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35章

天下枭雄-第635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又给萧月仙解释,“本来应该是大姐来接你进府,她正好这两天感恙了,医生嘱咐她不能见风,她只好托我接你进府,失礼之处,还请多多谅解。”
  “月仙不敢!”
  出尘挽着她的胳膊向府里走去,秦大娘和几名丫鬟替她们拿着行李,一边走,出尘一边笑道:“院子都已经收拾好了,你们先安心住下,我会替你们安排好,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慢慢就会习惯,还有些姐妹,晚上大家再见面,还有孩子们,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你。”
  “月仙多谢侧妃关心!”
  出尘咯咯一笑,“不要这么客气了,以后就叫我二姐,或者叫我出尘也行。”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五十七章 药到病除
  吃罢晚饭,又喝了茶,众人才慢慢散去,各自回房,出尘给萧月仙使了个眼色,向外堂而去,萧月仙放下茶碗,起身跟着她出了大堂。
  她们进了一条走廊,长长的木廊上方爬满了紫藤,一串串如葡萄般的紫藤花开得正盛,暮色中散发出阵阵清香,“感觉怎么样?”出尘微微笑问道。
  萧月仙脸有些热,今晚大家的热情让她感觉非常美好,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令她喜欢上了这个大家庭,她有些羞涩地点点头,声音很低,“我很喜欢。”
  出尘心中不由苦笑了一下,美貌的女人不仅男人喜欢,女人和孩子们也喜欢,她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萧月仙,首先就是因为她的美貌。
  “二……侧妃”
  萧月仙本想叫出尘二姐,但她还是没能喊出口,毕竟还没有正式入门,她不敢太自信,出尘感觉到她的紧张,便挽住她的胳膊,笑道:“有什么话就直说,我可是个爽快之人,当年我也是很快意恩仇。”
  “嗯!我在想,我是不是穿得太好了?”
  萧月仙今天发现,众人穿的都是细麻质地的裙袍,而唯独她穿着一身紫色绣花丝裙,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出尘一怔,不由咯咯笑了起来,“你想得太多了,我们都有丝衣,都压在箱子里呢!现在是提倡节俭,所以都穿细麻,你才刚来,怎么能立刻就让你入乡随俗,别担心,一切都会安排好的。”
  两人走进了一座院子,出尘又带她进了屋,对里屋笑道:“大姐,她来了。”
  萧月仙心中蓦地一跳,大姐就是楚王妃,也就是杨元庆的正妻,她终于要见自己了吗?,她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脚下步伐也慢了下来。
  “请进!”屋子里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
  “别害怕,进来吧!”出尘笑着拉住她的手,把她带进了房间。
  房间里光线明亮,收拾得简单而整洁,正面摆放着一只木榻,两边也各摆放着几只单人坐榻,房间周围站着几名丫鬟,均容颜俏丽,脸上带着笑意,旁边坐着一名气质出众的少妇,容貌清丽,吃饭时月仙见过,是三夫人江佩华,她也是满脸笑容,轻轻向她点了点头。
  而正面坐榻上坐着一名年轻少妇,容颜俏丽,梳着高髻,乌黑的头发里只插一支碧玉簪子,虽然也是穿着细麻长裙,但她举手投足间的从容仪态,使她有一种掩饰不住的雍容大气,不用猜,月仙便知道这就是裴王妃了。
  她立刻双膝跪下,恭敬地行一礼,“月仙叩见王妃!”
  裴敏秋也在打量这个传说中的萧梁第一美人,见她身材高挑而不失丰满,肌肤细腻而白皙,一双深潭般的双眸中,眼珠如宝石般闪亮,但美貌中又透着一种端庄,裴敏秋点点头,难怪佩华对她的美貌赞不绝口,果然不同凡响。
  “请起!”
  出尘将萧月仙扶起,裴敏秋又微微笑道:“府中还习惯吧!”
  “多谢王妃关心,我能适应。”
  虽然裴敏秋心中对月仙的入府有意见,但她心中也明白,这门婚姻她必须承认,她本身也不是刻薄的女人,人既然已经来了,她也不想太为难萧月仙,还好,大家都喜欢她,裴敏秋便决定做一个顺水人情。
  裴敏秋便给出尘使个眼色,意思是说,‘开始吧!’
