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0章

大明武夫-第20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户人家很少去外面吃,都专门养了厨子,但来货场上玩的这些少年,恐怕也就陈昇家能达到这个水平,其他几个殷实归殷实,但归根到底还是小户人家。

在这货场每日比武争胜,大家也就是彼此熟悉,但昨天那场争斗和今天完美解决之后,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起来,到现在才有点朋友的意思了。

所以王兆靖尽管来的时间很短,可这几件事都有参与,现在大家也都不当他是外人。

今天不比武,每个人吃的肚饱溜圆,很放松的闲聊说笑,大家都住在徐州,这么多天玩下来彼此打听也对对方的情况大概了解,加上父母长辈也会谈一些,很多人都很熟悉,相对陌生的王兆靖就成了焦点。而且这个富家公子又从京城回来,大家都很好奇,问题也就多了起来。

“王兆靖,你爹为什么不当官了啊?”

这位刚问出这个就被身边的人戳了下,低声提醒道:“不要乱说话,这种事也乱问。”

少年们说天真也不天真,耳濡目染的很多事也都明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当然,也有人不知道这个。

被提醒的那位很不服气的说道:“当官多好,能当谁都愿意当……”

话没说完,赵进回头瞪了一眼,这位立刻低头不敢说了,赵进的威信已经树立起来。

没曾想这话却触碰到王兆靖的敏感地方,王兆靖清了清嗓子,郑重的开口说道:“家父之所以致仕还乡,不是因为行止有亏,而是顾全情谊所为,离开京师的时候,同僚上司都摆宴相送,传为佳话的。”

这一套话说得文绉绉的,其他人都听得懵懂,还就是赵进当年的古文教育起了作用,大概听懂了些,他觉得有趣,官场上向来是能上一定不会向下,顾全情谊就不做官了,其中肯定有隐情,看着大家还要议论,忍不住笑着开口说道:“这些事不方便问的,大家别说了。”

一说这个,王兆靖更急了,在他看来赵进这种体贴,反倒成了他父亲的辞官是不得已或者因为有什么丑行,当即站起来解释说道:“家父高中之后就在都察院任御史,上司同僚都非常照顾,今年家父有上下两个去处,向上可以去两京督学,向下可以去各处巡盐,无论清浊都是一等一的好去处,可家父不愿意为这件事和同年伤了交情,所以顾全情谊主动致仕还乡……”

这下连赵进都有好多听不懂的,大致是在官位争夺上主动退让,才主动还乡,其他少年更是听得一惊一乍,觉得很玄很了不得,具体什么却不懂。

不过赵进却知道,这里面应该还有别的文章,王兆靖能这么理直气壮的对外宣称,可能不是那种得罪上司或者勾心斗角下来的,但肯定也不是顾全情义,这个只不过是大家面子上的理由。

接下来的问题就围绕着王兆靖进行了,赵进也不想让大家问太多让对方难堪,所以他有意问些名次,比如说都察院,比如说那督学和巡盐但是什么。

但问完之后赵进更糊涂了,按照王兆靖的解释,都察院的御史是七品,可那两个去处,所谓向上肯定就是更高一等的地方,那个提督南北两京学校的御史也是七品,那个巡视长芦或者两淮盐场的御史也是七品,都是七品官,那有什么向上向下的。

话题已经转开,大家对官位都没有兴趣,反倒缠着王兆靖问京师的好玩好吃的,稀罕东西,赵进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不熟悉明代官场的赵进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大明的官员轻重,品级高下只是表面,细分起来门道太多,首先京官远远高于地方,另外清流远远高于浊官,两者地位升迁上都有大差别。

七品清流,出京后做四品知府那都是委屈了,而这都察院的御史,更是标准的京官清流。

御史和御史还有分别,尽管品级相同,可也有上下清浊之分,同是七品,却是天上地下的分别。

所谓最上的,也就是最清贵的职位,就是督学御史,京师和南京各一名,南北直隶两处的秀才太多,不能全部参加乡试,所以在乡试之前,由该处的督学御史巡行各府,对南北直隶的秀才进行考试,通过的才能参加乡试。

