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227章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227章

小说: 辛亥之钢铁基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率主力舰队从威廉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希佩尔舰队东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希佩尔与英军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应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舍尔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英舰的侧后。

杰里科计划在丹麦的西部海面上设置了一个包围圈,在外围部署了大量高航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企图延缓德国海军的逃跑速度,而一旦拖住了德国舰队主力,游弋在不远处的战列舰还有战巡就会赶过来击沉被缠住了的德军战舰。沉寂了许久的大洋海军,这一刻终于成为了战争的急先锋,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日德兰半岛这个关键海域,硝烟和鲜血将继续滋养欧洲的海洋。

战前,德国舰队共79艘战舰(13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6艘前无畏舰,8艘轻巡洋舰,46艘艇),分为两个编队,由南向北行驶。英国舰队共117艘战舰(22艘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6艘装甲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58艘驱逐舰,1艘布雷艇),也分为两个编队,由北向南航行,双方相向运动。从数量上看英国人占据绝对优势,不过三艘战列舰被潜艇偷袭后只剩19艘战列舰,这个时代崇尚战列舰对决胜负,其数量是关乎胜败的关键之一,英国本土舰队因为斯卡帕湾事件导致数量优势降低,这也是杰里科犹豫的原因之一。

5月30日中午,公海舰队司令舍尔接到海军部的报告,声称英国本土舰队将有所行动,于是他命令公海舰队做好战斗准备。

当天下午17:40,希佩尔率领的舰队离开不莱梅港,率先驶向预定海域,他在旗舰上发出了“以22节航速前进”的命令。他率领分别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第一侦查分队(希佩尔中将亲自指挥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包括旗舰“吕佐夫”号、“德弗林格尔”号、“塞德利茨”号、“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第二侦察分舰队(伯迪克少将指挥,包括旗舰“法兰克福”号、“威斯巴登”号、“雷根斯堡”号、“格劳登茨”号、“斯特拉尔松德”号、“斯特拉斯堡”号轻型巡洋舰)与第二、第六、第九驱逐舰(艇)分舰队出港。

除此之外希佩尔的舰队还包括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利用老式巡洋舰而成的水上飞机母舰由华国工程师协助设计,可以搭载十五架侦察机。两艘共三十架侦察机将成为希佩尔舰队侦查力量的有力补充。 ,o

几乎在同时,舍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也离开威廉军港,当战列舰本队驶过威廉二世眼前的时候,热泪布满脸颊。挑战英国祖母的愿望终于在这一天付诸实施,希望自己这些无比珍贵的战舰能带来胜利的消息。

第三战列舰队:舍尔亲自坐镇旗舰“德意志”号战列舰,以下分为两支分队,分别是由诺曼少将的旗舰“德国皇帝号”号及其率领的“普鲁士”号、“巴伐利亚”号战列舰。这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将是战列舰本队主力,被威廉二世、舍尔和全部海军官兵寄予厚望。另外巴恩克少将的旗舰“国王”号及其率领的“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威廉王子”号战列舰。

第一战列舰队:包含两个战列舰分队,分别是由施密特少将率领的“东弗里斯兰”号(旗舰),“赫尔戈兰”号、“图林根”号、“奥尔登堡”号战列舰,以及英格哈特少将率领的“波森”号(旗舰)、“拿骚”号、“威斯特****”号、“莱茵兰”号战列舰。

第二战列舰队:包含两个战列舰分队,全部由前无畏舰组成,负责火力支援。这些战舰分别是毛夫少将率领的“多特蒙德”号(旗舰)、“波美拉尼亚”号、“黑森”号;以及里希特菲尔斯少将指挥的“汉诺威”号(旗舰)、“西里西亚”号、“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号。

第四侦察舰队:由鲁伊特准将指挥的“斯德丁”号(旗舰)、“斯图加特”号、“慕尼黑”号、“汉堡”号、“弗劳恩洛布”号、“罗斯托克”号轻巡洋舰,携执行掩护任务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驱逐舰分舰队,在舍尔的舰队前方排成警戒队形。

被完全蒙在鼓里的杰里科按照计划,在德国公海舰队出发四个半小时后才离开港口,贝蒂将军率领的舰队从洛赛思出发,杰里科率领的本土舰队主力则离开斯卡帕湾,准备与贝蒂汇合后前往预定海域。

英国海军出战的仓促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杰里科没有派出充足的侦查力量,他手里的潜艇航程不足以抵达日德兰海域执行侦查,对潜艇的忽视让英国人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德国,几款服役的潜艇只能当做近海侦查力量使用。除了潜艇,英国人还没有水上飞机母舰,要知道飞机经过华国推广不到五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只有华国将飞机送到战舰上,而德国也因为与华国合作享受到了飞机侦查的好处。也就是说,英国人只能靠他们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获取情报、进行侦查。

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锋舰队的交战

日俄对马海战和远征舰队覆没之战都证明了海战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火炮口径不统一造成的精准度相互影响、火力不强,采用两种口径主炮射击时因弹道、射速不同,弹着点观测、火力控制都不能统一,使主炮射速和命中率都受到影响。五岳级战列舰横空出世,让世人认识到全重火力战舰的强大,于是五岳舰时代开启,前五岳舰沦为炮灰一般的存在。