  出尘会意,微微一笑道:“我也是南方人,我知道有些规矩,南方北方都一样,今天是你进门的日子,所以我们就按照规矩来。”
  说完,她从丫鬟手中接过一只茶碗,递给了萧月仙,萧月仙心中怦怦直跳,她知道这是什么规矩,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时刻到来,她接过茶碗,上前盈盈跪下,将茶碗高高举起,奉给了裴敏秋。
  这就是一家的王道,男主外,女主内,一个女人,不管男人再怎么宠爱她,若过不了主母这一关,她就永远不会被这个家庭接纳,永远融入不了这个家庭。
  奉茶就是一个含蓄的仪式,不会明着说,‘你搬出去,这个家不接受你。’
  而是用一种含蓄的肢体语言,比如主母不接受新人的奉茶,那新人只能含泪而去,遇到一个有点良心的男人,会外面租一座房子,养着这个可怜的女人,但她不可能有任何名分。
  直到今天,‘名分’两个字还是异常重要,君不见,无数弃旧迎新的悲剧,无数第三者插足导致家庭的破裂,不就是为了这‘名分’二字吗?
  裴敏秋默默注视她半晌,她也是女人,有着正常女人的嫉妒之心,她也不愿意丈夫总把女人往家里带,可是有些事情也由不得她,谁让她嫁给了杨元庆。
  裴敏秋心中叹了口气,终于接过了萧月仙的奉茶,这就是告诉她,我接受你了,萧月仙手上一轻,泪水竟涌进了眼眶,她哽咽着道:“谢王妃!”
  裴敏秋并不喝茶,她把茶碗放在桌上,上前扶起她,勉强展颜笑道:“按规矩,我接了你的茶,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所以有几句话我要告诉你,希望你能记住。”
  萧月仙默默点头,站在一旁,裴敏秋体会到了她心中一丝不安,又笑道:“也不用紧张,只是几件小事要提醒你一下,一个就是衣着,你应该也注意到了,王府内没有人穿丝质裙袍,当然,你是第一天来,我不会怪你什么,等会儿我会让人送一些衣裙给你,如果不合适,我们另外再做。”
  萧月仙已经注意到了她的衣裙太奢华,和王府俭朴的作风格格不入,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裴敏秋笑了笑,又道:“第二件事就是元庆的内书房……”
  ……
  嘱咐了几件事,出尘带着萧月仙回去了,几名丫鬟也退下,房间里只剩下裴敏秋和江佩华两人,裴敏秋喝了一口茶,淡淡问道:“你觉得她怎么样?”
  江佩华沉吟一下,笑道:“我觉得她非常端庄,质朴内秀,没有一丝妖媚之气,很不错。”
  裴敏秋也轻柔地笑了起来,“这也是我接受她的原因,如果她是那种狐媚子女人,浅薄虚伪之流,说实话,我绝不会接受她。”
  “她的气质很像我们家人,会很快融入我们,今天孩子们就很喜欢她,看得出来,她也很喜欢这个家。”
  这时,裴敏秋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又问:“芳馨好点了吗?”
