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行 >

第38章

山河行-第38章

小说: 山河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嘛,相公,你还是写出来,妾身想见识一下。”东方玉拉着刘朗胳膊,撒娇不依道。

刘朗被她打败了,只好拿起纸笔,回忆了一下,按照前一世的曲谱,记录下来。他哪里知道这时代的什么宫商,完全按照前一世的标准记谱。

只见纸上一排排,各种奇形怪状的符号,象小蝌蚪一样,东方玉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知所云。于是,指着那些符号,问道:“相公,这些就是小提琴曲谱?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准确的说,这就是梁祝曲谱,主要是小提琴谱,其中还混合了几段笛子合奏的谱。”刘朗简单介绍了一下曲谱的含义,以及拉小提琴的方法。当然,学习这个不是一日之功,解说一下只是为了方便理解,

随后,刘朗就对着曲谱,用小提琴演奏了一遍。悠扬舒缓的乐调,迅速让东方玉沉浸其中。她是知道梁祝故事的,把故事和乐声糅合在一起,使她的情绪也随着乐调的高低起伏,波动不已,时而欢心时而叹息。

乐声听了良久,东方玉才回醒过来,“真是好曲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六十九章 定亲

东方玉听完刘朗的演奏,情不自禁的大声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刘朗笑道:“等你学会了小提琴,天天听都可以啦。”

夫妻二人说了会话,刘朗如东方玉所愿,传授了健身内功给她,并详细讲解了修炼细节。随后安歇下来,自是**话绵绵,春光无限,已不足为外人道了。

第二天早上,东方玉自去发帖子,邀请青莲居士等人不提。刘朗先是去老夫人那里请安,并约好了赴宴的时间,就出门了。今天书店开张,虽然没有搞什么轰轰烈烈的活动,但他还是打算去看看。

复兴书店以低调的方式,在太学附近书店一条街,开门营业了。门口拉出一条横幅,上面书写:为了回馈广大士子厚爱,本店所有经书典籍全部特价。店门旁边的墙上,又张贴了一张告示:本店开张初期,书籍印制不及,每天限供一千本。为了更多的士子能够享受到实惠,本店每次限进十名顾客,每位顾客限购两本书籍。

虽然人们还不知道特价到底是优惠多少,但有门前的两条告示,也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店铺即将开展之时,门前已经排起了好长的队,有些人也想插队挤到前面去,但看到门前维持秩序的几个雄赳赳的汉子,立时退缩了。

店门打开,第一批十名顾客进去以后,一看书籍标价,全部傻眼了。这是什么价格?简直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了。难道是书籍印刷质量不好?十名顾客不由拿起书本翻看,只见里面印刷得字迹清晰,大小一致,这基本是市面上最好的书了。这样的书,价格高上十倍也不算贵的。

几人急忙按规定,一人拿好两本书,赶去付账出门,生怕店家醒悟过来,马上提价一样。不过,他们出门之前,都不由默默向掌柜行了一礼。

第一批出门的十名顾客,把看到的情况一介绍,立时引起了轰动。门前焦急排队的人,迅速增加。在这队长长的行列里,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也站在里面,她就扮作书童的环儿。

环儿一拿到两本书,就兴冲冲地跑到拐角处,那里也是女扮男装的徐慧正在等她。

“公子,拿到了,果然是好书呀,比咱家印制的普通书籍,质量还要好一些呢。”环儿把买到的两本书,递给了徐慧,又说:“这么好的书籍,买那么便宜,简直跟白送一样,他还真是败家呀,公子,你以后可得好好管一管。”

“胡说什么呢?”徐慧拿过书籍,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么好的书,市面上就是价格高上十倍,也不一定能买到,他是怎么做到的?”

“败家呗!”环儿嘟哝了一句。

“瞎说,他什么时候做过亏本买卖?一定有什么秘诀!”徐慧呵斥了环儿一句。

“公子,到时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嘛。”环儿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个秘诀关系太大了,肯定是他的机密,哪会随便告诉人的?”徐慧不停翻着手里的书,对这种质量的书籍,真是爱不释手。

“不试过,怎么会知道他不说?”环儿说完,抬头四处看了看,“噫,公子,你看,他也来啦!”

