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07章

大明武夫-第1007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留在这里,大人就能守住京都了吗?”高木清突然反问。“如果不能守住的话,那么大人的清名难道就不会受损了吗?”

这个反问,让板仓重宗顿时语塞。他确实没有信心守住京都。

“大人,眼下京都的情况你知道,我也知道,形势已经危如累卵,而且守军上下都已经动摇,居民也不支持我们,这里对守军来说已经近乎于死地……如果把他们强留在这里,那也只会是让他们落入汉寇的虎口,白白牺牲。”

在驳斥了板仓重宗的话之后,高木清继续说了下去,“而如果把他们调出去的话,我们就可以配合直孝公的援军了!大人也知道吧,立花宗茂那个大奸贼现在正率军攻打奈良,显然他是要去抵挡幕府援军的……如果京都出兵的话,就能前后夹击立花宗茂,那时候岂不是大功一件?只要消灭了立花宗茂,汉寇也势必会遭遇沉重打击,难道这不比留在这里白白牺牲要好?”

板仓重宗仔细思索了一下高木清的话,觉得确实有些道理。

可是,他还是有些保留。之前从姬路城一路溃逃,在路上遭遇了立花宗茂的不断追击,那种颠沛流离现在他回想起来还是噩梦一样,他再也不想忍受那种感觉了。

“可是……大军士气已泄,若是我再带兵撤离的话,恐怕路上就约束不住军队了。我们在京都,还能防御一下,若是出了城在野外,那恐怕就会一触即溃了!”片刻之后,他沉痛地说,“再说了,汉寇如今已经打到了伏见,我们就算想要东撤,也没有了多少余裕。”

“正因为汉寇现在只到了伏见,我们才有机会离开,若汉寇真的打到了京都城外,那我们才是无处可退了!”高木清却还是不接受他的说法,“大人,我们可以先往东北撤退,前往大津,然后再南下,配合直孝公一起围歼奸贼立花宗茂军!”

板仓重宗沉吟了一下,觉得他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叫他就这样撤出京都,还是太不甘心了。

“大人,事到如今就不要再犹豫了!”高木清再度催促,“如果我们在这里死守的话,京都势必会变成一片火海,恐怕应仁之乱的惨剧就会再度重演。京都是我国国都,不能过于摧残……另外,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会与朝廷结下血海深仇。朝廷现在已经不同于往日了,若我们同朝廷变成死仇,恐怕以后就再也没有和谈的机会了!”

原来说到底还是为了和谈。板仓重宗这才恍然大悟,然后心里苦笑。

幕府已经落到了这种境地了吗?

然而,尽管他十分难受,但是他还是承认,对方说得有道理。

和当初只有名义的情况不同,朝廷如今已经有了兵和钱粮,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势力,如果非要在京都死战的话,恐怕这样的仇怨真的就无法消减了。

“那……那我就留在京都,带着身边的武士,在二条城当中和汉寇死战吧……”考虑了很久之后,他终于长叹了口气,“其他人,就由你带走。”

然后,他又苦笑。“想必,二条城肯定会在战后被朝廷毁去的,就算我把这里付之一炬也不会有人惋惜吧。”

第1683章一点点抹掉

“大人?”听到所司代大人这么说,高木清禁不住怔住了。“你……你这是何意?”

“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板仓重宗敛去了笑容,最后长叹了口气,“我已经不想跑了,我要留在京都,为幕府殉身,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大人,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是想着这种事,这是不负责任!”高木清有些恼怒了。

“京都丢失,幕府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我就算带兵跑了,肯定也会被幕府治罪,最后还是死路一条。”板仓重宗轻轻地摇了摇头,显得有些黯然,“既然反正都是死路一条,我为何要屈辱地死于幕府之手,还不如和汉寇拼死一搏,这样的话至少还能保住板仓家的家名!”

“大人想着的是自己的家名,为什么不去想想我们这些部下?”高木清冷然看着对方,“现在的京都大军,都是大人一手编制的,也只有大人才能够如臂使指。现在大人留在这里,我们又如何去完成幕府的指派,把立花宗茂这个奸贼拿下?!”

“就算没有我,你也可以独自领军,你是老中大人派过来的人,想必老中大人是给过你一些交代的。”板仓重宗冷静地回答,“所以我没必要再去给你添麻烦了。”

“大人……”高木清一时语塞,然后才开始辩解。“那只是以防万一而已!西国的大军,还是要由你来统帅才行。”

在被老中土井利胜派过来的时候,为了防止板仓重宗因为突发情况而无法视事、同时防止他叛变投敌,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本人还给了他一道命令,让他负责监视板仓重宗,同时在有必要的情况可以强行接收西国的军队。

不过自从来到京都之后,高木清观察到板仓重宗在尽心尽力为幕府效劳,并没有任何反意,同时他也自知自己带兵没有经验,所以并没有将德川家光的命令公布出来,而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和汉寇谋求和谈上面。

