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201章

海魂-第201章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日凌晨,罗云冲收到了新的命令,轰炸机部队在当日全力轰炸美军的机场。如果炸弹用光了,那就用燃烧弹,反正,所有轰炸机都得出动,到美军机场上去投弹!这是死命令,罗云冲也知道,战略打击部队被顶到了前面去。他没有迟疑,立即下令组织部队出发。轰炸美军机场!

几乎同时,部署在塞班岛,提尼安岛与关岛上的美军重型轰炸机也在开始挂弹了。这些美军轰炸机的任务一样,去轰炸硫黄岛,小笠原群岛上的唐军机场,摧毁唐军的重型轰炸机,而且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已经这么干了好多天了。这次不一样,所有的美军重型轰炸机都将出动,而且要赶在天亮前投下第一批炸弹!

另外,美军部署在这些岛屿上的战术轰炸机。战斗机也在做着出发准备。这些战术飞机虽然无法攻击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但是可以轰炸阿格里汉岛与亚松森岛。亚松森岛是这次美军轰炸的重点(主要使用了从帕甘岛上起飞的战机),而阿格里汉岛上的那座还在修建的野战机场也在打击范围之内。

美军在这个时候集中所有力量发动轰炸的原因很简单,“Z舰队”将在当天出发。为了确保“Z舰队”地安全,更为了削弱唐帝国航空兵对其舰队的支持,就必须要首先夺取制空权,扭转空中战场的局面。

在美军轰炸机出发一个小时之后,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上的唐军轰炸机也起飞了,只是部署在亚松森岛上的唐军战术轰炸机还没有接到出发的命令。在此之前,美军几乎就没有在凌晨前轰炸过唐军的前线机场!

首先遭到轰炸的是阿格里汉岛上的那座正在修建的机场,美军轰炸机投弹的时间是六点三十五分。二十分钟之后,亚松森岛上地两座野战机场也遭到了轰炸。唐军部署在亚松森岛上的战斗机紧急升空,结果还是有二十多架来不及起飞。被炸毁在了地面上。在拦截作战中,唐军战斗机用12架的代价击落了了39架美军战机。

美军的轰炸机在7点左右到达了硫黄岛,投下了数百吨炸弹。轰炸小笠原群岛的美军轰炸机是在七点十五分左右到达的,向三座岛屿的机场上倾泻了数百吨炸弹。没有一架唐军的轰炸机被摧毁,因为这些轰炸机已经提前一步出发了(双方机群是在夜间错过的,因为巡航高度有1500米的差距,所以都没有发现对方)。这些美军轰炸机还遭到了唐帝国战斗机的顽强拦截,参加轰炸的300多架美军轰炸机被击落了42架,代伤返航的超过了50架。这是自美军重型轰炸机开战以来,损失最为惨重地一次。

罗云冲派出的轰炸机在八点过五分的时候首先轰炸了塞班岛,八点十分轰炸了提尼安岛,八点十五分轰炸了罗塔岛,八点二十五分轰炸了关岛。参加轰炸行动的轰炸机一共投下了3500多吨炸弹,这四座岛屿上遭到轰炸的八个机场平均分到了400多吨炸弹。唐军轰炸机也遭到了美国战斗机的顽强拦截,有36架被击落,带伤返航(以及在唐军控制海域迫降)的达到了48架。这也是唐军重型轰炸机十日之内损失最惨重的一次轰炸行动!

双方的舰队都没有出动,结果航空兵首先干上了。也就在轰炸塞班岛地那群轰炸机返航的时候,发现了在塞班岛附近活动的美国舰队。这条消息立即被发了回来,罗云冲不敢有半点耽搁,立即就将消息传回了海军司令部。

很快,海航就派出了十多架航程最远的战斗机,从还没有完全修好的亚松森岛上的机场起飞,前去寻找与跟踪美国舰队,确定美国舰队是否北上。这批肩负着侦察任务的战斗机直到当天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才在提尼安岛与罗塔岛之间的水道发现了美国舰队。这下,甘永兴也放心了,如果美国舰队要想赶在夜间决战的话,就应该在上午北上,拖到下午两点,而且还没有半点北上的迹象,证明当天晚上,美舰队是不可能前来挑衅了。

