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159章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159章

小说: 辛亥之钢铁基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减轻部队负重,提高二十一旅团的火力。大部分火炮和炮弹交给乃木希典,第一军将仅有的十门山炮投入战场,每门火炮携带二十发小口径炮弹,十分钟后日军火炮就宣布哑火。日军士兵开始以血肉之躯冲击华军阵地,令人羡慕的是,华军炮火似乎永远不会停歇。炮弹弹片和冲击波带走大片尸体,冲锋中密集的日军士兵打光枪中的子弹后将刺刀装上,努力向华军阵地靠近。

火炮、重机枪火力和铁丝网将日军的步伐阻挡在一百米外,刘福贵慢慢瞄准一名敌军后扣动扳机。师侦营有足够的重火力,自己只需要精确瞄准射击,凭借自己的枪法或许可以超过机枪手吴少庚的战绩。

“富贵,帮我拿些机枪弹药!”操作轻机枪的吴少庚对刘福贵喊道,十分钟内就打光了三个三十发机枪弹夹,以吴少庚的素质不可能扣住扳机不放,只是日军密集的冲锋让机枪不能停歇。

换上一根枪管后刘福贵带来四个机枪弹夹:“省着点,机枪弹药消耗很快,这么打下去辎重连五辆卡车的弹药很快就打完了!”

华军弹药不通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后勤部门的不满,而且战场上也反馈了这个问题。在战斗激烈时,机枪手经常会得不到充足的弹药,导致火力停顿。听说军工部门正在研制一种通用机枪,既可以充当轻机枪也可以加上三角架后充当重机枪,命名为“mg…42”的通用机枪正在进行试验,很快就会在下一波大换装中替代现有的重机枪和轻机枪。

远水解不了近渴,打退日军第三次进攻后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终于抽出空来点上烟的吴少庚看着一地的空弹夹和散落的弹壳。他一共更换了四根枪管,打空十五个机枪弹夹,刘福贵帮自己搬运了四次弹药。山头下铺满了日军尸体,他估计至少有一千名日军躺在那里,师侦营选择的这个山头非常完美的堵住了日军的去路,也让双方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富贵,你说那些宝贝疙瘩坦克连什么时候投入反击?再这么下去老子的手指头就断啦!”

“老子的腿还跑断了呢,我的步枪枪管一直都是凉的,没打几枪就得给你拿子弹,跳出散兵坑往营部跑就要面对流弹的威胁,你小子得帮我补偿心理损失费。”

“我给你个蛋子,去,把那一堆尸体扒开,挡住我的射界了!”

“滚一边去,老子发誓今后再也不离开这个散兵坑!”

冶源战场同样激烈,陆战二师五团三营利用海浮山设置防御阵地,日军在乃木希典的指挥下再次发动猪突进攻,团长高大山亲自率领二营和重火力营前来支援。半天时间打退日军四次进攻,消灭日军两千余人。听说五井阵地的师侦营遭受日军主力进攻,蔡松坡一时搞不清楚冶源和五井到底哪边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搞不清楚无所谓,增援还是需要的,位于青州的陆战一团正在往这边赶,由于下雨天气道路湿滑,一团还需要两个小时才能赶到。陆战一营已经赶往五井方向支援师侦营,不过高大山认为师侦营火力强大、装备先进,还有一个坦克连,打不过还可以跑嘛,五团一营还不如调到海浮山阵地呢,这里看起来很像是日军主攻方向。

赶忙放下水壶,对面山下的日军再次发动进攻,这一次比前几次规模都大,目测大约有三千人的规模,一人跺一脚都可以把师侦营所在的山头震塌。乘坐三辆半履带式装甲车进行侦察的士兵只有一辆返回,不过还是给申玉学营长带回了准确的情报,对面正是日军主力,超过一万人的兵力!

