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71章

天下枭雄-第571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接令飞奔而去,杨元庆心中忧虑之极,尽管他事先有心理准备,这将是一场无法取巧的硬战,但他还是没有想到,战争竟会惨烈到这个程度,这和最高掌权者的意志有关,足以说明颉利可汗对击败隋军所下的决心。
  让杨元庆担忧的是,时间拖得太长,最终对隋军不利,尽管现在的伤亡是一比二,突厥军伤亡两倍于隋军,这符合战前的预期,但隋军毕竟兵力少,打到最后,突厥还是会有十万以上的军队,还是依然有战斗力,但隋军却会因为兵力太少而支持不住。
  他凝望着东北方向,双方皆已精疲力尽,这个时候,李靖的军队该出现了,就在这时,身边士兵忽然一阵轻微骚动,有士兵大喊:“下雪了!”
  杨元庆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天空果然下起了细细的雪片,密密麻麻、随着北风飘卷而下,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期待已久的暴雪雪竟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却不知突厥可汗会有什么感想?
  杨元庆的目光又向北方望去,他知道颉利可汗离他并不远。
  就离杨元庆约三里外,突厥近卫军的主阵里,颉利可汗手执滴血的战刀,他身边躺着一名万夫长,已身首异处,颉利可汗暴跳如雷,对身边一群将领大声斥吼,“不管有没有下雪,给我击败隋军,谁再敢提下雪,就是他的下场!”
  他战刀一指另一名万夫长,嘶哑着声音令道:“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击溃杨元庆的军队,杀死杨元庆!”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零四章 暴雪来临
  东线战场部署着隋军右翼,主将是裴行俨,副将谢映登,他们率领一万五千隋军骑兵对阵薛延陀的四万军队。
  薛延陀自从大业初年惨败在大利城后,便销声匿迹了。
  但他们只是沉默,而并没有消亡,相反,他们在突厥人的庇护下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十几年的繁衍生息和不断兼并,他们已有部族二十万人,兵力十万,成为了铁勒诸部中最强大的一支。
  突厥人扶植薛延陀只是利用他们来对付一直不太安分的回纥人,刻意把回纥人的牧场分给薛延陀一半,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突厥人离间之计很成功,薛延陀和回纥之间确实成了死敌。
  但薛延陀最仇恨的并不是回纥,而是隋朝,准确说是杨元庆率领的丰州军,十几前的仇恨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一次南下,薛延陀就是为了复仇雪耻而来。
  薛延陀的四万大军不断向右翼隋军发动疯狂的进攻,双方死伤惨重,可汗夷男的小儿子阵亡,八名万夫长也阵亡了四人,死伤已超过两万。
  对草原军队来说,伤亡过半,一般都无法再坚持下去,但夷男却很清楚,如此他此时败了,他就无法获得中原丰厚的战利品,薛延陀也无法雪洗大利城之耻。
  “给我坚持住,战胜隋军,每人赏羊百头!”夷男用重利犒赏鼓舞着他的军队。
  此时的隋军也同样伤亡巨大,副将谢映登身中三箭,被亲兵救下,而主将裴行俨也负伤累累,流血极多,他也快坚持不住了。
  “老裴,你撤下去,这里交给我!”程咬金急得双眼通红,大声叫喊。
  裴行俨咬着牙,让一名亲兵给他拔掉右臂上的箭,他摇了摇头,“你没有独立指挥军队的经验,交给你,我不放心!”
  程咬金气结,居然这么瞧不起他,他不由恨恨骂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这个,我告诉你,我会战死到最后一人,你信不信?”
  他又转身对十几名将领大喊:“你们说,相信我!”
  十几名将领都低下头,谁也不吭声,这时裴行俨只觉一阵头晕,浑身已没有一丝力气,他真快坚持不住了,只得低沉声音道:“等殿下的命令吧!”
  话音刚落,杨元庆的亲兵飞奔而至,高举令箭大喊:“楚王殿下有令,由程咬金将军接管右翼指挥,务必坚持到援军到来!”