实际上,当时“Z舰队”确实没有北上的计划,金梅尔上将还在让他的舰队官兵熟悉战场气氛,更重要的是,必须等待在关岛补充煤炭的“俄克拉何马”号战列舰(补煤的速度比补油慢多了)。而美国舰队最快,也要等到21日白天北上。

问题也同时暴露了出来,美舰队明显在做出发的准备了,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在第二天北上,而陆战队修建机场的工作最快也得拖到22日下午(还很有可能延迟到晚上,因为美军的轰炸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一天的时间在平时不算什么,可在当时,却有可能决定战役的最后结果!

拖住美舰队!这是当时海军参谋部内所有人的一致想法,可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拖住美国舰队?第三特混舰队与第一特混舰队都藏了起来,这是决胜的力量,不能轻易调动,海航的岸基战术轰炸机飞不了那么远,而能飞过去的战斗机最多挂100公斤的炸弹,不但炸弹威力小,而且战斗机飞行员的投弹技术还真不怎么样。结果,唯一可以使用的还是罗云冲手里的重型轰炸机。虽然重型轰炸机只能进行高空(1000米以上,对海轰炸的标准来说,这就是高空了)水平投弹,投弹的准确性肯定是不堪入目的。但几百架轰炸机如果一起出动,一起投弹的话,数千枚炸弹一起落下去的话,怎么也得有个几十上百枚炸弹命中目标吧!

任务很快就被安排了下去,罗云冲不得不再次肩负起扭转局面的重任,再次让那些飞行员去冒险投弹。为了最后的胜利,不得不做去冒险,不得不去做出有价值的牺牲!

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三十八节 遮断轰炸

“美国舰队没有北上?”谈仁皓也在焦急的关心着南面的情况,等待着战机。

“没有,侦察机发现美国舰队的时候,他们好像还在训练。”郝东觉把几张照片拿了出来,“这是侦察机趁机拍下来的,开始才送过来。”

谈仁皓扫了一眼那些照片,他对这个不太感兴趣。

“你好好看一下。”郝东觉示意谈仁皓仔细看看这些照片,“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吗?”

谈仁皓有点不解地看了眉飞色舞的搭档一眼,这才拿起了照片,仔细地看了起来。

“发现什么没有?”

谈仁皓摇了摇头,然后放下了照片。“不就是那几艘战舰吗?十几年前,我们就有这些战舰的照片了。”

“不是,你再好好看一下。”郝东觉说着就拿出了香烟。

“你发现什么就说出来吧,我可不想跟你打哑谜。”谈仁皓接过了烟,他知道郝东觉肯定发现了很重要的东西,不然不会这么神秘。

“注意这两艘战舰的桅杆。”郝东觉挑出了两幅照片来,“你看过这两艘战舰以前的照片吗?”

谈仁皓扫了一眼战舰上的舷号,然后点了点头。这两艘战舰分别是“宾夕法尼亚”号与“马里兰”号。在美国参战之后,谈仁皓他们就拿到了一本《美国海军战舰图志》。这是分配给各部队做目标识别用的(侦察部队的基本工具),另外,还有美国所有主力战舰(航母,战列舰,重巡洋舰等大型战舰)的照片。这其中就包括了“宾夕法尼亚”号与“马里兰”号战列舰在中期改装之后的照片(这些照片在当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最有价值的情报之一)。虽然谈仁皓一直对战列舰不太感冒,但是他也早就看过了这些照片,而且把这些战舰的模样都记在了脑海里(干参谋工作事养成的一个习惯)。

“还没看出来?”

