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1025章

海魂-第1025章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幕下,战舰在离开了长江口之后就开始加速,很多人都认为薛希岳是在这个时候决定要使用原子弹的,可事实是,直到这个时候,薛希岳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二十六卷 未来启示 第十七节 最后通牒

八月十日,“金沙江”号巡洋舰在经历了二十一天无惊无险的航行后,在其他数艘战舰的陪同下驶入了圣地亚哥港。最后伴随“金沙江”

号航行的战舰是在巴拿马运河南面与其会合的,当时这几艘战舰接到的任务是迎接一名重要人物。而当舰长们知道谈仁皓在“金沙江”上之后。也都认为这确实是个重要任务,可是这几个舰长都没有想过,谈仁皓以往都是乘飞机往返的。这次怎么会乘战前前来呢?

到达圣地亚哥的时候,罗云冲已经在码头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了。战舰刚刚靠上码头,谈仁皓还没有来得及离开。一批宪兵就登上了战舰,正式接管了这艘战舰。随即一批技术人员开始卸下战舰上的货物,直到那只巨大的板条箱被吊到了码头上,装上了一辆重型卡车之后,谈仁皓才离开了战舰。而其他的官兵则要到第二天才能离开战舰。

“一路上怎么样?”

“还好。无风无浪的!”谈仁皓重重的拍了下罗云冲的肩膀。“你小子在这边干得不错嘛。听说前段时间才搞了个大动作。”

“那还不算什么大动作。”罗云冲朝已经驶远了的重型卡车看了一眼。

“你知道那是什么?”

罗云冲点了点头,然后转移了话题。“先去吃饭,你这段时间也大概没有吃上什么好东西。”

“也好,战舰上的那些饭菜我是倒足了胃口。”

两人上了车。很快就离开了港口。去了罗云冲的前线航空兵司令部。饭菜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因为战舰卸货时耽搁的时间太多,很多菜都凉了。还得让人去热一下。

两人先谈了一下这边的事情,谈仁皓比较关心的还是雷少卿,郝东觉。黄晓天那几个人的情况,还有才到达不久地朱荣哲。郑冠华等人的情况。在从罗云冲这里得知雷少卿基本上成了战区司令部的最高负责人。而黄晓天也做出了巨大地贡献,郝东觉更是战场上最积极最活跃的份子后,谈仁皓也放心了。这几个兄弟至少都知道把握最后的机会,这样他提出地晋升嘉奖就没有理由不被通过了。

“首相那边做出了决定吗?”谈完了雷少卿等人的事,谈仁皓拉到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

罗云冲微微摇了摇头。“轰炸机前几天就到了。一直在训练。首相只是让我们做好准备。现在还没有下达具体的命令。”

“看样子,首相还没有做出决定。”

“就算现在还没有做决定,那也等不了多久了。”罗云冲看了眼手表。“上午才收到消息,首相将在大概十二个小时后发表一份申明,这很有可能是给美国的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

“我这段时间也在关注国内的动向。从我收到的消息来看,现在很多人都在向首相施加压力,要求使用原子弹。”

谈仁皓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也知道这件事。

“至于首相现在是个什么态度,恐怕还真没有人知道。”罗云冲拿出了香烟,“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测首相的态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首相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我们能猜到,那首相还是首相吗?”

谈仁皓这话有点拗口,两人都笑了起来。作为一个能够率领一个拥有4亿多人口,拥有2000多万军队的庞大帝国,击败所有敌人的首相,如果真有那么容易猜出其心里在想什么的话。那他就不可能是这样的首相了。

“不过听说现在首相受到的压力非常大。”罗云冲靠在了椅背上。

“几乎所有提供意见与建议的都是支持使用的,反对的就那几十个科学家而已。另外,战争这么拖下去,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加上现在德国与波斯已经有所察觉了,行动也积极得多了,前几天,才有一支德国船队运送着物资过来。我让船队去了金斯敦。如果首相希望在战后单独处理美国事务,不让德国插手的话,那他就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听说,你也提交了一份报告吧?”谈仁皓只是听甘永兴提到过这件事,而没有亲眼看到过罗云冲提交给首相的那份报告,当时所有提交给首相的报告都是绝密的,甚至连聂人凤都没有看到过这些报告的内容。

罗云冲点了点头,有点不想提这件事的意思。

“那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谈仁皓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你叫我怎么说呢?”罗云冲苦笑了起来,“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至于用不用,这不是我决定的。也不是我们决定的,是不是?”

