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807章

海魂-第807章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唯一一支还在前线作战的舰队就是第二舰队,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都已经返回了后方,正在为装备新的轰炸机而进行训练。谈仁皓在看完了装备方面的技术文件之后,他首先了解的就是第二舰队在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

在巴拿马的时候,谈仁皓收到了帝国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命令,这份名就是让第一舰队立即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围剿加勒比海地区的敌军舰队,铲除美军设在这里的基地与据点,配合第二舰队北上。随后,海军司令部取消了这一命令,原因也来自第二舰队:换装了新的轰炸机之后,第二舰队没有能够如期完成训练任务,无法在十月初北上!

八月中旬,姜仲民与翁一鸣就提交了新的北上作战计划,第二舰队在九月底离开开普敦,争取在十月上旬到达亚松森岛,攻占这座岛屿后迅速北上,争取在年底的时候到达非洲西海岸。当时,姜仲民严重低估了换装新轰炸机之后需要的训练难度。按照以往的换装经验,两个月的训练时间应该是很充足的,可实际上,第二舰队不可能在两个月之内就让飞行员全部熟练的驾驶新式轰炸机。

第五特混舰队无疑是当时帝国海军中除了第七特混舰队与第八特混舰队之外,素质最差,经验最少的航母特混舰队,其航空兵的素质肯定无法与另外三支航母特混舰队相提并论。虽然如此。但是谈仁皓也因此考虑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换装训练时间肯定不止两个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让飞行员适应新的轰炸机。

考虑到这个问题后,谈仁皓就与在那霸组织训练的郝东觉,以及在关岛的黄晓天取得了联系,询问了舰队换装训练的事情,并且着重叮嘱了几番。让他们适当注意训练强度,并且尽快让飞行员对新式轰炸机有更多的了解,缩短训练时间。谈仁皓也从郝东觉与黄晓天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而且两人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一样,大部分轰炸机飞行员对使用同一种轰炸机都感到极端不适应,而且,要让飞行员完全适应新的轰炸机,需要做的工作并不少,训练时间也不会太短。

最大的问题就是让轰炸机飞行员掌握新的作战战术,即让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掌握鱼雷轰炸的战术。让鱼雷轰炸机飞行员掌握俯冲投弹的技术。这个问题在所有飞行员中都存在。不管其经验有多丰富,都无法在短期内掌握所有的战术技巧。特别是对一些老资格的飞行员来讲,习惯成了他们最大地难题。

当时。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王牌浩凌恒就在训练中摔了一架“猎鹰”,幸亏他及时跳伞,才没有跟着轰炸机一起完蛋。而第二特混舰队的杨士洪在训练的第二天,就在一次俯冲拉起的时候因为习惯性问题而搞错了方向,结果轰炸机一头撞到了海面上,幸亏“猎鹰”足够结实,而且其配备的自充气式救生系统让轰炸机在海面上漂浮了半个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将杨士洪救了起来,结果杨士洪不得不到医院去躺上一个月的时间。

这类问题在所有舰队都存在。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在俯冲时做出错误的改出动作,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在低空飞行时经常做出筋斗动作。这都是因为习惯引起的问题。第三舰队在不到一个月的训练中就摔掉了二十多架轰炸机,而第一舰队的训练才进行了几天的时间而已,就已经报废了八架轰炸机,很多轰炸王牌都在训练中闹出了笑话。最为极端的是,秋耿波这个疯子在三天里摔了三架轰炸机,如果不是训练损失不追究飞行员的责任的话,恐怕秋耿波把他下半辈子的津贴全赔上也不够买回三架“猎鹰”

当然,对于帝国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改掉习惯。而且现在海军还没有彻底改编轰炸机部队,大部分飞行员仍然执行以往的任务,只要他们在战斗中积累经验,迟早都能够掌握新轰炸机的所有性能。

时间,也正是现在帝国海军所欠缺的东西。第二舰队在九月底临时取消了作战计划后,将舰队北上的时间订为十月下旬。也就在谈仁皓回到海军司令部前几天,姜仲民就带着第二舰队离开了开普敦港,随同一起出发地还有德国的“远东舰队”

在姜仲民提交的新的作战计划中,第二舰队攻打的第一个目标不是亚松森岛,而是圣赫勒拿岛,准确地说,是去占领圣赫勒拿岛,并且在这里建立一个水上飞机基地,以及一个临时码头。有一支运输船队跟随第二舰队一起出发,该船队运载着大概800名工程兵,几万吨的工程设备与物资,以及几十架水上巡逻机。

舰队在十月底的时候就到达了圣赫勒拿岛,没有遇到任何的危险。

运输船队也同期到达,工程兵迅速的登上了这座住满了企鹅的小岛,并且当天就在岛上开辟出了一块空地,设置了临时营地。

按照翁一鸣提交的计划,陆战队工程兵将花上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来完善圣赫勒拿岛上的支援设施,建好临时码头与水上飞机基地。最主要的还是水上飞机基地。部署在这里的水上飞机主要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对付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潜艇。另外,临时码头可以支持几艘小型驱逐舰,这些驱逐舰也主要执行反潜巡逻任务,保护航线上的船队。

