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8章

大明武夫-第10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九英未必姓孔。”苦中作乐的调侃一句之后,赵振堂开始详细解说,身为衙门的捕快,对这样人物的消息格外灵通。

孔府的田产众多,在山东的还好说,在外面的就难免管事人上下其手,或者被当地人占便宜欺负,即便你是世袭的公爷,也有个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而山东、河南、南直隶三省交界处的那个泡河沿最为难管。

泡河沿因泡水得名,天知道这条黄河的支流为什么叫这么古怪的名字,这里一马平川,又靠着河流,田地得到足够的灌溉,收成颇为不错,要不然孔府也不会在这里弄个庄子出来。

三不管的地界混乱的很,许多江洋大盗、亡命凶犯流窜其中,加上本地民风彪悍,又有吃黄河的河上势力,贩私盐的盐枭进出,让这个庄子难管的很,庄头管事什么的压得狠了,保不齐夜里房子就被放火,甚至莫名其妙没了性命的都不少。

第210章当年故事

孔府在官府里自然面子大,但衍圣公贵重归贵重,实职却仅仅是曲阜县令,对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地方自然鞭长莫及,而且这片地带就算附近官府的人都不敢管,更不用说其他了。

一来二去的,孔府想要放弃这个庄子,可又有人觉得这片地方不小又是交通方便,四方汇聚的地方,种田不成做生意也是好的,就这么想要觉得麻烦,不想要觉得可惜,拖拖拉拉好多年。

在这些年里,那片庄子一粒粮食都收不上来,衍圣公府里甚至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愿意去这个泡河沿的庄子管事,庄子里的收成八成归他,其余两成交到孔府那边,而且可以持续五年。

这可是极为优惠的好条件,不过孔府的人也没什么吃亏的,反正什么都收不上来,如果真有人能去管管,管不了没损失,管得了就是赚了。

孔九英刚到这泡河沿的时候才二十几岁,身边跟着一帮形迹可疑的“乡亲。”来到这边就说这庄子我来管了。

后来人说起这事才发现,当时孔九英来到这泡河沿只是说自己被派来管事,实际上没有什么凭证,恐怕就是他空口白话编造出来的。

不过泡河沿那边的人也强横惯了,根本不理睬这位新来的“庄头。”孔九英到泡河沿的时候已经是秋收时节,孔九英挨家挨户的去收租子,有的人家苦着脸说颗粒无收,这还算给面子的,有的人家关门不见,还有的人家直接拿着棍棒刀枪的,直接把人撵了出来。

从头至尾,孔九英始终是带着笑脸,有几次唾沫都吐到脸上了,他居然眉头都不皱一下,有些老实人看不过去,说这今后生也不容易,多少交点粮食,也让他交差,但老实厚道的人还是少,更多的人都是在笑话,说这小子是个孬种,早晚得哭着回去,要是不识趣,就在他的住处放一把火,把他吓回去就好,没准就吓得尿了裤子。

泡河沿这边的庄子真心不小山东单县、曹县、河南归德府的夏邑、南直隶的丰县,这几个县里都有这庄子的产业,孔九英就这么和和气气带着笑脸走完了整个庄子。

走完之后,孔九英给各处下了通告,说黄河北的三天后把该交的租子交齐,黄河南的五天后把租子交齐。

听到这通告,小部分庄户错愕,大部分的都是哈哈大笑,有几个老实人想去交,也被其他的人给拽了回去,甚至还有人威胁,大伙不交,你自己逞什么能,粮食多的吃不了放到我家来。

这么折腾了几天,三天后,五天后,没有一个人过去交租子,倒是不少庄户拿着兵器在孔九英的住处周围转悠,对孔九英带来的那些乡亲推推搡搡,双方都没忍住火气,大打出手,孔九英带来的那些人吃了亏,有几个还见了血。

