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06章

天下枭雄-第506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这种好色,使父亲李渊对他也有点不喜,尽管李渊也极为好色,但他却希望儿子们能洁身自好。
  李元吉在大哥李建成的劝说之下,在长安还比较隐忍,尽量不使劣迹外露,但随着他离开长安,尤其在战争时期,他骨子里对女人的渴望便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
  稠桑镇是一座大镇,约三百余户人家,镇上也有几家大户,其中一家吴姓人家是稠桑镇的名门,家主吴祯卿曾是北周的礼部尚书,家资巨富,大宅数十亩,和五个儿子住在一起。
  这段时间洛阳以西军队往来频繁,吴祯卿也习惯了,对军队的来往并不在意,依然平静地过他的日子。
  但林欲静而风不止,晚上,一场奇耻大辱降临到吴家的头上,数十名齐王李元吉的亲兵冲进了吴宅。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三章 七星宝刀
  吴家大宅内一片狼藉,地上躺满了被打伤的家人,如狼似虎的齐王亲兵抢走了四名吴家女人,包括两名小妾、小儿媳和吴祯卿一名守寡的孙女。
  吴祯卿年已六十余岁,他被几名孙子颤颤巍巍扶到前院,见几个儿子和家人都被打伤,老管家还被捅了一刀,躺在血泊中,已经奄奄一息。
  当听说家中有四个女眷被抢走,还包括自己的孙女,吴祯卿顿足捶胸,老泪纵横,“我吴家一世为善,临到头了,还要遭受这种奇耻大辱,苍天还长不长眼啊!”
  长子吴平见父亲哀恸之极,怕他伤了身子,连忙命人把父亲扶了回去,他也叹息一声,坐在榻上低头不语,他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老爷!”
  一名家丁飞奔进来,附耳对吴平说了两句话,吴平一怔,“人在哪里?”
  “就在府门外!”
  吴平起身走出大门,只见门外站着几名士兵,对他拱拱手道:“我们是隋军斥候,听说有唐军士兵闯进贵府,想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
  吴平就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躬身道:“家门不幸,还望隋军能救救我吴家!”
  ……
  就在稠桑镇南面约十里外的一片森林内,杨元庆亲率两万骑兵已经在这里休息了近半个时辰。
  他们一直在监视着齐王李元吉的军队,尽管李世民的八万大军就在西南方向七十里外的朱阳县,但两支唐军却没有任何联系,各自撤军西归。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机会,如果李元吉的三万军遭遇伏击,李世民的八万大军未必会赶来援救,一方面是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李世民也没有援助之心。
  在反复考虑局势后,杨元庆终于做出决定,截杀李元吉的三万军,此时李元吉的三万军队就驻扎在稠桑镇北面的旷野里,距离他们大约十二三里。
  这时,一名斥候校尉飞驰而至,他被士兵带到杨元庆的行军帐内,斥候校尉单膝跪下禀报,“启禀总管,我们在稠桑镇上得到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大概有三十名李元吉的亲兵冲进镇上一个吴姓大户人家,抢走了四名吴家女眷,带回军营了。”
  杨元庆正在查看稠桑镇一带的地形,这个消息让他颇感意外,还有这种事情,他又问:“你能肯定是齐王所为?”
  “卑职细问了吴家长子,抢人的士兵自称是齐王亲卫,说这是他吴家的荣幸,被齐王看上了,他们出了抢走女眷外,其余钱财都没有夺取,应该就是齐王所为。”
  杨元庆点点头,对校尉道:“他们很有可能会把人送回来,你多带一些弟兄,埋伏在镇上,等他们回来时,全部干掉,再带几个活俘回来。”
  “遵命!”
  校尉行一礼,便起身出帐了,杨元庆看了一眼旁边的罗士信,见他欲言又止,便笑道:“你想说什么?”