  程咬金大喜,他上前接过令箭,又转身盯着裴行俨,眼睛冒出光来,裴行俨无奈,只得对身边的十几名将领令道:“服从程将军指挥,违令者斩!”
  众将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这一刻,程咬金忽然变得严肃起来,对众人道:“我程咬金虽然战功不著,名声不佳,但殿下依然用我为主将,这种信任让我无话可说,唯有一死来报楚王殿下的知遇之恩。”
  他大斧一挥,“大家跟我来,让狗日的薛延陀人尝尝我老程板斧的滋味!”
  ……
  此时天空雪花越来越大,远处的视线开始迷糊起来,在薛延陀大军的背后,李靖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已经赶到了。
  李靖打手帘遮住了飘落而下的雪花,注视着一里外的薛延陀军后队,他知道整个大战的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李靖深深吸了一口气,回头向身后望去,在他身后整齐地排列着五千重甲骑兵,他们像五千尊塑像,静静地矗立在飞舞的雪花之中,身上已铺满了一层薄薄的雪花。
  大将薛万彻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手执马槊,注视着李靖,眼睛里充满了对大战的渴望,李靖明白他眼中所蕴含的期待,缓缓点了点头,“出发吧!”
  薛万彻马槊高高举起,这就是出征的命令,五千重甲骑兵开始出发了,他们百人一排,缓慢地向前奔跑,队列整齐,马蹄发出整齐而有节奏哒哒声。
  在重甲骑兵的身后,左右各分布着五千轻骑兵,他们也整队就绪,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重甲骑兵不可能远离敌军发动,他们的战马无法支撑太远的距离,在一里外发动,这便能产生最佳的冲击效果。
  但这样一来,重甲骑兵的袭击就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事实上,薛延陀巡哨已经发现了后面出现的隋军。
  这个消息令可汗夷男大吃一惊,他一面派人紧急去向颉利可汗求援,同时将最后的五千军队布防在后营,用密集的弓箭迎击即将到来的攻击。
  薛延陀的弓箭并不是从突厥人处得来,突厥人不会把优良的武器佩给他们,薛延陀用大量的牲畜从高丽人那里换来三万副弓箭,都是隋朝军器监打造的上好骑弓。
  远处,黑压压的隋军重甲骑兵越来越近,很多薛延陀士兵的眼中都露出了惊恐之色,不等隋军骑兵进入射程,便开始盲目地放箭。
  重甲骑兵已经杀到三百步外,薛万彻手执巨盾,将马槊再次高高举起,五千重甲骑兵陡然加速。
  他们顶着密集的箭雨列队向敌军冲来,速度越来越快,马蹄声似奔雷,气势俨如惊涛骇浪,冲毁一切、披靡一切,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暴烈向密集防御的五千薛延陀骑兵猛冲而来。
  薛延陀骑兵惊恐万分,他们已经鏖战两个多时辰,都已筋疲力尽,斗志大大减弱,迅烈如狂涛般的重甲骑兵令他胆寒股栗,纷纷调头而逃,混乱成一团。
  可汗夷男脸色大变,竟然是重甲骑兵,他在开皇二十年,隋军北伐时见识过这种重甲骑兵的强大冲击力。
  但他知道此时不能后退,夷男拔出刀大喊:“给我顶上去!”
  五千薛延陀军队有的执矛上前,有的拼命后撤,他们在战和逃之间犹豫,更加混乱,前排的骑兵恐惧得大喊大叫。
  烈马奔腾,杀气冲天,五千重甲骑兵距离敌军只剩下数十步,薛延陀军队在最后一刻终于崩溃了,他们调转马头,向旷野里拼命奔逃。
  这时,突厥一万援军也赶到了,他们顶在了薛延陀军队之前,但突厥军也同样被重甲铁骑撼天动地般的气势所慑,心中皆惊恐之极,前排士兵无处逃命,也无法后退,被后面的士兵推拥着,他们只得举起长矛,闭上眼睛,绝望地惨叫起来。
  “轰!”