  江佩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她是心病,恐怕得要心药医治。”
  “可是……”裴敏秋也有些为难,惟独这件事她不能做主,必须要元庆来决定。
  江佩华咬一下嘴唇,低声道:“大姐,有句话恕我直言,以芳馨的身份,恐怕天底下没人敢娶她,将来就把她留在宫中又有何妨,反正大家都知道,此杨非彼杨,而且那小妮子性格刚烈,若强迫她嫁给别人,恐怕会发生悲惨之事,我真的很担心。”
  裴敏秋沉思片刻,她也叹了口气,便缓缓道:“你去告诉她,等她十六岁后,她若还一心想跟元庆,那我就成全她。”
  ……
  杨芳馨再过两个月便是十五岁了,正是最青春灿烂的花季,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她应该踏青出游,赏花观鱼,享受大好春光。
  但她却不幸病倒了,病倒的原因,其实府中人都知道,是因为元庆又娶了萧月仙,令这位多情的少女添了心事。
  杨芳馨依然和江佩华住在一起,她的房间由三间屋子组成,外屋睡着她的贴身侍女玉儿,里屋是她的寝房,此时房间里光线昏暗,充满了药的香味,杨芳馨躺在病榻上,一双大眼睛直呆呆地望着紫色的暖帐。
  她知道今天萧月仙进府了,这更让她心中充满了伤感,为自己身世而伤怀,生母病逝,父皇惨死,太后只管她自己的享福,杨师道又改口让她出嫁回纥,去做回纥的可敦,没有人为她做主,想着想着,泪水又忍不住从眼睛里涌了出来。
  这时,外屋传来侍女玉儿的声音,“回禀三夫人,今天姑娘好点了,不像昨天那样发热。”
  这是她的二姐江佩华来了,杨芳馨连忙用被角擦去脸上的泪水,一阵环佩声响,江佩华施施然走进了房间,她生了孩子后,身材已经恢复,或许是心境的原因,她比从前还要明艳几分。
  “小可怜,你哭了么?”江佩华坐在她床前,握住了她的手笑道。
  “谁哭了?我才没哭,而且我也不是什么小可怜。”杨芳馨一赌气转过身去,不理睬江佩华。
  江佩华笑了笑,又柔声道:“你知道,为什么你的事情比较艰难,你知道原因吗?”
  “我当然知道,无非是我也姓杨,是旧隋公主,可是……你不是也姓杨,不也是大隋公主吗?”
  杨芳馨转过身来,一双大眼睛委屈地望着江佩华,眼泪又要流出来了,“大不了我也改姓,我也姓萧,可以吗?”
  江佩华叹了口气,这件事确实让她很挠头,她不知该怎么劝这个妹妹,半晌,她只得道:“我和王妃谈过你的事情了,王妃说,等你满十六岁,如果那时候,你还愿意跟元庆,那她就成全你。”
  “是真的?”
  杨芳馨的大眼睛里蓦地闪烁着异彩,“她真是这样说吗?”
  江佩华苦笑一声,“她是堂堂王妃,这是她给你的承诺,但前提是你的病赶紧好起来,你呀,真让人担心啊!”
  “我的病已经好了,其实早就不想躺了,躺了两天,怪腰酸背痛的。”
  杨芳馨一下子坐起身,就像悄然绽放的鲜花,笑着对外屋喊道:“玉儿,把我那件紫裙拿来。”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五十八章 李渊出事
  长安被一种不安的气氛所笼罩,尽管朝廷极力隐瞒,但荆襄兵败,李孝恭阵亡的消息还是传遍了朝野,这使整个关中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米价一夜之间暴涨百文,人心惶惶,就仿佛末世即将来临一般。
  秦王府前,房玄龄骑马飞驰而至,拉住了缰绳,他翻身下马,问士兵道:“殿下回来了吗?”
  “回禀先生,殿下刚回来。”
  房玄龄今天上午从雍县回来,已经来过王府一次,得知秦王进宫未归,下午估计他应该下朝了,这才再次来找李世民。
  房玄龄将缰绳扔给士兵,快步向府中走去,荆襄战局不利的消息房玄龄也听说了,这同样让房玄龄感到十分紧张,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巴蜀,而不是关中,如果再失去巴蜀,大唐没有战略转移之地,后果就十分危险了。
  其实上次圣人想巡视巴蜀的决定是完全正确,可惜被关陇贵族所制肘,最终功亏一篑,没有能成行,令房玄龄感到十分遗憾。
  房玄龄在秦王府内有不用请示的权力,他一直走到了李世民的书房前,这才对门口一名侍卫道:“请转告殿下,就说我有急事见他。”
  侍卫进去禀报,片刻出来道:“殿下请先生进去。”
  房玄龄快步走进了书房,书房内,李世民正负手站在窗前注视着窗外,他似乎看得很入神,没有意识到房玄龄的走入,房玄龄刚要躬身施礼,李世民却淡淡道:“今天中午,宫里出事了。”
  房玄龄一惊,连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李世民慢慢转过身,在桌前坐下,他怔怔望着桌上的一只笔筒,显得心事重重,房玄龄也不敢多问,站在一旁,等待李世民的回应,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终于叹了口气,缓缓道:“今天中午,父皇忽然晕倒了。”
  ‘圣上晕倒?’