姜仲民率领的第二舰队,以及德国海军地“远东舰队”只在圣赫勒拿岛附近逗留了三天,工程兵将水上飞机基地建好。由运输船送来的水上飞机开始巡逻之后,舰队就继续北上了。这次,姜仲民的目的的就是亚松森岛了。

在第二舰队从开普敦出发的时候,姜仲民已经弄到了亚松森岛的具体情报。英国海军加强了亚松森岛的防御力量,可仍然不足以对付第二舰队的攻击。从潜艇拍下地照片来看,英军加强了岛上的防御阵地,并且扩大了防御阵地的范围。另外,部署在岛上的英军战机数量也有所增加。只是英军来不及扩建机场,也就无法部署更多的战机。从当时海军司令部收到的报告来看,英军在岛上部署的战机数量不会超过100架,也许连80架都没有。另外,英军部署在亚松森岛的那支小舰队的主力是四艘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建造的“老爷爷”级地驱逐舰,以及几艘快艇,这支舰队也不足为惧。而亚松森岛上地英军总兵力也不会太多,当时没有确切的情报,从亚松森岛上的英军营地规模上判断,驻扎在这里地英军不会超过2000人。算上航空兵与舰队后勤人员。大概也就2500人左右。

攻打亚松森岛的行动进行得相当顺利,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只出动了两轮,就再也找不到值得轰炸的目标了。反而是德国的“远东舰队”表现得异常的积极。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德舰队第一个就杀了上去,虽然他们没有能够跑得比轰炸机还要快,也就没有机会用舰炮击沉那几艘英国的战舰,但是在对地打击中,德舰队足足打掉了一半的弹药,几乎将整个亚松森岛覆盖了一遍。如果不是姜仲民威胁不给德国人补充弹药的话,恐怕德舰队干得还要彻底一些。第二天到达的一支规模不大地登陆舰队将两个团的陆战队官兵送上了亚松森岛,地面战斗持续到当天晚上就结束了。除了被炸死的800多名英军之外,其他大概1400多名英军官兵全部投降了。

战斗结束后,姜仲民还与德舰队的司令官大吵了一次。引发矛盾的是跟随帝国陆战队上岸的德军枪杀了几名英军的军官,而真正的原因还是德舰队一直想单干,不怎么配合第二舰队,搞得姜仲民很没有面子,比如,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姜仲民明确提到不要彻底摧毁机场,这样就可以快速部署一批战机在亚松森岛上,可德国舰队在半个小时之内向机场倾泻了数百吨的炮弹。导致翁一鸣不得不临时派遣工程兵过来修复机场,而在这里部署战机的时间也延迟了近十天。这事后来不了了之,德军“远东舰队”也老实了下来,毕竟他们还得依靠帝国海军提供补给,要想单干,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

也正因为与德国“远东舰队”出现了矛盾,姜仲民没有立即北上,而是让舰队在亚松森岛附近徘徊了十多天,直到补充的战机到达之后,他才率领舰队返回了开普敦,突然结束了北上行动,而这都是德国“远东舰队”惹的祸。

当时,双方最大的问题不是指挥权,而是北上线路,德国方面一直主张去攻打非洲沿海地区的英国殖民地,而德国人的小算盘也很清楚,他们希望顶替英国人,至少控制部分原本属于英国,法国等敌对国的殖民地。也许,姜仲民在修改北上路线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决定不沿着非洲海岸线北上,所以德国人才开始制造麻烦,因为他们失去了在非洲扩大殖民地的机会。

谈仁皓很清楚,两个国家的舰队在一起作战肯定会引出不少的麻烦。现在,唐帝国与德国的蜜月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了。九月底,德军就攻占了圣彼得堡,在此之前几天,波斯军团也杀进了基辅。随着俄罗斯战争结束,唐帝国与德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多少共同利益,虽然获得战争最后胜利的这个目标仍然将这两个国家团结在了一起,但是不可避免的,双方会为了争夺战争利益而产生矛盾,甚至是爆发冲突。

姜仲民遇到的只是小问题,毕竟德国“远东舰队”里面没有航母,还不敢轻易的靠近非洲海岸线,去招惹部署在那边的英军轰炸机。可这也直接反映出了当时唐帝国与德国的矛盾有多大。这个小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没有帝国海军的支持,德国“远东舰队”甚至难以离开开普敦港,更不可能单独北上,穿透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回到德国本土的港口。在第二舰队回到开普敦之前,德国首相就亲自给薛希岳发来了电报,对“远东舰队”发生的事情表示抱歉,并且表示将责成雷德尔尽快妥善的解决问题。最终,德国人更换了“远东舰队”的司令官,并且再次明确了指挥权限,问题也算是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返回了开普敦的姜仲民也感到很居丧,德国人制造的麻烦让他停住了脚步。帝国海军司令部也意识到,不可能与德国海军长期合作,迟早“远东舰队”回返回德国。因此,要向夺取大西洋上的制海权,杀入北大西洋,那还得靠自己的力量。姜仲民也在作战报告中明确提到了这一点,如果能够有另外一支主力舰队进入大西洋的话,那么北上就不再是问题。