  五千重甲骑兵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冲进了敌群,第一排的突厥骑兵被撞得粉身碎骨,数十具尸体和战马横飞出去,无数人被战马践踏在铁蹄之下,连惨叫的声音都喊不出,一群群人就仿佛麦子似的被割倒,尸体血肉模糊,血浆遍地。
  重甲骑兵巨大冲击力瞬间冲破了突厥援军的阵型,此时,薛延陀可汗夷男就在突厥军阵之后。
  他眼睁睁地看着密集的突厥军人墙如摔碎的瓷器般,破裂成了千万片,尸骨横飞,碎肉四溅,一支被鲜血染得通红的铁甲骑兵出现在他眼前,战马俨如怪兽,鼻子喷着粗浓的白烟,双眼通红地向他冲来。
  “啊!”
  夷男恐惧得失声狂叫,他身边的百名侍卫已经无法营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可汗被隋军铁骑卷入蹄下,践踏成肉泥。
  重甲骑兵的马槊刺杀飞挑,他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杀开了一条血路。
  在他们身后,李靖率领一万隋军骑兵沿着他们劈开的血路杀进了薛延陀的阵地,薛延陀军队率先崩溃了,骑兵在大雪中四散奔逃,哭喊连天。
  雪越下越大,由细细的雪片变成了一团团雪球,天地间变得灰蒙蒙一片。
  在西线战场上,回纥大酋长裴萨眯着眼打量着天空的大雪,这时,吐迷度飞奔而至,焦急地大喊:“酋长,隋朝援军来了,薛延陀已经溃败了,酋长,我们快撤吧!”
  裴萨又看了一眼突厥大营,这时,他心中天平终于从隋朝的厚利转到了回纥的自由。
  他冷冷一笑,“突厥时代结束了,草原的战国时代来临。”
  他一挥手,“我们撤!”
  西线回纥军迅速撤离了战场,但罗士信却不饶,他率军在后面追杀,这时,一名军官飞奔而至,大声呼喊:“罗将军!罗将军!”
  罗士信勒住战马,回头问:“什么事?”
  军官奔上,举起一支令箭,高声道:“殿下有令,不要追击回纥,集中兵力进攻突厥侧面。”
  罗士信顿时醒悟,回头厉声喝道:“全军听令,进攻突厥!”
  此时东线的程咬金也同样接到了命令,放弃追杀溃败的薛延陀,和李靖联手向突厥西侧发动进攻。
  李靖的援军在最关键之时扭转了战局,随着薛延陀的溃败和回纥军的撤离,突厥军军心开始崩溃,漫天的大雪使他们陷入了绝望之中。
  “可汗,快撤!”
  一名突厥万夫长带着三千余人狂奔而至,焦急地催促颉利可汗北撤,在数百侍卫包围中,颉利可汗跪在地上,他的头深深埋进土壤里,低声地哭泣着。
  这一刻,绝望、愤怒、不甘,各种情绪扭曲了他的心,他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就像一个把身家性命压上赌台的人,在最后一刻,他输了,彻彻底底地输了。
  他忽然仰起头,泪水已流满他的脸庞,他将双手高高举起,对着天空漫天飞雪悲喊:“长生天啊!您怜悯突厥吧!”
  ……
  ‘咚!咚!咚!’
  隋军反攻的大鼓开始轰隆隆敲响,鼓声震天动地,隋军士兵士气高涨,发动了最后的反攻,突厥军开始全线溃败了。
  隋军在后面掩杀,杀得突厥败军死伤惨重,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草原。
  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啸,席卷着大雪,铺天盖地扑向大地,天地间变得灰茫茫一片,干旱了近半年的北方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暴风雪。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零五章 虎穴奇计
  从傍晚开始,暴风雪越来越猛烈,狂风呜呜地吼着,暗黑的天空同雪海交织在一起,天地间变得一片苍茫。
  在一座土丘上,杨元庆面对数十万大军激战过的土地,久久地站立着,他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大战后的疲惫,只有一种深深的悲怅,无数鲜活的生命,无数跟着他南征北战将士,就淹没在这肆虐天地的暴风雪中。
  雪越下越大,落在他的头盔上、身上,使他变成了雪人,他在身后,亲兵们不安地交换着眼色,殿下已经站立了半个时辰,不能再拖下去,他会被冻僵。
  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很快奔至近前,风雪中传来李靖的声音,“殿下在这里吗?”