还是泰山号让战列舰制造直接进入超级战列舰时代,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增加到13。5…15英寸,火炮有效射程不断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舰体水平纵向中轴线上,减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所有人都能看出这种布局结构的先进之处,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那一点,即使海上老大哥的英国也不能。舰炮、装甲、弹药和动力系统都是制约因素,各国只能从小到大一点点成长。

不过德国没有给英国人更多的改型时间,这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胳膊足够粗壮,华德秘密合作又像给德国打了一剂强心针,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更像是吃了大补药。所以他觉得是挑战英国海权的时候了,而且比起英国来,德国的准备更加充分。二十五艘潜艇被派出去寻找英国舰队的踪迹,十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升空在丹麦外海上空游弋,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也释放了大量侦察机,沿着舰队外围侦查搜索。

五点三十分,舍尔收到u23号潜艇的报告,报告指出发现发现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两艘和数艘驱逐舰正向东南行驶。

06:30舍尔接到一架侦察机的报告——八艘战列舰在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护航下正向东北方向运动,舍尔此后仍决定保持舰队航向不变。

08:00舍尔将公海舰队主力保持在希佩尔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后五十海里处,公海舰队除“国王”号,“图林根”号以外的所有主力舰只都已加入。

在这个关键时刻,英国本土舰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情报,国内情报部门发来的报告还造成了舰队指挥官的混乱。杰里科和贝蒂收到海军部通告,通告称舍尔舰队主力并未出港,而情报部门却指出舍尔舰队已经出发。

贝蒂舰队和希佩尔舰队相距50海里,两舰队处于并行态势,准确掌握并测算贝蒂舰队位置的希佩尔命令所有战列巡洋舰提速到24节。直到希佩尔舰队即将进入攻击位置时贝蒂还不知道敌人已经近在咫尺,英国人寄予厚望的侦查舰只效率低下,它们只能依靠肉眼观察海平面上升起的烟雾,当然不如天空中的飞机和水面下的潜艇效率高、隐蔽性强。

发现德国舰队出现的贝蒂大惊失色,不过英国人传承百年的海军从不惧怕挑战,即使在弱势的情况下也要主动进攻,强大舰队为后盾让英国海军官兵们勇气十足。向杰里科的主力舰队发电后贝蒂命令舰队迎击敌人,后方杰里科的主力舰队开始提速,自认为找到德国人主力的杰里科万分的希望贝蒂能拖住敌人,坚持到主力舰队赶到。

11:49贝蒂和希佩尔舰队间的海上决斗开始。初期战场态势对希佩尔十分有利,他的舰队出现在海战t字位,不仅背对太阳而且被一层薄雾笼罩,而随风飘动的煤烟和炮口硝烟的混合物更降低了英国方面的能见度。英国方面还出现了火力分配失误,结果造成“狮”号和“皇家公主”号向同一目标开炮,而实力最弱的“不倦”号却被派出与“冯。德。坦恩”号对决。最要命的是,英国舰队尽管拥有6:5的数量优势,却对德军中实力强劲的“德弗林格尔”号视而不见,于是该舰得以从容调动12英寸重炮射击英军。

12:51“吕佐夫”号开炮命中“狮”号,“毛奇”号击中“虎”号两次,“皇家公主”号命中“吕佐夫”号。而“虎”号的反击全部偏出2000米开外,落在侧翼担任警戒的“雷根斯堡”号轻型巡洋舰附近,令该舰十分疑惑——区区一艘轻巡洋舰为何招致如此厚待。

13:53“皇家公主”号被“德弗林格尔”号发射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射击指挥仪被毁,射击命中率瞬间与眼神儿不好的“虎”号一致了。

为了赢得时间、转变不利态势,贝蒂命令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玛丽女王”号击中“塞德里茨”号,使其一座炮塔失灵,“玛丽女王”号此时已经完全侧射。“玛丽女王”号命中“德弗林格尔”号,但也被命中一弹。

“狮”号被命中q号炮塔,q号炮塔瞬间失灵,火焰径直窜向******存放库,如果该处的70吨火药爆炸,“狮”号的结局可想而知。唯一幸存的炮塔军官哈维上尉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得以避免弹药殉爆。

14:00杰里科再一次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14:05“不倦”号右舷被“冯。德。坦恩”号用11英寸火炮命中三次,失火退出战斗,在撤离过程中前炮塔附近又被击中两次,短时间内发生大爆炸。其上的1026名官兵仅有几名幸存。

希佩尔仅用二十分钟就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时的贝蒂不得不用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巡洋舰迎战希佩尔的五艘尚未严重受创同类舰只。但贝蒂坚信,第五战列舰队即将赶来,下令向左转过两个罗经点(约22。5度),拼命截住希佩尔的前进路线,试图等与战列舰队合围希佩尔。

但希佩尔的任务不是与贝蒂纠缠,占得便宜后希佩尔立刻下令舰队转向,离开交战区域。由于主力舰受损严重,等第五战列舰队赶到时希佩尔舰队已经加速离开。贝蒂与第五战列舰队汇合后立刻展开追击,试图再次将希佩尔舰队拖住。