“看来。你小子也学圆滑了。”谈仁皓也笑了起来。“这么说,你是支持了。”

罗云冲没有表态,他知道谈仁皓在试探自己。

“得了,你不想说,我还不想问了。”谈仁皓放下了筷子,“管他那么多,该用的时候自然就要用上,我们喝酒。”

“对,我们喝酒,反正这事轮不到我们去操心。”

与罗云冲消灭掉了几瓶啤酒后,谈仁皓也就回去休息了。在海上过了二十一天不安稳的日子,他也疲惫不堪。虽然重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一万多吨,但是在以30节的速度航行时,仍然十分的颠簸。

八月十一日,帝国首相薛希岳代表同盟国集团向美国发出了最后通牒,美国最后无条件投降的期限是八月十五日凌晨。并且在申明中暗示,如果到八月十五日凌晨。美国政府仍然不答应无条件投降。并且命令所有美军放弃抵抗,接受同盟国军队的占领的话,那么美国就将承受最大规模地打击。并且为此承担一切后果。

这个暗示地分量是非常大的,在此之前,帝国就已经通过哥伦比亚向美国暗示已经造

出了原子弹。而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也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美国总统肯定知道原子弹地威力到底有多大,至少应该从美国的核物理学家那里知道原子弹的毁灭性。而薛希岳地这番暗示本身就是在说明帝国将在八月十五日凌晨之后使用原子弹。

谈仁皓与罗云冲都收听了首相发出的最后通牒。此时两人都已经清楚,最后期限是八月十五日凌晨。在此之后。首相将因为无法顶住国内的巨大压力而被迫使用原子弹。当天下午,罗云冲就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雪茄”

这封电报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多少意义,可是对罗云冲来说,意思是极明确地。在收到电报后不久,罗云冲就拆开了随同板条箱一起送来的一份绝密文件。这是首相对原子弹轰炸进行的最后部署。在八月十五日凌晨之前。战略轰炸行动将继续进行,但主要以打击美军的防空,以及军事目标为主。而在这份绝密文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用原子弹轰炸的目标。里面一共提到了三个目标,三个目标有先后之分,而罗云冲将根据轰炸当时的天气情况,最终确定轰炸目标!

相关的准备工作随即开始,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的部队停止了训练,几十名飞行员全部集中了起来,几乎是被软禁了起来。同时,其他轰炸机部队停止了对美国城市的轰炸行动,全部转为袭击美国的军事目标。在前线指挥舰载航空兵的朱荣哲也在当天收到了谈仁皓的命令。全面转为防空压制作战,确保夺取美国本土东北部地区上空的制空权,甚至要确保在八月十五日凌晨之后。不能让任何一架美军战斗机进入该空域。

连接着原子弹的扳机已经压下。保险也已经打开,现在就等最后那一道命令。恐怕,此时很多人的心情都很复杂,肯定有人希望美国总统能够理智一点,在八月十五日凌晨之前宣布无条件投降,可是也肯定有人希望美国总统能够坚持到八月十五日凌晨之后。不管怎么说,当时知道薛希岳几乎已经决心使用原子弹的人的心情都很复杂,八月十五日凌晨。将是一个最后期限,而过了这个期限,不管薛希岳愿意,还是不愿意,原子弹都将在美国的某一个城市投下,并且还会有第二枚,第三枚原子弹陆续投下!

也许是薛希岳下达的最后通牒还不够强硬,或者说是那些不希望看到原子弹被直接用于战争的人的祈祷还不够诚恳。帝国时间八月十四日夜间七点半,就在距离最后通牒到期还有不到五个小时的时候,美国总统在白宫发表了一篇相当强硬的声明,表示美国绝不会投降,更不会无条件投降!阻止核恶魔降临人间的最后一线希望在此时破灭了。在美国总统的宣言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罗云冲收到了来自帝国首相府的直接命令,“雪茄”作战行动正式启动!

当时美国总统为什么要在最后通牒即将到期的时候发表这篇完全不顾后果的声明,这成为了战后又一悬念。

很多人都认为,主要是美国总统当时并不知道原子弹的确切威力。

这一说法是比较可靠的,毕竟在第一枚核实验装置爆炸之前。薛希岳也不知道原子弹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在此之前所有的估计都是从理论计算中得出来的。而理论数据在缺乏实验支持的情况下,都无法得到确证,说服力相当有限。而且,别说这两个政治家,在此之前,甚至连很多科学家对此原子弹的威力都无绝对的认识,甚至很多人都只认为,原子弹只是一种比普通炸弹威力大一点的特种炸弹而已。

另外还有人认为,美国总统不相信帝国已经制造。并且实验成功了原子弹。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根据战后披露的大量资料,战争期间,美国也在全力推动原子弹研制工作,即“曼哈顿计划”或者叫“曼哈顿工程”即使是在飞年遭到战略轰炸的时候,美国仍然没有放弃“曼哈顿工程”甚至还一再加大了投入力量,美国总统很有可能将“曼哈顿工程”当作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而当时,对“曼哈顿工程”影响最大的肯定是被第一舰队摧毁的那几百吨重水,而已经被逼上了绝路的美国科学家没有在这件事上说实话,或者是低估了这几百吨重水的意义。在此情况下,美国总统就很有可能对帝国是否已经研制出了原子弹而产生怀疑,认为这只是帝国的“讹诈”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是,美国总统当时已经被架空,真正控制美国的是军队的将领,而这些将领并不想投降。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根据,后来,美国总统就在投降前先逮捕了十几名将领,而这些将领在战后都受到了军事审判。其中有五人被判处死刑,七人被判处无期徒刑。还有几人被判奶年到力年的徒刑。而其中就有几位将领在战后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当时的情况,佐证了这一观点。可主要问题是,如果这些将领不愿意投降,那为什么没有发动军事政变?因此,这也很有可能只是在为美国总统洗脱罪名而已。

