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机-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司令,这些水库都处于罗尔河及许尔特根森林的南端,在阿登山脉以北,是构成齐格菲防线的天然屏障。”见到上司如此地重视这些水库,佩斯特少将再次向蒙特汇报具体的情况。
“在阿登山脉以北。”听到这些水库所在的具体位置,蒙特的眼眉一跳,立即起身走到会议室巨大的军用地图前,对比地图上的敌军及盟军的兵力分布情况。
“给我立即接通美第12集团军群司令部,我要同布莱德通话。”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地形如此复杂的地区中,竟然驻扎了美军第12集团军群中的第2团军及第6团军的主力部队。10月以来,盟军炸了好几处德国各地的水库,蒙特深知水库堤坝缺坝的洪水威力。一旦德国守军,故意毁坏这七个水库的堤坝,把洪水引向美军所在的地区,那么美军部队将会承受灭顶之灾。
蒙特心里有气,美陆军的高级将领竟然连最基本的行军布阵都不会,选了这么复杂的地区,还驻扎了这么多的主力部队。一旦德国人发起狠来,水淹盟军连营,那就好看了。在事情没有发生前,自己有责任提醒布莱德雷将军。
第二百九十五章 决战齐格菲防线之上(二)
“是布莱德雷将军吗,我是美军驻欧洲航空兵司令蒙特。克拉克将军。”从通信兵手中接过电话话筒,蒙特就大声对着电话说。
“我就是布莱德雷,蒙特将军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电话的那头,传来了布莱德雷的声音,对于蒙特的忽然来电,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语气中还是十分重视的。布莱德雷之所以能越过巴顿成为美第1集团军群的司令,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为人处事,比较谨慎圆滑,虽然比不上艾森豪威尔那样八面玲珑,但绝对是个识时务懂风向的人。蒙特与布莱德雷早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战役的时候就相识,两人的私交虽然不深,但多少都有点彼此了解。蒙特是个很务实的将领,这一点布莱德雷是清楚的,这个时候对方来电,肯定有些事情。
“你好布莱德雷将军,我这次打电话给你,是想向你通报一下,这两天我航空兵侦察机对齐格菲防线的最新侦察报告。”蒙特在军事通话中一向是惜字如金的,很少说表面客套的说话,通常都是直接奔主题,从不拐弯抹角。
“哦,难度是德军这两天有重大的军事调动吗?”要劳烦航空兵司令亲自给自己打电话通报,布莱德雷第一时间担心的是德军的动向问题。
“将军请放心,这两天齐格菲防线的德军并没有太大的调动。”蒙特轻轻咳嗽了一声,继续说到:“我这次特意打电话给你,是想要提醒你注意一下阿登山脉以北,美军在地形复杂地区驻军的情况。”
“这里的驻军有什么问题吗,还请蒙特将军指明。”阿登山脉地地理位置在战略上十分重要。是齐格菲防线上的要冲之地,德军在阿登山脉中修筑了大量的永久性堡垒工事,而阿登山脉刚好突出在两军对峙的交界处,呈一个契入盟军方向的突出部/据守在阿登山脉要塞中的德军进可攻退可守,既是德军防御的凭借也是反攻的跳板。
“根据最新航空拍摄的照片显示,在该方向上罗尔河及许尔特根森林的南端,德国人在那里密集地修筑了七个水库大坝。这些水库对盟军来说潜在地威胁十分大,据我估计一但这些大坝被德军人为毁坏,其产生的洪水能在短时间内淹没附近地区绝大部分地方,美军的第2团军及第6团军的主力部队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担忧。蒙特是一字一句地慢慢说,语气流露出几分慎重。
“如果情况真的有蒙特将军你说的这么严重,我会立即派出兵力,前往夺取这些水库所在地区的控制权。”虽然看不到布莱德雷将军面色的变化,但对方过了好一会才回应,显然布莱德雷是在查看了军事地图上地相关情况后才回应蒙特的话地,末了他又补充:“希望蒙特将军能提供相关的航拍资料以供我陆军参考。”
