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92章

天下枭雄-第92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还有很多重大的事情要考虑,从一大早,杨广便来到御书房,开始批阅奏折。
  他打开一份折子,这是吏部的一份任命书,任命西梁朝宗室之后萧铣为罗县县令,这个萧铣是他妻子萧后的侄子,萧后求他给侄子安排一个职位,这份吏部任命也就是根据他的意思下发。
  杨广随手在上面画了一个‘敕’,放在一边,他又拿起一本奏折,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这是杨素的最新任命诏书,望着这本诏书,杨广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从杨谅之乱平定后,他便一直在考虑三件大事,迁都洛阳,继承者的问题,还有是朝廷权力布局,随着前天晚上他正式下定决心立嫡长为太子,前两件大事他便已经解决了,然后他将开始着手朝廷的权力格局。
  作为一个帝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绝不准许一家独大,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没有把关陇贵族赶尽杀绝,他要留一部分来对抗北方士族,同时他还要扶持南方士族,形成三权鼎足的局面。
  这里面杨素的存在就成为他权力平衡的难点,他不仅是朝廷第一重臣,而且是军队第一统帅,军政两手都很硬,这让杨广深为忌惮,在杨素面前,他感觉自己很渺小、懦弱,他皇帝的威望还比不上杨素的权势,天下人只知杨太仆,而不知皇帝陛下。
  无论是从权力平衡考虑,还是从增加自己威望考虑,杨广都无论如何不能再容忍杨素了,当然,他不可能一刀把杨素杀了,那样会引起朝纲大乱,那也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毕竟杨素有拥立之功,杨广还一时下不了狠手。
  他便用了最巧妙的办法,明升暗降,夺他的政务大权,同时命他营造东宫,不准他返回京城,他也就接触不了朝廷,使朝廷慢慢地将他淡忘。
  同时还要打压杨家,使杨家在士族中的地位降低,从北方士族领袖,降为一个普通的二流世家。
  对杨家的打压,使杨广不可避免的想起了杨元庆,这是杨家中他唯一想重用之人,他准备在几年后让杨元庆替代长孙晟成为新一代的突厥使,突厥从来都是大隋头号威胁者,突厥使非重臣不能担当,他必须找一个能干、忠心、文武双全、熟悉突厥、精通突厥语且和突厥关系极佳的年轻才俊,杨元庆无疑就是最佳的人选,他想不到还能有谁比杨元庆更合适。
  将来他还能再辅佐自己的儿子,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愿意成为大隋之盾。
  但重用杨元庆又和他打压杨家的策略有点抵触,打压杨家会使杨元庆降低对他的忠心,这又是杨广不愿看到的,他必须想个办法把杨元庆从杨家里剥离出来,使杨元庆不受杨家的影响。
  “陛下,杨史令来了,在外候见!”门口一名宦官禀报。
  “宣他觐见!”
  宦官出去,随即传来悠长的高喝声,“陛下有旨,宣内史令杨约觐见!”
  ……
  “陛下有旨,宣内史令杨约觐见!”
  一声声高喝下去,片刻,杨约在一名宦官的引导下进入御书房,杨约上前一步,深施一礼,“臣杨约参加皇帝陛下!”
  “杨爱卿,旬休日把你召来,朕很过意不起。”
  “臣不敢,陛下有召,臣当随时应候。”
  杨广点了点头,他从旁边桌案取过厚厚一叠诏书,‘哗!’地扔到杨约面前,“这些诏书朕很不满意,你拿回去重拟。”
  杨约吓得一个激灵,这已经是三天之内第二次退还草旨给他了,第一次是递给他,而这一次是直接摔到他面前。
  他慌忙拾起圣旨,居然有十七八份之多,“臣这就回去让内史重拟。”
  杨广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朕没记错的话,这是第二次了吧!”
  “是!”
  杨约心中惊恐万分,他擦了一把汗,低声道:“是第二次了。”
  “朕不希望有第三次,明白吗?”杨广缓缓道。
  “臣明白,绝不会再有第三次。”杨约有点绝望了,他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圣上到底有哪里不满意?