陆战一营的增援让申玉学少校有了底气,命令坦克连从左翼出击,陆战一营居后策应,打一场反突击,减轻主阵地受到的压力。

轰隆隆启动发动机的t01坦克推开地面的泥土,十辆坦克呈品字形冲出阵地,向攻击中的日军开去,后面陆战一营弯腰迅速跟进。突然现身的坦克连让日军猝不及防,激战中坦克发射的高爆弹、车载机枪和陆战营装备的冲锋枪等近战利器使日军损失惨重,进攻的日军退回出发阵地,日军主力在华军反击的压迫下后撤十里,五井阵地再次稳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阵

得到从五井方向突围失败的消息后乃木希典立刻下令停止进攻,撤回石佛店附近,一个小时后五井方向日军撤回,双方汇总,共损失兵力七千余人,弹药所剩无几。北上突围的线路被断,乃木希典开始重新思考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的可能性。

“沂蒙山区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游击战的供给,即使无法回到本土,也要拼死作战以报效天皇!”

“没有弹药、还有刺刀,我建议销毁所有重武器,参谋、文员、工兵等所有士兵都加入攻击部队,从防守相对薄弱的冶源方向展开一次总攻击,一次性突破华军防线!”

“对,从海浮山阵地三面攻击,我们也加入冲锋,一万两千余人的兵力,不成功则成仁!”

手下群情激愤,你一言我一句根本没有看乃木希典,他觉得对军官们失去了控制,在这个时候能维持部队的秩序已属不易,万万不能与这些军官们对着干,不然就是‘下克上’的局面。总是带领部队打败仗的将军是没有威望的。

一千三百余名华军陆战队士兵防守的海浮山阵地即将面对日军十倍兵力孤注一掷的攻击,好在华军阵地完整、弹药充足、火力强大,士兵们在战前甚至得到了当地村民赠送的饺子,当然白面是陆战队后勤部们赠送的。

原本植被茂密的海浮山变得光秃秃,攻击开始后华军的炮火让山石碎裂,碎石的威力不比弹片小多少。采取密集冲锋的日军在离华军阵地五百米外时就损失惨重,日军士兵在军官的督促下光着膀子、挺着刺刀嗷嗷直叫,一支日军大队趁机从海浮山右侧的山谷绕过去,试图偷袭华军阵地后方的水源供给点。

那里不仅有地下水喷涌形成的老龙湾泉,还有陆战队的后勤补给线,日军此举总算给指挥作战的蔡松坡一点压力。

“炮兵十发急速射,二营一连三连给我截住日军!”位于海浮山北面的指挥部,预备队一连和二连整装待发,在日军猛烈的攻击下。凭借强大的火力蔡松坡还有余力保留一部分预备队,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让一团和申玉学少校的师侦营绕到石佛,从后面堵住日军的退路,老子要在这里将日军全部消灭。不能让他们再逃进沂蒙山!”青州的陆战一团赶到后蔡松坡终于有反击的力量,25日下午三点,陆战一团和师侦营从临朐西侧绕道日军侧后,将完全采用冷兵器作战的日军一万余人包围。

乃木希典等日军高层在第一波冲锋中身先士卒,全部死亡。剩余士兵在中下级军官的带领下坚持作战,但在后路被断、弹尽粮绝后向华军投降。临朐攻坚战是日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向华军投降,也是华军第一次没有屠杀日本战俘,这一万多名日军士兵被严格看管,成为山东筑路大军中的一员,从事沂蒙山区地形崎岖地段的开山筑路工作。三年后由于这些战俘表现极佳,被华国政府释放、送回日本,不过那时只有一千余人幸存。

此战之后山东地区的日军全部被消灭,华军完全掌控山东半岛,兵锋直指京津地区。并威胁山东西侧河北河南地区的北洋军,段祺瑞率领的北洋军第一集团军十万余人处于华军两面包围之中。华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正在谋划围歼北洋军段祺瑞部的战略,不过在此之前另一处战场的战斗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辽西战役即将展开。

24日上午,繁忙的秦皇岛港迎来搭载山地旅的运输船队,久违的增援抵达后使辽西地区的华军拥有了进攻能力。一个陆战师、两个山地旅加上一个陆军主力军,超过八万人的兵力让担任辽西战区总司令的第一军军长吕华野心膨胀,之前受制于防线的宽度和兵力的缺乏无法进攻,现在两个山地旅抵达后进攻力量大增。