“雷达?”有了郝东觉的提醒,谈仁皓一眼就看了出来,他只是没有急着说出来而已。

“对。雷达!”郝东觉立即点了点头,“现在,看看这几艘战舰的照片。”

谈仁皓皱了一下眉毛,然后又挨着仔细看完了其他十几张照片。这下,他发现了问题。

“美国舰队里,所有大型战舰只有这两艘战列舰有雷达!”郝东觉这才把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我已经拿上次与第17特混舰队交战时,护航战斗机用照相枪拍下来的照片做了对比。这两艘战列舰上装备的雷达与第17特混舰队里护航战舰上的雷达很相似,应该是一个型号,都属于早期型,与我们装备的第一代雷达性能应该比较接近。”

谈仁皓点了点头,情报部门也提供了这个情报。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得知唐帝国已经在战舰上安装雷达,而且雷达在海战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之后,立即就加快了雷达的研制投入。美国参战的时候,已经有十来艘战舰安装了第一批雷达。因为美国最先看到的就是雷达在防空作战中为舰队提供的那宝贵的十多分钟预警时间,所以这些战舰最优先提供给了航母编队里的大型护航战舰(主要就是重巡洋舰。美国参照唐帝国大型防空巡洋舰设计建造的巡洋舰还没有摆上船台呢)。最后分配下来。只有两部雷达被安装到了战列舰上去。

当时。交战双方对雷达在海战中的认识,更多的时候还是其在防空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琉球岛海战”与“硫黄岛海战”中,唐帝国海军舰队已经证明了雷达在夜间海战中的作用。特别是“硫黄岛海战”。处于绝对弱视的帝国海军炮击编队就是依靠雷达才撑了那么久。当时,美国海军也认识到了雷达在夜战中的重要性,可受制于雷达数量的限制,所以第一批雷达都优先提供给了航母的护航战舰。

“这有什么意义吗?”谈仁皓明知故问,他先看看郝东觉准备耍什么花招。

“你还没想通?”郝东觉急了起来,“战斗多半在夜间进行,如果能够敲掉这两艘有雷达的战舰的话,那么第三特混舰队获取胜利的把握就很大了!”

“这些照片也送到第三特混舰队去了吧?”

郝东觉点了点头。“这么重要的情报,肯定会送过去的。”

“那我们还担心什么?虽然严师琪与我们不是一路人,但是他指挥炮战的能力都在我们之上。他难道不会重视这么重要的情报?”

郝东觉一愣,立即就笑了起来,他是在空操心了。

“长官,海军司令部急电!”

谈仁皓与郝东觉同时转过身来,郝东觉一把就接过了电报,迅速地看了一遍,然后交给了谈仁皓。“美国舰队已经北上了,侦察机在塞班岛西北海面发现了它们。”

“还不止这点!”谈仁皓翻到了第二页,然后看了郝东觉一眼。开始郝东觉只看了第一页的内容。“看来,这次罗云冲要立首功了!”

郝东觉尴尬的笑了起来,他开始太激动了,也太粗心了。接过电报再仔细看了一遍之后,他这才说道:“这小子运气不错,如果真让他得手的话,恐怕就没有我们的事干了!”

“没那么容易的!”谈仁皓暗叹了口气,实际上,罗云冲是他们的挡箭牌。

这几天,谈仁皓也在密切关注战场上的变化,从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各条命令引起了谈仁皓的重视,虽然这些命令并没有直接反应出海军司令部的部署(第一特混舰队只能拿到自己的作战任务书,以及相关部队的协调计划,而不可能拿到整个作战计划),但是谈仁皓从这些变化的命令中看出了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必须要将决战的时间拖到22日之后,最少得拖到22日。而现在才21日,如果美国舰队现在北上,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唐帝国军队惨败,最终输掉战役,当然,这仅仅是可能!

就冲着这个可能。都不能让美国舰队在21日北上。当侦察机发现美国舰队的行踪,并且确定其正在全速北上的时候,情报以电波的速度传了回去,十分钟之内,海军参谋长甘永兴上将就看到了电报,并且立即下达了命令,驻扎在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的战略打击部队立即出发,务必要将美国舰队炸回去!