“谁来啦?”徐慧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还有谁,当然是他呀,你看,他带着一个跟班,站在那边看书店呢。”

徐慧顺着环儿的手指,看到刘朗已经来了,心里一阵激动,久久地望着那里,犹豫着要不要过去。

“公子,咱们过去吧,你不是想知道有什么秘诀嘛,正好去问问呀。”环儿看着自家小姐,那想去又不敢去的样子,如是劝道。

“这样不好吧?反正中午也要见面的。”徐慧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公子,您现在的身份是大公子徐亮呀,他可能还不知道呢,正好去说开了,免得有什么误会。”环儿又换了一个理由,劝道。

徐慧考虑了一会,终究还是控制不住思念之情,迈步走了过去。

刘朗赶到书店的时候,书店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他望着如潮水般的人群,微微一笑。此次设置限购措施,既是一种饥饿促销手段,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出版社初创,出书量不大,同时,也为了减轻别人嫉恨。在目前这时代,印刷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他会把限购措施,坚持到底。除非到了哪天,他完全掌控了局面,才全面放开印刷技术。

“大哥,你亲自来看店铺开张呀?”徐慧走到了刘朗身边,看他还在望着书店,忍不住叫喊道。

“嗯,啊,贤弟什么时候来临安的?”刘朗猛地看到身边的徐亮,先是一惊,继而大喜,急忙拉着他的手问道。

徐慧看刘朗大庭广众之下,拉着他的手,先是一怔,又想到自己是男装打扮,以前不知被他拉过多少回了,也就随他了。

徐慧也是一脸惊喜状,不停打量着刘朗,“小弟是跟随爹爹,才来不久,大哥这些日子都瘦了。”对于刘朗的问话,徐慧不好如实说自己一直等在临安,只好撒个善意的谎言了。

“愚兄吃得饱睡得足,身体好着呢,贤弟是真的瘦了,你看,脸蛋都整整瘦了一圈了。”刘朗温柔的看着徐亮,说道。

旁边的环儿,心里暗自嘀咕:“你这个害人精,小姐还不是想念你想的?”

“大哥,小弟,好着呢,大哥是最近比较忙,憔悴了一点。”徐亮连忙说道。

刘朗忽然想起老夫人的话,连忙放开徐亮的手,问道:“听祖母说过,她来临安时,累贤弟胞妹亲自迎接,还没感谢呢,贤弟代我向令妹致谢!”

刘朗说完,就直直地看着徐亮的反应,见他很镇定,又问道:“据说令妹当时拿出了愚兄给贤弟的玉佩,不知贤弟何时把玉佩转赠给了令妹?”

徐亮有些羞红地笑着,一时没有言语。旁边的环儿再也忍不住了,扑哧一声,呵呵一笑。见刘朗望过来,赶紧转过身去。

刘朗看到这种情景,就算再木讷也明白过来了,还是老夫人精明呀,也许是旁观者清吧。他连忙施礼问道:“贤弟与,与令胞妹,莫非是同一个人?”

“大哥还记得梁祝的故事吗?”。徐慧没有正面回答,有些羞意,问道。

靠,原本自己一直都笑话梁山伯傻帽,分不清雄雌,想不到自己也作了一回梁山伯,刘朗暗自腹诽。他讪讪笑道:“愚兄真是太蠢了,那么长时间,竟然连贤妹是男是女,都没分清楚。”

“大哥,都是小妹不好,小妹往日为了方便,出门在外时,都是打着家兄的旗号,扮男装久了,也熟悉了男人的动作。大哥对小妹非常信任,当然更不会怀疑了,是我不该瞒着你,还是大哥原谅!”徐慧深深一礼,向刘朗道歉。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愚兄什么时候怪过你?”刘朗习惯性伸出手相扶,又想起她是女人,连忙缩回双手道。

徐慧看到刘朗惊慌失措的样子,扑哧一笑,立起身来。她笑的样子,媚态十足,尽管穿着男装,也是倾国倾城相,刘朗顿时看呆了。刘朗的呆样,又使徐慧喜上心怀,但在这大街上,她连忙故意咳嗽一声,惊回了刘朗。

刘朗尴尬的笑笑,问道:“令尊赶来了临安,应该愚兄去拜见才是,怎么敢劳他设宴请家祖母?”

