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称孤道寡-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颂毕,一脸等待表扬的神情望着刘坤,刘坤赞道:“好诗,好诗,此诗一出,洞庭湖的光景仿佛出现在朕的面前。诸卿可有更胜一筹之作,可上前颂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乃此诗的点睛之笔,被提前一千多年颂了出来,不知后世的朱文公作何感想。
此时,张松上前一步道:“松有感今年久未有雨将,作有一诗,请陛下斧正!”
刘坤心道:哥们,你长的这么丑就别忘美周郎身边凑了,人家这红花不需要你这绿叶来配!!
不过这话只能心里吐槽,表面上依旧是笑容可鞠的点了点头,总不能让世人认为;朕是个以貌取人的皇帝。
张松扯着他那尖细的嗓子颂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哥们也是穿越的吗?人家周瑜只不过剽窃了两句,你这是整首剽窃,一字不改!若是数百年后的杜甫知道,会不会穿越过来找你拼命?
刘坤虽然心里震惊,却不能表露出来,点头赞道:“此诗言简意骇,确是难得之佳作。不过,此诗仿佛意犹未尽,不知可有下半阙?”
张松尴尬的回道:“臣冥思苦想,只得半阙,久闻陛下才高八斗,求陛下为臣续上半阙!”
刘坤心道;这厮倒是鬼精鬼精的,若朕为其续诗半阙,这厮的身价立马飞涨,不出三日,必定闻名天下。
念及此处,刘坤道:“若是平时,朕便给你续上半阙倒也无妨,但是,今日乃是考核之日,为了公平起见,此诗,朕不能续。”
话毕,刘坤望向殿中诸人道:“周瑜和张松之作,一个意境优美,一个立意不凡,诸卿还有佳作否?”
稍后也有几个人,冒着被其他人鄙视的目光,厚着脸皮颂了几首匠气十足的诗作。
这几个人,估计是想获得皇帝的关注,然而刘坤听毕之后,头也没抬,便挥手将几人打发下去。
其余的举子们,九成以上的人,都能应题作诗。然一时之间,或者没有作出满意的诗词,或许觉得所做之诗无法比拟周瑜和张让,纷纷选择了放弃。
汉时的读书人,在吟诗作赋上下的工夫并不多,因为,这个时代的文人,并不靠吟诗作赋来博取才名,所以擅长作诗者寥寥。(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章名次排定旱情堪忧
刘坤见在场诸位举子,无人继续颂诗,逐宣布道;“既如此,命题做诗到此为止,第一题仅有周瑜和张松的诗作令朕满意,各得一分,诸位且听第二题。
第二题为对联,朕共处三个上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者可得一分!第一联的上联是;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话毕,刘坤示意众学子续对!
张松稍作沉吟,上前一步道:“回陛下,松对;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此对一出,殿堂内传来一阵窃笑声,张松的尊容,配合这句下联,确实令人忍俊不住。
刘坤呵呵一笑道:“立意颇俗,对仗也不算工整,山石对长巾,古木对女人,怎么看也行不通,此联不行!其他人还有下联吗?”
周瑜上前一步,施礼之后朗声道:“瑜有一联;白水泉边林火焚,因火生烟!”
刘坤点头赞道:“山石岩前对白水泉边,古木枯对林火焚,此木为柴对因火生烟!此联对仗工整,且颇有意境,实数佳联!朕宣布;第一联的一分为周瑜所得。”
周瑜满面喜色的退下,刘坤继续道:“朕的第二联是;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片刻之后,顾雍上前一步道:“雍有一下联;靑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刘坤抚掌赞道:“好!元叹不愧是蔡国老得得意弟子,此下联之对仗极为工整,且意境优美。颇为不俗。第二联的一分为顾雍所的。诸位请听第三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片刻之后,周瑜再次上前,道:“瑜对;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刘坤腹章赞道:“好!公瑾虽然年幼。却是才思敏捷,灵气非凡,此联对的不错,朕宣布,第三联周瑜再得一分。”
此时的周瑜年方十八,虽书卷气十足,少年的朝气却并未被全部磨灭,周瑜被陛下称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少时之后。刘坤正色道:“对联比试到此为止,吟诗作对小道耳。乃是闲来消遣娱乐之举,朕宣布;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比试之中,周瑜得三分,顾雍和张松各得一分,这个分数会加入第三场考核之中。
接下来,才是正题!
朕出三道策论,第一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二题: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三题;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每篇策论得最高分为三十分,最底分为零分,由诸位考官每人给举子的策论评分,平均总分最高者为状元,其次为榜眼,再次为探花。”
关于策论,刘坤本来只要考第三题,后来想了一想,又觉得不妥。
作为大汉朝得皇帝,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臣们解读出无数种意思。
若只考第三题,会不会让大臣以及官员们,甚至是天下人认为;朕只重视能力,而不重人品?
因此,刘坤加了第一题和第二题,向天下人表示;朕取才用仕,首重人品,其次心性,再次才是能力。
陶谦、蔡邕、田丰以及数位考官带着举子们去偏殿书写策论,华歆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自去年腊月以来,青州、冀州。衮州、并州四地,不曾有一场雨雪降下,现在已经到了麦田浇水的季节,若是半月之内无雨降下,这四洲之地,小麦的收成堪忧!
