有笑容,只是抱拳作揖说道:“告辞了。”

说完他扭头转向,不知何时,大路边上出现了一条颇为宽敞的道路,王兆靖快步走了上去。

“都是自家兄弟,再说他家那么清贵,本就该读书,你说这个话岂不是伤了大伙的情分。”赵进忍不住说道。

“说是自家兄弟,他这人心思太多,总把咱们大伙当傻子,我看着就怒。”陈晃愤愤的说道。

赵进摇摇头,也是没什么话,大家继续向前,又走了一段,董冰峰突然说道:“大哥,路两边好多人啊。”

顺着看过去,发现两侧挤挤擦擦黑压压的全是人,每个人面目都模糊不清,有些人在哭喊,有些人在叫骂,声音也模糊不清,好像要向前拥挤,但始终没有上这条大路。

赵进看了一眼就没去理会,他心里觉得这没什么紧要,不需要太多注意,没走几步,却看到王兆靖气喘吁吁的从一条岔路口跑回来,到跟前笑着说道:“大哥,小弟还是和大哥你们一起走吧。”

说完之后就跟在了赵进身后,还能听到陈晃念叨了一句“折腾什么。”

赵进笑着摇头,只是继续向前走,这次没走几步,却看到路边有一个年轻女子,淡绿色的比甲和襦裙,在那里躬身万福说道:“赵公子,妾身和你一起走。”

女子面孔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赵进先是一愣,随即意识到这是徐珍珍,赵进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们一起走吧。”

徐珍珍也是跟了上来,就在这时候,前面响起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赵进顺着声音看过去,看到一个奔跑女孩的背影,是木淑兰,是小兰,赵进顿时激动起来,马上就要去追。

就在这一瞬间,赵进醒了,直接从床上坐起,呼呼喘了几口粗气,额头上已经全是汗水。

想想自己的梦,赵进骂了一句,伸手擦掉汗水,屋中依旧黑乎乎一片,看来距离天亮还早,赵进揉揉额头,回忆了下梦境,却发现记不太清,只记得最后遇到了木淑兰。

赵进心中暗骂,已经定下心要和徐家小姐成亲,结果却梦到了木淑兰,不过也无所谓,人很难忘记什么,不过心思是心思,现实是现实。

如果要招募两千人的话,何家庄又要大兴土木,如果要把各处抓在手中,肯定还要派人过去,赵进想着想着,又是睡了过去,这次没有做梦。

第二天一早,一切事情又是恢复了正规,赵进先是翻出了那根鸟铳,本想试射几发,可发现赵字营上下没有会操作这火器的,要么问问卫所里有没有懂行的,要么只能请徐家帮忙。

齐家三兄弟在这次的解围战斗中出了大力,赵进直接就询问这三人愿意不愿意加入赵字营。

“进爷肯收留小人兄弟,是小人们的福气,可小人是从淮安府逃过来的,就怕将来给进爷带来麻烦。”齐大开门见山的说道。

齐家三兄弟在赵字营也有段日子,对赵进的行事颇为了解,知道藏私隐瞒不如有什么说什么,赵进虽然年轻,却不是个没担待的。

“我只问一句,你们这个麻烦是不是犯了伤天害理的大罪?”赵进说得很直接甚至都不提“王法”。

“不是,就是和冯家仇杀。”齐大回答。

“你们为我出生入死,你们的麻烦我来担着。”赵进回答的于脆利索。

不过这齐家三兄弟却不是归董冰峰管理,而是自成一队,刘勇、如惠和周学智都可以号令。

因为齐家三兄弟久在江湖,有些习气已经改不了了,赵字营现在名头这么响亮,已经可以预见又有许多人过来投奔,这些人能改造的就归董冰峰那边,不能改造又可以吸纳的就归入这一队。