“寒家与贵府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家父一直非常尊敬令祖母,这次来临安后,得知老夫人也在此地,理应要宴请她老人家的。而且,而且,家父还要令祖母商谈一些事情。”徐慧说完,脸上明显又添了一些红晕。

“实在太感谢了,等到中午,愚兄再当面向令尊大人致谢了。”刘朗说道。

“大哥,你这个书店是怎么做到的?小妹知道不该问,还是忍不住好奇。那么好的书,你怎么做到,把书价降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的?”徐慧终于还是忍不住,拿出刚买的书,问道。

“这个,贤妹,愚兄不想骗你,现在还不能说,此项技术已经被列为特级机密,连朱淑真和东方玉也不知道。当然,愚兄一定会告诉你的,只是还要等到合适的时候。”刘朗诚恳的说。

徐慧当然知道刘朗的难处,对他现在没有说,也不怪罪。同时,也明白“合适的时候”的意思,那一定是指入主刘府内院的时候。

二人在街角交谈了一会儿,徐慧就提出要回去换身衣服,中午陪同爹爹一起赴宴。她临走时,还是忍不住轻声说道:“大哥,还记得在江宁时,你答应小妹的事吗?”。

刘朗一听,立即明白她说的是,自己答应娶她的事,连忙说道:“贤妹,愚兄当然言而有信!其实,就算没有那番话,有贤妹这般佳人,愚兄也绝不会放弃的!”

有了书店门前的相遇,二人的心意完全沟通了,中午的宴席,其实只是一个过场了。老夫人和徐家大郎先是礼节性问候一番,问询几句,就当场拍板,定下了刘朗和徐慧的亲事。二人刚好陪在身边,于是,在双方长辈的见证下,分别大礼拜见对方长辈,双方对这门亲事,都非常满意。

口头上约定好了,至于一些礼节性的程序,自然是水到渠成,没什么阻力了。

第七十章 后院盛宴

嫁娶礼仪是个很繁琐的过程,《礼记》和《仪礼》记载,婚仪有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概括了从议婚到完婚前的全部手续和过程。刘府和徐家都是大家族,当地豪门,刘朗更是朝廷高官,这些礼仪不可能省掉的。

徐慧的父亲亲自来了临安,并与老夫人商量妥了,刘朗和徐慧的婚事。考虑他们两都老大不小了,老夫人征求了徐烈的意见,决定五月底前后择吉成亲。刚好乘徐烈在临安,口头上商议好了之后,接下来的几天,老夫人就请了媒人把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四个仪式完成了。刘朗和徐慧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婚前就不好再见面了,诸事办妥之后,徐慧就其父徐烈回了松江,等待刘朗亲迎。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君悦酒楼午宴,宾主尽欢,特别是刘朗和徐慧,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午宴后,刘朗和老夫人拜别徐烈父女,回到了刘府,已是未时将尽了。

路上,刘朗告诉老夫人,今晚将在后院,举行一个小型宴会,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刘朗和老夫人刚进后院门,就听到一阵动听的琴声,估计是东方玉的几个朋友已经来了。

老夫人今天心情非常好,听到这琴声,也忽来了兴致,就和刘朗一起赶到了东方玉的院子。进门一看,果然如此,青莲居士、秀娘、李娘子都来了,朱淑真也过来凑热闹,几人正在讨论琴艺。看到老夫人和刘朗进来,急忙纷纷上前敬礼问安。