按照大明的惯例,考生为考官的门生,考官为考生的大宗师,这等关系立下,也就打下了将来的人脉,做一任督学御史,下一任就是外放出京做巡抚,回来之后就是六部侍郎这一层级的位置,可以说是中枢备选,所以被认为最清贵,一坐到这个位置,直上青云就有了保证。

督学之下就是巡按,这个巡视一省,和巡抚分庭抗礼,自然不必说,接下来就是各道御史,这个都是清流,再之下则是浊官了。

王兆靖所说的巡盐御史就是浊官的顶点,所谓浊官就是上进无望,但油水肥美的官职。

巡盐御史有四人,两淮、长芦、两浙、河东各一人,所谓“巡盐一任,富裕十世”,大明的赋税重点就在食盐专卖上,私盐更是金山银海的生意,巡盐御史纠察情弊最为关键,所以盐商盐场打点的也多。

最差的河东巡盐御史一年下来,也差不多有十几万两银子的进账,要是在两淮和长芦,一年几十万都是小意思。

都察院的御史,想要上进的自然愿意去做督学,年纪大了想要捞钱的则是愿意去巡盐。

如果赵进熟悉这一套的话,对王兆靖的说辞肯定更加糊涂,一个御史到底有什么样的背景,居然能在这两个位置之间选择。

不过,能聊这么多,也让赵进涨了不少知识。

第43章来自徐州卫的新人

实际上,货场上的其他人胆子也没那么小,赵进他们十几个少年在围坐聊天的时候,已经有三三俩俩的人回来,其实那五个泼皮自抽的时候,也有不少人看到,消息正在流传,大家一边佩服赵进,一边放心的回来。

赶得早的,就分一块点心出去,货场上的少年孩童,能进入八强的就是那几个,等闲吃不着,这次能分到一块,都很高兴。

人在一个群体中的地位高低,从下意识的位置分布就能看出来,其他人就算看不明白,也会下意识的知道谁是中心,谁说话管用。

现在的货场上,不管是富贵公子王兆靖,还是强悍的陈昇,都坐在赵进的边上,那些平素经常进入八强还有家境不错的少年们都在围着赵进,大家都知道赵进是这个货场上的头领和大哥。

从前只有个模糊的认识,但这两天的事情让大家明确了这个,所谓患难见真情的说法也可以用在这里。

今天不比武,大家轻松聊天,嘻嘻哈哈的也是高兴,忽然听到马蹄声响,少年们的目光都朝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三名骑士出现在路口那边,后面两人都是亲兵模样,一身八成新的鸳鸯袄,马鞍边上挂着腰刀,打头那人却是个和大家差不多大的少年,骑着一匹矮马。

这少年很是英武,十岁出头年纪,也有猿臂蜂腰的模样,穿着合身的打扮,居然还有一身小号的皮甲,马鞍边上挂着的刀也是小号的,还有一套弓箭挂在边上。

骑马的这个少年长相也很有特色,鼻梁高挺,眼眶略深,这相貌在这时代会被以为有色目血统,而在那一世则是标准的英武硬汉模样。

货场上的少年都站起来,徐州城内骑马的人不少,但这里没什么大路,所以不会经过这边,而且骑马的人多,可这个年纪,而且如此英武的却罕见。

有好事的回头看看王兆靖,再看看这个骑马的少年,低声说道:“咱这边还真稀罕,那王公子和这位,都是戏文中的人物!”

