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603章

大宋的智慧-第603章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大宋堪称国富民强,不论是对外征战,还是对内贸易,不论是和外藩交往,还是和远国做生意都占尽了便宜。

光是广州,来往于远国的舟船就不下万艘。

自从庆历八年大宋第一次削减赋税以来,至今已然连续削减了十一年之久,民间富庶之后,奢华之气渐渐抬头,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修道之人越来越多。

《东轩笔录》《西清诗话》《倦游杂录》《高斋诗话》之类的修道话本传扬的沸沸扬扬,即便是远在燕云地的王安石也能收到京师好友寄来的杂记,其中刘义《落叶诗》云:‘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满廊僧不厌,一片俗嫌多。

这首诗获得所有人的赞颂,称之为修道之心坚如磐石。

就连苏轼,蜀人任介、郭震、李畋,这些博学能诗,晓音律的蜀中精英也在大学特学魏晋人的风度,常常藐视礼法,行为怪诞不羁,已经成了大宋少年人争相效仿的目标。

王安石常常自恨不是东京令尹,不是开封府知府,否则断然不容这些人谣言惑乱民心,苏轼等人虽然是首屈一指的高才之士,也当发配去崖州钓鱼,好让他们好好的在崖州饿着肚皮去向海里的鱼去展现自己的乌衣风流。

叹息中的王安石知道,云峥是打算向大宋的那些士大夫们发难了,蓬莱,方丈,瀛洲,烟波浩渺不知在何处。

即便是真的存在也不能让王安石这样的人动半点心思,但是对很多大宋人来说应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据说世外有天仙,天仙休羡慕世人刻苦干,何难亦有欢乐园,有志能自勉艰辛不用怨,奋斗留汗血得失笑傲然,但求为世上更添温暖,尽发一分光进取一分暖,困扰无愁虑努力谋实践,日日渡过开心快乐年,玉楼仙宫金堆玉砌,俗世比仙境也不差一丝。”

天快黑的时候,雨渐渐的变小了,等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星星出现在了草原的天空之上,河对岸的厮杀声已经听不见了,但是云峥的歌声却从不远处传了过来,歌声算不得好听,王安石讨厌的是云峥怪模怪样的歌词。

“荒诞不经!”

说这四个字的时候王安石已经没有丝毫的底气了,云峥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王爵和千年的富贵,反而跑去了海上。

这样怪诞的行为只有一个理由能解释的通——云峥找到了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

为了这三座海外仙山,放弃王爵确实算不得什么事,即便是皇帝放弃了皇位世人都能完全想的通。

毕竟富贵之家还可以期望的就是——长生不老。

王安石明白,庞籍明白,韩琦明白,文彦博明白,甚至满朝文武都明白这是一个无聊的传说。

但是谁敢保证除了云峥这个骗子相信之外,别人就不相信?而云峥如果开始充当职业骗子了,世上无人能够是他的敌手。

满大宋的人,从皇帝到乞丐没有人会相信云峥会去做什么亏本的事情,他在大宋百姓的眼中,是一位财神和战神的化身。

本来有这样的本事的人是不屑去骗人的,但是这位算不上圣人的战神,生生的被皇帝给弄成了不要脸的痞子,一个连对他恩重如山的皇帝的老婆都不放过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节操?

所以,云峥就干脆抛弃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光环,放下身段打算去哄骗一下所有的大宋百姓,或者他连西夏人和辽人都没有打算放过。

ps:第二章送到,您先看,我继续。

第六十三章还未做的事情带来的威胁

草原上的洪水来的迅猛,去的快捷,第二天云峥和文彦博以及面目憔悴的王安石一起站在河边的时候,河水又变回了最初的娟秀,只是淤泥又加厚了几分。

在文彦博的指挥下,大军又开始在河上假设桥梁,关注桥梁建设的只有文彦博自己。

云峥正在注意河对面那个不断挥旗子报告对面情况的传令兵,对面的情况很糟糕,磷火燃烧之后的刺鼻气味即便是云峥站在河对岸都能闻见,海东青根本就不愿意落下去把信笺带回来。