  亲兵们大喜,纷纷迎上去,风雪快步走来一人,正是代州总管李靖,“李总管,劝劝殿下吧!他已经站了半个时辰了。”亲兵们低声而焦急地说道。
  李靖一惊,这会冻坏身子的,他快步向杨元庆走去,快靠近时,土丘上传来了杨元庆低沉的声音,“是李总管吗?”
  “殿下,是我!”
  李靖放慢了脚步,刚刚才杨元庆的语气里,他能体会到一种失去亲人般的悲伤,李靖能理解杨元庆的哀伤,作为一个体恤士卒主帅,这样惨重的伤亡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李靖慢慢走到杨元庆身旁,低声劝道:“现在还不是伤感的时候,还有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腹地肆虐,还有唐军在趁火打劫,我们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我知道。”
  杨元庆的语气变得十分平静,“我要连夜南下,在临走时,我要和他们告别,请求他们原谅我不能送他们入土。”
  李靖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杨元庆竟然要连夜南下,这时,杨元庆转身走下山丘,向战马走去,远远听他的声音传来,“回大营再说吧!我有很多事情要交代你。”
  李靖忽然明白了,杨元庆是要把突厥战役的后事交给自己,他心中一热,快步走下山丘。
  风雪中,数百骑兵调转马头,向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奔去,风雪很快便湮没了骑兵的身影,只有在战场上,数千名隋军士兵仍在辨认尸体,将一具具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首搬上了马车。
  ……
  和马邑的暴风雪不同,河东郡也下了两天的大雪,天已经放晴了,一座座村子披上洁白素装,树木变成了臃肿银条,远处一段废弃的长墙像条白脊背的巨蛇,伸向远远的紫红色的朝阳霞光之中,官道两边坎坷不平的洼地和沟渠,被雪填平补齐,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平地。
  这里是河东城以北约三十里的五柳镇,正值清晨,官道上行人不断,厚厚的积雪已被踩踏结实,人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他的马车车轮陷进了沟壑里,五六名年轻的壮小伙正一起帮他抬车,几次都没有成功,引来几个过路年轻少女银铃般的笑声。
  远处,一群孩子从村子里奔出,沿着被积雪覆盖的田埂欢笑着向这边奔跑而来,几只家犬跑在最前面。
  在雪地里,一群农民正在专注地测量着雪的厚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发出内心的喜悦,这是他们渴盼了大半年的瑞雪,这场大雪滋润了极度干涸的土地,使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五六百人的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远远便可以看见他们,俨如一条在雪原中奔跑的长长黑线。
  官道上的行人们纷纷向两边闪开,片刻,骑兵疾奔而至,每个人都配着双马,由于这边是路口,行人颇多,骑兵们放慢了速度,但还是极快地从人们面前飞驰而过。
  坐在大石上的老农忽然站了起来,惊讶地对旁边几名年轻人道:“你们看清为首的军官是谁了吗?”
  几名年轻人一起摇头,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见老人神情惊讶,立刻七嘴八舌问道:“秦老爹,是谁呀?”
  “你们这几个笨蛋,为首将领不就是楚王殿下吗?”
  旁边几名商人也围上来,急问道:“老爹,能肯定,真是楚王殿下吗?”
  “没错,我见过他好几次,去年他视察河东时,还来过我们村子,还问过我有几亩地,肯定就是他。”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楚王殿下不是在北方抗击突厥人吗?怎么出现在河东郡,老农轻捋白须,饱经沧桑的眼中露出会心的笑意,他对众人兴奋道:“如果我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