占了上风,泡河沿的庄户们气势更足,当天就放下话来,识相的快滚,不然就回不去了。

能过来耀武扬威和聚众斗殴的都是附近村子的人,就在这天晚上,三个村子出事了,有的人家院子里被丢进火把,有的人家房顶被丢了火把,院子里着火还来得及救,房顶上都是干草苫盖,又在这秋冬之际的干燥时节,见火就着。

偏生就算知道外面着火,大家都不敢出去救,因为马蹄声轰鸣,听着像是几十骑进村,有几十名骑兵的队伍,不管是官还是匪,对村民庄户都是压倒性的强势,谁也不敢出去招惹。

有的人家就这么生生烧光了,不是没有愣头青想要出去,有人出去,然后惨叫一声,有人听到了刺耳的尖啸。

等马蹄声远去,大家才敢出来救火,好在放火的人不冲进院子里,就算房顶着火,人好歹还没事,出来后把火扑灭也看到了那几个愣头青的下场,被弓箭射死了,来的人不光骑马,居然还用弓箭,这样的力量连县城都未必能凑的出来,大家都是胆寒,同时也是纳闷,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这样的强豪。

到了第二天早晨,纳闷的事情更多,有人院子被烧,有人房子被烧,还有人家里安然无恙,这到底怎么回事?

事情经不住琢磨,大家很快就看出了规律,苦着脸找理由解释的,那些看不过去的,家里都安然无恙,关门不见的烧了院子,拿着棍棒刀枪赶人的,被直接烧了房子。

然后消息从各处传来,敢情昨天夜里不仅是这一个村子遭殃,这周围四个村子都倒霉了。

谁都能猜到是谁干的,谁也想不到那个笑嘻嘻的年轻庄头孔九英居然还有这样的手段,按说到了这样的地步,这些庄户百姓也该服软,可泡河沿这边的庄户无法无天惯了,他们也不只是靠着性子硬能抱团,各家也有些亲戚男丁落草为寇,或者做些不干不净的勾当,既然吃了亏,死了人,那就要报复回来。

那些落草和不干净的庄户子弟听了这个消息,也不含糊,凑了二百多号人,又给同伙许了好处,叫了些真正的亡命徒,准备给同乡出气,倒不是他们如何仗义,而是这泡河沿的庄子在没人管的状态下,他们也能赚到不少便宜,要是有人管,那就处处不方便了。

这么多盗匪凑起来声势很大,过来的时候,沿途村庄也不含糊,做饭烧水,甚至还有年轻人拿着家什跟上帮忙,完全是一家亲的样子。

孔九英似乎也不知道躲避,就在庄子管事的住处那边呆着,静等这伙人上门。

这些泡河沿的子弟没能上门,半路上就被马队冲了,足足八十多名骑士,能开弓射箭的不下十个刀枪上的功夫也都是硬把式。

胜负可想而知,杀的血流成河,那些庄户子弟请来的亡命盗匪里,有几个人见识广,却从这些骑士里看到了熟面孔,吓得脸都白了,当即头也不回的逃跑。

经过这次战斗,泡河沿这个庄子的人总算知道来了自己斗不过的强龙,不管甘心不甘心都要低头服软了。

田租开始一个个村的交上来,这孔九英也知道不把事情做绝,只收当年的,从前的积欠都不理会。

不过除了田租之外,孔九英还做了一件事,命令各村各集市的牛鬼蛇神们每月上缴三成利润,泡河沿这里无法无天久了,官府因为衍圣公的关系不来管,孔府那边又管不了,很多犯了王法或者走私销赃的人物都躲在这边,或者将这里作为重要通路,毕竟这里是三省汇聚的地方。

村民们已经被打怕了,可这些盐枭凶徒之类的还不服,但还没等这些人纠集着闹起来,突然间就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的过去交钱。

服软的原因很久以后才传出来,村民们喊来帮手的土匪里,有几个是在兖州府腹地那边过来的,他们原来的寨子被人灭了,本地无处藏身,才来到这边讨生活。

山寨之所以被灭,是因为官兵,却不是因为官府组织的会剿,兖州府那边有沂蒙山,自古以来就是群盗聚集的地方,山寨也是不少,虽说官匪不两立,可土匪们如果不做下太惹眼惊人的案子,官府也懒得理会,彼此间保持这种微妙的相安无事。