旗语太简单,把话说不清楚,于是,猴子就找来一架八牛弩,把云峥要问的话写在绢帛上然后塞进竹筒,最后把竹筒绑在弩枪上向对岸发射。

不大一会对面也用八牛弩把回信送了过来,云峥看了回信之后一颗高悬的心才渐渐稳稳地落在肚子里。

吴杰很能干,这三天不但击退了辽人多达二十三次的进攻,还主动地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三百步,来到了辽人投石机投射的最大射程之外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为了清理出一片合适的战场,在昨日洪水还没有褪去的时候,他们把战区里的辽人尸体全部都给抛进了洋河,现在哪里可以容纳更多的军队了,只要桥梁修通之后,大军乘势拿下铜头关应该不成问题。

吴杰做的很好,现在是六月天,如果让尸体继续留在战场,不说别的,只是尸体发出的恶臭就能阻断宋军继续攻击的可能。

被大雨浸泡的已经出现巨人观的尸体,只要看到就会让最勇猛的战士都丧失一定的进攻**。

赵旉在上游干着同样的事情,他到底还是牢牢地固守在了断云岭,给吴杰所部留出来了一个可靠地撤退缺口。

从海东青带回来的军报来看。青塘所部的远寨六族还是很可靠的,据赵旉所说,即便是在战事最惨烈的时候,也没有远寨六部的人逃亡。

最悲惨的就是李东楚所部,因为身处洋河下游,不管是赵旉丢下河的辽人尸体还是吴杰丢下去的。全部在洋河的下游被水湾给拦截住了,根据李东楚的来信看,洋河下游尸积如山,已经堵塞了河道……

吴杰那里战死的宋军尸体,全部被他用火油弹给烧成灰烬了,现在吴杰那里已经摆着近两千个骨灰袋子了。

那些袋子都是将士们身上的干粮袋子,干粮吃光了之后,人战死了,那个小小的袋子就装下了他身躯的全部……

因为是第二次造桥。所以速度很快,不到天黑,一座新的桥梁已经出现在了河面上。

首先过河的是捧着骨灰袋子的是吴杰麾下盛勇军的后勤兵,他们泪水涟涟的走过桥梁,就把骨灰袋子一字排开,放在云峥面前的空地上。

云峥从左到右瞅了一遍之后,苏洵他们过来重新用毛笔把袋子上的模糊的阵亡军卒的姓名重新描了一遍,然后从册簿上划去了他们的名字。然后再把他们的名字誊抄在军功簿上。

“一场大雨,坏了我大宋两千四百三十三名将士的性命!”

“仗没有打完。这样的牺牲还会继续,除非我们现在掉头就回雁门关,否则伤亡在所难免。”

“这些英灵都是要进忠烈祠的。”

“进忠烈祠的只是姓名,人没了,当年韩琦被阵亡将士的家属拉住战马问自己的儿子和夫君去了那里的时候,他那时候死的心都有吧?”

“所以韩琦如今轻易不上战场。他清楚他是一个好的参知政事却不是一个好的将军,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种大智慧!”

“陛下一定不可薄待了他们的家眷。”

“哼哼哼,他要是敢薄待,老子就敢领兵去东京质问!”

“这不合为臣之道!”

“我现在需要注意这些东西吗?我马上就要去当世人所不齿的海贼了,海贼做事还需要讲什么君臣节义吗?”

“云侯。你失态了。”

“老子如果这时候还能保持一颗平静如水的心,老子就连人都不是了,我不知道以前的那些所谓的名将是如何面对这样的场面的,老子只要看到这样的场面,每回都想杀人,而且不管杀谁!”