如今和谈不成,局势也日渐败坏,他更加没有了底气,反而想要依赖板仓重宗来维持西国的幕府军队。

“如今就是这个万一的情况了。”板仓重宗轻轻叹了口气,“自从我和汉寇交战以来,屡战屡败,所部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汉寇步步进军,占领了大片的土地,我这样的败军之将,老早就应该自尽谢罪了……只是因为将军大人的仁慈,才得以苟延残喘,可是……我不能一直这样厚颜活下去了!我身为京都所司代,理由守卫在京都,至死为止。”

“大人!”高木清还想要再劝他。

“好了,不要再说了!”板仓重宗抬手打断了他的话,“我意已决,再多说也没用了。你们既然要撤退的话,明天凌晨就走吧,不要再拖延时日了。我这就把部下都召集过来,让他们听从你的调遣,跟着你离开京都。”

看着高木清欲言又止的脸,他微微笑了一笑。

“高木,身为武士,难道你还想阻止我成全武士的清名吗?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回去接受将军大人的裁断?再说了……有我在这里守卫,你们撤退也能够顺利不少。”

在他的笑言当中,高木清也明白了,所司代大人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此事已经无可挽回了。

毫无疑问,在他带着人走了以后,京都的防务会更加空虚,板仓重宗留在这里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只不过就是为了殉身而已。

之前在姬路城的时候,板仓重宗已经下定决心要自尽了,只不过因为自己在旁边劝,他才勉强改变主意而已,现在他看来是再也不想改变主意了。

如同他所言,他就算带兵离开京都,哪怕之后立下多大的功勋,肯定也没有办法抵偿罪责——尽管高木清知道,之前的败绩其实并不能怪罪这位所司代大人,换谁来结果都不会有多大改变。

也不知道我又能再撑多久呢?他在黯然当中又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虽然自己现在深得老中大人和将军大人的信任,但是自己接下来如果犯下过失的话,恐怕也没有办法得到原谅,搞不好某天就要和所司代大人一样以性命来谢罪。况且,如今幕府已经到了这么岌岌可危的时候,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分崩离析。

现在这个情况,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当天下午,板仓重宗就将自己手下的部将们召集了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安排告诉给了他们。这些部将也同高木清一样十分惊骇,然后纷纷苦劝他一同离开京都,但是都被他严厉地回绝了。

有很多人想要留在京都和所司代大人一同抗敌殉国,但是板仓重宗回绝了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他知道这些人只是为了面上好看所以才这么说的,内心当中都想要离开京都这个注定的死地,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是真心的——而他也用不着留下太多人。

在两三百人作为守军来固守二条城之后,他将自己的所有军队都交给了高木清来负责统辖,然后催促他们趁夜离开京都。

计议已定之后,高木清等人虽然十分不情愿,但是也还是听从了所司代大人的命令,离开了京都,而在他们离开之后,板仓重宗带着剩下的人一路退到了二条城当中,京都也变成了一座事实上的空城。

虽然高木清等人十分小心,但是京都的动静还是没有逃过大汉军队四处散发的哨探,在拂晓时分,驻扎在伏见的周璞就已经得到了京都内幕府大军调动的消息。

从调动的规模来看,幕府已经几乎调走了在京都所有的军队,也就是说京都现在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他们已经逃跑了?”周璞十分惊诧。

在原本的预计当中,他们都猜测幕府军队会依靠京都再次和大汉军队死拼,所以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没想到这一仗还没开始打,敌军就已经直接逃跑了,放弃了京都。

也许他们是被大汉吓破了胆,也许他们是不想在京都这样一个地形不利的地方和大汉交战,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他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这些天来二条康道等人一直都在他身边进言,希望能够尽快了结京都的战事——他们都是朝廷的公卿,都不想让京都遭遇到太大的破坏,而为了体现大汉出兵的正义性,更好地利用日本朝廷这一张招牌,周璞也确实不想在京都打得太过于惨烈,以免影响日本各方对大汉的看法。

这些天来他也一直在为怎么样在占领京都的时候尽可能地减少对地方的摧残,没想到幕府的主动撤退,为他解除了这个疑难。

既然这样,那就没有什么需要顾忌的了。

天还没亮他就把二条康道和桥本实村等人叫了过来,而那两个人也是惊喜万分,于是马上请求周璞出兵去进占京都,周璞也欣然同意,就在当天的早晨,大军开始开拔向京都进发。

因为之前大汉军队登陆本州岛所带来的混乱,再加上幕府刻意地进行坚壁清野,所以原本繁华的京都一代现在已经萧条了许多,而当大汉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军的时候,更是一片萧索,看不到多少人烟。

