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26章

天下枭雄-第526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肯进攻凉川县矿山,反而率军南下,远远和隋军对峙,这显然是避战,害怕自己的军队被歼。
  而隋唐之间在关内道的势力犬牙交错,迟早会为了争夺关内道有一场大战,以这次李神通表现出的怯战,也就注定将来他将来保不住关内道,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族弟的份上,连河西道也不给他。
  想到这,李渊冷冷道:“你皇叔违背朕的旨意,抛下驸马南逃,以至于我们遭遇极大被动,丘行恭阵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已决定让他回河西,不要再管关内道军务。”
  李渊的语气很坚决,不给李建成求情的机会,李建成很无奈,父皇既已决定,就很难再挽救皇叔,他只得抛出第二套方案。
  “父皇,这次柴绍坚决执行父皇旨意,宁死不退,力保大唐尊严,儿臣认为,让柴绍来守关内道更加明智,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不可能把关中和关内道全部给次子世民,那样太危险,权力平衡才是王道,柴绍是从龙派,交给他最为合适。
  只是这话不能说得太早,说得太早,世民就无心替他去解决会宁郡危机,李渊心中跟明镜一样,他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让朕再考虑考虑,从长计议。”
  ……
  “二弟,你赶去陇西至少要两天,点兵出发到会宁郡还要两三天,时间来不及了,不行!我要问父皇要一支兵马,我亲自领兵去救援。”
  李秀宁比李世民大两岁,他们是同父同母姐弟,感情深厚,此时她急于去救自己夫君,执意要见父皇。
  “三姊,父皇已做出安排,就是让我去援救姊夫,而且朝中军权自有制度,父皇不可能给你军队,要不然这样……”
  李世民沉吟一下道:“我把我的三千护卫军交给你,你可先去援助姊夫,我随后从陇西郡出兵北上。”
  李秀宁大喜,她知道二弟的三千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由大将尉迟恭统帅,战斗力极强,有这支骑兵,再加上公主府的五百亲兵,足以救援夫君。
  她深深施一礼,“二弟之情,姊姊记住了,他日一定还你这个人情。”
  李世民苦笑一声,为了拉拢柴绍,他已经付出大将丘行恭的性命,现在又把最精锐的三千玄甲军给三姐,这个人情真的不小,但愿柴绍能领这个人情,慢慢偏向于自己。
  一个时辰后,李秀宁率领三千玄甲骑兵贺若五百亲卫离开了城外军营,风驰电掣般向西北方向奔去,赶去会宁郡救援自己夫君。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二十八章 二次谈判
  一大早,唐朝正使萧瑀、副使宇文士及便来到晋阳宫前,等待楚王杨元庆的接见,两人都显得有点心事重重。
  萧瑀刚刚接到皇帝李渊的秘密手令,同意把会宁郡北部的矿山划给隋朝,但条件是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返还唐朝。
  萧瑀的心事就在于杨元庆肯不肯让步,事实上,无论中原两郡还是会宁郡都原本是唐朝的地盘,被隋朝夺去,用来讨价还价,做无本生意。
  尽管隋朝很横蛮霸道,但这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唐朝刚经历中原之败,不得不忍辱负重。
  可就算如此,唐朝还得承受隋朝的漫天要价,萧瑀觉得自己就是大唐最屈辱的人,堂堂相国,一国之使,居然还得站在宫门口等待召见。
  宇文士及是以御史的身份担任副使前来,这个机会是秦王李世民给他争取得来,但宇文士及并不是为了公事,他是为了妻儿,他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把自己妻儿接回长安。
  他知道自己的妻儿就住在晋阳宫内,离他只有咫尺之遥,可对他而言,这咫尺之遥却仿佛相隔天涯,令他黯然伤神。
  “宇文御史!”
  萧瑀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满地拉长了声音,“应该以国事为重。”
  宇文士及默默点头,“是!卑职明白。”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出宫门,上前拱手问道:“请问,是唐使萧相国吗?”
  萧瑀负手道:“正是!”