  房玄龄眉头紧皱,“这是何故,难道是荆襄之事刺激了圣上吗?”
  李世民摇摇头,“荆襄失利之事,父皇前两天就知道了,他只是伤感孝恭之死,和荆襄无关。”
  房玄龄心念一动,“难道……难道是巴蜀出事了吗?”
  李世民长长叹息一声,“巴蜀是出事了,从夷陵道被隋军占领之时开始,我就知道,只要荆襄大局稍定,杨元庆肯定会以最快速度杀进巴蜀,今天上午传来消息,李孝基的两万军在巴东郡被隋军骑兵击溃,隋军两万骑兵已经杀进了巴蜀。”
  这个消息令房玄龄目瞪口呆,他今天就是为巴蜀来劝李世民,放弃关中,迁都去巴蜀,不料却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令他心中乱作一团,头脑里一片空白。
  李世民却淡淡一笑,“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巴蜀空虚,父皇又不肯分兵去守巴蜀,隋军占领了夷陵郡,还在迟疑不决,寄托希望于荆襄之战,就想着在荆襄战胜隋军,巴蜀也就无恙了,可是哪有这么好的事,荆襄一败,巴蜀就完了。”
  说到这,李世民又走神了,又在想着别的什么事情,房玄龄察觉了什么,巴蜀的消息是在上午传来,圣上却是在中午晕倒,时间上有点对不上。
  “难道圣上的晕倒和巴蜀无关?”
  李世民点了点头,“我得到宫中的消息,父皇好像晕倒前尿血了。”
  说完,李世民长长叹息一声,“这一天果然来了。”
  房玄龄这才恍然大悟,他想起了上次下毒之事,当时说是慢性毒药,要数月后才发作,虽然及时停止,但毕竟已经服用了十几天,他惊疑道:“殿下,难道是上次……”
  李世民缓缓点头,“从症状上看,有点像,但我也不能肯定,或许和上次之事无关……”
  房玄龄沉吟一下,又问道:“殿下,如果真是,后果是什么?”
  “后果?”
  李世民苦笑一声,“后果我也不知,但有一点我知道,如果皇兄登基,他必杀我无疑。”
  房玄龄隐隐明白了什么,他连忙劝道:“殿下,现在巴蜀危急,事关整个大唐安危,暂时不要考虑其他之事,应该先应对危机。”
  李世民眼睛眯了起来,闪烁一种骇人的杀机,随即杀机消失,目光变得平淡起来,“好吧!就暂时不提此事,先生今天找我有事吗?”
  “本来属下是想让殿下劝圣上迁都巴蜀,但现在巴蜀又出了事,属下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但属下主张,无论如何要保住巴蜀。”
  “支援巴蜀之事,朝廷已达成一致,父皇命礼部尚书张长逊火速率军三万支援齐王。”
  “非也!”
  房玄龄断然否定了李世民的观点,令李世民愕然,“先生觉得哪里不对?”
  “殿下,我听说杨元庆是派韦云起为主将,王君廓为副将,这韦云起是何许人?当年镇守辽东,屡屡以弱胜强,威震契丹、高丽,连杨广也赞他有安邦定国之才,可见他有真才实学,是文武双全的大才,而且徐世绩也在荆襄,杨元庆却不让心腹徐世绩去攻打巴蜀,而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韦云起,足见杨元庆在用人上的处心积虑,反观我们,却一败再败,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殿下没有看出来吗?”
  李世民半晌才缓缓道:“你是说,我们用人有问题?”
  房玄龄点了点头,“非至亲宗室不用,太原初败是因为齐王元吉,河东再败是李叔良,会宁之败是李神符,荆襄之败是李孝恭和柴绍,巴东之败是李孝基,并非我冒犯殿下,第一次中原之战,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