帕杰罗夫同样野心勃勃,他率领的俄军远东集团军十万余人全部从河北撤回天津地区。经过仔细研究。通过辽西走廊撤回满洲是最快捷的道路,另外两条是从承德、赤峰一线的山区返回,不过这条路路程较远、地形崎岖、补给困难。另一条是从张家口出关,从蒙古大草原回到西伯利亚。这一条路线被第一时间否决。帕杰罗夫手里的三个哥萨克骑兵团或许可以从那里返回,但剩余步兵不可能安然通过大草原、戈壁和沙漠地带。

华军目前聚集在秦皇岛附近,兵力四万余人,另外承德和赤峰各有大约两个步兵团的兵力,侦察发现秦皇岛地区的华军拥有的重炮数量和后勤补给情况让俄军无奈,帕杰罗夫手里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力。在出兵之前他曾向袁世凯要求帮忙一批弹药物资。或者北洋军第二集团军出兵协助俄军,但皆被袁世凯拒绝。让帕杰罗夫恨得差点和北洋军内讧,好在被奄奄一息的盟军总司令儿玉源太郎劝阻,看在重病的总司令面子上帕杰罗夫只能单独打这场辽西战役。

俄军的侦察并不充分,最大的漏洞就是华军两个山地旅没有被发现。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帕杰罗夫草率的做出了出击的决定,同一时间华军吕华中将也调派兵力,向京津地区进发,双方不约而同的决定致使两军在唐山以东十公里处遭遇。

一开始华军就掌握住情报上的主动权,遍布战场的侦察机让俄军无所遁形,野战机场上起飞的空军第十二侦查中队为华军第一军情报支持。

发现主动离开唐山的俄军第十七军后,空军派出两个轰炸机中队轰炸俄军辎重部队,发现华军侦察机的俄军继续前进,因此当华军轰炸机抵达上空后无处藏身的辎重部队损失惨重,本就缺少弹药的俄军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这是华军发动进攻前的预兆,只是俄军仍没有停止前进,第十七军军长安德烈中将请求停止前进、就地构筑防御工事,但被帕杰罗夫拒绝。他认为俄军兵力占优、补给不足,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击败华军,因此命令安德烈加快进军速度,并命令两翼的第十五军和第三十军同时跟进。

对于俄军的行动安排吕华求之不得,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俄军躲入唐山、天津等大城据守,还会给华军带来不少麻烦。不过全军出动和华军野战,正好发挥华军的火力和机动优势。

26日上午八点,俄军第十七军一头撞在华军早已准备好的防御线上,吕华让山地一旅和山地二旅的精锐步兵发挥其最擅长的防御作战,在昌黎到迁安长达六十公里的防御线上,华军山地旅以点状分部占据各防御节点,并采取弹性防御策略。即:位于迁安和昌黎以东防御点的两侧部队坚守不动,中间位置遭受攻击的部队缓缓后撤,将攻击的俄军吸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突出部。

采用这种战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牢牢地吸引俄军,为最后华军的反包围创造条件。战斗开始后山地一旅和山地二旅体现出绝佳的素质,军官战术素养高超、执行命令坚决,士兵更捍卫了他们“步兵之王”的美誉。

主战场蛤泊方向,十七军军长安德烈命令手里宝贝一般的哥萨克骑兵团首先利用高机动性试探华军阵地火力,在得出对方阵地只有一个团左右兵力的判断后,安德烈中将派出三千名步兵攻击华军正面,之后派出哥萨克骑兵从阵地两翼突破。华军似乎承受不了这种攻势,主动放弃阵地向后撤退,趁势追击的骑兵团没有讨到多少好处,华军的撤退稳而不乱,担任后卫任务的华军一个营甚至打退了骑兵团两次冲锋后才徐徐后撤,给骑兵团带来三百多人的死伤。