就在当天的下午,他们终于来到了京都。

这时候的京都,虽然房屋宅邸仍旧一如既往,但是却看不到多少人烟,几乎就像是一座荒城一样。

不过,残留的居民们在发现了大汉军队的踪迹、尤其是明白了这次的领军大将是右府大人之后,几乎是一片欢腾,许多人都簇拥到了大军的阵前,欢呼雀跃地看着这支大军的到来。

京都是公卿的聚居之地,这里的居民们或多或少都与朝廷和藤原家有关系,所以在左府右府大人带着法皇和天皇陛下离开之后,虽然幕府对左府和右府大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在这里的人们眼中,两位大人却是大大的英雄,他们也是朝廷的希望。

虽然有些人对于两位大人从大汉借兵的做法有些微词,但是一想到朝廷的地位可以就此改变,真正握有领地和实权之后,也就变成了默认和支持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的一群人,对此难以接受,而他们也在大汉进军畿内之前就跟着幕府的人逃亡了关东。

在大汉一路向畿内进军的时候,随着他们的节节胜利,许多信息开始传达到了京都,这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大汉兵威有多么强大,幕府根本无法抵抗,而且他们也知道大汉对朝廷十分尊重,竟然还供给给朝廷钱粮,让朝廷有了自己直接统辖的军队。

经过了战国乱世的人们,当然知道手中有兵有多么重要,也知道朝廷手中握有武力将会有多大的意义,这时候几乎剩下来的所有人都已经成为了大汉的支持者,殷切地希望大汉和朝廷的军队赶紧打到京都,让这里重新成为整个日本的中心。

甚至还有些人在盘算着自己以后将能够在朝廷当中谋到什么样的职位——以后朝廷肯定可以统治一大片土地,那时候朝廷能够拿出的官位和俸禄就比以前要强太多了。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京都的民心都已经倾向于朝廷了,也难怪板仓重宗对形势如此悲观。

在大军来到了京都城外之后,因为幕府已经将大军全部撤走,所以剩余的人们按照家格和官位的阶序出城来迎接大汉军队。

因为五摄家的人们已经被幕府全部强行带走,所以为首的人是权大纳言花山院定好。他也被二条康道直接召到了自己的坐前。

只比二条康道大了几岁的花山院定好,一路穿过了军队的阵势,虽然一开始被军中的杀伐之气所震骇,但是当听说这些军队都是由朝廷、由右府大人和左近卫中将两人直接支配的时候,他又十分兴奋和激动。

看着二条康道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直接就跪了下来。

“参见右府大人!”

“大纳言请起。”二条康道也十分高兴地示意他抬起身来。“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这么多天以后,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波折,他终于战胜了艰难险阻,带着大军回到了京都,自然会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他也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当初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不管付出了多少代价,如今朝廷总算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地盘,有了立足之地,再也不用仰承幕府的鼻息。

“这些日子以来,我们一直在为陛下和大人们担心,生怕你们有任何闪失……总算神佛庇佑,朝廷化险为夷……”花山院定好说着说着,眼泪几乎都要掉了下来,“这真是得天之幸……得天之幸!”

“朝廷乃是天下正统,自然可以得到神佛的庇佑。”二条康道自信满满地回答,“区区幕府,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德川家光已经猖狂不了多久了!”

在发了一通豪言之后,二条康道马上跟花山院定好问起了自己在逃离之后,京都内所发生的变故,以及京都现在的情况,花山院定好也马上据实以告。

在发生了法皇和左相右相逃亡的事件之后,幕府大为震怒,马上命令抄没了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等人的府邸作为惩罚。

并且,因为惧怕大汉的兵锋,所以决定将京都的重要公卿和皇族都迁移到关东去,在他们的逼迫下,五摄家和其他一些高门以及皇族都被强行带走了,而公卿们的最长者、九条家的当主九条幸家虽然自己身不由己,但是他决定让一部分公卿留下来,一来看守朝廷和各位公卿留下来的房屋和财产,二来暗自准备接应打回来的朝廷。

他明白,如果朝廷能够打回来的话,那么幕府就需要他们来作为筹码,如果朝廷真的一败涂地、幕府取得了全胜的话,那么他们就绝对没有好日子可以过了。

在他想尽办法的安排之下,花山院定好和一批公卿终于得以留了下来,他们在看守财产和皇居之余,也四处探听情况,等待大汉军队和朝廷尽早回归京都。

接着,花山院定好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于幕府和朝廷的情况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二条康道。

当听说自己的府邸因为幕府而已经被毁,家人也被幕府抓走了之后,二条康道果然勃然大怒,直到听说幕府的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现在还留在二条城当中的消息之后,他才由怒转喜。

“就先让板仓这个贼子和二条城付之一炬,来报此仇吧!”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然后直接率兵冲入了城中,向二条城开了过去。

对二条康道来说,这座离他自己的府邸和皇居都不远的二条城无异于是屈辱的象征。而幕府这么对待他,他当然要报复回来。

为了不让京都受到兵士的摧残,所以二条康道在听说幕府已经撤走之后,将自己的大军都留在了城外,只带着一小部分亲随进城,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派人再重新调兵。

而当听说京都城内居然还有一支幕府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