戏里的少年公子,无论文武都是一表人才的富贵人物,王兆靖和这骑马少年还真像是。

骑马那位少年扫视场中,看到那些普通少年后,做出个撇嘴的表情,很是轻蔑,等看到王兆靖的时候却惊讶了下,高低贫富的分别太明显,王兆靖这样的富家公子混迹在这些人中,的确奇怪。

等看到赵进、陈昇一干人的时候,马上少年的神色才郑重了些,有没有练过武,赵进、陈昇甚至后面的石满强都透出一股精悍凛然的气质,吉香和刘勇也看得出不弱,至于孙大雷,胖乎乎的只看出喜庆来,实在觉不出会武和强悍。

马上那少年一抖缰绳,那匹小马乖巧的朝着这边跑了几步停下,那少年有点疑惑的开口问道:“听说这里有比武,赢的人就是徐州最强少年?”

什么时候有这个说法,赵进先是一愣,随即笑了,抬高声音说道:“就是这边。”

……

那少年姓董,名冰峰,他也拿着自己的武器,居然也是一根杆棒,六尺长短。

今天货场上才二十多个少年,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赵进和董冰峰说明天这个时候再来。

董冰峰虽然很失望,不过也没说什么,上马就要离开,但跟着他来的两个亲兵看到赵进后却彼此交谈几句,一个人下马过来笑着问道:“你可姓赵?”

赵进点头后,那亲兵又问道:“你爹是百户赵振堂吧?”

城内的人都叫赵大爷,赵老爷,知道赵振堂是在做衙门的捕快和刽子手,还是第一次有人提“百户。”这个身份,赵进点头承认。

“原来是赵大的崽子。”那亲兵笑着说了句,上前摸摸赵进的脑袋,上马护着董冰峰离开。

或许是熟人,赵进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晚饭时候才想起来这件事。

“那小子是不是长得像色目人,鼻子高……”赵进这边一说,赵振堂立刻发问,很准确的描述了董冰峰的相貌。

看到赵进点头,赵振堂嗤笑一声,神情明显带着不屑,却对何翠花说道:“董大户老老实实做地主就是,还练什么武,假模假式。”

赵进没想到自己这见闻给大人们开了话头,父母和叔父聊了起来,说的都是回忆和旧事。

原来董冰峰的父亲董吉科是徐州卫的千户,徐州卫五个千户,也算是个人物了,不过赵振堂是在另一个千户的下辖,彼此没什么关系。

董吉科之所以被称为董大户,是因为和徐州卫其他军户相比,这位军将格外懂得经营,在不被水淹的高地位置有两个庄子,又开了油坊、磨坊,还在山东那边有个铺子,生意不小。

徐州卫指挥和其他千户也就是在地租上做做文章,而且徐州卫的田地贫瘠,就算拼命克扣也榨不出太多,相比之下,董吉科算是最富的了。

人富遭妒,可卫所千户的位置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的,就算妒恨也没办法,但卫指挥使和千户这一层级的武将经常会抽调出去打仗,都要养着亲兵家丁备用。

亲兵家丁每日训练,足粮足饷,兵甲精良,而且只能在战场上用,平时不能用来赚钱,花费太大,董吉科一个人只养了五个,不过既然他有钱,指挥使就让他帮着养了十五个。

这样的摊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董吉科倒是有点本事,隶属于指挥的亲兵他给养着,虽说开战的时候会跟随指挥使上阵,但平时则只听他一个人的号令了。

即便这样,董吉科也不甘心的很,常跟别人说,我不能白花银子给别人养兵,我自己也要用上,他两儿一女,大儿子跟着学做生意,女儿早就许配了人家,小儿子董冰峰就被督促着学武。

“学武就学武,让他养的那些亲兵教就挺好,偏说那不是名师,花钱请了几个江湖把式来教,这能学出什么来。”

赵振堂满脸不屑的说道,赵进也听得无话可说,卫所里的各级军官,平时管理下辖军户,收租交税,战时则被抽调到军队中担任军将,可这样的人物,居然对军事和武技相关一窍不通,反倒精于做生意,大明这也太平太过了。

想到这里,赵进又看了下身边的叔父赵振兴,自己父亲和叔叔也都是军户出身,他们两个就很强,自己叔叔应该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厮杀过。

这时候赵振兴开口说道:“小进不要轻敌,那董冰峰从小吃的好,身体底子打的牢靠,虽说学的是江湖把式,但他父亲笼络那些亲兵笼络的好,可能也会教真本事。”