  停一下,杨广便把话题扯到了杨元庆身上,“杨爱卿,还有一事,是关于你兄长的孙子杨元庆,朕也要和你好好谈一谈他。”


卷五 龙腾虎跃斗京华 第八章 分配不公
  来的时候杨约是忧心忡忡,离去的时候他却是失魂落魄,马车里,杨约的身体随着车厢的晃动而起伏,他就像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眼睛茫然地望着前方的朱雀门大街。
  怀里捧着十八份被退回的旨令,连同上次的十五份,一共是三十三份,这是大隋建国以来从未有过之事,很明显,圣上是借圣旨来发难,给了杨约极大的压力。
  ‘朕不希望有第三次……’
  皇帝的威胁回荡在他脑海中,他很清楚第三次会有什么后果。
  同时在他脑海回荡的,还有圣上的另一句话,‘杨元庆作为外臣不该参与到朕的家事中,他还小,朕不怪他,但是杨家应该严格管束他……’
  这句话却如一把火,将他内心中所有的忧虑、压力和烦恼统统点燃了。
  ……
  杨府内院,一个三十余岁的干瘦女人匆匆走进了郑夫人的院子,满脸的怨恨,她姓岳,是杨素第四子杨积善的妻子,她娘家是商人背景,因为和杨素有点关系,因此杨素便让自己的庶子杨积善娶了岳家之女为妻。
  岳氏在杨家饱尝了庶子之妻的待遇,使她变得敏感、自卑,变得善妒、自私,再加上她从商人家庭带来的骨子里的精明,使她成为杨府后院里一只永不疲倦的乌鸦。
  属于她的利益,她一滴水都不会漏掉,不属于她的利益,她也会千方百计刮一层油,别人得到利益而她没有得到,她便会造谣中伤,她会搬弄是非,让得到利益之人筋疲力尽。
  今天,负责管理杨氏田庄的丈夫杨积善回杨府报秋收之帐,无意中给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杨家庄田位于泾阳县的一处最肥沃的土地被秘密处置了。
  杨家庄田在关中有一百余顷,分为大大小小近二十个庄田,其中在泾阳县泾水河畔,有一座十顷一千亩的庄田,那是杨家土地中最肥沃的一块,亩产粮食达五六百斤,被称为杨家庄田中的金不换。
  可就是这座杨家的金不换庄田,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秘密划给了一名杨家子弟,而这名杨家子弟便是杨元庆。
  这座金不换庄田是杨素为安抚杨元庆在哈利湖之战中无功而特地划给他,给他用来奖赏在哈利胡之战中立功的将士,为防止消息泄露,造成杨素私赏军功的被动,这件事做得非常秘密,只有杨素和杨玄挺知道,其余人一概不知,包括杨元庆的父亲杨玄感也不知晓。
  但随着秋收的来临,这个秘密还是被发现了,首先就是被负责庄田的杨积善发现,他心中疑惑和不满,这是杨家的第一块土地归个人,在此之前,杨家的土地都是归杨府共同所有,从没有归哪一房私自占有,甚至连他们自己的永业田都要交给家族一半,所产粮食用来周济杨氏家族中家贫的族人。
  杨积善的这个发现无疑破了杨家的规矩,他忿忿不平地回来,又透露给了自己的妻子岳氏,岳氏几乎要疯狂了,一个连庶子都不如的私生子,竟然一个人独占了十顷最好的良田,这是谁给他的?就是天王老子给他的都不行!
  岳氏就像被火烧了一样,一阵风似的冲进了郑夫人的院子。
  前天晚上郑夫人也挤在人群中看杨元庆比箭,因为秋夜寒,她有点感冒,这两天都呆在房间里休息吃药,头脑昏昏沉沉,也想不了其他的事情。
  “大姐,在吗?”院子里传来了岳氏的声音。
  丫鬟正要去回绝,郑夫人却摆摆手,有气无力道:“让她进来吧!”