“好的,我这就尽快派人给你把相关资料送过去,方便你的决策。”蒙特这边当然没有问题,自己亲自打电话提醒对方。也算是尽了责任,至于怎样处理。就要看对方的了。
驻扎在阿登山脉以北复杂地形地区的是布莱德雷第12集|:霍奇斯第1集团军及辛普森第9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注:上一章写错了部队的番号,现更正。)蒙特的提醒,让布莱德:。水库对于美军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命令手下的美军第28师,向该地区挺进。
11月2美军28在炮兵、工兵地支援下进攻距离水库最近的施密特镇,试探及早控制水坝和溢洪道。不过由于天气依然阴雨不止,蒙特手下的航空兵没能为美军地这次进攻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因为地形过于复杂,美军的坦克无妨在崎岖的地形上推进,而防守的德军依仗有利的地形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后来德军调来了两个王牌师。三个德军是合围一个美军师,最好美军28师损失6000,~退。
“看来我们不能对陆军突破德军齐格菲防线抱有太大的希望。”蒙特作为这场地面战斗的最初煽动者,当拿到美军战报的通告后。坐在办公司的大班椅上失望地摇了摇头。单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军挺进密集水库地区,可以看作是一次大战前的试探性进攻。一个师就损失了人,这绝对是惨败,美军28师基本上被打残了。
“根据各地气象监测小组的天气预报,阴雨的天
持续一段时间。”现在蒙特最关心的不是军情通告,报,佩斯特少将每天向蒙特汇报的最后,都要报告西欧地区天气的情况。
“我想杀敌,奈何天不作美。”阴雨天气真是恼人啊,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期间,欧洲的天气往往是放晴一天半天却连续阴雨重影响了美军战略轰炸的实施,应了那句计划不如变化的警句。
“最好把天气问题的事情,向盟军最高统帅部说一说,让陆军适当推迟进攻的时间,等到晴天到来后,再联合发动攻击。”参谋长弗朗西斯少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也好,就以航空兵参谋部的名义发信函给最高统帅部吧。”蒙特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前,指了指外面的天空说到:“我相信,连续的阴雨过后,就将是连续的晴朗天气。到时德军将会承受我们致命的攻击,德国最终必然会毁在我们的飞机轰炸之下。”
连绵的阴雨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让盟军的航空兵联队有更多的时间来补充各种物资,让飞行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让轰炸的计划更加的完善。正所谓不鸣则而,一鸣惊人,不飞则而,一飞冲天。
且不说美军航空兵司令部在蒙特的领导下,加紧运筹帷幄,静等晴朗天气的到来。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美国陆军的情况。
素有热血豪胆之称的巴顿将军,其所率领的美第3团军,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休整后,终于在11月8再次发动了对梅斯市的进攻。经过扩编后,巴顿属下的第12军和第20军,炮兵和特种部队,对梅斯市,这个齐格菲防线外围的据点式的德占城市,进行了围城攻击。
