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47章

天下枭雄-第647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贵平也不耽误他,起身告辞了,房间里只剩下杨峻一人,他沉思良久,便取信笺写了一封信,小心地封好,把自己的一个心腹家人叫来。
  杨峻将信递给他,反复嘱咐:“立刻去新平县的唐军大营,把这封信亲自交到秦王手中。”
  “老爷放心,我会做好此事。”
  家人匆匆走了,杨峻这才起身走出房门令道:“给我备马车,我要去东宫。”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七章 隋唐大战(七)
  在新平县以北,无边无际的旷野里,八万隋军主力正缓缓开至,正如李世民将最精锐五万唐军放在自己身边一样,杨元庆带来的这八万军队也是最精锐的隋军,包括了六千陌刀重甲步兵和五千重甲骑兵。
  唐军大营矗立在一片略微凸起的高地上,方圆约十里,一条小河从左营潺潺流过,大营是板墙式构筑,高约两丈,士兵们在板墙上来回巡逻放哨。
  在高高的板墙上,赵王李玄霸和大将尉迟恭正在注视着远方五里外的隋军大营,在晴朗的天空下,他们看得格外清晰,隋军士兵正在忙碌地构筑板墙,他们还没有完成大营修筑。
  “为什么不冲上去打他们个稀巴烂?”
  李玄霸用鞭子指着隋军大营,他的语气里极为不满,自从上一次他在虎牢关受伤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上战场,唐军屡战屡败的消息逼得他快要发疯,他就恨不得率一支军队杀进太原去,将杨元庆和所有的隋朝官员全部杀死,以解他心头之恨。
  但李孝恭阵亡后,李玄霸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寡言了,眼睛里不时闪过仇恨的凶光,仇恨在他心中一天天的积累,他在等待,等待着复仇的一刻。
  此刻他看见了隋军大营,复仇之火在他心中开始燃烧起来,再也无法抑制,他转头就向营内奔去,尉迟恭怕他有失,也跟了过去。
  大营内,李世民正在沙盘前沉思,他得到斥候情报,隋军居然只来了八万人,明明有十五万大军,那么其他七万人到哪里去了?他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虽然铜官道那边也出现了一支隋军,旌旗铺天盖地,但李世民认为,这是隋军在虚张声势,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难道是……对于唐军在关中部署上的薄弱,李世民是心知肚明,他最担心的是关东防御薄弱,潼关和蒲津关一线只有三万军,如果隋军真的从洛水道南下冯翊郡,抄东线的后路,关东形势堪忧。
  旁边房玄龄见李世民目光一直盯着冯翊郡,便明白了他的担忧,“殿下,卑职也同样担忧东线。”
  李世民霍地转身,注视着房玄龄,“你也认为杨元庆会分兵南下冯翊郡?”
  房玄龄点点头,“关键是现在的隋军主帅是杨元庆而不是秦琼,秦琼不会分兵东线,东线不是他的战区,但杨元庆则不同,他是从全局考虑,如果他发现东线薄弱,他必然会有所考虑,而现在他的兵力明显减少了……”
  房玄龄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却很明显了,杨元庆必然已派兵去了东线,李世民眼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焦虑,如果东线被攻破,隋军长驱直入关中,直奔长安,那么他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像一只桶,别的地方再坚固,只要其中一处出了问题,桶中的水同样会流光。
  “先生认为,我们该怎么应对?”李世民心有点乱了,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房玄龄微微叹了口气,“现在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非要有所选择,那么我可以列出三策。”
  “先生请说!”
  “上策是殿下与隋军速战,尽快击溃杨元庆部,然后火速救东线,中策是长安守军出击,出兵五万增援东线,使东线的兵力增加到八万,或许能抵挡住隋军对东线的进攻,下策是唐军全线放弃关中,撤回长安,坚守长安城。”
  李世民摇了摇头,“下策首先就不能考虑,中线虽然最好,但太子肯不肯让步,还是一个问题,何况还有父皇制肘,我估计最多三万军,分一万守铜官道,那么东线最多只有五万军防御,能否坚持得下来?”