  罗士信明白杨元庆的计划,他也一路考虑,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罗士信沉吟一下道:“既然总管知道李氏兄弟不和,能不能这一次我们再挑拨一下,比如我们佯败在李元吉的手中,这样不就给了李世民一记响亮的耳光吗?‘
  罗士信的建议使杨元庆陷入沉思,是有几分道理,李世民久战隋军不胜,而李元吉却能击败隋军,这对李世民在军队上的威望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考虑良久,杨元庆依然摇了摇头,“办法虽然不错,但还是有些不妥。”
  “为什么?”
  罗士信不解地问:“难道总管认为这会打击我方士气吗?”
  “这倒不是。”杨元庆语重心长道:“确切说,你这个办法有点太浅了,李渊是何许人,他对自己儿子的了解,他会看不出我们是在佯败?目的是在挑起李氏兄弟之间的矛盾,反而会使他心生警惕,索性把军权全部给李世民,在针对他们兄弟行计时,不要刻意而为,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该胜就胜,该败就败,一切顺其自然,这样才会更加深他们之间的矛盾,试想一想,如果李元吉兵败,而李世民却全身而退,这会在李元吉心中种下什么样的仇恨?”
  罗士信默默点头,“总管对人性的把握,已经如火纯青,将来李氏王朝必然会败在他们兄弟的内讧之上。”
  杨元庆眯眼笑了起来,罗士信这话说得不错,历史上李氏兄弟的矛盾恶化是发生天下统一后,所以没有引发严重后果。
  但现在不同了,隋唐之交又多了他杨元庆这个人,他会不断挑拨李氏兄弟的矛盾,让他们的矛盾在武德初年就恶化,迟早会爆发,那么在严重的内讧之下,李氏王朝还能支持多久?
  这时,杨元庆又想到一事,笑眯眯拍了拍罗士信肩膀道:“我听说你遇到线娘了?”
  罗士信脸蓦地一红,点了点头,她现在是女护兵校尉,她想跟我一起来这边,我没有答应,她目前还在李长史军中。
  “不错嘛!天作姻缘。”
  杨元庆对师弟终于找到感情归宿而深感欣慰,又问他道:“那你们什么时候打算成亲,我让王妃给你们安排。”
  罗士信低下头,半晌咬了一下嘴唇问:“总管准备什么时候打窦建德?”
  杨元庆一征,“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罗士信叹了口气,“线娘知道隋军迟早要打窦建德,她也没有办法,她是希望我不要参加,否则她心中会很难过,我真的很矛盾,我是隋将,怎么能……”
  “你不要再说了!”
  杨元庆一摆手止住了他,“这件事我会安排好,线娘是个好姑娘,你就安安心心娶她,不要再想到窦建德之事,打窦建德,我会让秦琼为主将。”
  ……
  李元吉率领的三万新兵驻扎在稠桑镇以北约两里外的一片旷野里,大营占地约百亩,由于是临时扎营,便没有构筑壁垒,只是用二十万根长矛围营,内圈则围上数千辆辎重大车,中间才是军营。
  此时夜已深,士兵们都已沉沉睡去,养足精神,明天再走一天,晚上就能进入潼关了,每个士兵都归心似箭,倒头沉睡,在梦中与家人团聚。
  大营内格外寂静,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在大营中心,有几座大帐内依然有光线传出,那是唐军主将的营帐。
  目前唐军主将是李元吉,副将则是李建成的心腹大将常何,此时常何的大帐内也亮着灯光,常何今年约三十出头,长得高大魁梧,一脸大胡子。
  他也是瓦岗军出身,他曾是李密手下大将,大海寺对张须陀一战中,正是他率领五百精骑将张须陀困死在阵中,张须陀被迫自杀而亡。