另外,若是干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刘坤皱眉道:“朕这两年一直大力筑造造龙骨水车和渴乌,并让各地修缮河道,导入河水灌溉农田,这些措施用不上吗?为何还会造成田地欠收?”
华歆回道:“启奏陛下,今年旱情非比寻常,不少的地方,河中无水可用,龙骨水车、渴乌自然是排不上用场。”
刘坤沉吟道;难怪最近无数的信徒,求朕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原来已经干旱到了这种程度!!
河水用不上,朕只能施法降雨了,雄虺那厮倒是控水专家,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应该交给他做。可惜,雄虺被朕派去支援吕布,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回来。
唉!朕只有亲自出手了,不过施法降雨,必须搞的正式一点,这也是巩固信徒信仰,和增加信徒的好机会。
念及此处,刘坤大手一挥道:“此事朕已知晓,三日内若再无雨将,朕会亲自前往各地,施法降雨,爱卿不必担心!”
下午,学子们的考卷出来,顾雍平均分数为87分,张昭的平均分数为八十七分,周瑜得分数为八十二。鲁肃的分数为八十五。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即便是最满意的卷子,也不会给出满分,能够得到87分,已经是最高的分数了。
看来汉朝大儒们最满意的两份卷子是张昭和顾雍的,顾雍有加一分的优势,总分八十八,状元非其莫属。
那么如此一来,张昭便要屈居榜眼了,怪可惜的!
或许是因为周瑜年轻,学问上沉淀的不够,三道策论的分数稍微差了一点,然而有了加三分的优势,得分仅有八十五,与鲁肃持平,二人并列探花吧!
殿试完毕,刘坤宣布;录取的八百学子,全部进入大汉学校,学习算学与新式记账之法,学成者择地封为县令,考察其施政能力。
至于原来的县令,施政优异者升迁,施政平平者调离,施政不佳者致仕或者降职!
刘坤之前也曾试图推行记账之法,却成效不佳,汉朝的记账之法相当混乱,账房做出的那些账本,十个官员有七个看不懂。
虽然做账房的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推行的记账之法简单明了,他们却不愿意用。
这些人认为;东家看不懂账本,才是账房的生存之本。一旦整个大汉全部使用皇帝推行的记账之法,他们多半要失业。(未完待续。。)
ps:感谢拼搏的小磊两张月票,无敌皇上十点打赏!
第一七六章施法降雨
后世有不少的人,想像穿越到古代,至少可以做个账房,说实话,这个打算根本行不通!
类似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大汉这个时代也有,它们长的模样类似这些阿拉伯数字,运用方式却比阿拉伯数字复杂的多,没有学过记账法的人,真的看不懂大汉时期的账本。
刘坤回到长乐宫之后,当即便向青州、衮州、冀州、并州的各郡神宫执事下令;
凡是干旱之地,各郡执事需在三日之内,寻一宽阔场地,搭建求雨祭台一座,并召集三千信徒诚心祈祷,届时,朕会亲至现场,为当地百姓‘求雨’。
这‘求雨’只是一个叫法,对于一般的筑基期修士而言,若要施法下雨,天空之上须有雨云,若天上无云,打死他们也求不来雨。
而刘坤则不同,他除了修为够高,还有宝贝镜子作为辅助,刘坤完全可以找几处水源充足的大湖,将宝镜空间灌满湖水,而后用湖水施法降雨。
值的一提的是,刘坤的修为到达鬼神期之后,宝镜的器灵刘宙已经长成半大少年的模样,除了掌握打开时空之门的技能,同时也有了驾驭宝镜飞行的能力。
如此一来,刘宙便可驾驭宝镜上天,放出空间内部之水,刘坤便可以施法化水为雨。凭他鬼仙期的修为,一次施法,至少可以滋润一郡之地。
三月二十早,青州济北国,无数郡城附近的百姓。聚集在城外的一处空地之前。对这空地中央一座神像焚香膜拜。
虽然刘坤要求的是三千信徒。而到达此地的百姓,至少有数万。
辰时,神像发出光芒万丈,刘坤用法力凝聚出一个身高十丈,身着龙袍的金色影像,自神像内走出,而后飞至半空,朗声喝道:“风!”|
随着刘坤一声令下。立时便有东北风呼啸而来,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刘坤再次喝道:“云!”
蓝天之上,刘宙驾驭着宝镜如流星般飞驰,刘坤施展化水为云之术,将镜中放出来的湖水化为雨云。
此时此刻,地下的百姓们看到;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黑云密布,此情此景,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最是贴切不过!
百姓们惊诧的忘了祈祷,目瞪口呆的望着天空中施法的地皇陛下。
少时。天空中那身高十丈的地皇神影再次轻喝一声:“雨!”