  片刻,岳氏一阵风似地冲了进来,一拍巴掌道:“大姐,出大事了!”
  “弟妹,一惊一乍,出什么大事了?”
  “泾阳那块土地,就是那块最肥沃的土地,父亲竟然给人了。”
  岳氏心里跟明镜似的,那块土地除了她公公杨素,谁还敢私划给杨元庆。
  “给谁了?你把话说清楚,哎呀!我这头痛得厉害,你改天再告诉我吧!”
  郑夫人从骨子里瞧不起这个商人家庭出身的妯娌,今天她身体不舒服,她更没有心思听她传播小道消息。
  岳氏一点都不介意郑夫人的冷脸,她知道自己只要说出那三个字,她的病马上就好,郑夫人和杨元庆之间的矛盾,她比谁都清楚。
  她坐下来盯着郑夫人的眼睛,一字一句道:“那座一千亩地的庄园,父亲已经把它划给了杨元庆,这是积善刚才庄园回来,消息千真万确。”
  “谁?”郑夫人腾地坐直了,瞪大了眼睛。
  岳氏酸溜溜地冷笑一声,“还能是谁,你的儿子杨元庆呗,哟!大姐心里笑开花了吧!恭喜大姐,得了这么大一座庄田。”
  郑夫人脸一沉,“你少说风凉话,他不是我的儿子,和我一点关系没有。”
  “可是我宁愿要他这个儿子,一千亩啊!我算过,折成黄金至少五千两,关键是还没地方去买。”
  岳氏眉毛一挑又笑道:“大姐,你说父亲怎么就这么偏心他呢?从小就偏心了,他可是私生子啊!难道他和父亲的关系……”
  “闭上你的臭嘴!”
  郑夫人也有些恼羞成怒了,她并不是为岳氏而怒,而是为公公的偏心而怒,她的两个儿子名下一分土地都没有,长子做了县令,好容易才有几亩永业田,却被公公沽名钓誉,逼他分给了穷人,还美其名曰,长孙风范,可他自己是怎么做的,居然把最好一千亩上田给了一个庶孙,厚此薄彼,何其不公!
  她忽然对杨元庆深深地仇恨起来,恨得她咬牙切齿,又想到萧皇后和自己的谈话,新仇旧恨一起涌入心头,这一刻,她的感冒突然好了,头脑比任何一刻都清醒。
  岳氏一点不在意郑夫人对她的呵斥,她很清楚郑夫人此时的心情,她又低声问道:“大姐,我们怎么办?就这么算了吗?”
  “算了,哼!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这时,丫鬟忽然在门口禀报:“夫人,郑家大老爷来了,在前堂等候。”
  来的应该是她的大哥郑善愿,估计是来探望她的病情,不过探望病情大嫂来才对,大哥来做什么?
  她心中疑惑,可眼前的事情她得先处理好,郑夫人想了想,便对岳氏道:“这件事你把它告诉所有族人,人多力量,光靠我们两个抱怨是没用,只有激起公愤,父亲才会为他的决定后悔。”
  岳氏仿佛接了圣旨,跳起来就向外奔去,这样一来,她便可以告诉大家,这是长夫人告诉她的,撇清她的关系,省得以后公公找她算帐,这也是一种商人的精明。
  前方贵客堂内,杨玄感正在陪他的大舅子说话,今天是休朝日,杨玄感也是在家中休息,他这段时间陪同各国使臣,着实已筋疲力尽,他不想见任何客人,但郑善愿是郑家长子,身份很高,亲自来拜访,杨玄感无可奈何,只得亲自接待。
  “玄感,我这次来其实只是为一件小事,其实和大妹说说就可以,用不着你亲自接待,我知道你这几天辛苦。”
  杨玄感笑了笑,“在床榻上躺着也是休息,和你聊天也是休息,难道你也是外国使臣吗?”