  常何也因此得到了李密的重赏,不仅得到上万匹绢,而且李密把张须陀的佩刀和战马都赏给了他,但不久后,因为李密和翟让的反目,常何因和翟让接触过多而被清洗。
  他离开瓦岗军,不久后投降了唐朝,因为他一个族妹深受李建成宠爱而被封为侧妃,常何也由此成为了李建成的心腹大将,深受重用。
  灯光下,常何坐在榻前心事重重地凝视着桌上的一柄战刀,这是张须陀的祖传佩刀,叫做七星冷月刀,锋利异常。
  当初他得到这把刀时曾经兴奋异常,而单雄信在看了这把刀后却冷冷警告他,他常何必死在这把刀下。
  不久之后,常何才明白单雄信警告他的深意,因为他发现在刀柄上除了刻着‘张须陀之刀’外,还刻着四个小字:‘传徒元庆’。
  这使常何惊恐异常,这个元庆他当然知道是指谁,和杨元庆结下深仇,他这辈子就休想安生了,尽管太子建成不止安慰他,但他心里明白,真到了那一天,恐怕李建成也自身难保。
  灯光下,常何缓缓抽出了战刀,刀锋森然,像一轮清冷之月,在刀柄上镶嵌有七颗宝石,在灯光照耀下熠熠闪光,光泽瑰丽,可就在七颗宝石下,‘传徒元庆’四个字格外清晰。
  常何长叹一声,将刀收归鞘中,负手走出大帐,大帐外月色清冷,月亮快要圆了,再过几天便是七月半中元节,那是祭鬼灵的日子,是个不祥的日子,常何心中有些心烦,背手慢慢走过了几座大帐,渐渐靠近了齐王李元吉的营帐。
  营帐四周站满了亲兵,他进不去,但他却隐隐听见有女人啼哭声,常何眉头不由一皱,刚才有士兵告诉他,齐王的亲兵抓了几个女人进帐,他还有点不信,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常何摇了摇头,这个齐王实在有点不知好歹,且不说把女人带进营会引起其他将领反感,或许他是亲王,他有玩女人的特权,大家不敢吭声。
  但为了几个女人竟在稠桑镇旁边驻兵,这就是为主将者的不明智了,这一带地势空旷,非常利于骑兵冲击,而再向走十几里是阻马坡,那一带气形起伏,对骑兵作战不利,齐王却不在那里驻营。
  虽然常何明白这一点,他却不敢劝说齐王,齐王那阴鹜的眼睛令他感到害怕,常何只得叹口气,调头向回走,正好遇到巡哨大将张青。
  “现在外面情况怎么样?”常何问道。
  “禀报常将军,外面很安静,没有什么异常。”
  “嗯!”
  常何一颗心稍稍放下,吩咐道:“要加强防备,不能有任何大意。”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四章 齐王之危
  就在这时,身后中军大营处传来一个嘶哑的喊声,“殿下,你不能这样荒淫,这会毁了你啊!”
  常何一回头,他听出这是齐王府长史宇文歆的声音,终于有人出面劝说李元吉了,常何不敢惹事上身,连忙回了自己大帐。
  在齐王李元吉的寝帐外,几名亲兵拦住了长史宇文歆,不准他靠近寝帐,宇文歆跪在地上,他已气得浑身发抖。
  宇文歆在李元吉镇守太原时便是他手下的录事参军,后被隋军俘虏,因隋唐签署和解协议而被放回长安,李渊感他忠诚,又封他为齐王府长史,请他继续教导三子齐王。
  宇文歆年约五十出头,但须发皆白,看起来很苍老,就仿佛年近花甲,他刚刚听说齐王从镇上抓了四个女子来淫乐,令他大惊失色,急忙奔来制止。
  宇文歆听见了女子的啼哭声,而自己这样叫喊,齐王竟然置若罔闻,他心中恨极,忍不住拿出了杀手锏,厉声叫喊道,“齐王,你再敢荒淫,老臣要禀报圣上!”
  这句话有效果了,片刻,帐帘一掀,满身酒气,赤着上身的齐王李元吉从大帐内疾步走出,手执宝剑,他听到宇文歆竟要告之父皇,不由勃然大怒,长剑一挥,指着宇文歆,“老贼,你敢威胁我!”