  侍卫依然不卑不亢道:“楚王殿下有请萧相国,请随我来。”
  萧相国心中十分苦涩,按照正常的礼节,像他这样级别的使者,应该有专门的贵客驿馆招待,他们却自己掏钱住客栈。
  会见前,应该进宫在迎宾房休息等候,他们却站在宫门外吹干风,等了足足快半个时辰。
  迎客时,应该是对等的相国来迎接他们进宫,不料竟然只是一名侍卫来引路,令萧瑀忍无可忍。
  他阴沉着脸,刚要发怒不见,宇文士及却淡淡提醒他道:“萧相国,应以国事为重!”
  萧瑀狠狠瞪了宇文士及一眼,只得忍住这口气,跟着侍卫进宫了。
  ……
  此时,杨元庆正负手站在窗前远远眺望大门,他已经看见侍卫带着两名唐朝使者向晋阳宫内走来,为首之人应该就是萧瑀,杨元庆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萧瑀居然没有赌气而走,忍住了屈辱,足见唐廷想解决南阳两郡和战俘问题的迫切心情。
  很好,可以和他们谈一谈条件了,杨元庆转过身,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上,由虞世南手书,上面写着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他杨元庆的座右铭,做人要有野心,要有眼光,要有魄力,要敢作敢为,这就叫君子自强不息。
  但仅仅有野心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有雄厚的实力,没有雄厚的实力,野心和魄力也只是纸上谈兵,徒给人添饭后笑料耳,这就叫厚德以载物。
  两者相辅相存,他杨元庆欲取天下,心胸是足够了,但实力还有所欠缺,军队不足,财力不够,整个大隋的实力还略逊一筹,他还需要厚积薄发,积蓄力量。
  杨元庆凝视着墙上的字,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总管,唐使带来了,在紫微阁外等候。”
  杨元庆从沉思中醒来,便命道:“带他们到我的议事堂,顺便叫一下杨相国和韩御史。”
  虽然他故意以冷淡的方式让萧瑀倍感屈辱,但到正式谈判之时,杨元庆还是用对等的礼节,他走到楼下议事堂门口,正好遇到了匆匆赶来的相国杨师道。
  杨师道出任纳言,主管门下省,这一次杨元庆准备让他出面和萧瑀面谈。
  “殿下!”杨师道笑着向他拱拱手。
  “唐相萧瑀要来谈判,你就代表我和他先谈谈吧!”
  杨师道一怔,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这件事他从头到尾都不知晓,让他怎么谈?
  “殿下,属下和唐使谈判没有问题,只是我们底线是什么?属下能答应什么,不能答应什么,这个,能否先告之属下。”
  “我知道,进来说吧!”杨元庆和杨师道走进了议事堂。
  ……
  片刻,侍卫领着正使萧瑀和副使宇文士及走进了议事堂,治书侍御史韩寿重也匆匆赶来。
  “萧相国,这些天休息得可好?”杨元庆笑着问道。
  萧瑀冷冷道:“多谢楚王殿下关心,太原的客栈还算干净,就是太贵了一点。”
  他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嘲讽,杨元庆却一笑了之,又给他介绍杨师道和韩寿重,其实不用介绍,萧瑀和杨师道早就认识,萧瑀是萧后之兄,是隋朝外戚,而杨师道是杨广之侄,是宗室,他们常有来往。
  不过萧瑀却没有想到杨师道竟然出任纳言,这让他不由想到了其兄杨恭仁,在唐朝出任礼部尚书,这兄弟二人皆为隋唐两朝为高官,将来不知如何相对,萧瑀竟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其实他自己倒忘了,他是唐朝相国,但他妹妹萧太后却在隋朝。
  见对方也有相国和御史来对应,萧瑀心中不满顿时荡然无存,生活和礼仪上差一点其实倒也无妨,关键是谈判的诚意,如果能把事情谈成,就算杨元庆把他赶出太原城,他也不在意了。
  萧瑀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四人各自落座,杨元庆则坐在后面,不紧不慢地喝一杯茶。
  该交代的话他已经告诉了杨师道,第二次谈判,他将一言不发。
  杨师道微微笑道:“为了表示我们大隋对于谈判的诚意,我们将先释放史大奈,等会儿,会有人把他送到你们住的客栈,他随时可以离开太原。”
  隋朝先释放的善意令萧瑀的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使他看到了希望,他就害怕杨元庆漫天要价,提出一些根本办不到的条件。
  萧瑀也欠身道:“多谢贵国放人,我很希望今天能达成协议。”
  “我们也很希望!”