  “殿下的意思是,只能选上策?”房玄龄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神情,“应该说只有上策是掌握在我的手中,不过……”
  李世民缓缓走到大帐门前,凝视东北方向的隋军大营,仿佛在自言自语,“两军决战,应该以稳健为重,如果仓促应战,会得不偿失,最终导致失败,我该何去何从?”
  这时,他忽然看见三弟玄霸如一阵风似的向大帐奔来,两边人怎么也拦不住他,后面还跟着尉迟恭,李世民眉头一皱,这是出了什么事?
  “不要拦他,让他直接进帐来!”李世民随即吩咐亲兵一声。
  片刻,李玄霸冲进了中军大帐,大声嚷道:“二哥,隋军在构筑大营,不趁此机会进攻隋军,更待何时?”
  “你不要这么叫嚷!”
  李世民极为不悦道:“该不该进攻我心里有数,不要你来教我。”
  “殿下!”
  旁边房玄龄小声劝道:“我们应该理解赵王急切的心情。”
  他其实就在暗示李世民,赵王并非常人,不要惹怒他,李世民点点头,又对李玄霸道:“稍等片刻,我领兵和你去看一看。”
  这时,尉迟恭也进了大营,李世民随即吩咐他,“点一万五千马步军,出营掠战。”
  东线局势的危急使李世民不可能长期和隋军对峙,但他又不想仓促决战,便决定先和隋军试探性地一战。
  唐军大营内战鼓轰隆隆敲响了,营门打开,一队队骑兵和步兵疾速冲出大营,旌旗招展,铺天盖地,他们迅速在大营整理队伍,开始列队向隋军大营进发。
  隋军大营虽然还在构筑之中,但防御却十分严密,专门有六千骑兵防御唐军偷袭,由杨巍统帅,当唐军大营内战鼓敲响,隋军哨兵立刻仰天吹响了号角。
  ‘呜——’
  号角声声,六千骑兵冲出了大营,在杨巍的率领下,在大营前列队防御,六千根长矛刷地平端而起,杀气沸腾,紧接着,四千重弩军也奔出大营,在骑兵前举起巨弩,对准了缓缓靠近的唐军。
  杨元庆已经得到禀报,他当即也率领一万马步兵出营应战,和唐军恰恰相反,杨元庆并不着急和唐军决战,他在等待东线的战局变化。
  隋军在东线拥有十五万大军,李靖、秦琼、裴行俨都是主力之将,而对方主将却是李神通,兵力只有三万,就算增兵也最多五六万军队,远远不能和隋军抗衡,东线突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只要隋军从东路杀入关中,那李世民就守不住了,必然会后撤回长安,而这个时候,才是隋军大举进攻的良机,就算李世民再足智多谋,但大势已去,他也无力回天。
  在这种情况,杨元庆没有必然再用什么奇兵,更没有必要偷袭或者夜战,只要步步为营,防御得滴水不漏,这一战,李世民必败无疑。
  “殿下,唐军似乎已经意识到东线的危急了。”
  旁边罗士信笑道:“居然这么快就来掠战。”
  杨元庆注视着唐军缓缓靠近,摇了摇头,“对方只有一万军,明显只是试探,不要和他们应战。”
  他立刻喝令:“骑兵撤回,再调三千弩兵压阵!”
  杨元庆军令如山,尽管杨巍渴望能和唐军一战,但他不敢抗令,率领六千骑兵缓缓退回大营,与此同时,大营内又出来三千弩兵,部署在巨弩兵之后,举弩对准了唐军。
  这时,唐军已经到两里之外,由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组成,李世民身着金盔金甲,手执狼牙槊,在他两边也是名将济济,李玄霸、尉迟恭、李君羡、卢祖尚、侯君集、刘弘基等等。
  相比之下,杨元庆身边名将却不多,只有罗士信、杨巍、牛进达、薛万彻等等,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杨元庆的名将都已分布各地,李靖、秦琼、裴行俨在东线,徐世绩在南线,王君可在巴蜀,谢映登在荆襄。
  李世民远远凝望着隋军布阵,很明显,隋军将大量弓弩军部署在前方,就是不想和自己作战,这就是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隋军的重心已经放到了东线,这边就变成以守为主。
  “二哥,让我去冲击隋军阵型吧!”李玄霸手执两柄大锤,心急如焚,嗷叫着请战。
  “你是铁打的吗?”