赵进慎重的点点头,其实看到对方同样拿着杆棒,他也有点头疼,都用长兵器,如果对方学的也是沙场战技,自己还真没什么胜算,而且自己半路出家,比不得别人从小练的。

看赵进小孩露出大人表情,赵振兴笑着又说道:“差不了太多,你也别害怕。”

第44章这就是乐园

第二天中午,货场上的少年就全回来了,本来大家害怕那五个泼皮的捣乱纠缠,但听说昨天中午的事情后,这担心也就烟消云散,而且还有人听说那五个泼皮还要过来磕头赔罪,就算对比武不感兴趣的,也想过来看看热闹。

那五个泼皮昨天脸上的肿还没消,额头磕的发青,今天还要伤上加伤,但也不能不做,只能咬牙忍着,到最后在少年们的哄笑声中狼狈离开。

董冰峰来的不早,他身后依旧跟着那两名亲兵,他依旧穿着那身皮甲,武者的装备比谁都要齐整。

赵进对这位新人很关注,前面两轮,董冰峰的体力和技巧优势太大,都是轻易取胜,第三轮董冰峰对上了吉香,吉香现在已经会不少粗浅的套路,而且打起来野性十足,很是难缠。

看完这场比武后,赵进不怎么担心了,虽然获胜者是董冰峰,但董冰峰实战经验少,花哨套路太多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八强站,陈昇对董冰峰,既然看到董冰峰拿着棍棒,索性提议双方用器械。

一看到董冰峰用器械的架势,赵进完全放下心来,他用的不是枪术,而是棍术。

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棍术学的最快,但成就也有限,而且有天生的短板,不要说对上枪术,连对上刀术都有缺陷,不过赵振兴讲这个的时候也说得明白,这几个说法是泛泛之论,如果下足了功夫,有足够的天赋和悟性,任何一项都会练得很强。

但世间的天才总是稀少,董冰峰或许杰出,却不是天才。

或许董冰峰的扮相太有范儿,气势太足,所以陈昇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一开始就用上全力。

战斗在一开始就分出了结果,陈昇滑步迈出,一刀劈下,董冰峰的棒子才做出起手的姿势,仓促反应,被直接劈掉离手,第二下,陈昇的木棍已经停在了他的脖颈上。

如果真的兵器决胜,刚才董冰峰已经被陈昇斩首了。

董冰峰整个人愣在那里,好像没想到自己会输,眼眶里已经有了眼泪,赵进笑着上去拍了拍,开口说道:“没事没事,咱们这边天天打的,输了一次,明天再来就是。”

他说完这句话过了一会,董冰峰才反应过来,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一边抹泪,一边点头,满脸委屈伤心的模样。

这分明是个没受过挫折的孩子,赵进心里下了判断,那边王兆靖已经和石满强开始比武了。

董冰峰低着头向自己的坐骑走过去,赵进跟在后面,本来输赢自去,可这么多少年,还第一次看到董冰峰这么委屈的,少不得送送。

让赵进没想到的是,跟着董冰峰来的那两位亲兵脸上居然带着笑容,丝毫不管自家少爷的伤心,居然在那里笑着交谈,而且不时的看过来,看起来分明为董冰峰的失败幸灾乐祸。

想到昨晚自家长辈所说的那些话,赵进禁不住有点可怜董冰峰,他爹给别人养的亲兵,这些亲兵根本不把这个少爷放在眼里,完全当他是个笑话。

不过别人家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赵进也不想贸然招惹是非,好在那两位亲兵没有太肆无忌惮,看到董冰峰抹着眼泪走过来,还是过来迎接。

赵进拍拍董冰峰的肩膀后转身,刚走了一步,就听到后面一名亲兵开口说道:“二少爷,小人说的话你信了吗?你跟那个什么名师学的都是花架子,除了好看,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恩,李叔,我回去就让我爹把他赶走。”

另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