可万历九年前后,那边的山寨一个个的被灭掉,寨子里的男女老少被屠戮干净,钱财也被一扫而空。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没发觉,等发现的时候,已经灭了七八个寨子,死了两千多号人,两三万两的甚至更多的财物不见踪影,有懂行的过去看过这几家寨子的废墟,看出来应该是同一伙人所为。

这么多的人命,这么凶残的手段,又有这么多的钱财,兖州府的绿林道上开始躁动起来,有的小心防备,有的则是联手追查,又有两个寨子灭掉后,这伙神秘的力量在一家几百人的寨子面前碰壁了。

按照这家寨子的人说,头两天觉得寨子外面不对劲,好像有人窥伺,第三天黄昏时候,门前守门的人直接被弓箭射死几十人骑马朝着寨子里冲,好在那时门前人多,大家的胆气也壮些,人一死非但没逃跑,反倒吆喝着关上了寨门,如果被骑马的人冲进来,那可就任人宰割了。

关上寨门,几个弓手上去射箭,虽说射中了对方,但这些骑马的人射术更强,山寨里凡是露头的都被射死。

这伙人觉得占不到便宜很快就是离开,但看到这些人骑马射箭,射术精准,更有人看到了这些人射出的箭,终于判断清楚这伙人的来历,在兖州府这样的地方,只有官军才有这样的实力,而且还是某位将官的家丁。

官兵做强盗,还是这样强悍的官兵,这惊人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不仅仅是兖州府的绿林道,连临近几府都知道了。

家家如临大敌,有些小寨子小土匪窝子甚至直接散了,要不然就去投奔更大的势力,因为这个兖州府的世面居然太平了不少。

第211章这就是你的将来

那伙人又出现了几次,一次灭掉了猝不及防的寨子,其余几次都是碰壁,现在大家也能想清楚他们的用意,这伙人就是求财。

接下来这帮人就消失了,就这么过了几年,兖州府突然有一桩大案,说是鲁王王妃的一个亲戚被灭了满门,人死了于净,家财被掳掠一空。

鲁王自大明开国就开始承袭,在山东的影响力极大,这件事一出,顿时山东官场震动,方方面面的压力都是下来,要求彻查,甚至锦衣卫的人都参与其中。

实际上案子并不难破,经验丰富的捕快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案子的手段和前段时间扫荡绿林山寨的手段一样,而且一查才看出来,各处都有大户人家突然间遭贼,全家死光的案子出来,这些大户人家都是住在城外的庄园里,出事后几天官府才知道。

有很多事情大家实际上都明白的很,只不过不愿意惹事上身而已,绿林土匪也和公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事捕快们都知道,现在案子大了,众人直接朝着官兵那边查了过去。

没花什么工夫,驻扎在兖州府城滋阳的一位参将就被查了出来,这位参将是隆庆年首辅高拱的关系,到了万历年首辅张居正当政自然受屈,可在万历九年的时候,都说这位参将给张阁老的亲信送上重礼,突然间前途大好,据说下一任山东总兵的位置很可能是他。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张阁老万历十年的时候病逝,班底全部被清洗于净,他答应提拔的人,当然做不得数,这位参将的银子算是白花了。

现在又有传闻,传说这位参将要凑银子去走武清侯那边的门路,武清侯那是太后的父亲,皇帝的外祖父,他那里的门路没有个几万两也是下不来的,这些银子光是克扣军饷可弄不出来。

要查总是能查出东西,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这参将的家丁亲卫在某些天出了城,说去打猎去了,算算时间,正好是案子发生的时候,除此之外,还有家丁把抢来的首饰偷着拿出来卖。

这就算证据确凿了,可抓这样的人物却要从长计议,他手底下百十个弓马娴熟、武艺精良的厮杀汉,又是控制着军队,一旦闹起来,就是大祸,少不得密奏朝廷,汇集各处兵马,然后下旨拿人。