“让居士、秀娘、李娘子久等了,昨天秀娘派人送来了六把小提琴,小可检验了一下,挑出两把合用的,今晚小可将用其中一把,亲自演奏梁祝全本曲子。曲谱也交给了东方玉,你们若有兴趣也可以看看,不过这曲谱不合常规,到时我会简单的讲解一下。当然,今晚可不能让我演独角戏,你们也要表现表现哟。”刘朗还了一礼,笑着说道。

“奴家等,晚上会为老夫人和侍制大人献艺的。”她们三人接口说道。

刘朗和老夫人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走了,让她们继续探讨技艺。刘朗把老夫人送回院子,和老夫人商量了一下,亲事接下来的礼仪问题。当然,老夫人这方面经验丰富,自然无须刘朗提醒什么,找他商量也是尊重之意。至于这些繁琐过程,刘朗完全交给老夫人全权处理了,要钱给钱,要人派人,任凭老夫人折腾。老夫人也乐于操办这种事,刘朗是她的长孙,也是她最宠爱最有出息的孙儿,她能看到孙儿成家立业,也是何等喜事。

申时一刻左右,最后两个客人,李清照师徒也来了。现在,韩玉真已经正式走进职场,协助崔忠信忙于民声报编辑部的组建,忙得不亦乐乎。今天邀请她来赴宴,她还犹豫了半天,才决定过来。

三刻钟后,刘府后院花厅摆上了宴席,老夫人自然是首席,其余人等分宾主坐好。今天除了刘朗,都是女眷,酒菜也是以精致为主。当然,也全部都是刘朗的新式菜系。说到这新式菜系,也逐渐被其他酒楼偷师过去了,当然,君悦酒楼自是正宗。老夫人来临安,吃过这新式菜系后,原来的菜式都不再吃了,甚至每次吃的时候,都要念叨几句:她的朗儿真是好本领。

酒过三巡,好戏上场。刘朗身为主人,自然先上场,先是抑扬顿挫的发表了一通欢迎辞,接着就命人送上了准备好的小提琴。梁祝的曲谱,青莲居士、秀娘、李娘子三人也是人手一份了,刘朗从东方玉手中拿过一份,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专门办了个扫盲班,为她们解释了曲谱中符号的意义,并用小提琴比对着一个个音节。

刘朗邀请李娘子用长笛,吹奏前奏部分和中间部分合音,自己用小提琴演绎全本。随着李娘子的笛声响起,众人也慢慢沉浸入梁祝的世界。刘朗说的,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梁祝的故事,逐渐浮上众人的脑海。随着乐音高低起伏、舒缓快速,梁祝二人从路途相遇到草桥结拜,从三年求学到十八相送,从探访到婚变,从拜坟到化蝶,这一系列的过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音乐声停了之后,众人思绪久久才得回转,李清照禁不住叹道:“真是千古绝唱呀!”其余几人也纷纷认同。

刘朗亲自演奏梁祝之后,青莲居士、秀娘、李娘子和东方玉也分别上场演奏一首拿手的曲子,同样赢得了一致好评。特别是青莲居士的琴艺,真正称得上是炉火纯青,不带一点烟火色。

几人演奏以后,剩下的几人虽然不善曲艺,但除了老夫人,都是有名的才女,李清照更是大师级的。众人如是起哄,要他们每人作一首新诗词助兴。剩下的几人相视一笑,凭她们的才情,也不可能怯场的,都答应下来。朱淑真身为主人,当然又得要头一个出场。她吩咐使女准备好文房四宝,随即离座走到桌边,略一沉吟,提笔写道:

迟迟春日弄轻柔

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

不堪回首

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

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

海棠亭畔

红杏梢头

“好词,好一首《眼儿媚》!”众人看后,大声赞好,李清照也是称赞不已。这首《眼儿媚》也确实是佳作,也充分展示了朱淑真的才情。朱淑真听到众人的赞赏,连声谦虚的表示不敢当,不过,刘朗却从她瞟向的眼光里,明显看到几分得意,不禁微微一笑。

接下来,就轮到韩玉真出场了。这丫头估计早打好腹稿了,离席走到摆放纸笔的桌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