巴顿部队的进攻是在恶劣的天气和几乎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的,天气寒冷,大雨倾盘,河水泛滥,再加上德军抵抗得十分顽强,巴顿的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巴顿果然是好样的,没有枉费我不断地组织运输机给他空运这么多燃料。”蒙特同巴顿的私交也算密切,自上任航空兵司令后,一定程度上关照了老朋友,燃料弹药等补给物资优先提供给巴顿,这也是巴顿之所以能够先于其它友军,率先发起攻势的原因。当然了蒙特的燃料弹药可不是白给的,作为交换条件巴顿向他夸口保证这次一定攻陷梅斯市,让蒙特的航空兵能够安全地正常使用梅斯市的机场,为近距离轰炸德军前线部队提供重要的基地。(梅斯市郊区的机场虽然早就被美军占领,但是来自梅斯市的炮击,令到这个机场难以投入使用。)
—
梅斯市至萨尔地区的方向上,集结了超过10个师的德军是每个师都齐编满员,但其战斗力也不容少视。巴顿在集结了整个第3集团军的大炮,对梅斯市实施了两天三夜的密集炮火打击后,才轰开了梅斯市的城防工事,并在数十辆美制谢尔曼坦克的开路突击下,步兵跟进配合,才攻进了这座德占法国城市,前后花了3星期才完全肃清了梅斯市内的德军士兵。
“巴顿将军果然守信用,几天时间就攻进了梅斯市,以我的名义给巴顿将军发去贺电。”11月13日中午,美第3团军的部队开进梅斯市的消息传来,让一直关注战况进展的蒙特大是高兴,虽然梅斯市尚未完全占领,但梅斯市郊的机场却可以安全使用了,看来自己对巴顿的投资有了回报。
“命令梅斯市的地勤人员,三天之内修复好机场的跑道,保证飞机的升降能正常进行。”梅斯市的机场能投入使用,对美军航空兵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相信大家都还记得,蒙特在太平洋战争瓜岛战役中,创造了“疲劳式”轰炸的战术。要想实施这种对固守阵地防御的陆军打击十分有效的战术,一个就近的空军基地是少不了的。
对于美军航空兵来说,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晴天。
第二百九十六章 决战齐格菲防线之上(三)
法国城市梅斯市的解放,意味着法国境内的全部的德占城市全面解放,德军试图在齐格菲防线之外保留一个反攻桥头堡的设想彻底破灭了。在梅斯市的战斗中,巴顿将军手下的美军先后俘虏了6万德军,相当于于56个师的兵力,而在进攻梅斯市的最初一个星期里不断向德军施加压力,防守的德军每天伤亡约9000,一个星期下来就损失了5师的兵力,这是任何国家也承受不了的巨大消耗,
巴顿将军再次上了盟国各大小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梅斯市战斗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盟军官兵的士气。在蒙特的指示下,美军驻守在梅斯市机场的人员,抓紧时间日以继夜地抢修机场,为作战飞机的早日转场到来,鼓足了劲地在干。
“报告司令,地面气象站报告,由于来自北极圈方向的高气压南下,驱走了来自大西洋及地中海的低气压,天气将有望在今明两天之内转晴。”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告别了阴雨天气,迎来的秋冬里的晴天。当情报部副参谋长佩斯特少将拿到了这份气象报告后,几乎是小跑着来到蒙特的司令办公室向蒙特汇报。
“嗯,太好了,我们等的就是这个。”多日来眼巴巴地看着盟军巴顿将军的地面部队攻城略地,而自己却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一直趴在窝里,那种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原本把双脚翘办公桌上,低头抽着闷烟的蒙特闻言后,立即站了起来。拿着天气预报看了又看,“给我接通所有航空联队的广播电台,我要发表战前总动员训话。”