文彦博瞅瞅云峥,再看看好像很不对劲的王安石,不明白他们两人为何会在这样的场合下争吵起来,他把目光转向陈琳,发现陈琳好像是一个木头人,站在坡上闭目养神,对云峥和王安石之间的争吵没有任何的反应。

文彦博以为云峥目前出现发狂的迹象很是能够让人理解,毕竟死的都是他的部下,还是被他下令派去送死的。

王安石莫名其妙的暴躁就非常的不能让人理解了,这中间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发生,而且一定是大事,否则沉稳的就像是一座山一样的王安石不会这样失态。

暴怒的云峥走了,回帅帐去写奏折了,他希望皇帝和中枢现在就能把阵亡将士应该享有的福利全部兑现掉,至少在他走之前一定要兑现。

将军怒不兴兵,同时也不该在发怒的时候写奏折,否则很容易把一封很有道理的奏折写成一封充满威胁意味的绝命书。

至于绝的是谁的命不重要,总之会在朝堂上起到相反的作用。文彦博觉得这封奏折应该由自己来写,自己是文官,不论信里说了什么,皇帝和中枢都不会怀疑自己有什么忤逆之意。

云峥强迫自己把心静下来,安排郎坦替换下来了吴杰所部,盛勇军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该是郎坦的常胜军出马了。

以前是辽人不给吴杰任何喘息的机会,现在,到了宋军不给辽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了。

郎坦的部曲刚刚过河,那里就响起了火炮的怒吼,攻城车高大的身影正在不断地变高,那是工匠们把攻城车拆成了散件,然后正在拼装。

文彦博强行从云峥那里讨来写奏折的权力,一封文情并茂的奏折还没有写完,将士们奋勇作战的英姿还没有描述清楚,就听见大帐之外传来整耳欲聋的欢呼声。

匆匆抛下手中笔,出帐查看,之见无数的宋军正在欢呼着从桥上拼命的向对岸跑,手搭凉棚仔细观看洋河对面,发现一面黑虎旗已经插在铜头关瓮城的上空了。

他想拉着同样出来看军情的王安石一起欢呼一声,却看见王安石脸上充满了苦涩之意。

“介甫,大军攻克了铜头关,你为何会闷闷不乐?”

“无他,老夫心头压着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大山,明知道此刻应该欢呼雀跃,但是被重山压着,跳不起来。”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介甫不妨说出来我们参详一下!”

王安石叹息道:“老夫不能无端的指责别人还没有做的事情!”

“到底是何事让你忧心忡忡?”

“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天下人的心就乱了。”

云峥从高坡上走了下来挥挥手对文彦博道:“文公,我们进城吧,接收铜头关还需要你的印信来查封铜头关里面的钱粮军械。”

文彦博朝王安石挥挥手道:“介甫,你也该去接收户表民册了,必须要快,一旦那些兵痞开始屠城了,说不定会纵火毁了你要的宝贝。”

他决定先把接收城池这种事情先做了,然后再去继续书写为将士们请赏赐的奏折,最后再去问问王安石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能够祸乱大宋百姓的心!

几人踩着河边红色烂泥,在亲卫的保护下进了铜头关之后,又匆匆跑了出来,齐齐的趴在拒马上面呕吐的昏天黑地,三人中间只有云峥的表情正常些,只是脸色变得白了一些。

ps:第三章送到,我去睡觉了,明早继续扳作息时间。求票啊——

第六十四章地狱里的小话

耶律乙辛非常懂得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的道理,所以,在下大雨的时候没有击退宋军,他就立刻选择了撤退,准备退到奉圣州再做打算。

铜头关下的冤魂太多,辽人在这里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退避一下,期待卷土重来就是耶律乙辛的最大希望。

城里的活人大部分都退走了,只剩下一群等死的伤兵绝望的趴在尸体堆里等死。

被磷火烧伤的人又被雨水浸泡了一下,死状惨不堪言,辽人的伤兵营看起来和死人堆没有多少区别。

云峥估计,如果不是大军快速的攻下了铜头关,伤兵营里面应该没有什么活人存在了。

这其实是宋军和辽军之间最大的区别,至少是京西军和辽人之间巨大的差别。

宋军只要受伤了,就不担心会被同袍抛弃掉,即便是重伤要死,最后也会在病床上咽气,而不是如同辽人这样随意的倒在雨地里绝望的死去。

本来一肚子怒火准备在城里屠城示威的宋军,看到城内的惨状之后,怒火也就消失了,他们的惨状比起自己屠城之后还要凄惨百倍。

文彦博脸上勒着一条毛巾,得意的抚摸着硕大的肚皮对同样打扮的云峥和王安石道:“我军中药材堆积如山,这些辽人就不要杀了,留给介甫还有大用处。”