上面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很明显,这三种因素都对美国总统的决策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并不是某一种因素产生的作用。而是三种因素同时产生的作用,最终让美国总统关上了希望之门的最后一条缝。堵死了美国的退路。

美国总统的宣言没有换来同盟国组织的强烈回应,当时薛希岳也没有发表任何针对性的宣言,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美国总统的宣言换来的只是最为沉痛的。将给今后两代,三代,甚至更多的美国人留下最沉痛的回忆。

直到这个时候。薛希岳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从当时薛希岳的决定来看,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在选择最后的手段时,薛希岳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避免走出这最后的一步!

第二十六卷 未来启示 第十八节 天使与恶魔

在收到了首相的命令后,当的时间十五日上午八点半,罗云冲安排了六架气象侦察机飞往三个由首相确认的三个轰炸目标,分别是:费城,哈里斯堡,以及波茨菲尔德。

这个目标顺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手癣目标是美国东北部地区唯一没有遭到过大规模战略轰炸的大城市费城,如果费城的天气情况不理想,不适合轰炸的话。那么就将轰炸哈里斯堡,如果哈里斯堡的天气也不理想的话。就将轰炸波茨菲尔德。以美国东北部地区往年八月中旬的天气情况来看,三个目标都出现恶劣天气的概率不到倪,只要有一个目标上空没有积云。那么就可以在当的时间十五日这天投下原子弹。

为了保险期间,每个目标都安排了两架气象侦察机。实际上,所谓的气象侦察机就是“鹏”式轰炸机改装而来的,上面增添了一些简单的气象观察与搜集设备。为了确保这些飞机的安全,朱荣哲将安排战斗机为其护航,同时出动舰载航空兵压制附近的区的美军军事基地,清除掉该空域内的美军战斗机。

这些侦察机都是飞直线的,此时美国东部海岸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防空能力了。在舰载航空兵的压制下,美国航空兵已经丧失了本土东部沿海地区的制空权。虽然舰载航空兵受到航程的限制,暂时还无法飞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去执行夺取制空权地作战任务。但是在整个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没有美军航空兵可以活动的地方。

按照侦察机的飞行速度,最快也要在下午两点才能发回天气报告,而携带原子弹的轰炸机在下午两点出发的话。轰炸机飞到费城至少都需要五个半小时。飞到波茨菲尔德需要六个半小时。那么就只能在夜间轰炸。而命令中是明确要求在白天轰炸,而不能在夜间轰炸的,因为还有很多观察轰炸结果的飞机将伴随前往。而在夜间很难准确地记录下轰炸结果。

九点半,罗云冲当机立断。命令第1152中队在十一点之前起飞。跟随气象侦察机飞往目标,这样。只要气象侦察机确定了目标上空的天气情况,轰炸机就能直接进入,节约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争取在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之间投下原子弹!

第1152中队是一个很普通地部队番号,可这支轰炸机中队却绝不普通。该中队的中队长就是已经升为了上校的吴林糠。

与其他中队一样,第1152中队也有12架“鹏”式轰炸机,不过却绝不是12架普通地轰炸机。在此之前,吴林糠并不知道他们这支特殊中队的任务是什么。因为在前期的战略轰炸行动中。他们一直驻扎在关岛的安德森机场,从来没有去前线参加过轰炸行动!

从五月份开始,该中队里的四架轰炸机就在反复执行一个任务,那就是从安德森机场起飞之后,到北面不远处的萨里甘岛上空,米,8000米,以及8500米的高度上投下一枚长接近3米,直径超过了70厘米,重量达到了4500公斤地巨型炸弹。吴林糠知道,当时他们投下的只是模拟炸弹,因为没有任何一枚炸弹在落地后爆炸,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一枚什么样的炸弹。

负责安排任务的是一名吴林糠根本就不认识的准将,他甚至怀疑这名准将不是陆军战略航空兵的将军。因为就那么几个将军。吴林糠都认识。这名准将给吴林糠他们下达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三种不同的高度上,都能够将炸弹投到篮球场的范围之内,绝不能有任何误差。

一共有四架“鹏”式轰炸机在进行投弹训练,而且这四架轰炸机都安装了一套新的轰炸瞄准仪,投弹手还专门进行了几次学习。另外八架轰炸机都没有参加投弹训练。却每次都会伴随吴林糠他们出发。当时吴林糠只知道这八架轰炸机都进行过特别的改进,实际上,进行投弹训练的那四架轰炸机也进行过特别的改进。问题是,吴林糠他们从来没有接近过那八架轰炸机,甚至不允许与那八架轰炸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