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位参将也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当时的局面已经不允许他煽动大军闹事,但他也有个好处,手底下百十人都是同犯,被抓后千刀万剐免不了的,索性趁着天黑,带着家眷,连夜跑出兵营。

按说接下来是亡命奔逃,没曾想这位参将当年打劫山寨颇有心得,索性上山落草。

这可就了不得了,一个懂得调兵遣将的参将,还有百十个武技娴熟,装备精良的亲卫,没多久兖州府的绿林道就被彻底横扫,不服的被屠灭山寨,其余的俯首称臣,更有些亡命徒慕名投靠,一时间声势大振。

只不过这参将手段太过绝户,有被灭掉的山寨头目直接跑到官府投案,请官府出兵剿灭,那些被祸害的村镇庄园,也请士绅联名上告。

然后就是官兵进剿,开始的时候官兵还吃了几个大亏,不过随着兵马汇集,渐渐堵住了这个参将,大战一场之后,这参将和五十几个手下死在战场上,其他人不知所踪。

而河沿那个土匪所见到的那些骑士,恰好就是当年曾遇见过的这伙参将亲卫。

这可是手里几千条人命,又和近万官兵作战,横行鲁西鲁南的杀神们,三省汇聚出这些小小的江湖人物当然不够看,更不要提火并起来的结果,肯定会被杀个于净。

但那参将的儿子死在官兵的会剿之中,这孔九英到底是什么身份大家却弄不清楚,只当他是孔家的庄头了。

靠着先礼后兵的手段,借着真真假假的赫赫凶名,孔九英彻底将河沿的庄子拿在了手上,然后孔九英才押着收上来的地租去了曲阜孔府那边,回来后,这孔九英已经成了孔府的旁支远亲,庄头管事的文书凭证,衍圣公府写给当地官府的书信等一系列的手续就变得齐全了。

孔九英将河沿这庄子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后,开始坐地收钱,来往此处的各路生意,不管明的暗的,都要抽成上供,不然就寸步难行。

想要偷偷过去,这里的各村镇都对孔九英害怕的要命,没人敢隐瞒,想要用强,孔九英自己手里就有百十名骑马的好汉,更能动员起五百多号乡勇壮丁,根本没可能拼得过,想要绕过去,这庄子正在三省交汇的地方,而且占地极大,绕过去赔钱赔力,还要遇上别人坐地收钱。

就这么一来二去,孔九英把河沿这庄子牢牢掌握在手中,转眼间已经快有三十年了。

“豫东、鲁西和南直隶的西北一片,这孔九英是最大的窝主,各家山寨的赃物,各种见不得光的东西,都汇聚在他那里进出发卖,那边也是最大的私盐集市,还有一个河南地面上排名第三的骡马市也在那边。”

“当年跟着这孔九英的那些人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孔九英手底下随时能拉出来的就有二百多骑,招呼一声,各个村寨的乡勇壮丁能凑出千把号人,各处县衙州衙的书办小吏都是他的晚辈,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咱大明的皇帝在京城,那孔九英就是三省交汇之地的土皇帝。”

赵进这个问题好像打开了赵振堂的话匣子,到家之后,赵振堂就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述这个孔九英的事迹和传说。

父亲赵振堂表述的能力并不强,不过这个孔九英孔老虎的事迹听起来并不枯燥,赵进也听得津津有味,但对赵进真正有意义的也就是后面几句,孔九英是什么人,手里的实力怎么样,官面上的关系怎么样。

赵进心里其实也是奇怪,自己父亲不喜欢说没意义的话,今天却明显有些跑题了。

不光他心里奇怪,母亲何翠花过来催促父子两个早点睡觉,赵振堂却不耐烦的说道:“反正都回来这么晚了,我们爷俩说点闲话,你先回去睡。”

这样的言语同样反常,何翠花盯着看了会,摇摇头先回去了,赵振堂却继续说那个孔九英:“小门小户的一年也用不了五两银子,可那孔九英一年最少净入五千两,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