情况已经很明显,第二舰队将再次北上,而且还需要别的舰队提供配合。谈仁皓也从这里知道,他不会在海军司令部呆多久,恐怕要不了几天,他就得返回那霸,再次率领第一舰队出征!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节 前进

聂人凤是在十一月六日回到了舟山的,这次他给海军带回来了很多的“礼物”这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数海军28年的军费预算了吧。

按照新的规定,聂人凤在年中的时候就将海军的军费预算方案提交给了内阁,而正式的审议是在十月份进行的。在聂人凤提交的方案中,海军28年度的军费预算比27年度增加了大概15%名,主要是到了战争后期,弹药消耗加大,军队规模扩大导致人员费用增加,而最根本的是,聂人凤扩大了28年度的造舰计划,努力争取在战争结束之前,尽量利用战争时期的便利条件扩大海军规模,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这是每一位海军司令都会干的事情,从政府手里拿到更多的军费,才能使海军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部分的预算项目都被批准了。”因为军费项目是逐一审核的,因此审议工作相当麻烦。聂人凤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并没有白费,看得出来,他把努力争取军费预算当作了最重要的事情来办。“首相基本上没有修改我们提交的军费预算项目,现在只有几个小项目的审议工作还没有结束,问题也不会太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在28年大概能够拿到600亿的军费。”

“这也要比我们希望的少。”

“永兴,你可不能太贪心了。”聂人凤笑了起来,“预算计划是你制订的,你自己说,是不是每项预算都留有余度?”

甘永兴也笑了起来,他确实在每项预算中都留了余度,也正是因为政府往往会砍掉一部分预算,所以他才会这么做,以保证政府最终批准的预算与实际要求相差不大。

“最重要的是,28年的预算分配中,我们再次超过了陆军。”

“校长。你说的是真的?”这次,谈仁皓有点惊讶了。“当然是真的,难道我还跟你们开玩笑?”

谈仁皓摇了摇头,他觉得这有点奇怪。按理说,28年帝国很有可能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在最后阶段,陆军的消耗肯定比海军大,如果真要打到美国本土去的话。那么陆军肯定将获得更多的军费,而不是把更多的军费分配给海军吧。

“实际上,这也表明了首相的态度。”聂人凤把军费预算的详细报表给了谈仁皓。“你仔细看一下,在我们的这些项目中,除了几个传统项目之外,还有两个比较大的项目,一是海外基地地扩建预算项目,另外一个就是新增加的采购重型轰炸机的项目。这两个项目原本都应该归入别的项目的,可是首相将其单独提了出来,知道为什么吗?”

谈仁皓没有回答。他在仔细地看着预算报表。

“海外基地的扩建预算是针对美洲那边的。如果我们需要战胜美国的话,就肯定离不开海外基地。”聂人凤叉起了双手,“而将采购重型轰炸机的预算单独列出来。一是为成立空军打下基础,另外就是我们很有可能先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特别是集中打击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工业目标。”

“也就是说,首相并不支持直接攻打美国本土?”

聂人凤微微点了下头。“首相现在还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从这项预算安排上来看,这就是首相现在地想法。也许,这只是一个想法,毕竟战略打击部队还是属于海军的一个兵种,而且陆军的预算中,陆航地比例并没有扩大。也没有为陆航单独采购重型轰炸机的计划,大概是出了卫伯瑜的事情之后,首相不再信任陆航了吧,才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军来完成。不管怎么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大规模战略轰炸迫使美国无条件投降,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在美国本土登陆,更没有必要派遣数百万大军去与美国陆军打一场规模空前的地面战争了。如果我们办不到这一点,首相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就算再艰难。我们也必须得彻底击败美国,避免美国在短期内恢复实力,再次挑战帝国。”

“这么说来,首相只是暂时偏向我们?”甘永兴一边说着,一边叹了口气。

“话不能这么说。”聂人凤朝甘永兴看了过去,“应该是首相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而且是把最重要的机会给了我们,能否让首相相信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们也应该理解首相的做法,击败敌人是最重要的,而首相肯定会采取最有效,也是最简单,最能够保证帝国利益地办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我们干不好,会有人来顶替我们。”

“校长,你的意思是,首相确定我们提交的计划为主方案,而陆军的只是备用方案?”谈仁皓准确的理解了校长的意思,或者说是首相的意思。

聂人凤笑着点了点头。“这么说也可以,首相与我单独谈过,询问过通过间接方式迫使美国投降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也不得不做出保证,毕竟我们不可能说办不到吧?”

“那我们就得尽快展开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