  杨师道笑了笑,把话题先引到了会宁郡,“关于会宁郡,我们提出承认隋军对会宁郡的控制,作为这次谈判的前提,不知萧相国有没有请示朝廷?”
  萧瑀心中的火腾地燃烧起来,原以为隋朝释放史大奈是有谈判诚意,不料对方竟一点也没有让步,还是以会宁郡作为谈判前提。
  他沉声道:“请恕我直言,会宁郡本是大唐的领土,有着丰富的矿产,却被隋军强行占领,我们可以接受隋军夺取矿产的现实,但你们也必须有所让步,否则,一场维护尊严的战争肯定是避免不了。”
  杨元庆似乎没有听见萧瑀的强硬,他的目光落在宇文士及身上,宇文士及坐在萧瑀身后,一直低着头,显得心事忡忡。
  杨元庆知道他的心事,这个可怜的男子,一心想求得妻子的原谅,可是杀父之仇,南阳公主能原谅他吗?
  历史上,南阳公主宁愿窦建德杀了自己的儿子宇文禅师,就因为他是宇文士及的儿子,足见南阳公主对宇文家族痛恨之深。
  这时,杨师道轻轻咳嗽一声,提醒杨元庆,萧瑀提出的要求,他有点难以回答。
  杨元庆起身向外面走去,杨师道也跟了出去,很快,杨师道又走了回来,萧瑀心中有点紧张起来,他知道关键时候到了。
  杨师道坐了下来,淡淡道:“楚王殿下说,我们可以让一步,如果唐朝肯把会宁郡完全让给大隋,我们可以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还给唐朝,和从前一样,作为缓冲郡,唐朝不得在这两郡驻兵。”
  停一下杨师道又道:“还有所有的降兵和被俘官员,包括独孤怀恩和温大雅,我们可以他们全部放回,但释放条件是粮食五十万石。”
  “五十万!”
  萧瑀失声喊了出来,皇帝李渊给他的上限是粮食二十万石,这相差得也太远了。
  ……
  会宁郡云天堡,裴行俨在杀死丘行恭后,便西移大营十里,在一座低缓的山岗上扎下大营,他没有撤离,而是从远处监视唐军。
  唐军所驻扎的云天堡地势险要,难以攻打,仅凭一万隋军,是攻不下这座坚固的堡垒,裴行俨便改变了计划,进行围堡打援。
  在挫败了唐军的夜袭后,裴行俨也知道了山顶主将竟然是驸马柴绍,这可是一条大鱼,他不想轻易放弃这条大鱼。
  这时,凉川县的隋军也送来了几千石粮食和大量马料,足够裴行俨撑十天以上。
  这天上午,裴行俨和平常一样正在大营前眺望云天堡动静,忽然,几名隋军斥候从远处疾奔而至。
  “裴将军!”
  斥候老远便兴奋地大喊:“发现了敌情。”
  裴行俨精神大振,连忙问道:“可是唐军援军已到?”
  “正是!在八十里外的平凉郡,一支约三千余人的骑兵正疾速向这边赶来,看样子,是一支很精锐的唐军骑兵,为首者是名女将。”
  “女将?”