  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怒斥这个愚笨的兄弟,“隋军弩箭有七八千人,你能躲得过?把你射成马蜂窝一样,你就不会叫了。”
  李玄霸被骂得低下头,尉迟恭不忍,也上前道:“殿下,如果就这样撤军回营,势必也会影响到士气,不如卑职领一支军,从南面进攻隋军,分散隋军防御,然后我们再从正面进攻。”
  李世民凝视隋军良久,终于叹了口气,“进攻又能如何,我们只有一万军,难道还能杀败隋军,若出兵不利,反而更加动摇军心。”
  他当即令道:“收兵回营!”
  唐军鸣金收兵,缓缓向后撤退,这时李世民招手将刘弘基叫来,低声对他道:“隋军主营在洛交县,粮草运输线漫长,你可率五千骑兵,今晚出兵,袭击隋军粮草运输线,如果可能,给我烧毁隋军后勤主营。”
  事到如今,李世民只能用奇兵来对付隋军了,断隋军粮草后勤,或许是一个办法。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八章 隋唐大战(八)
  就在隋军主力开始和唐军对峙之时,程咬金率领一万军队也浩浩荡荡杀到了铜官道上的金锁关,程咬金接到的命令是虚张声势,如果有可能则夺取金锁关。
  虚张声势很简单,是程咬金的拿手好戏,但他更感兴趣是夺取金锁关,金锁关不是虎牢关,也不是潼关,但夺下它的功劳不亚于夺取潼关,这种好事到哪里找去?
  这段时间程咬金特别卖力,主要是他有了心事,他娘子怀孕已有六个月,几个产婆都说,这次肯定是儿子,而且他娘子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酱烧蹄髈,一顿要吃一只,俗话说荤男素女,这就更加坚定了程咬金的信心,这次一定是生儿子。
  程咬金每天做梦都是抱着一个大胖儿子,但这样一来,他的心思就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前打仗立功是为了钱,现在钱是挣得足够多了,那么他就该考虑自己的爵位了。
  爵位是可以让儿子继承,秦琼、徐世绩、罗士信都封国公了,听说连王君廓那样的冷人也将封蜀国公,而他程咬金现在只混到一个东阿县公之爵,县公上面还有郡公,然后才是国公,眼看战争即将结束,机会已不多,程咬金才开始着急起来,为了儿子,也为了面子,他无论如何也要拼一个国公当当。
  队伍在金锁关前扎下了大营,程咬金下令埋锅造饭,他自己则带了几十名随从前去金锁关附近查看地形,金锁关的主将是殷开山,也是唐军名将之一。
  他本是河西甘州总管,但李神符在会宁郡中计身亡后,河西已兵力空虚,这时隋军大举进攻河西,殷开山只好放弃河西逃回关中,被李渊下旨革去了总管和官职,降为郎将。
  这次殷开山奉命率三千人守金锁关,责任重而力量弱,整个铜关道只有他这三千人镇守,令他压力极大,尽管他也听说朝廷将追派一万援军,但援军几时到来,还为未可知。
  城头上,殷开山注视着远处一队隋军骑兵靠近金锁关,他已经得到情报,隋军主将是程咬金,率领几万人前来攻打关隘,这让殷开山略略放心一点,程咬金此人他是知道的,号称隋军福将,总是运气不错,但真正的作战能力要比秦琼、罗士信他们差得远,不过隋军兵力太多,又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在距离金锁关约三里的一座山梁上,程咬金骑在马上眺望远处的金锁关,看了半晌,他不由咧嘴笑了起来,“你们看见没有,这不就是一座土城吗?这样的关隘能挡住我们?”