“天将转晴,德国将死!该是让我们的铁鹰,遮住整个德国天空的时候,到来了!”十分钟之后,蒙特于11月15傍晚时分,以美军欧洲航空兵司令地身份,通过航空兵内部的广播电台,向属下的各个美航空兵联队人员。用自己沉雄而略带磁性的声音,发表了极付煽动性的战役总动员训话,“漫长的欧洲战争,终将要走向结束。我们身为航空兵中的一员,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必须义无反顾地肩挑起这一历史性的使命,听从使命的召唤,充当终结战争地上帝之手。用我们百分百的昂扬斗志,用我们的飞机,用我们的炸弹。展开对纳粹德国的无情痛击,敌人将会在我们的攻击面前颤抖。在我们的轰炸下低头。是热血男儿,就应振翅长空,是热血男儿,就应战场争雄,功勋与荣耀必将属于我们,人民必将为我们而骄傲,历史必将永远记录我们的英雄事迹!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蒙特的这番“天将晴,德国将死!”的美航空兵战役总动员训话,以光地速度,传遍了整个欧洲所有的美军航空兵基地。在每一个飞行员,每一个机组人员,每一个地勤人员,每一个参战官兵中。回响着,传播着,凡是听到地无不热血沸腾。战意无穷。各个美军航空兵联队的官兵都意识到,同德军决战的时候到来了,必须好好把握杀敌立功的时刻。一时间“天将晴,德国将死!”成立美航空兵之间争相传诵的说话。
如果有人说蒙特是一个演说家,蒙特并不否认,但他更愿意别人称他是个实干家,说得出做得到,这是实干家的美德,说出来的话是需要用行动来兑现,用实力来证明的。
11月16日早上,一再因为恶劣的天:军航空兵在这一天里,出动了2000架轰C战斗机地护航下,对德军齐格菲防线实施了大规模的全面轰炸。在美军的前锋部队的前面投下了共1一万吨炸弹。同时,美军地地面部队也在布莱德雷的指挥下,向德军齐格菲防线发动了总攻击。美军在航空兵轰炸后,动用了1200门大炮向德军的前沿阵地连续炮击
这一天,蒙特穿戴整齐,再次来到了美航空兵司令部地作战指挥中心内,坐在了可以观看整个军用巨大沙盘的指挥椅上,沉着冷静地指挥各个航空兵联队的飞机,轮番起飞前往轰炸拟定好的目标。
“第2空联队第一批重型轰炸机68已经起飞完毕!”“联队第一批中型轰炸机48架已经起飞完毕!”“第6航空联队第一批战斗机72架已经起飞完毕!”“第8空联队第一批长程战斗机48架起飞完毕!”
随着通信参谋一个接着一个报出美军各航空基地航空兵起飞的情况,标图参谋随即迅速地使用相应的飞机模型贴上番
识别符号,诸如(2141,48)、(61,等字样,分别对应上述航空联队所起飞的飞机批次及数量,飞机模型有大有小都同所代表的飞机类型十分相似。当这些经过标识的飞机模型被安放在军用沙盘的相应位置上后,坐在指挥椅上的蒙特及其旁边主要参谋人员,就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美军各个机群的动向及情况。
而当己方的地面雷达站,探测到敌军的飞机动向后,也会第一时间用类似手法,在沙盘上标出来。当然有可能的话,还需要前线的地面人员对敌人的飞机进行必要的目视确认。
沙盘标图法,对于高级将领及时把握战场上的整体形势,有着良好的辅助效果,蒙特对于这种军事参谋作业手法十分重视,并一再完善改进,以求更加切合战争战斗的实际情况,是美军航空兵取胜的战术法宝。
“61号战斗机群,已经飞抵梅斯市上空,正向德国边境:行,目前机群坐标xxxxx。。的无线电通讯后,立即大声报出了该机群的最新经纬坐标。标图参谋用长杆子把标识61号战斗机群的模型,从沙盘上取起来,再重新的坐标区域中。飞机模型不断地在沙盘中改变位置,也就意味着该机群正在不断向德国境内飞行深入。
—
“传我命令,命令61号战斗机群夺取并控制德国萨尔地权,为我军后续机群的到来,提供空中巡逻掩护。”蒙特在得知先锋机群即将进入预定空域后,向该机群下达了具体的作战命令。
“21号重型轰炸机群,已经飞越法国巴黎地区,正向法:前进。”没过多久,从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的机场起飞的美B…17重型轰炸机群,飞越了大半个法国,向法德边境飞行。
“传我命令,命令81号长程战斗机群同21号重型轰炸机群,在梅斯地区上空汇合,两机群汇合后,前往轰炸德国纽伦堡市周围的交通网络干道。”在蒙特的计划里,对德国交通网络的战略轰炸,是放在首位的,这第一个起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