并不指望这一队去血战攻坚,但打探消息,侦缉遮蔽,甚至威胁恐吓,都能用得上。

第二件事还和姓齐的有关,却是齐家村的齐二奎,齐二奎在赵进率领赵字营去解围的时候,是最早几支加入的援军,这份情谊赵进自然记得。

首先是换装,齐二奎这一帮人所有的兵器都换成了崭新上佳的,齐二奎和几个打头的还每人得了一套锁子甲。

“以后你在外面遇到了麻烦,就说自己是赵字营的人,我来替你出头。”

“以后徐州地方上,你的盐货分销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谁要是阻拦,我来替你出头。”

“这次一起援救城下的盐路朋友,你要带着他们一起发财。”

“齐家村的子弟,愿意参加赵字营的尽管送过来,我这边优先录用,绝不会亏待了。”

赵进说了这几句话,齐二奎那边额头都已经磕碰出血,满脸的感激和兴奋。

齐二奎这边则是由严黑脸来负责,这次来参加援军的很多土豪势力,就近的赵进直接管理,距离较远的规模不大的,则是交给严黑脸来接洽,不过齐家村这边比较特殊,齐二奎的地位也就比严黑脸稍低一点。

把这两件事处理完,赵进和伙伴们开始督促训练,等天大亮的时候,赵进能感觉到外面的喧哗和热闹比以前大了好多。

还没等他出去询问,周学智就兴冲冲的过来禀报,现在方圆三十里的地方,除了那些必须要就近买卖的之外,其余所有上规模的集市开始朝着何家庄这边汇集。

最开始是因为流民围攻徐州,大家觉得何家庄相对安全,等赵进大获全胜之后,大家又想到了别的,在别的地方生意上难免起争执,生客难免害怕被骗,可在这边,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赵进主持公道。

当然,赵进不会为这样的小事出面,但何家庄各处集市有周学智和一应人手管辖,处处很有规矩,那些欺行霸市的,借着人堆偷鸡摸狗的,都不敢在何家庄这边露头,别人几万人都杀回去了,几个鸡零狗碎的谁还在乎,一切都是安静的很。

不少有点实力的商人来到,第一件事就是先过来问规矩缴银子,第二件事就是亲身或者派人回去,把自己没搬过来的东西都收拾过来,然后通知原来的客人们来这边。

交银子问规矩就知道这边不是扒皮的地方,而是让大家规矩做生意的市场,在看到南来北往的人这么多,这么热闹,当然要把自己家业都赶快搬过来。

第343章赵徐联姻

齐二奎在赵进这边磕头之后原本想着回家,可看到这样的局面之后也不能走了,人流物流汇集,正是分销盐货的好地方。

不要说私盐,大批的货物从邳州那边的运河转到黄河,部分要在徐州下船,走陆路去往各处,何家庄距离附近的黄河渡口也不远,又是这么热闹的所在,有些商人们已经过来看了,搬过来也是最近的事情。

在这样的局面下,何家庄已经容纳不下,必须要开始扩建,这些事就由周学智来操心了,他去城内找来懂营建的工匠,就地招募劳力,银钱什么的都是充足,很快就能开始。

不过这些最早也要半个月之后,而且现在天气太热,差不多每天都有中暑的人,大规模营建开始更容易爆发疫病,还是要等天凉些才好做。

赵进也没想到会这么忙,从早晨开始到现在,就是不断的吩咐下令,不断的迎客送客。

吃过午饭,此时是最热的时候,赵字营又刚刚大战归来,所以会有一个时辰的午休,赵进趁着这个空档在书房里看看邸报。

有了当年的底子,这些古字也没有几个不认识的,每一句间隔都被如惠用毛笔点了点,这样看起来就明白许多。

但这邸报读起来很是无趣,朝廷大臣上疏要见天子,说万历皇帝好久没有临朝,这样对国家不好,还有各处官员的任命,没有什么有印象的人命,唯一感觉有些联系的就是去年徐州这边黄河决口,当时沿岸不少地方遭灾,不过没有进城就不是大事,没什么人在意,可这件事却出现在邸报上,还有工部商议如何赈灾的说法。