  裴行俨一怔,这会是谁?难道是柴绍之妻李秀宁。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二十九章 回马一枪
  柴绍也接到了斥候消息,他的妻子李秀宁率三千五百骑兵正赶来支援他,离云天堡已不足百里。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柴绍欢喜,相反,他变得紧张起来,同时也有那么一丝懊悔,他给圣上的信中夸大其辞,说他准备以死来报国。
  不料圣上安抚他的旨意还没有到,倒是他妻子赶来了,无须怀疑,这肯定是妻子被自己的所谓决心吓坏了。
  柴绍背着手在城头上焦急地来回踱步,他知道妻子带来了李世民的三千精锐,尽管三千玄甲军很善战,但隋军骑兵毕竟是一万人,也是极为厉害的精锐之军,妻子率领的军队不会是隋军对手。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远处大喊:“大将军快看!”
  柴绍向山下远处望去,心顿时如坠冰窟,只见浩浩荡荡的隋军骑兵列队向东奔去,足有万余骑,这是隋军骑兵倾巢而出,他们竟放弃了大营。
  “大将军,隋军会不会是去……拦截夫人?”一名心腹家将紧张得声音都颤抖起来。
  柴绍的嘴唇绷成一条直线,焦虑的目光紧紧盯着隋军骑兵,看着他们上了官道,风驰电掣般向东奔去,渐渐地从他的视野消失。
  ‘怎么办?是驻兵不动,还是有所作为?’
  柴绍的额头上渗出汗珠,他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大将段德操快步走上前道:“大将军,卑职愿率五千人去接应公主,公主不能有闪失。”
  柴绍摇了摇头,他自己的妻子怎么能让别人去营救,尽管他恨不得插翅飞下山,但他知道风险太大,搞不好他们会被隋军伏击。
  “不要着急,再等等看。”
  ……
  云天堡位于平凉郡和会宁郡的交界处,从云天堡向东,都是延绵不断的丘陵山地,森林茂密。
  在丘陵山地之间,一条平坦笔直的驰道贯穿其中,这是隋帝杨广修建的驰道,他几次去西域视察,都是走这条路,驰道夯得十分结实,寸草不生,平坦且宽敞,可容六马并行。
  由于隋唐之间因争夺会宁郡而发生战争,驰道上变得冷冷清清,看不见往来的行人。
  不过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条驰道,而是另一条和驰道平行的小路,相距驰道约一里,可以通往云天堡。
  这条小路却弯弯曲曲,起伏不平,只有五尺宽,就像一条羊肠小路,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名唐军骑兵不停抽打战马,从东面沿着小路疾速奔来。
  他奔过一段两边皆是灌木的小路,忽然地上一连出现三根绊马索,骑兵躲闪不及,战马长嘶一声,被绊倒横摔出去。
  骑兵也重重滚翻落地,不等他爬起身,两边冲出十几名隋军,扑上去将士兵死死按住。
  隋军斥候们动作迅速,从这名唐军身上搜出了一封信和一只碧玉手镯。
  ……
  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一个多时辰了,柴绍心急如焚,他已得到斥候传来的消息,隋军已到五十里外了,这就意味着隋军应该和前来援救他的妻子相遇了,他们之间是否会有一场恶战?
  柴绍的心悬了起来,他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妻子派有先锋探路,事先发现隋军骑兵踪迹,然后避开,不要和隋军交战。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他也不用去接应了,就在这时,山脚下,几名骑兵保护着一名报信兵飞奔而至,柴绍紧张地探身向下望去,隐隐可以看见报信兵浑身是血,这令柴绍大吃一惊。
  不多时,斥候将这名报信兵背上了山岭,“大将军,是公主派来的报信兵。”
  柴绍快步上前,只见报信兵身着玄甲,身上中了三箭,气息微弱,柴绍大急,一把揪住他的衣襟,“现在公主怎么样了?”
  报信兵从怀中吃力地摸出一只带血的碧玉手镯,颤抖着递给柴绍,断断续续道:“大将军,公主……被隋军重兵包围,难以……突围,恳求将军救援。”
  柴绍接过手镯,一眼认出,这时柴家的传家之物,他和公主成婚时,作为信物给了公主,公主曾经说过,若有紧急事情联系,以手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