从没有听说过华军主动后撤这种事,久经战阵的安德烈见识过战场上的各种阴谋和计算,如果说华军没有阴谋,安德烈是绝对不能相信的。在派出一个营的骑兵前出并向左右两翼侦察后,安德烈发电向后方的帕杰罗夫司令官请示下一步的计划。

半个小时后安德烈中将将所有的参谋军官赶出帐篷,自己在里面大肆发泄了一番,真是受够了这个愚蠢的司令官。要不是仗着自己贵族的身份和在圣彼得堡良好的关系,帕杰罗夫这个著名的蠢货怎么会担任远东集团军的军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

事实上远东集团军内部充满了帕杰罗夫那样的蠢货,就算在安德烈中将所在的第十七军内部,也充斥着大量不作为的军官。他们通过贿赂、拉关系等方式走到军官的位置,没有多少军事修养,却在攀比、贵族生活方式、玩女人等方面无比精通。等战斗开始时那些军官位置就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安德烈的命令能被理解、执行多少和下级军官士兵们的战斗力如何,那些中高级军官们的作用非常重要。

可惜,这些人此时正集中精力于向圣彼得堡发电,寻找在国内的关系网,试图让陆军部下命令将自己调回国内。战争开始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场轻松的战斗,英国海军击败华国海军后陆军只要南下接收华国的财富就可以,所以大量的关系户为远东集团军的军官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现在对比之后就会让人觉得讽刺,但再讽刺也只能通过偷偷发泄来表达,安德烈甚至不能对一名少校军官发火,因为他有一个掌管陆军后勤的舅舅,一个在冬宫很受宠的近卫军官表叔,那些人都不是自己小小的军长可以招惹的。

最让人无语的是,远东集团军本来就后勤不足,天津囤积的物资中俄军最后只分到五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帕杰罗夫将所有的物资都下发到各军,然后,这些物资就不受安德烈控制了。整个第十七军,除了自己这个军长外,所有的中高级军官都参与到贩卖军火物资的活动中,而且内部还会根据职位的大小、关系网的强弱等标明各人应得的收益比例。

至于贩卖的对象,有北方当地的军火商、大地主大商人,最后的流向也可以轻易查清,比如各地的马匪、北洋军等等。安德烈对此不是不知道,而是无法阻止,整个俄**队都是这样的状况,尼古拉二世都管不了。最后当下面的人送给安德烈十万英镑,并请求他同意贩卖十七军的火炮时。暴怒的安德烈赶走了那些无耻之徒,然后在晚上他就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最终无奈的同意成为军火物资贩卖大军中的一员。

这样的军队,还能让俄国保持威慑力的唯一原因就是那些听话的灰色牲口。农奴、破产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出身的他们组成俄**队中的基础。比起珍贵、精锐的德国士兵,俄国士兵是更好的战争消耗品,灰色牲口就像阿卡47一样结实耐用(一定要读“阿卡”)。

十万灰色牲口也是吕华不能轻视俄军的理由,帕杰罗夫代表的俄**官是吕华坚信能取得战役目标的信心来源。帕杰罗夫给安德烈中将的命令是第十七军抓住战机,从战线突破口突击。不用顾忌华军的阴谋,因为两翼的第十五军和第三十军将牢牢守护住第十七军的侧翼。

第十五军和第三十军的侧翼连超薄都算不上,安德烈希望的是“加厚”,只是第十五军的扎伊采夫中将和三十军的多万诺夫中将明显是要用第十七军当试金石,在两翼三十多公里后踟蹰不前,鬼才知道他们能不能再华军将第十七军包围时及时的赶过来,安德烈觉得可能性低于百分之一。

苦闷无处排解,安德烈也只能命令第十七军小心翼翼的从突破点深入,反而是手下的军官们咋咋呼呼、你追我赶,安德烈的军令根本约束不了这些狂妄自大的军官们。深入战线十公里后哥萨克骑兵们回报还没有发现华军踪迹。规规矩矩的安德烈向帕杰罗夫汇报了这个消息,自认为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