赵进耐着性子看了一会,外面又有客人上门,大家算计着午饭午休的时间一过,这就纷纷登门拜访了。

在书房书桌上放着一叠标点断句完毕的邸报,而如惠早早就出门了,赵家和徐家联姻的事情是如惠挑头发起,自然要从头到尾参与,他骑马又赶去徐州州城那边操持。

“东主,联姻结亲的消息今日就要传开,这些天就要震动徐州了。”如惠临走的时候笑着说道。

徐州一州四县,被黄河分隔成两半,沛县和丰县在黄河北岸挨着山东,砀山、萧县在黄河南边,州城也在黄河南岸,以黄河为界的话,南边部分还要比北边稍小。

虽说州城所在就是中心,可徐州北边部分自成一体,和南边好像不相于的两处。

所以赵进崛起,他的势力没有过黄河以北,可大家都还是说赵进独霸徐州,实际上北边没什么影响。

这次流民过河,围攻徐州,赵进带队解围,他的强悍和武勇才在各处传播开来,当然这范围已经不仅是徐州一地了,淮安府、凤阳府、甚至山东和河南一带邻近徐州的地方都已经有所传说。

而以往徐州黄河北岸部分最认的大家豪门自然就是境山徐家,近万丁口,泼天也似的煤业出产,家里又有人在工部做侍郎,这等放在南直隶这样豪强多如狗的地方也能排得上位置。

现在新近崛起的赵进要和老派的顶级豪强徐家结亲了,这消息当然要震动一方。

礼房卢书办被拜托去问生辰八字,他老人家满面红光,觉得是这辈子最光彩的几件事之一,只要能成,他在赵家和徐家两处都有了人情面子,子孙几代靠这个都吃用不尽。

没人叮嘱他守密,卢书办也知道从徐家出来之后,只怕徐家自己就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所以有人来问的时候,卢书办也不隐瞒。

赵家要和徐家结亲了消息迅速从北岸传到南岸,从州城传到县城,乡野之间很快也都是知道。

刚听闻消息的震惊过后,大家细细咂摸,觉得这也是理所当然,以赵进的身份地位,要在徐州本地找的话,配的上够格的也只有徐家了,大家隐约也知道赵进有个青梅竹马,可这这两年已经不见了踪影,那就谈不上什么了。

一个行事霸道,一个实力广大,这两个结合会有什么影响,最发愁的莫过于知州童怀祖,这两家真要在一起,那就没官府什么事了,自己这官做得还能有什么意思。

不过发愁没多久,王师爷说了一句话就让他宽了心:“东翁不必担心,赵、徐两家即便联姻,徐州和从前又有什么不同吗?”

的确如此,赵进已经把该拿的都拿的差不多了,徐家那边一直如此,两家在一起之后,徐州本地也没什么值得他们动手的。

权衡利害之后,徐州的方方面面都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大家震惊之后悬起的心也放了下来,开始纯粹的好奇和看热闹了。

赵字营这边以及和赵进相关的每个人,对赵进这次成亲都是乐见其成,最多也就是表示惊讶,因为实在是太快了,连带着陈晃、董冰峰、石满强、吉香一于人家里都是着急起来,连带着徐州州城的媒婆到处走动,为这些“年轻俊彦。”牵线搭桥。