令出之后,豆大的雨点哗啦啦落下,而这些雨水似乎是有灵性一般,主动避开众人聚集的这片场地。约莫两刻种的功夫,人群四周的雨水便淌的河满沟溢。
令百姓们惊讶的是,伴随着天空中的大雨,竟然不时的有‘鱼、鳖’落下。
现场众人纷纷疑惑不解;鱼、鳖是怎么上天的?
随着天空中那十丈神像的一声轻喝:“收!”天空黑云消散。
此时已是辰时三刻,太阳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跪地祈祷的百姓,感觉身上和心里满满的全是‘暖烘烘’。
刘坤施法完毕,操纵天空上那尊金色影像,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之后之后,化为点点光芒,消失在天空之中。
济北高家是此地数一数二的大户,这一代的家主名叫高惠,年近六十,一直对朝廷颇为不满。
原本高家有良田四千顷,为了少交粮税,逐联合当地官员,隐匿了八成的田产,仅仅交了两成田产的粮税。
去年,刘坤颁发土地使用证,同时进行土地普查,高家隐匿的田产被发现,因此,八成的田产被罚没,目前名下的田地已经不足千顷。
像他这种情况,济北还有几家,这些人因为心气不顺,对朝廷的怨言非常大,不仅不信奉地皇,同时不允许家中之人信奉。
这次地皇神宫组织信徒求雨,高家同样抱了一丝希望。
若是真的有雨降下,田地的收成便有了保障,因此,高家虽然抵触朝廷,却同样希望快快下雨。
今日一早,高老头便来到自家的田地一边等待。不久之后,东北风起,高老头心里开始期待,片刻之后黑云压顶,高老头喜上眉梢。
雨水淋到高老头身上之后,初时他还挺美,心道:即便吾不是地皇信徒,尔等求的雨至,也少不了我高家一份!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他便发现了惊况不对。别处皆是暴雨倾盆,而自家土地的上空,仿佛被一张大伞遮挡,没有一滴雨水落下。
高老头跑到田地之间,发现确是如此,云收雨收之后,高老头望着依旧干旱的田地,心中百味交杂,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呃’的一声,晕倒在田地之中。
百姓们恭送地皇陛下离开之后,不顾道路的泥泞,纷纷跑到地里查看降雨的情况。
他们发现;自家田地中降下的雨水不多不少,刚好合适。而那些不信奉地皇陛下的世家大族,田地中滴雨未落,依旧是一片干枯。
这当然是刘坤故意为之,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训,何去何从,这些世家们能够掂量明白。
这些世家也算是供粮大户,若是他们的土地欠收,势必会影响到夏粮的收购,因此,刘坤并未对阴奉阳违的世家赶尽杀绝,河沟中的雨水不少,自己想办法倒水浇地吧!
随着一场场的征战,大汉的地盘越来越大,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刘坤封神之后,又无法回到现实世界,才会对这些人网开一面。
否则大话,刘坤宁可干死这些麦苗,也要让这些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巳时整,刘坤出现在东平郡,一般的施法降雨之后,午时整,来到济南郡,未时整,准时出现在齐郡,申时出现在长广郡,酉时出现在北海郡。。。。。。
整整六天时间,青州、衮州、冀州、并州、以及司隶地域的干旱地区,全部被刘坤降雨一边。
如此大的法力消耗,即便刘坤是鬼神期的修为,即便这些天无数的信徒焚香祈祷,他的法力依旧是入不敷出,消耗了一个精光光。
不过,刘坤却表示非常开心,因为这一番辛苦施雨,他的收获着实不小,至少有上千万的普通信徒转变为虔诚信徒,过百万的虔诚信徒转变为狂信徒。(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书友们一直一来默默的支持!
第一七七章扶南的守护神
扶南在黄支国之南,大海西湾中,广袤三千馀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数十年前,扶南国乃是女王统治,其国王名叫柳叶。时有激国人混填,梦神赐弓一张,於神庙树下得弓,即率众乘船往抚南而来。
扶南王柳叶率众御之,混填举弓遥射、正中一人。柳叶惧混填神射,遂降。混填娶以为妻,遂治其国,子孙相传。
今之扶南王乃混填之子,名曰;混盘况。
三月中,黄支国之南,一处山道附近,三万士卒列阵于此,旗甲鲜明,齐整林立,而大军前方,百头蛟蟒整俯首于地,正向一尊身高百丈的八头蛟蛇朝拜。
不错,这八头蛟蛇正是雄虺,而雄虺面前瑟瑟发斗的白头蛟蟒,正是去年拦截吕布,并令吕布损兵折将的罪魁祸首。
刘坤猜想的没错,既然是蟒蛇拦路,那么,同为蛇类物种,雄虺仅需亮出本体气势,这百余妖蟒定然乖乖臣服。
这些蟒蛇均已成妖,虽然都是初期,也比一般的炼气期修士强大不少,这百蟒之王,更是媲美筑基修士。
雄虺遽然多了这么多的手下,心中得意不凡,歪过一个脑袋,对着后方军阵首领道:“吕将军,某的手段如何?没叫你失望吧?”
雄虺临来黄支之前,刘坤为免其本体过大,引起黄支百姓的恐惧,逐命其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