电报在送到甘永兴手里的时候。也送到了罗云冲的手里。罗云冲不是笨蛋,这其实就是命令。就在罗云冲下令所有营级军官集合的时候,甘永兴的命令到达。岛上的轰炸机做好了随时起飞的准备,弹药就在附近准备着。勤务人员已经在准备装弹了。半小时之后,第一架轰炸机咆哮着离开了硫黄岛南机场(岛上有三座机场,其中南机场与北机场驻扎轰炸机,东机场驻扎的是战斗机)。

这次带队的是蒋时宽准将,在担任第一师师长的时候,他与罗云冲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由师参谋长负责师部的工作。他仍然率队执行轰炸任务。在谈仁皓离开硫黄岛之后。他已经架机执行了82次轰炸任务,早就超过了额定地50次轰炸任务,完全可以选择转入训练部队。离开危险的前线。可他没有做出这个选择,战略打击部队需要他,第一师的战友需要他,而且他还保持着两项最高轰炸纪录(一是出击次数,二是投弹吨位),他想保持这个纪录!

在蒋时宽驾驶的“头雁二号”后面是第一师两个团的轰炸机(另外还有两个团撤回到了琉球岛休整。当时岛上部署了太多的战斗机,而且还要储备大量物资,因此无法部署满整个第一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也需要休息,轰炸机更需要做定期大修,因此每个师的四个团都是轮番上阵的。而不会一起被派到前线去),再后面是冒廷敦准将率领的第二师两个团,最后是柳向志准将麾下地第三师的两个团。

六个团超过1000架的轰炸机是分别从四座岛屿上起飞的,最后在亚松森岛北面50海里上空汇合,编成了三个大机群(实际上还是以师为单位编队地,只是机群之间的距缩短了很多),随即就浩浩荡荡的向南飞去。

在经过了亚松森岛的时候,为轰炸机群护航的五个中队的战斗机已经升空。海航在同时接到了命令,这些战斗机将把轰炸机群护送到帕甘岛南部空域。然后就必须返航了,它们不能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

在从帕甘岛附近飞过的时候,如同蒋时宽准将所预料的一样,帕甘岛上的美军战斗机准时出现,向轰炸机群杀了过来。

“都跟上,别掉队了,让那些‘老鹰’们去干掉‘麻雀’!”蒋时宽飞在最前面,他是看着美国战斗机俯冲过来的,但一点都不害怕。“老鹰”是轰炸机飞行员对护航战斗机地亲昵称呼,而“麻雀”则是对美国战斗机的戏称。

第一军几乎没有新手了(对日战略轰炸后期,轰炸机的损失微乎其微,而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损失的轰炸机还没有补充上来),跟在蒋时宽屁股后面的飞行员都身经百战。那些护航的战斗机也不例外,就在这十多日的激战中,海航又诞生了三十多个王牌战斗机飞行员。部署在帕甘岛上的几乎都是性能已经严重落后的F4F,美军航空兵中数量有限地F4U全都部署在了塞班岛与关岛上,执行保卫重地的防空任务。

F4F根本就不是“隼”的对手,各方面的性能差距太大了。也许,F4U(早期型号)还有能力与“隼”一争高下,可现在前来拦截的根本就没有这种美国海航现在最好的战斗机。

很快,天空中还出现了“尖鼻子”的美国陆航战斗机。

“师长,那好像是敌人的陆航战斗机!”

“看到了,狗娘养的,看样子,今天我们要捅马蜂窝了!大家都坐稳了!”蒋时宽一边吼叫着,一边操作着飞机开始爬升,“‘大雁’们,全都跟我爬升,带着他们到高空去,让战斗机都跟上来!”

美军战斗机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时性能就将急剧下降(实际上,这是当时所有战斗机的通病,直到涡轮增压器,以及更先进的发动机出现,这个问题才会得到实质的解决。而采用了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的“食雀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性能及时到战争后期都不算落后),而唐帝国战斗机在高度超过5500米之后,性能才会急剧下降。“狼鸠”在高空飞行时更有性能优势。

美国海航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