王安石点头道:“文公所言极是,这些辽兵都是被耶律乙辛抛弃的人,如果我们能够救活他们,这样的恩情如同再造,然后驱使他们为我大宋效力也就容易了。”

口鼻上捂着毛巾的云峥瓮声瓮气的道:“还是要挑选,杀伤我军士卒的辽人必须死。”

文彦博大笑道:“这是自然。那样的辽人我们也养不熟,恩遇不能轻易地给他们,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会被珍惜……”

王安石笑道:“老夫麾下有的是鉴别真伪的高手。”

文彦博的面皮抽搐一下道:“提刑司的人手?”

王安石笑道:“正是,朝廷派来了提刑司的官吏来军中坐镇,交给云侯会被派去背沙子,交给文公可能会被派去攻城。所以庞相交代这些人全部归属老夫麾下。”

文彦博哼了一声道:“待老夫还朝,定会去争一争提刑司提举的职位,提刑天下掌控阴阳很适合老夫。”

云峥瞅瞅正在加紧清理城池的民伕笑道:“杀气腾腾的回到京师也不怕吓坏了那些懦鸡一般的官员。”

文彦博笑道:“跟着云侯在尸山血海中走了一遭,回去之后必定要修身养性数年才成。

当年云侯以战场杀戮过多,以至神魂不稳为由搪塞殴打御史言官之责,老夫当时还以为一派胡言,现在知晓,那个理由并非搪塞,老夫自问乃是心志坚毅之辈。在军中行走多日,也自觉戾气顿生。

云侯乃是首当其冲者,神魂不稳之说毫不过分。”

云峥笑道:“最该来这里看看的其实是小皇帝,如果他看过这里的情形之后,或许就不会暗中支持种諤北上了。”

王安石嘿然一声道:“当初还以为是种諤自行其是,没想到却是陛下的要求,急于求成之下想要做到安稳就难如登天了。”

云峥道:“我就伺候他到夺回燕云,你们这辈子有的是时间好好调教一下皇帝。”

“这种话只能在这里说。因为风大能把话吹跑,若是在京城说这样的话。必然会掀起一场冤狱。

少年人掌权对一个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同样的年纪过大的帝王掌权对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前者锐气过盛,敢轻易下决心,其后果就是好大喜功。后者暮气沉沉,而且多疑,后果就是前期积累会在一朝耗尽。

如果可能的话。适合当皇帝的年岁当在而立之年与耳顺之年之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云峥瞅瞅满怀希望的文彦博嗤笑道:“做梦!只要是能当上皇帝的,哪一个不是想早日登上皇位,晚点退下皇位。皇权这种东西幸亏带不进阴曹地府,否则,我煌煌中华,恐怕只有一位皇帝。”

王安石笑道:“那样也不错,皇位给皇帝带入阴间,宰相掌权也不错,那样一来就没有朝代更迭这回事了。

国家治理不好,我们换一个宰相就是了,用不着动什么刀兵。弄得我们刚刚治理好的国家再一次成了一片废墟。”

云峥很是疑惑,这两位是不是也对皇权早就不满了,否则也不至于一个人想要限制皇权,一个想要把皇权送去阴曹地府,大方向上他们的目标一致的,有少许的差别算不得事情。

这番话是在人间地狱一般的铜头关说的,而且还是站在腥臭的风里说的,三个人都捂着嘴巴,天知道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是从哪里传来的。

三人心照不宣的相互看了一眼,见陈琳过来了,就闭上了嘴巴,文彦博开始处置那些半死不活的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