  宇文歆简直要气疯了,李元吉竟然叫他老贼,他直着脖子吼道:“你把我一剑杀了吧!我宁可死,也不要伺候你这个荒淫之徒。”
  李元吉眼中杀机迸出,挥剑向宇文歆的脖子劈去,宇文歆见他真的要杀自己,心中不由长叹一声,闭目等死,眼看长剑要砍上宇文歆的脖子,几名亲兵吓得跪下,拉住了李元吉的胳膊,“殿下,不能杀长史啊!杀了他,殿下无法向圣上交代。”
  李元吉稍稍冷静,收回了剑,一声怒斥,“滚!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一个‘滚’字使宇文歆的心如坠寒窟,他慢慢站起身,颤抖着声音道:“好!我走,殿下保重。”
  他蹒跚着向营门方向走去,走出十几步,忽然回头指着李元吉大喊:“你尽管去荒淫吧!你的死活与我何干。”
  他转身走了,李元吉眼睛冷冷盯着他的背影,等他稍微走远,立刻命令几名亲兵:“跟出营去,给我在营外杀了他,若敢放过他,你们提头来见。”
  ……
  唐军大营五里外,两万余隋军绕过稠桑镇,已经渐渐靠近了目标,他们藏身在一片树林内,没有继续向前走,前面有唐军巡哨,两队百人斥候已摸上前去,准备干掉巡哨队,给隋军开路。
  杨元庆目光冷厉地注视着远方大营,相隔五里外,月光皎洁,他依稀可以看见远处黝黑的营盘,唐军竟然把大营驻扎了平坦的旷野里,这着实出乎杨元庆的意料,这不是明白着购给他的骑兵冲杀吗?
  这时,罗士信也看出对方扎营的不合理,便凑上前低声道:“总管,唐军驻扎在旷野里,会不会是诱兵之计?”
  杨元庆缓缓摇头,“一个连战争期间都离不开女人的亲王,还能指望他会布下什么计策?”
  罗士信又回头凝视着唐军大营,他的声音渐渐低沉起来,“师兄知道常何此人吗?”
  杨元庆一怔,怎么叫自己师兄了,心念一转,他便明白过来,点了点头,“此人我知道,曾是李密大将,大海寺一战中有他的身影。”
  初闻师父战死的消息时,杨元庆也一样对李密恨之入骨,发誓要将他挫骨扬灰,但岁月如水,渐渐冲淡了他心中的仇恨。
  毕竟师父是战死,在英雄遍地走、豪杰多如狗的隋末,能战死沙场,流芳百世,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正如普净和尚对关羽的劝告,‘汝要报仇,那颜良、文丑之流又该找何人报仇去?’
  一个把仇恨时时放在心中的人,内心必然是狭隘的,如此狭隘的内心,又怎么放得进整个天下。
  他杨元庆若是牢记师父之仇,又怎么能和李密签盟约,若不和李密签下盟约,李密又怎么可能把中原拱手让给他,否则李密定会在颍川之战中助唐军一臂之力,鹿死谁手,还未为可知。
  罗士信感受到了杨元庆语气中的平静,他也不再多说了,他知道师兄是心怀天下,不会太较真师父之死。
  但他不会忘,师父被围困时他没有能及时赶回,等他拼命杀回来时,师父的人头已被常何取走,此人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不杀常何,他罗士信誓不为人!
  就在这时,唐军大营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警报声,‘当!当!当!’唐营虽在五里外,但夜晚寂静,他们依然听得清清楚楚,杨元庆一怔,怎么被发现了?
  一队斥候奔了回来,他们马上带着一名文官,浑身是血,已处于半昏迷状态,为首斥候校尉满脸羞愧,上前向杨元庆拱手禀报,“启禀总管,我们发现有十几名唐军士兵在追杀此人,我们见一行人正向这边奔来,便出手拦截,不料十几唐军士兵武艺高强,被我们杀死十三人,还是逃走两人,唐军已报警,是卑职无能,请总管处罚!”
  杨元庆认出了浑身是血的文官,竟然是齐王长史宇文歆,他曾在太原之战中被俘,始终不肯投降,他怎么会被追杀?
  宇文歆此时并没有完全昏迷,他心中大概明白一点,低声道:“多谢楚王殿下……相救,是齐王……孽障要杀我。”
  杨元庆见他浑身是血,虚弱之极,连忙令道:“速带他下去让军医调治。”
  士兵将宇文歆带了下去,这时,罗士信、程咬金和谢映登等几名大将纷纷围上前请战,“总管,末将愿领兵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