  旁边一名郎将小心翼翼提醒他,“程将军,关隘虽然不高大,但唐军有三千人,如果三千人布弓迎战的话,我们恐怕会损失惨重,不可强攻。”
  “我当然知道!”
  程咬金瞪了他一眼,“我身经百战,这种事情还要你来提醒吗?”
  说完,他又瞥了一眼这名郎将,问道:“你有爵位吗?”
  郎将被问得一头雾水,连忙躬身道:“卑职被封为县子爵。”
  程咬金仰头盘算一下,‘公、侯、伯、子,此人比自己低了三等。
  他心里舒畅起来,“嗯!你的提醒也不错,说明你还是很尽心,好好效力,争取升为县伯。”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凝神向关隘西面望去,他记得情报上说,关隘西面有一座山丘,在山丘上,便可以直接攻打金锁关,并且山丘上没有驻兵。
  果然,程咬金看到了一座山丘,紧靠城池,但是……山顶有驻兵,修建了营栅,至少有五百人,程咬金顿时大怒,这情报不对啊!
  这时,一名士兵在旁边道:“程将军,斥候萧校尉来了。”
  程咬金回头,只见萧延年带着一队斥候向这边奔来,他立刻笑了起来,这小兔崽子混得不错,从军没两年,居然就混到校尉了,说起来,自己还是他的领路人,他叫自己一声师父也不为错。
  萧延年也看到了程咬金,他心中大喜,他从军就遇到了程咬金,得到程咬金诸多指点,使他受益匪浅。
  “程将军!”
  萧延年大喊一声,骑马飞奔上前,躬身施礼,“参见将军!”
  “呵呵!听说贤侄进关中了,几时又回来的?”
  “回禀将军,卑职一直到了同官县,发现县里没有一个驻军,卑职不敢太深入,怕被敌军发现,影响到隋军的全局部署。”
  “嗯!不错,有点头脑了。”
  程咬金赞许两声,眉毛一挑,又笑问道:“贤侄,你有爵位吗?”
  刚问完,他又笑了起来,“你当然不会有,我问得多余了。”
  萧延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确实有爵位,金城郡公。”
  “什么!”
  程咬金的眉头竖了起来,胡子一根根炸开,声调陡然提高,“你怎么会有爵位?”
  萧延年见程咬金发怒了,不由战战兢兢道:“程将军忘了吗?去年底殿下颁布了追恩令。”
  在去年底隋突大战后,杨元庆颁发了追恩令,对于前隋大将,只要是在对高丽、突厥或者吐谷浑之战中立功获得的爵位,新隋都予以承认,如果子孙在本朝中效力者,还可以继承爵位,但最高只能继承到郡公一级。
  萧延年的父亲宇文成都在对吐谷浑一战中被封为金城郡公,因此萧延年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不过这只是准爵位,需要在本朝效力十年后,才正转为正式爵位。
  程咬金的脸色立刻变黑了,调转马头便大营走去,萧延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上前解释道:“程将军,现在还只是虚爵,没有土地、俸禄,其实没什么意思。”
  程咬金一句话都听不进去,萧延年的爵位深深刺激了他,居然是郡公,他奶奶的,他程咬金还只是个县公,就因为没有一个好爹吗?
  回到大帐,程咬金一拍桌子,怒视萧延年道:“你是怎么探查的情报,你说蜈蚣岭上只有哨塔,没有驻军,现在你看看去,上面是什么?是鸟拉的屎吗?”
  萧延年见程咬金翻脸了,估计是自己的爵位惹的祸,他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无奈地回答:“卑职探查时,上面确实只有两座哨塔,这是后来唐军才驻扎,我的手下又及时禀报了,程将军不知道吗?”
  “知道个屁!”
  程咬金直着脖子吼道:“我限你明天天亮前拿下蜈蚣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