杰里科得知前锋部队与敌人遭遇并陷入苦战,随即下令大舰队提速,经过三次提速后21艘战列舰竟然驶出了24节的航速。之后杰里科派遣胡德少将率领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无敌”号、“不屈”号、“不挠”号战列巡洋舰)脱离主力舰队,率先前往支援贝蒂。

贝蒂疯狂追赶,杰里科加速支援,英国人希望在主力决战中一举消灭德国舰队的愿望非常明显,也许杰里科和贝蒂相信了情报部门提供的德国主力并未出海的情报,也许伦敦方面带来的压力太大,也许英国海军的百年传统渗透到他们的骨髓。他们选择了继续攻击。

德国人为英国本土舰队准备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准确掌握英军位置的舍尔率领公海舰队主力守候在某处,等待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战场上。作为诱饵的希佩尔舰队没有与贝蒂舰队拉开距离,若隐若现,让贝蒂就是追不上。而在陆地上,德国人最大的底牌蓄势待发。

日德兰半岛、丹麦希茨海尔斯以东十五公里处,一片巨大的黑森林将这里包围,中心处则是面积宽广的空地,上百架双翼飞机被推出机棚,上面的铁十字标志清晰可见——这是德国人的军用机场!

华国承诺的双翼飞机终于在五月初运抵德国,这105架飞机是威廉二世同意公海舰队出击的主要原因,横须贺事件让大部分人相信了飞机能够威胁到战列舰,其中就包括威廉二世。而华国专门为德国生产的双翼轰炸机和双翼鱼雷攻击机,拆成零件后通过运输船运抵德国,避开了英国开始检查华国运输船和商船的时间点。德国人挑选了一百多名优秀飞行员进行俯冲轰炸和鱼雷攻击培训,不过因为保密的需要,没有时间进行海上攻击训练,这是最大的遗憾。(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气风发的追击

英国人庞大的战舰数量就是个无解的命题,起码对于德国人来说是这样,提尔皮茨曾经派大量潜艇、艇和飞艇到北海骚扰英国舰队,试图用偷袭式攻击降低英国本土舰队的数量,但效果并不好。邓尼茨的冒险行动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艘主力舰不能参加决战足以使英国人伤筋动骨,如果这一百多架飞机能够发挥作用——只要能造成本土舰队几艘、甚至一两艘主力舰不能参战,舍尔就有信心击败英国人。

所以德国人绞尽脑汁的从华国新式攻击机,所以德国人不惜代价的寻求可以起飞降落这些飞机的地点。作为中立国,在原来的时空中丹麦并不是德国人攻击的目标,荷兰、丹麦这两个低地国家都有不错的军事实力,在施利芬的计划中,右翼镰刀需要集中大部分兵力,如果分兵攻击这两个低地国家得不偿失。另外,欧洲皇室之见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可能也是上一个时空威廉二世没有对这两个国家动兵的原因。

不过这个时空不同,施利芬手里兵力足够,较早的开始动员、几百万华人劳工是能够拿出更多军队的原因。攻击荷兰和比利时几乎是同时开始的,截断英国本土到荷兰之见的运输线,就能减少德国的麻烦。攻占日德兰半岛就能彻底封锁北海和波罗的海之见的,并进而向挪威和瑞典扩张势力范围,那里的优质铁矿等自然资源是德意志战车急需的物资。荷兰被攻破后其皇室逃亡英国伦敦,就在施利芬陈兵德国与丹麦边境线时,丹麦皇室宣布投降,成为德国的仆从国。好处是施利芬手里多了战斗力还不错的九个师的丹麦仆从军,还可以轻松地在日德兰半岛设置空军基地,也使海战整体计划更加完美。

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时间并不长,按照航空指挥官凯瑟琳的说法,飞行员们能够熟练的操控两款飞机——毕竟他们之前就有丰富的双翼机飞行经验,但不一定能适应海上攻击。面对高速航行中的战舰,投掷和都不是陆地上的训练可以模仿的,好在华国教官了成熟的攻击编队模式、攻击模式和高度速度数据等等,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得出,珍贵程度不低于那一百架飞机。

现在德国海军临时航空兵大队大队长殷麦曼上尉就觉得自己满脑子里都是数据和理论知识,它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来回晃荡、难以消化,幸运的是他们有一名华军教官,而且这名教官也将随大队一起升空,负责指挥工作。(基因人军官,不做详细介绍)

“队长大人,西线再次爆发大规模空战,波尔克队长的战绩都上升到20架了,你的也有14架,可我只有可怜兮兮的11架。咱们可说好了,我到海军航空队只是临时的,之后还是会回到陆军航空兵。相比对战舰攻击,我还是更喜欢空战!”第三轰炸机小队队长里希特霍芬少尉向殷麦曼抱怨。

海军航空兵大队抽掉了大量有实战经验的优秀飞行员,其中战绩排名第一的殷麦曼担任大队长,里希特霍芬也在其中。不过被抽调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训练、学习,就是没有对空作战任务,这让里希特霍芬有些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