但对于徐家这边情况却完全不同,徐珍珍的父亲徐本荣自然高兴,自家闺女二十岁未嫁,外面已经有好多的风言风语。

怀疑徐珍珍身体有隐疾的已经算是厚道,更有不少人说徐珍珍的闺房里养了好些面首,从白面书生到精壮武夫一应俱全,现在有人上门提亲,早些嫁出去,也就平息了这些流言。

徐家家主徐本荣对自己的长女一直心存愧疚,徐珍珍为了振兴家业一直里外操劳,自己的亲事都顾不上,还惹来这么多风言风语,早些嫁出去,也不用这么劳累。

身为父亲,对自己女儿当然不会有什么恶意,可徐家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徐珍珍把持徐家不过五年,但经营的有若铁桶一般,没什么空子让人钻,徐家传承这么多年,不肖子弟自然不少,从前偷拿贱卖,内外勾结,挖墙脚占便宜的事情做得不要太多,徐珍珍一主事这些就都被禁绝,这次徐珍珍要嫁人了,在他们看来,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泼出去的水,她成了赵家媳妇,当然没资格继续管徐家事,大家的机会也就来了。

卢书办问生辰八字,还没出徐家大门的时候,徐家不少人已经约了晚上喝酒庆祝,这女人总算要走了。

除了高兴的,担忧的也有不少人,比如说三房的徐本德,尽管他身为长辈却被侄女晚辈驱使,被一些无良之辈称为“通房大丫鬟”,可徐本德也明白,若没有徐珍珍的提携,徐家三房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人丁少,性子弱,一向是被欺压的存在,正因为徐珍珍帮忙,有了面子也有了好处,吃饱穿暖,孩子们也都有了去处。

如果徐珍珍一嫁人,徐家三房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原来的样子,这可是祸事。

可徐本德对自己的侄女唯唯诺诺久了,也不敢去说什么,只是拐弯抹角的去找徐本荣谈,说如今这个局面,按照珍珍这个性子,还是招赘一个的好,若赵进能答应这个最好。

说了一次,徐珍珍派人打了个招呼,徐本德立刻噤若寒蝉,不敢再出声了,任傻子也明白,以赵进的地位身份,根本不可能入赘。

除了上面这两种,还有些人算是忠心徐家,他们处处为大局着想,他们也反对这亲事,原因很简单,赵进这样的强豪如果娶了徐家大小姐,肯定会借势侵占徐家的家业,到时候徐家的一切没准就便宜了赵家,这怎么可行,或许只是家主自作主张,大小姐还未知情,一定要把这件事翻转过来。

从头到尾,除了没什么依靠的徐本德之外,其他人都不去理会家主徐本荣的态度,大家都觉得大小姐表态最重要。

徐珍珍的表态同样于脆利索,得到了确认的消息后,徐家立刻是几人欢乐几人愁,有头脸的各方媳妇婆姨什么的都是要见徐珍珍,有人说这亲事好,有人劝慎重,还有人直接说那赵进就是匪盗一流的粗鄙人物,怎么能配的上徐家千金。

“珍珍,几位先生都说那赵进是个粗鄙武夫,配不上你,为父听了觉得有道理,一个打打杀杀的莽汉,母家屠户出身,父亲这边是卫所军户,还操持着衙役贱业,这样的夫家,你嫁进去又怎么会舒服,当日里为父也是一时糊涂,好在一切都没说定,为父回绝了他们,让你在京师的二叔给你找一门好亲事。”在徐家家主徐本荣的书房里,徐本荣开口劝道。

乍一看徐本荣,怎么也不像是这么大家族的家主,这相貌身形更和挖煤冶铁扯不上什么关系,倒像是江南繁华地的世家子,且不说他身形瘦削,穿戴精致,这书房布置的也是清雅异常。

徐本荣长的白净文气,相貌颇为柔和,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看着古旧,不知道是那位名家的手笔,此时穿着一身细布道袍,斜倚在榻上,细声细气的说话,正是所谓名士风流。

第344章横刀欲夺爱

“小生,别乱跑,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坐下下首的徐珍珍没有回答他父亲的问话,而是拽住了在屋子里乱跑的弟弟徐厚生。

徐厚生很怕自己的姐姐,一被拽住就安静了,连忙点头,徐珍珍笑着摸摸弟弟头顶说道:“乖。”

一被自己姐姐夸奖,徐厚生又是活泼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