  郑善愿也笑了起来,自己这个妹夫很会说话,不愧是鸿胪寺卿,他便说出今天的来意:“上次你们让元庆来郑家,想让两个孩子见见面,可是春水那天正好身体不好,就想改期,本来我是请元庆这两天去郑家吃顿便饭,可正好我又有事,哎!这总是凑不到时间,这次母亲做主,想请元庆明天再去郑家一趟,让两个孩子正式见见面,你看……”
  郑善愿委婉地又重新提出了联姻的要求,杨元庆在那天晚上的比箭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得圣上夸奖,只要圣上青睐,皇后略有不满也没关系,他们也发现了杨元庆可能会有前途。
  不料郑善愿刚说完,门外便传来郑夫人的声音,“绝对不行!”
  郑夫人走进屋子冷冷道:“郑家的女儿宁可嫁给叫花子,也不会嫁给他。”
  郑善愿和杨玄感面面相觑,这话怎么说的,这么偏激,杨元庆是哪里得罪她了吗?
  杨玄感知道妻子的心事,只得苦笑一声,不吭声了,郑善愿却干咳一声,“大妹,这话怎么说呢?”
  郑夫人不给兄长好脸色,虎着脸道:“大哥,你回去吧!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杨家要出大事了,等事情结束后你再来提亲。”
  “夫人!”
  杨玄感终于忍不住了,他拖长了声音道:“杨家要出什么大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很快就知道了。”
  郑夫人又催促兄长,“你先回去,联姻之事以后再说。”
  郑善愿满脸尴尬,只得起身对杨玄感告辞道:“既然府中有事,我就先告辞,联姻之事,我们以后再谈。”
  他抱拳行一礼,讪讪走了,杨玄感将大舅子送出府门,回来道内宅房内,他一眼看见郑夫人,便沉下脸道:“你怎能对大哥这样无礼?”
  “无礼?”
  郑夫人冷哼一声,“你听完我的话,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无礼!”


卷五 龙腾虎跃斗京华 第九章 利益之争
  在杨积善妻子岳氏的刻意传播和搬弄之下,杨元庆获得泾阳一千亩土地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杨府,土地和房宅一样都属于不动产,可以传给子孙,从来都是被众人所瞩目。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土地和房产,但碍于族规,他的希望都只是一种梦,但每个人的心中又是平衡的,不患寡,患不均,当杨元庆获得一千亩土地,而且是最肥沃的土地传到大家耳中时,就算是最宽容的人也无法忍受了,这件事向一条导火索,点燃了大家心中对杨元庆的不满和愤怒。
  这种不满来之久矣,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人人都在争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用一种共同认可规矩来约束大家的私欲,这不仅是杨家,任何一个大家族都必须是这样,甚至包括一个国家。
  这个规矩是嫡庶长幼、论资排辈,在这个规矩的约束之下,每个人都循规蹈矩的生活,耐心的等候,心安理得地获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家族中也很平平静静。
  但当杨元庆这个异类闯入家族时,就会让大家感到不安,他已经离开家族太久,已经完全游离在家族的分配体系之外,再加上他从小那个被人诟病的身份,连庶子都瞧不起他。
  他在外五年,大家都已经淡忘他,当他突然闯入家族,首先便获得了嫡子的待遇,一个人占有一座有七八屋子的独院,打破了家族的分配规矩,这就让家族的绝大部分人心中不舒服,嫡子认为不配,庶子认为不公。
  这就像排队买票,大家都排了一夜的队,依照先后顺序等待,可这个时候突然跑来一个插队者,而且是插在第一个,并且要买走最好最多的票,这样一来,后人辛辛苦苦排了一夜队的人都必然会愤怒。
  如果这是乱世,一个拥有非凡勇力的人获得更多利益,大家无可非议,但现在不是,现在是大隋国力最鼎盛的时刻,杨元庆的边将身份便显得无足轻重了。
  “你们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房间内,杨积善、杨万石、杨仁行三兄弟在紧急商量对策,杨积善经过五年前的贺若云娘风波后,人已变得聪明了很多,他负责管理家族田庄,其实他在两个月便发现了泾阳田庄之事,只是他一直不敢说,他知道父亲对杨元庆的偏爱,怕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